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确定入党介绍人? 入党介绍人一般应由一直负责培养发展对象的正式党员担任。介绍人可以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也可以由党组织指定其他党员担任。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尚在缓期登记期间和尚在限期改正期间的党员,不能作入党介绍人。
2 .为什么规定发展党员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 党章规定,发展党员必须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所以这样规定,一是为了使党组织对被介绍人的考察更加全面、客观,避免片面性,以便保证新党员的质量;二是不致因一名介绍人的变动而影响党组织对申请入党人的考察,有利于工作的连续性。三是预备党员尚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考察期间,在党内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因而不能作入党介绍人,而必须由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
3 .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是: (1)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 (2)了解被介绍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和经历等情况,如实向党组织汇报。 (3)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并认真填写自己的意见,向支部大会负责地介绍被介绍人的情况。 (4)被介绍人批准为预备党员以后,继续对他进行教育帮助。
4 .入党介绍人怎样向支部大会报告发展对象的情况? 在吸收新党员入党的支部大会上,介绍人要将发展对象的全面情况向全体党员作负责的介绍。这与志愿书填写的“入党介绍人的意见”应当是一致的,但是不宜照本宣读,而应当比较详细、具体地介绍清楚,以便于支部大会讨论和表决。
5 .发展对象未经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党支部能否让其填写《入党志愿书》? 按照《细则》的规定,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须经上级党组织同意。这是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必要措施。填写《入党志愿书》,是履行入党手续的开始,因此,不管发展什么人入党都要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办理。如果发展对象未经上级党组织同意,党支部不能让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
6 .何时填写《入党志愿书》? 填写《入党志愿书》是履行入党手续的开始。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发展对象具备了入党条件,经党组织政治审查,召开支委会研究确定,并报党委审查同意后才能填写《入党志愿书》。
7 .入党介绍人如何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是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进行审查的主要依据。因此,入党介绍人必须认真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
入党介绍人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首先要教育被介绍人认清填写《入党志愿书》的意义,并要求其填写时要忠诚老实、实事求是,不得有任何隐瞒和伪造。其次,要将《入党志愿书》上的每个栏目及其所包括的内容,向被介绍人解释清楚。第三,要告诉被介绍人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清楚。
申请入党的如果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时间较长或有较重大问题需要说明,可以重新写申请书或写补充说明材料;如时间不长,并且没有重大问题需补充说明,也可不再写入党申请书。
8 .《入党志愿书》可否找人代填? 《入党志愿书》应由发展对象本人填写,一般不要由别人代笔。本人文化水平低,确实不能填写时,可由党组织指定党员按照本人口述的内容代为填写,并在落款时署上代笔人的姓名。最后,由发展对象本人签名盖章。
9 .怎样填写“入党志愿”? 要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思想变化过程,着重写本人对党的认识,为什么要入党,以及自己的决心,以便党组织了解发展对象的信念。要求字迹必须清楚,不得涂改。最好是先写好草稿,然后再往上抄。
10 .怎样填写“姓名”和“曾用名”? “姓名”和“曾用名”应填写户籍上惯用的名字,文字要规范,不能用同音字代替。“曾用名”指在读书和工作期间曾经使用过的正式名字,按使用先后顺序填写。如果“曾用名”较多,可选择主要的填写,偶尔使用的笔名、假名,可不作为“曾用名”填写。
11 .怎样填写“籍贯”? “籍贯”应填祖籍所在地。
12 .怎样填写“家庭出身”? “家庭出身”应填写本人取得独立经济地位前的家庭阶级成份。凡是随父母生活长大的,家庭出身应按父母的职业来定;凡靠祖辈或亲戚朋友的经济收入生活长大的,家庭出身则按祖辈或亲戚朋友的阶级成份来定。如:工人、贫农、干部等。经组织审查,家庭出身作出改变结论的,则按改变的结论来填写,未经组织确定改变结论的,不能自行改变。
13.怎样填写“本人成份”? 所谓本人成份,指的是本人参加革命工作或入党以前的个人社会地位。填写本人成份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本人参加革命或入党前,曾处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所以应当按照个人参加革命或入党前从事较久的职业填写。一般应紧靠参加革命工作或担任国家干部时的情况填写。如参加革命前,一直上学,就填学生;一直种地,就填农民。本人成份实际是指个人出身。
14.怎样填写“现有文化程度”? “现有文化程度”主要按学历填写,也可按现有的实际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填写。按学历填写,如“初中毕业”、“大学毕业”、“大学肄业”等。按现有文化程度和专业技术水平填写,如“相当高中”、“相当中专”等。填写“相当”文化程度或专业技术水平,应经过严格考核,由组织认可,不能由个人随意填写。
15.怎样填写“有何专长“? 应填写本人专业以外的长处。
16 .怎样填写“现任职务”? 应填写本人现在最高职务(包括专业技术职务)。在职务前面要填上所在单位的全称。
17.怎样填写“本人经历”? 本人经历包括个人学习和参加劳动、工作的经历。一般应从七周岁或上小学开始填写。“起止年月”前后要衔接;“何地、何部门”应写全称;“何职务”应写明具体职务,兼职较多的可填写主要的;“证明人”应填写最熟悉本人情况的人或在一起工作的人员。
18.怎样填写“奖励”或“处分”? 受过什么样的奖励才可填入“奖励”一栏,没有特别的限制。一般经过一个单位或上级领导机关批准表彰和奖励的,均可填入。为了说明表彰、奖励的规模和级别,应把何时何地何因受到何种奖励等情况填写清楚。“处分”是指有批准权限的领导机关,根据一个人所犯错误的事实和性质,按照党纪、团纪、政纪和国法所做的组织处理(指受警告、记过以上处分)或刑事判决。受一般批评教育的,不算处分。
19.怎样填写“家庭主要成员“? 家庭主要成员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主要填写本人的父母(或抚养者)、配偶和子女,以及和本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的曾受其抚养和本人供养的其他亲属。
20.怎样填写“主要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指本人的亲戚朋友关系。主要社会关系是指本人的旁系亲属,如外祖父母、伯叔姑舅姨等。还有那些与本人关系较密切,或本人受其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友、同学、同事等。
21 .“对党还有哪些需要说明的问题”填写什么? 主要填写本人需要向党说明,而在其它栏目没有包括进去,或没有完全表达清楚的问题,或对以上某些栏目需要补充说明的问题。
22 .表中有的项目没有内容填写应怎样处理? 表中如没有内容填时,要在该栏中填上“无”字。
23 .怎样填写“入党介绍人意见”? “入党介绍人意见”主要是填写对被介绍人的思想觉悟、政治品质、工作表现等方面的看法,并明确阐述对其入党的态度。介绍人在填写意见时,必须实事求是,认真负责,能够体现出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并有一定的概括性。
24 .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会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会前要做好的准备工作: 一是支委会要对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情况进行严格审查,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草拟出支部大会决议。 二是支委会要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对发展对象的意见和反映。 三是召开党小组会,对发展对象的入党问题进行酝酿讨论,提出初步意见。 四是支委会将支部意见和准备工作情况,报告党委。党委审查后,通知发展对象所在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进行讨论。 五是指导发展对象作好向支部大会汇报的准备,提前通知党员参加会议。
25 .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主要程序是什么? 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主要程序是: (1)发展对象汇报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以及应向党组织说明的其他问题。 (2)入党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3)支委会向大会报告对发展对象的审议情况。 (4)与会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讨论。 (5)申请入党人对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 (6)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 党员的半数(含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以书面形式提出的赞成意见),才能通过接收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的决议。
26 .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应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支部全体党员都应当参加。如果实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人数未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以上,支部大会应改期召开。
(2)发展对象及其入党介绍人应参加支部大会。如发展对象因故不能参加会议时,大会应改期召开。如入党介绍人中有一人不能出席,但在会有已向支部作了负责的介绍,大会可以召开。 (3)在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前,要通知全体党员有所准备。在召开支部大会时,主持人要善于引导,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
(4)支部大会讨论两人以上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不能采取一起讨论和表决的做法。
27 .怎样填写“支部大会通过接收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的决议”?
“支部大会通过接收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的决议”是支部全体党员对发展对象的意见,是上级党委审批党员的主要依据。因此,支委会在综合归纳全体党员讨论意见时,一定要把支部的决议写得清楚明白。内容主要是,根据党员条件具体写明发展对象的情况及主要优缺点;党员中的不同意见也应该写上。在这里,要把应到会的正式党员数、实到会正式党员数、表决结果写清楚。最后,写上通过决议的日期(不是填写决议的日期)。党支部书记签名盖章后,报上级党委审批。
28 .为什么发展党员要注意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党章规定:“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进行严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这一规定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接受群众监督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全面考察发展对象,保证新党员质量。发展对象生活在群众之中,群众最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情况。所以,党支部在接收新党员前,应采取召开各种座谈会或个别征求意见等方式,征求党内外群众对发展对象的意见。
29 .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前为什么要指派专人同发展对象谈话?
党章规定:“上级党组织在批准申请人入党以前,要派人同他谈话,作进一步了解,并帮助他提高对党的认识。”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使党委直接了解发展对象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等情况,增强责任感,保证审批的正确性和新党员的质量,防止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进入到党内来。另一方面通过谈话,有针对性地帮助发展对象提高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 因此,党委必须认真负责地选派党委委员或组织员做好审批前的谈话工作。
30.发展对象在党委审批前怎样做好和上级党委同志谈话的准备?
党委在审批新党员前,派人同发展对象谈话,是上级党组织对发展对象的一次重要考察。 发展对象在和上级党委同志谈话前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1) 要知道谈话的时间、目的和主要内容。谈话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支部大会讨论通 过之后,上级党组织审批之前进行。谈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上级党组织直接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把好发展党员的质量关。谈话的内容,主要了解发展对象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熟悉党员义务和权利的情况,及其觉悟程度,是否具备党员条件。 (2)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在谈话中对党组织要忠诚老实,实事求是,自己怎样想的就怎样谈,不要怕谈不好影响自己入党而过于拘谨。对党的基本知识不必死记硬背,能把主要精神用自己的话准确地说出来就可以了。对上级党组织的同志针对发展对象的不足,提出的要求和希望,要虚心接受,正确对待。 (3)要加强党的基本知识的学习。谈话前发展对象应当弄清楚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 是入党动机。要弄清申请入党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和其他个人目的,而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 是对党的认识。要弄清党的性质,党的纲领,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的任务,共产主义社会为什么必然会实现;党的指导思想,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等。 三 要正确认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仅要知道其基本内容,而且要懂得为什么这样规定。特别是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要有正确的认识。 (4)对自己的优点、缺点和今后努力方向要做到心中有数。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要能够比较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哪些方面符合或基本符合条件,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存在一些什么差距,今后怎样努力。
31 .党委委员、组织员在党委审批新党员前同发展对象谈话后,怎样在其《入党志愿书》上签署意见 ? 党委委员、组织员在同发展对象谈话之后,要认真负责地、具体地将谈话情况和自己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意见填入《入党志愿书》。 主要内容是:发展对象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对党的基本知识是否了解,本人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历史是否清楚,觉悟程度如何,工作、学习表现怎样;入党条件、入党手续是否符合党章规定;是否同意发展对象入党,并签名盖章,注明时间。
32 .党委如何审议、审批预备党员? 党委审批预备党员,主要审议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是否完备。
在审议发展对象是否具备党条件时,应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主要看他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和在历次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看他是否具有共产主义信念和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他能否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能否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令。
审议入党手续是否完备,主要看发展党员是否按照党章和《细则》规定的程序办理,有没有违反规定的问题,以及《入党志愿书》填写是否符合要求等。 经过审议,发展对象具备党员条件,入党手续完备,经党委集体讨论、表决决定即可批准入党。
33 .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的审批时限是怎样规定的?
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 3 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 6 个月。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发展党员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也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要求党委及时审批党支部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责任感,有利于加强预备党员的管理教育和考察,使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党委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超过 3 个月未予审批的,原报批党支部应对发展对象进行复议,然后再报党委审批;超过 6 个月未予审批的,原报批党支部要为申请入党的人重新办理入党手续,即重新填写《入党志愿书》,经支委会审查,提交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作出决议,报上级党委审批等。
34 .党委审批意见为什么要注明预备期的起止时间? 党章规定:“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但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才能生效。另外,在接收预备党员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预备期也有从上级党组织批准之日算起的。因此,为了明确预备党员预备期是从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之日算起,还是从党委审批之日算起,党委在签署审批意见时,要注明预备期的起始时间。
35 .发展对象被上级党组织批准接收为预备党员后,应如何宣布?
发展对象被上级党组织批准接收为预备党员后,党支部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员大会上宣布。 36.为什么要进行入党宣誓? 入党宣誓是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一个必须认真履行的程序。党章规定:“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组织预备党员进行入党宣誓,是对预备党员进行党的教育的一种有效的形式,也是预备党员庄严地表达自己的信仰和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仪式。它本身体现着高度的庄重性、严肃性,可以使预备党员终生牢记自己的誓言,并努力付诸实现。
37.入党宣誓仪式应由哪一级党组织主持? 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由基层党委主持,有的基层党委新发展的预备党员数量较多,下属总支部、支部比较分散,也可以由总支部、支部主持。但要报告上级党组织,上级党组织应派人参加入党宣誓仪式。
38.入党宣誓仪式的会场如何布置? 会场布置要庄严、朴实、整洁,党旗要悬挂在主席台正中,锤子镰刀标志置于左上角,党旗上方悬挂“入党宣誓大会”字样的横标。
39 .预备党员入党宣誓仪式有哪些程序? 入党宣誓仪式的程序一般是:唱《国际歌》;致开会词;预备党员面向党旗宣誓;参加宣誓的预备党员代表向党表决心;入党积极分子代表发言;党组织负责同志讲话等。
40 .怎样举行入党宣誓? 举行入党宣誓时,参加宣誓的预备党员应列队面向党旗,持立正姿势,举起右手,握拳。宣誓开始后,由领誓人逐句领读誓词,宣誓的预备党员齐声跟读。读完誓词后,领誓人要自报姓名,宣誓人依次各报姓名。 41 .入党誓词的内容是什么? 入党誓词的内容是:“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