您的位置: 首页体系建设综合试验站
2010-06-27 16:51:08  产业经济研究室

临沧综合试验站发布2010年甘蔗病虫草鼠害发生趋势

临沧市自20099月中下旬开始出现持续干旱,发生了严重旱情,形成了临沧市有气象记录历史以来50年一遇的大旱之年,给全市蔗糖产业带来了严重影响,甘蔗普遍长势较差,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蔗苗枯死和宿根蔗干枯死亡的情况,给2010年全市甘蔗生产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切实加强甘蔗田间管理,积极做好甘蔗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工作,对确保临沧蔗农增收,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临沧市去冬今春气候状况,结合各主要蔗区甘蔗品种布局及历年甘蔗病虫草鼠害发生等情况综合分析,预计2010年全市甘蔗主要病虫草鼠害呈偏重发生趋势,累计发生面积310万亩次。其中病害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35万亩次;虫害为重发生,发生面积为140万亩次;草害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130万亩次;鼠害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

  一、甘蔗病害发生趋势

  1、凤梨病:预计全市为轻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生产上可采取种苗消毒、适时下种、强化栽培管理和药剂喷淋蔗桩的方法防治。可选药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23%石灰水。

  2、甘蔗锈病:为临沧蔗区回升性病害,预计全市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6万亩。生产上可采取加强田间管理、多施PK肥、及时剥除病叶、发病初期喷药处理的方法进行防治。可选药剂:粉锈灵、代森锌、敌锈钠、百菌清。

  3、甘蔗黑穗病:为临沧旱地蔗的主要病害,以三、四季宿根蔗尤为突出,预计全市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万亩。生产上多采取种苗处理和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的方法进行防治。可选药剂:拌种双、拌种灵、2-3%石灰水。

  4、褐条病:为临沧低热河谷及低洼潮湿蔗区的主要病害,预计全市为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10万亩。生产上可采取适当多施PK肥、去除病叶,增加蔗田通风透气和发病中心及时喷药处理等措施进行防治。可选药剂:多菌灵、百菌清。

  5、赤腐病:全市预计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

  6、其它病害:全市预计轻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

  二、甘蔗虫害发生趋势

  1、绵蚜:为临沧蔗区常年严重发生的主要害虫,预计全市中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95万亩。生产上可采取加强田间调查,及时发现和消灭蔗田发虫中心,同时在8-10月辅以喷药防除的方法进行防治。可选药剂:抗蚜威、乐斯本、吡虫啉、杀螟松。

  2、白蚁:临沧蔗区主要地下害虫之一,由于2009∕2010年榨季持续干旱,甘蔗受其转移为害的面积将扩大,预计全市中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生产上主要采取人工挖毁蚁巢和施药毒杀的方法进行防治。可选药剂:灭蚁灵、辛硫磷、乐斯本。

  3、蔗龟:临沧蔗区主要地下害虫,预计全市中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12万亩次。生产上可采取在4-5月份成虫盛发期灯光诱杀,7-8月份雨季水淹以及大培土时拌毒土毒杀等方法进行防治。可选药剂:绿地虫清、杀地虎。

  4、蔗螟:主要是大螟和二点螟,预计全市中等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生产上可采取强化栽培管理,并在人工拔除枯心苗基础上,辅以药剂防除的方法进行防治。可选药剂:杀螟丹、杀螟松、杀虫双

  5、蔗蓟马:为临沧蔗区回升性虫害,常与甘蔗梢腐病混合发生,预计全市中发生,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万亩。生产上可采取加强田间管理,在盛发期辅以药剂喷杀的方法进行防治。可选药剂:力保丹、乐斯本、吡虫啉、杀螟松。

  6、粘虫:据气象趋势预报,今年干旱天气将持续到5月下旬,进入6月后,降雨与粘虫的回迁相逢,对该虫的发生极有利,预计全市中等发生,局部偏重暴发,发生面积2万亩次。由于此虫为突发性害虫,因此在生产上可采取加强蔗园管理,增强巡查力度,及时喷药防除的方法控制其危害。可选药剂:敌敌畏、乐斯本。

  7、其他害虫:主要是蔗蝗、甘蔗食叶象虫、蔗粉介等害虫,其中蔗蝗和食叶象虫各地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预计全市轻发生,局部重发生,发生面积4万亩次。

  三、甘蔗草害发生趋势

  预计全市中偏重发生,发生面积为130万亩次。生产上可采用除草剂主攻早期芽后的土壤处理,中后期防除大草为辅的防治措施进行防治。可选药剂:莠去津、阿灭净、24氯、丁草胺、草甘膦、克芜踪。

  四、鼠害发生趋势

  预计全市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5万亩次。防治上提倡保护和利用鼠类天敌以及在危害高峰期安布鼠夹、鼠笼捕捉控制其大量发生,如有必要,可在危害高峰期到来前投放毒饵控制其猖狂为害。可选药剂:磷化锌、敌鼠钠盐、安妥。

  鉴于2010年甘蔗病虫草鼠害呈重发之态势,望各级各有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落实各项甘蔗生产科技管理措施,扎实抓好今年甘蔗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工作,为临沧蔗糖产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