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动态 > 国内动态 > |
| 2017-12-08 18:45:53 产业经济研究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三农”工作实践经验基础上,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要求提出来的,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实现乡村振兴就是要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习近平同志视察广东时希望广东做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两个走在前列”是广东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要求广东保持奋勇争先的精神状态,各方面工作都走在前列。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走在全国前列,务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的内容,做好各方面的工作,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切实改变农业农村落后面貌,拉长“四化同步”中农业这条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 在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中,无论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都对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农机化在新时代新农村发展提供的广阔的天地。 当前,广东省农机化发展与现代农业发展还不匹配,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是典型的人民群众对机械化美好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具体表现。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工作要重点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按照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要求,扎实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调整,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补短板”,稳步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逐步推进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发展,实现个别品种机械化跨越式发展,精准施策,提高适用农机供给能力,推进农机装备的增量提质和结构优化,大力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升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增强农业机械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到2020年,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突破48%,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突破72%。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重点,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改变农机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补齐机插短板,推进水稻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发展,引导建设一大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小镇”,创建20个省级全程水稻机械化示范县,培育若干个国家级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大力推进向特色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全面”发展,以甘蔗为突破口,实现跨越式发展,创建2个国家级甘蔗生产机械化示范县,力争甘蔗机械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加快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建设花生、马铃薯、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 二是谋政策,用好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认真谋划新一轮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推进广东省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完善。切实提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分配、补贴机具品目范围确定、补贴额度测算的精准性;组织开展植保无人飞机纳入补贴产品试点实施和总结;争取扩大试点产品品种,将适宜全省丘陵山区和特色经济作物需要的品目列入试点范围;争取开展农机作业补贴试点。加快推进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加强政策实施监管和督导检查,扎实推进《广东省农机购置补贴产品违规经营行为处理细则(试行)》、《广东省农机购置补贴机具核实流程》和《广东省农机购置补贴内控制度》等的实施,加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延伸绩效管理。 三是壮组织,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实施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业补助,探索农机作业补助新模式,引导小农户参与、接受农机社会化服务,壮大乡镇农机合作社队伍,争取到2020年全省平均每个镇有一家农机合作社。加强对区域性大中型农机合作组织的扶持,培育农机综合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农机合作社向农机合作社联合社发展,开展农机、农艺、科技、统防统治等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引导实力强、信誉好、服务佳的农机社创建省、国级示范社。 四是强支撑,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能力。增强省级农机推广能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农机化技术推广。提升省级农机鉴定能力,拓展广东省试验鉴定种类和范围。加强农机科研技术交流、合作,凝聚智慧,建设南方农机装备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岭南特色适用农机产品引进力度,加强机艺融合,加快消化吸收,加快农机研发和成果转化,增强农机有效供给能力,为广东省农业生产提供“可用之机”。完善农机作业信息监测平台建设,为农机作业补助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农机新产品评定推广管理办法(试行)》出台和相关农机标准制修定,畅通适用农机新产品走进市场的通道。 五是重安全,加强农机生产安全监理。切实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农机安全宣传力度,办好全省农机“安全生产月”和“农机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强化农机牌证统一管理,联合公安、安监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全面理顺低速载货汽车管理。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农机“三率”水平,确保农机安全发展。积极推进免征农机监理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实现免费监理。 六是增特色,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引导农机农机化工作主动参与农业一二三产融合,紧密结合农时、农事、农艺、农机,把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体验等元素,融入到乡村旅游、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当中,为农业产业融合增特色。 下一步,农机办将按照厅的部署安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批示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农机供给侧结构调整,努力推动新时期农机化工作的新发展,为广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装备技术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