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25 08:01:45 陈立佼
茶学(茶艺茶道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0版)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茶学、食品科学、茶文化学、茶叶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在各类与茶业相关的生产与贸易、教学、科研、旅游、传媒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1、基本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茶文化学、茶学、食品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相应的经济学、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2、专业要求
①具备食品营养学、化学、植物学、计算机等基本理论知识;
②具有茶学知识、生物科学和食品工程的基本理论;
③具备茶叶加工、检验、茶叶审评和营销方面的方法和技能;
④熟悉国家茶业和食品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⑤具有相应的茶文化学及茶艺、茶道、礼仪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和发展趋势;
3、专业拓展要求
①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②掌握较流利的普通话,具有相应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③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三、主干学科:茶学、食品科学
四、主干课程:茶文化学、茶艺茶道学、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综合利用、茶叶市场营销学、茶馆设计与经营、普洱茶文化学、民族茶艺学。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生产实习、课程实验、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体育达标、军事训练、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共计40学分。其中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军事训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毕业论文,共计11学分;9周为短学期,平均分散到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各三周,共计11学分;各门专业课及专业基础实验课在课程开设学期进行,共计11学分;专业实践教学(实习实践)按课程进展分别安排到第2学期、第7学期和第8学期进行,共计6学分。毕业论文20周,从第10学期就把学生分配给每位指导教师,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任务下达和开题研究,第11学期不安排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投入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上,同时也考虑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到工作单位实习、锻炼。
六、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
七、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应修满180学分/28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总学时不低于2368学时(14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32学分。课外修读学分不低于12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八、授予学位:
农学学士
九、教学进程安排:(附表2)
十、.必要说明:
茶艺茶道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旨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所需,为达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茶学人才的目标而制订。整个教学进程安排主要体现了茶学专业从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设置到专业课程逐步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学科培养目标,把课程相对均匀地分配到各个学期。第11学期不安排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更加充分地投入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上,同时也考虑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到工作单位实习、锻炼。
附表1 茶艺茶道方向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模式一览
平台类别 |
课程别 |
课程模块 |
学分 |
课程(设置)模块 |
通识教育 |
公共课 |
必修课模块 |
35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语文、计算机文化基础、军事理论、大学英语Ⅰ-Ⅳ、公共体育基础课。 |
公共选修课模块 |
15 |
选修课模块: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两大类、VB。 |
小 计 |
50 |
|
专业教育平台 |
学科共同课 |
学科共同课
模块 |
23.5 |
学科共同课模块:高等数学、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及实验、定量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管理学原理、传播与传媒学等课程。 |
专业课 |
专业基础课
模块 |
15 |
专业基础课模块:植物学、植物学实验、美学、园林艺术、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化学及实验、基础生物化学、生态旅游。 |
专业课模块 |
27 |
专业课模块:茶艺茶道学、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文化学、普洱茶文化学、茶叶经营管理。 |
专业选修课模块 |
32.5
(50) |
专业外语、茶树栽培与育种、民族茶艺学、茶标准与食品安全、旅游文化学、国外饮茶习俗、茶叶生物化学、茶叶贸易学、茶叶包装设计与储运、茶叶综合利用、食品营养学、茶礼仪与形体、风味茶制作、社会交往心理学。 |
小 计 |
98 |
|
实践教学平台 |
含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不含实验) |
入学教育(专业教育) |
1 |
|
军事训练 |
1 |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
2 |
|
毕业论文(设计) |
7 |
|
专业实践 |
29 |
|
小 计 |
40 |
|
课外修读学分 |
课外实践学分 |
10 |
不计入总学分,但学生毕业之前必须修足。 |
专业拓展课程学分 |
2 |
总学分 |
200 |
|
|
|
|
|
|
|
附表2 时 间 分 配 表 单位:周数
项目
周
数
学期 |
理论教学及实验 |
专业实践 |
毕
业
论
文 |
生
产
实
习 |
毕
业
实
习 |
公益劳动专业劳动 |
新生军
训 |
小
学
期
实践 |
考
试 |
入
学
教
育 |
毕
业
教
育 |
机动
含运动会 |
假
期
含
国庆 |
小
计 |
第一学期 |
16 |
|
|
|
|
|
|
|
1 |
1 |
|
1.5 |
5.5 |
25 |
第二学期 |
16 |
1 |
|
|
|
|
|
|
1 |
|
|
1 |
0 |
19 |
第三学期 |
|
|
|
|
|
|
2 |
1 |
|
|
|
|
6.5 |
9.5 |
第四学期 |
16 |
1 |
|
|
|
0.5 |
|
|
1 |
|
|
1.5 |
5.5 |
25.5 |
第五学期 |
16 |
|
|
|
|
|
|
|
1 |
|
|
1 |
0 |
18 |
第六学期 |
|
|
|
|
|
|
|
3 |
|
|
|
|
6.5 |
9.5 |
第七学期 |
15 |
2 |
|
1 |
|
|
|
|
1 |
|
|
1.5 |
5.5 |
26 |
第八学期 |
16 |
1 |
|
|
|
1 |
|
|
1 |
|
|
1 |
0 |
20 |
第九学期 |
|
|
|
|
|
|
|
3 |
|
|
|
|
6.5 |
9.5 |
第十学期 |
16 |
|
|
|
|
|
|
|
1 |
|
|
1.5 |
5.5 |
24 |
第十一学期 |
0 |
|
7 |
|
7 |
|
|
|
1 |
|
1 |
1 |
0 |
17 |
合 计 |
111 |
5 |
7 |
1 |
|
1.5 |
2 |
7 |
8 |
1 |
1 |
10 |
41.5 |
202 |
附表3 茶艺茶道方向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平
台
类
别 |
课程模块 |
课程
代码 |
课程名称 |
总学分 |
学时 |
学时分配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课堂教学 |
课程实践 |
理论 |
实验 |
课程实习 |
素
质
教
育
平
台 |
公 共 必 修 课
模 块 |
1121009 |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
3 |
3 |
96 |
48 |
|
48 |
1-9 |
|
1121011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2 |
1 |
48 |
32 |
|
16 |
1-9 |
|
1121010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2 |
1 |
48 |
32 |
|
16 |
1-9 |
|
112101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1.5 |
0.5 |
32 |
24 |
|
8 |
1-9 |
|
1121007 |
形势与政策(不占课内学时) |
|
2 |
32 |
32 |
|
|
1-9 |
|
6121001 |
大学语文 |
2 |
1 |
48 |
32 |
16 |
|
1-9 |
|
1111001 |
大学计算机基础Ⅰ、Ⅱ |
3.5 |
|
56 |
28 |
28 |
|
1 |
|
1141005 |
军事理论 |
1 |
|
32 |
16 |
|
16 |
1 |
|
1131001 |
大学英语1-6 |
16 |
|
256 |
192 |
|
64 |
1-6 |
|
1141001 |
公共体育基础课 |
4 |
|
64 |
8 |
56 |
|
1-2 |
|
|
|
三生教育(不占课内学时) |
|
2 |
32 |
16 |
|
16 |
1 |
|
|
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不占课内学时) |
|
2 |
38 |
32 |
|
6 |
2 |
|
|
就业指导(不占课内学时) |
|
2 |
38 |
32 |
|
6 |
7 |
|
小 计 |
35 |
820 |
524 |
100 |
196 |
|
|
公共选修课
模块 |
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
12 |
|
自然科学类课程 |
VB程序设计 |
3 |
小 计 |
15 |
合 计 |
50 |
专 业 教 育
平
台 |
学科共同 课
模块 |
2111001 |
大学数学 |
4 |
80 |
80 |
|
|
2 |
|
2111004 |
普通化学 |
1.5 |
24 |
24 |
|
|
1 |
|
2111019 |
普通化学实验 |
0.5 |
8 |
|
8 |
|
1 |
|
2111005 |
定量分析化学 |
1.5 |
24 |
24 |
|
|
4 |
|
2111020 |
定量分析化学实验 |
0.5 |
8 |
|
8 |
|
4 |
|
2111006 |
有机化学 |
1.5 |
24 |
24 |
|
|
4 |
|
2111021 |
有机化学实验 |
0.5 |
8 |
|
8 |
|
4 |
|
2151001 |
传播与传媒学 |
2 |
32 |
32 |
|
|
4 |
|
3101014 |
管理学 |
3 |
48 |
48 |
|
|
4 |
|
小 计 |
15 |
256 |
232 |
24 |
|
|
|
专业基础 课
模块 |
3011001 |
植物学 |
3.5 |
56 |
56 |
|
|
1 |
|
3011009 |
植物学实验 |
2 |
32 |
|
32 |
|
2 |
|
6121017 |
美学 |
2.5 |
40 |
40 |
|
|
4 |
|
3031004 |
园林艺术 |
2 |
32 |
32 |
|
|
4 |
|
3011004 |
植物生理学 |
3.5 |
56 |
56 |
|
|
5 |
|
3011003 |
基础生物化学 |
3.5 |
56 |
56 |
|
|
4 |
|
3011010 |
基础生物化学实验 |
2 |
32 |
|
32 |
|
4 |
|
5151016 |
生态旅游 |
2.5 |
40 |
40 |
|
|
7 |
|
3151001 |
茶学经典文献选读 |
2 |
32 |
32 |
0 |
|
4 |
|
小 计 |
23.5 |
376 |
312 |
60 |
|
|
|
专业课
模块 |
4151005 |
茶艺茶道学 |
4.5 |
72 |
56 |
16 |
|
7 |
|
4151003 |
茶叶加工学 |
5 |
80 |
56 |
24 |
|
7 |
|
4151002 |
茶叶审评与检验 |
3.5 |
56 |
38 |
18 |
|
10 |
|
4151006 |
茶文化学 |
3.5 |
56 |
40 |
16 |
|
10 |
|
5151023 |
普洱茶文化学 |
2.5 |
40 |
32 |
8 |
|
10 |
|
5151003 |
茶叶经营管理 |
2.5 |
40 |
40 |
|
|
8 |
|
5151026 |
茶馆设计与经营 |
3 |
48 |
24 |
24 |
|
8 |
|
4151007 |
茶艺表演与创编 |
2.5 |
40 |
16 |
24 |
|
7 |
|
小 计 |
27 |
432 |
302 |
130 |
|
|
|
专业选修课
模块 |
5151017 |
专业外语 |
2.5 |
40 |
40 |
|
|
10 |
学生至少选修32.5学分。 |
|
日语 |
2.5 |
40 |
40 |
|
|
10 |
5121001 |
旅游文化学 |
2.5 |
40 |
40 |
|
|
4 |
5151018 |
茶树栽培与育种 |
3.5 |
56 |
40 |
16 |
|
7 |
5151019 |
民族茶艺学 |
2.5 |
40 |
32 |
8 |
|
5 |
5151020 |
茶标准与食品安全 |
3.5 |
56 |
48 |
8 |
|
7 |
5151004 |
茶叶市场营销学 |
2.5 |
40 |
32 |
8 |
|
8 |
5151006 |
茶叶包装设计与储运 |
2.5 |
40 |
32 |
8 |
|
10 |
5151021 |
茶叶综合利用 |
3.5 |
56 |
40 |
16 |
|
10 |
5071029 |
食品营养学 |
2.5 |
40 |
40 |
|
|
5 |
5151022 |
国外饮茶习俗 |
2.5 |
40 |
40 |
|
|
7 |
5151024 |
茶礼仪与形体 |
3.5 |
56 |
40 |
16 |
|
(7)1 |
5151028 |
风味茶制作 |
2.5 |
40 |
32 |
8 |
|
8 |
5151029 |
社会交往心理学 |
2 |
32 |
32 |
|
|
4 |
5151002 |
茶叶生物化学 |
4 |
64 |
48 |
16 |
|
7 |
5151005 |
茶学专题讲座 |
2.5 |
40 |
40 |
|
|
10 |
5041001 |
食品微生物学 |
3 |
48 |
32 |
16 |
|
4 |
5151030 |
茶与养生 |
2 |
32 |
32 |
|
|
1 |
|
小 计 |
50 |
800 |
680 |
120 |
|
|
|
合 计 |
116 |
1864 |
1602 |
262 |
|
|
|
实 践 教 学 平 台 |
|
入学教育/专业教育 |
1 |
0.5周 |
|
|
|
1 |
|
军事训练 |
1 |
1周 |
|
|
|
1 |
|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
2 |
1周 |
|
|
|
6 |
|
毕业论文(设计) |
7 |
20周 |
|
|
|
|
|
专业实践 |
29 |
|
|
|
|
|
|
合 计 |
40 |
|
|
|
|
|
|
毕业学分要求 |
公共必修课学分 |
35 |
公共必修课学分 |
12+3(第二层次计算机选修课) |
专业教育学分 |
98 |
实践教学学分 |
32 |
课外修读学分 |
12(不包含在总学分中) |
总学分/学时 |
180/2880 |
|
|
|
|
|
|
|
|
|
|
|
|
|
附表4 茶艺茶道方向本科专业专业短学期教学活动安排一览表
学年 |
序号 |
教学活动安排 |
时间 |
学分 |
备注 |
第一学年
(第三学期) |
1 |
新生军训 |
2周 |
1 |
|
2 |
植物学校外实习及实验 |
1周 |
2 |
|
|
|
|
|
|
|
|
|
|
|
|
|
|
|
|
第二学年
(第六学期) |
1 |
茶叶认知实验 |
2周 |
3 |
|
2 |
茶艺与形体实训实验 |
1周 |
1 |
|
|
|
|
|
|
|
|
|
|
|
|
|
|
|
|
第三学年
(第九学期) |
1 |
教学生产实验 |
3周 |
4 |
安排在6-7月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9周 |
11 |
|
附表5 茶艺茶道方向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一览表
平
台
类
别 |
实
践
模
块 |
实践教学环节名称 |
实验
学分 |
实验
学时 |
实验个数 |
开课学期 |
备注 |
公
共
实
践
平
台 |
公
共
实
践
模
块 |
入学教育/专业教育
军事训练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毕业论文(设计) |
1 |
1周 |
|
1 |
|
1 |
2周 |
|
3 |
|
2 |
1周 |
|
4-9 |
|
7 |
20周 |
|
10-11 |
|
|
|
|
|
|
|
|
|
|
|
|
|
|
小计 |
11 |
|
|
|
|
合计 |
|
|
|
|
专
业
实
验
教
学
平
台
|
实
验
课
名
称
|
茶艺茶道学实验 |
1 |
16 |
8 |
7 |
|
茶叶加工学实验 |
1 |
16 |
8 |
7 |
|
茶叶审评与检验实验 |
1 |
16 |
8 |
7 |
|
茶文化学实验 |
1 |
16 |
8 |
10 |
|
茶树栽培与育种实验 |
0.5 |
16 |
8 |
7 |
|
民族茶艺学实验 |
0.5 |
8 |
4 |
5 |
|
茶标准与食品安全实验 |
0.5 |
8 |
4 |
7 |
|
茶叶市场营销学实验 |
0.5 |
8 |
4 |
8 |
|
茶叶包装设计与储运实验 |
0.5 |
8 |
4 |
10 |
|
茶叶综合利用实验 |
0.5 |
16 |
8 |
10 |
|
普洱茶文化学实验 |
0.5 |
8 |
4 |
10 |
|
茶礼仪与形体实验 |
0.5 |
16 |
8 |
7 |
|
风味茶制作实验 |
0.5 |
8 |
4 |
8 |
|
茶叶生物化学实验 |
1 |
16 |
8 |
7 |
|
茶馆设计与经营实验 |
1.5 |
24 |
12 |
8 |
|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
1 |
16 |
8 |
4 |
|
|
|
|
|
|
|
|
综合
性实
验课 |
|
|
|
|
|
|
|
|
|
|
|
|
|
|
小计 |
12 |
192 |
96 |
|
|
|
|
合计 |
12 |
192 |
96 |
|
|
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
实
习
实
践 |
校外教学生产实习实验 |
1 |
1周 |
|
7 |
|
茶叶市场调查与营销实验 |
2 |
1周 |
|
7 |
|
茶艺实验 |
1.5 |
1周 |
|
8 |
|
形体训练实验 |
1.5 |
1周 |
|
2 |
|
|
小计 |
6 |
4周 |
|
|
|
|
合计 |
6 |
4周 |
|
|
|
|
总计 |
29学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