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07:48:44 陈立佼
茶文化与茶经济教研室课程开设情况
【开设课程】
课程名称 |
教学对象 |
学分 |
学时 |
授课教师 |
《普洱茶文化学》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3 |
48 |
周红杰
李亚莉
段红星 |
《茶艺茶道学》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4.5 |
72 |
刘春艳
李亚莉
张亚萍 |
《风味茶制作》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 |
32 |
李亚莉
周红杰 |
《茶叶包装与储运》 |
茶学、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5 |
40 |
李亚莉
周红杰 |
《民族茶艺学》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5 |
40 |
周 玲
李亚莉 |
《茶礼仪与形体》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5 |
40 |
周 玲
常俐丽 |
《社交心理学》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 |
32 |
周 玲 |
《茶文化学》 |
茶学、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5 |
40 |
张亚萍
周剑云 |
《旅游文化学》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3 |
48 |
周剑云 |
《茶叶贸易学》 |
茶学、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5 |
40 |
周红杰
李亚莉
谢 瑾 |
《茶叶经营管理》 |
茶学、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5 |
40 |
李家华
袁文侠 |
《茶学概论》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5 |
40 |
刘春艳 |
《传播与传媒学》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 |
32 |
吕才有
郭睿南 |
《茶标准食品安全》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3.5 |
56 |
侯 艳 |
《食品营养学》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5 |
40 |
侯 艳 |
《茶馆设计与经营》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5 |
40 |
吕才有
董 萍 |
《学经典文献选读》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 |
32 |
周剑云 |
《茶艺表演与创编》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5 |
40 |
|
《世界饮茶习俗》 |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 |
2 |
32 |
袁文侠
张冬英 |
【课程特色】
《普洱茶文化学》:为突出云南茶产业的优势及特色,传播普洱茶文化及知识,云南农业大学于20世纪末率先在本科生中开设了“普洱茶文化学”课程,接着又作为全校性选修课开设。由于教学内容既突出普洱茶的文化性及思想性,又注重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实用性,从而形成了一门独具特色、富有创新性的茶学专业课。
《茶文化学》:主要介绍茶文化的内容性质及特点内涵;茶的发现利用;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兴盛及普及;茶具的产生、演化与发展;茶树栽培管理及加工分类等基础知识;中国茶艺及技与道,品茗的环境和茶室的设计布置;各类茶叶的冲泡及与具的搭配;异彩纷呈的民俗茶艺及茶文化的传播。通过学习,加深对茶文化的理解及弘扬,培养和敬、礼让、谦逊、自律美好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民族茶艺学》:是民族学与茶学、茶文化学融合形成的一门综合型技艺技能实践性课程。不同的民族,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等,形成了不同的饮茶用茶方式及由此而衍生出的丰富的茶文化。民族茶艺学以自然、朴实、原生、本味的特性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淳朴实在的人间真情,让学术在学习民族茶艺学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体会中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风味茶制作》:课程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是集茶的基础理论知识、茶文化、营养与健康于一体的课程。由于茶类的不同,配料的种类不同,主料与配料比例不同从而调制出种类繁多、花样各异的调饮茶品。课程结合大量的实践教学,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茶叶包装与储运》:课程围绕培养全识型、素质型、创新型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整体包装概念出发,突出茶学专业特色,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专业与艺术和技术相结合”、“互动性”和“教学与考试分离”的原则,为学生进行茶叶包装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基础知识。
《茶艺茶道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特色的课程,也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现代学科。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要了解茶艺茶道的内容,同时也要掌握茶艺与茶道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解茶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领悟茶道精神,掌握茶艺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文化素质的修养和理解认识茶学文化功能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的质量,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茶标准与食品安全》: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原理及目前茶叶标准的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常见食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茶叶标准的制定方法。并以食品的生产环境(也就是环境污染)为着眼点,分析茶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茶叶加工过程中所需注意的安全环节,及如何优化茶叶标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日后服务于科学研究及国民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
《食品营养学》:大学是年轻学生最集聚的重要场所,普及食品营养科学知识,加强食品营养学教育,增强营养与健康的意识,对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后续课程《茶叶加工与贮藏》、《茶叶综合利用》、《风味茶调制》奠定理论基础。
【实践教学条件】
教研室拥有茶文化、茶艺茶道实训室和品茗室等特色教学场所。配置了茶艺实训器材,服饰等,同时,建有教学实践茶园、茶树品种园等。目前拥有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个,校外有昆明、普洱、大理、孟连等茶叶主产区的教学科研基地7个,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