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实用技术抗旱技术
2010-06-18 14:00:51  产业经济研究室

甘蔗抗旱种植及保苗技术措施

2009年入秋以来,我省普洱市景谷县大部分蔗区遭受60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给甘蔗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据农情统计分析,截止20102月底,全县甘蔗干旱受灾面积达到8.5万亩,成灾2.93万亩,绝收0.49万亩,预计造成甘蔗损失9.6万吨。随着时间推移,旱灾仍有加重趋势,直接影响来年宿根和新植甘蔗的产量。当前甘蔗生产正值抗旱抢收、抢种保苗的关键时期,为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中甘蔗产业能够有序推进,正确指导蔗农科学种植甘蔗,提高甘蔗种植和管理水平,增强甘蔗抗旱能力,特提出以下在甘蔗抗旱种植,宿根蔗管理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

  一、新植甘蔗抗旱栽培技术 

  1、旱地选用抗旱新品种。我县蔗区生态类型多样,甘蔗品种较多。各品种抗旱性强弱不一,为充分利用大旱之年,观察比较不同品种的抗旱能力,优先选择种植抗旱性强的甘蔗品种。目前抗旱性较好的新品种有: 

   新台糖16号:该品种抗旱性好,高产、高糖、稳产,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新台糖22号:该品种抗旱性好,中糖、高产、稳产,干旱季节生长优势显著,属中熟丰产品种;

   新台糖10号:该品种根系发达,耐旱,干旱季节生长优势显著,属中晚熟高糖丰产品种;

   桂糖11号:该品种根系发达,耐旱、耐瘠、早熟、高糖,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粤糖86/368:该品种抗旱性好,耐旱、耐肥,生长优势显著,属中晚熟高糖丰产品种,适宜旱地蔗区栽培。 

   2、采用深沟板土栽培技术。在旱地上,沿等高线开植蔗沟并封闭蔗沟两端,形成一个,保持水土,减少径流;蔗种置于沟底板土上,覆盖土后加以镇压(压实覆土层),使沟底板土、种苗和覆土层紧密结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利用毛细管水以提高出苗率;充分发挥的保水、保肥作用,加宽播幅,增加有效茎数,达到增产增糖的目的。  

   技术要点:植蔗沟深40㎝,播幅宽30㎝,行距90110㎝。严格要求现挖现栽,开挖深沟、板土下种、闭垄、栽后镇压、盖膜一次完成。土壤特别干旱,含水量低时,不宜盖膜,也免盖膜后高温烧苗。  

   3、精选甘蔗种苗。选择无病虫害的种茎、梢头苗做种,砍成多芽苗以增强抗旱能力。每段种苗斩成3-5个蔗芽。

   4、灌水抗旱。有灌溉条件的蔗地及时灌水抗旱,灌水后趁土壤潮湿及时覆盖地膜,保持水分,新植蔗地膜采用宽度40㎝、厚0.0050.008mm,盖膜时紧贴泥土,两边各压进10㎝细土,压紧压实,保证20㎝透光面。  

  有条件的蔗区,每亩喷淋5吨酒精废醪液,可有效提高甘蔗抗旱能力。  

  二、宿根甘蔗抗旱栽培管理技术  

  1、提倡快锄低砍、提高砍收质量。使用小锄低砍,可以有效地促进宿根蔗萌发,砍收工具要求锋利,入土深度随种植深浅、培土高低不同而异,留下10cm左右蔗桩。砍口要平整,减少创伤面,以免感染病菌。  

  2、适时松蔸,减少水分散失。干旱蔗地,到有适量降雨时,才能进行松蔸、施肥,以避免蔗蔸受旱。松蔸、施肥回土后,采用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水分,宿根蔗地膜选用宽60㎝、厚0.0080.012mm的地膜,两边各压进10㎝,保证40㎝透光面,用细土压紧压实,增温保墒,促进蔗芽萌发生长。  

  3、蔗叶还田,保水抗旱。甘蔗砍收后,将蔗叶隔行覆盖于蔗地垄间,宿根甘蔗行露出40厘米受光面,这样既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又可以使宿根接受阳光,增加地温。  

  三、甘蔗生长期间的防旱保水技术  

  种植时期较早的秋植蔗和早冬植蔗,有的生长已进入苗期或分蘖初期。现阶段需要加强甘蔗生长期间的防旱保水技术,如采用中耕培土等措施,切断土壤毛细管,避免土壤水分向地面上升蒸发,且能够促使根系深扎增强吸水能力。

(中国糖业交易网-种植技术)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