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朱有勇院士吴伯志书记带队深入普洱市澜沧县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master | 2016-05-23  阅读:1410

按照中央、省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和要求,中国工程院成立了以朱有勇院士为组长的“中国工程院云南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定点挂钩扶贫普洱市澜沧县。鉴于地理交通便利、前期合作基础、技术人才优势以及我校加挂扶贫澜沧县等因素,中国工程院决定依托我校开展挂钩扶贫工作,由我校牵头,充分利用中国工程院高端人才、领先技术等优势,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全力推进中国工程院在普洱市澜沧县精准扶贫工作。2016年5月8日-12日,朱有勇院士、吴伯志书记、李正跃副校长率由我校植物保护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院士办公室、社会服务办公室以及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等相关人员组成的专家组深入普洱市澜沧县,通过走访调研、实地查看、座谈交流,全面摸排当地气候环境条件、产业发展情况和职业教育基础,就如何加快澜沧县产业发展、教育扶贫、精准脱贫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和论证。

召开“普洱市食物安全现状及澜沧县扶贫工作”座谈会

5月8日,专家组抵达普洱市,与市委卫星书记、陆平副书记、市政府杨卫东副市长以及市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扶贫办、科技局、科协、茶咖局、农科所、林科所、澜沧县政府等单位相关人员召开“普洱市食物安全现状及澜沧县扶贫工作”座谈会,对普洱市主要粮食作物、特色经济作物和畜禽养殖产品的生产现状、存在困难和发展措施进行了详细调研,专题研究了澜沧县的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和脱贫规划等扶贫问题。

5月9日,专家组前往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现场观摩我校朱有勇院士团队技术支撑建设的“热带雨林无害化蔬菜多样性园艺技术示范基地”,亲眼目睹了各试验品种的长势,筛选出了适宜当地热带雨林气候种植的主推蔬菜品种和搭配蔬菜品种,为当地蔬菜“园区化、公司化、市场化、品牌化、产业化”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专家组还会同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以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部分当地龙头企业开展了“西双版纳州食物安全现状及问题”专题调研。

实地调研设施蔬菜种植项目

5月10日,专家组与澜沧县委杨中兴书记、县政府左应华县长、龙德生副县长以及市科技局、扶贫办、科协和县农科局、扶贫办、科协、茶特局等部门负责人先后实地考察了澜沧县惠民镇景迈村笼蚌生猪养殖基地、竹塘乡茨竹河村茨竹产业基地、竹塘乡宝来牧业庄园、竹塘乡云山村退耕还林林下种植、养殖基地、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特困民族跨越发展示范建设生态移民新农村、竹塘乡东主村老缅寨拉祜族聚居村寨、澜沧县古茶公司等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对全县的生猪、肉牛、茶、中药材、蔬菜、茨竹等产业,以及异地搬迁、生态移民等扶贫模式进行了集中调研。每到一处,朱有勇院士、吴伯志书记、李正跃副校长等专家组成员走进田间地头、养殖圈舍、种植大棚和生产车间,与当地干部群众、企业基地负责人、技术人员深入交流,详细了解了农业生产水土条件、政策扶持、项目支撑、自主研发、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仔细询问了当地产业发展、脱贫攻坚面临的主要问题困难,对现场能指导解决的具体问题,相关专家及时给予了细致的解答,对需要进一步研究协调的问题,专家组作了认真记录。

走进养殖圈舍调研生猪养殖基地

5月11日,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专家组与市、县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了澜沧县扶贫攻坚调研对接座谈会。朱有勇院士围绕澜沧县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实际,提出了建立“退耕还林种草养畜、热带水果蔬菜种植、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茶叶生产加工”四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明确了每一个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院士组成、服务领域和目标任务,要求我校和市、县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好每一项产业扶贫的组织形式、责任分工和工作进度。左应华县长代表县委、县政府全面介绍了澜沧县脱贫攻坚工作及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希望中国工程院整合各方优质资源,云南农大充分发挥人才教育、科技研发、资源丰富等优势,对澜沧县院士专家工作站、水利设施、异地搬迁规划、社会事业、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方面提供项目、人才和技术支持;通过院企、校企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弥补澜沧县本土技术研发的不足;站在更高的视野,穿针引线,帮助引进一些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和大型企业,为澜沧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今后双方加强沟通联系,通过建立结对帮扶工作长效机制,促进双方的合作共赢。专家组成员结合实地调研情况,针对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职业教育合作、蔬菜种植、林下种植、畜禽养殖等方面,聚焦项目扶持、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提出了精准帮扶的各项具体措施。

实地查看林下种植水土条件

吴伯志书记指出,作为农业院校,全方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云南农大的社会责任之一。省委、省政府安排我校加挂扶贫澜沧县,而且作为中国工程院结对扶贫澜沧县的牵头单位,愿意与其他协作单位共同努力,在澜沧县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今后将结合澜沧县实际,努力寻找结对帮扶的突破口,通过建立合作平台,开展科技培训、干部培养、产业培植、教育帮扶、技术研发等,重点在种植养殖创新、农产品加工等科技转化领域,把精准帮扶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