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云南省旱地水稻技术示范春播现场推进会在澜沧举行

李兵 | 2023-05-04  阅读:495

2023年4月29日,云南省旱地水稻技术示范春播现场推进会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校名誉校长朱有勇,校长李永和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康振生、邹学校、柏连阳,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克勤,省内外有关高校院所、农业科技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水稻旱作技术团队成员应邀参加了澜沧旱地水稻技术示范播种现场推进会。

 

一大早,蒿枝坝旱地水稻示范区,学校旱地水稻技术团队就旱地水稻品种、栽培技术、病害、虫害、草害发生及防控开展技术培训,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技术要点。

 

竹塘乡老炭山村哈果马旱地水稻示范区,旱地播种机来回穿梭于地块中,旱地直播轻简高效、一气呵成。拉祜村民相继推着旱地滚播器,开心的在自家旱地播种。

 

在旱地水稻技术示范春播交流会上,普洱市副市长杨中兴、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刘都才、省科技厅副厅长关鼎禄、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刘巧泉先后发言,介绍了旱地水稻的有关情况并提出要求。各示范区代表交流了水稻旱种的经验做法。

 

朱有勇从“为什么要种旱地水稻、如何种旱地水稻、种旱地水稻要达到什么目标”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解决山区农民口粮、建立针对草地贪夜蛾的生态安全屏障的必要性,阐释了水稻旱种对水稻品种、地域气候条件、技术支撑、种植轻简化的要求,提出了提高产量的目标和愿景。他表示,要在旱地种水稻需解决两个难点,一是水稻旱地分蘖技术,研究团队利用杂交优势选育了一系列新品种,在旱地条件下与水田一样分蘖旺盛;二是旱地稻田除草技术,旱地杂草比水田种类多、生长旺盛,研究团队根据杂草生长发育规律,创建了杂草萌芽前的封草技术,让旱地稻田杂草不再形成危害。

 

李永和表示,朱有勇院士始终心系农民的口粮问题,注重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多年来组织学校相关学科联合攻关,从育种、栽培、杂草及病虫害防控构成了完整的水稻旱种技术体系,在全省推广水稻旱种取得了良好成效,对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学校始终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大力支持项目的实施推广,相信在有关部门及各位院士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单位的通力合作下,项目会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会议要求,一定要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心系国之大者,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推进旱地水稻种植,让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牢、端得更稳。

 

旱地水稻是我省基于陆稻种植传统,在水稻抗旱品种和旱作技术不断革新的基础上,为增强口粮生产和保障能力开展的探索。云南多山,灌溉条件有限,水稻产能长期缺口较大,山区农民的口粮,以玉米等杂粮为主。为解决部分山区、半山区群众口粮需求,促进旱地耕种节本增效,2021年,朱有勇院士率领学校旱地水稻技术团队来到澜沧县,在竹塘乡蒿枝坝村民小组的山地上,试验旱地杂交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2022年,竹塘乡就种植水稻旱种8761亩,最高亩产788公斤,平均亩产397.6公斤,总产量348.34万公斤。2022年9月,专家组对蒿枝坝旱地水稻现场称重得出了结果——平均亩产690.9公斤,比传统旱稻产量提高了近400公斤。2023年,全乡将推广旱地水稻10012亩。目前,朱有勇院士及团队通过对两个难点的攻克,盘活了山区农民的土地,让当地老百姓吃到自己栽种的口粮。

近年来,云南省针对粮食安全结构性问题,把水稻旱种作为“稳口粮”的一项重要举措,探索水稻旱种高效栽培技术。2022年省级安排示范推广面积50万亩,示范推广区域覆盖11个州(市)59个县(市、区)。下一步,云南将按照“优化布局、持续探索”思路,稳步推进水稻旱作示范推广,2023年全省计划推广水稻旱作面积28.5万亩、产量10000万公斤以上。

新闻来源: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