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国内动态
2017-12-24 13:34:24  产业经济研究室

海南省召开2017/18年蔗糖榨季工作会议

海南省糖业协会于2017126日在海口市召开了全省2017/18年蔗糖榨季产销工作会议(省甘蔗学会理事年会合并召开),传达中国糖业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糖业工作会议精神,研究2017/18年榨季蔗糖产销工作,探讨甘蔗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等方面的事宜。会议由省糖协副理事长张坚同志主持。与会人员有全省制糖企业负责人、蔗农代表和省糖业协会、甘蔗学会理事等共40多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物价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研究所和产糖市县工信局等单位领导参加了会议,有关领导发表了讲话。

会议首先由省糖协秘书长李京同志作《海南省201617年蔗糖榨季产销情况报告暨201718年榨季工作意见》。

秘书处长的报告称,我省2016/17年榨季甘蔗种植面积45.38万亩,同比减少2.17万亩(其中新植17.45万亩,同比增加6.75万亩);收获面积37.64万亩,同比减少3.43万亩;甘蔗工业总产量128.28万吨,同比增加5.11万吨;工业亩产量平均3.41吨,同比增加0.41吨。全省原料甘蔗田头收购价平均为527.78/吨,同比提高80.04/吨,增幅17.88%;平均每亩甘蔗收入1799.73元,同比增加456.51元,增幅33.98%。全省蔗农甘蔗生产总收入6.77亿元,同比增加1.26亿元,增幅22.87%。全省参与甘蔗生产的约5万农户平均每户收获甘蔗7.53亩,比上榨季的8.21亩减少0.68亩;平均每户销售蔗量25.65吨,比上榨季的24.63吨增加1.02吨;平均每户蔗款收入1.35万元,比上榨季的1.10万元增加0.25万元,增长22.73%

本榨季全省制糖企业共产糖15.27万吨,甘蔗混合产糖率11.90%,同比下降0.36%。至今年11月底止食糖已经基本销售完毕。预计最终的食糖(白砂糖)销售价格6597/吨,总收入10.07亿元(不含综合利用收入1.30亿元),同比增加1.33亿元;不含税销售成本6346/吨,实现利税总额0.90亿元,同比增加0.07亿元(其中:利润0.38亿元,同比减少0.01亿元;税金0.52亿元,同比增加0.08亿元)。

另外,近年来,分布在琼北和琼西等地的不少土糖寮卷土重来。预计本榨季各地土糖寮收购甘蔗13万吨,生产土红糖1.3万吨。加上土红糖,本榨季全省甘蔗工业总产量为141.28万吨,总产糖量为16.57万吨,全省甘蔗糖业所创造的工、农业总产值合计约18.39亿元,比上榨季的14.25亿元增加4.14亿元,增幅29.05%

在本制糖期全国糖业“绩效同业对标”评比中,我省东方糖业有限公司蔗糖分总收回率以89.86%名列第二。自开展对标活动以来,我省的蔗糖分或总收回率多次名列前茅。

2016/17年榨季我省糖业的主要成绩与问题是:1、继续提高甘蔗收购价,增加蔗农生产收入;2、积极响应工信部门的号召,主动配合政府扶贫攻坚战略;3、甘蔗新植面积和蔗、糖产量止跌回升,蔗糖产业触底反弹;4、推迟开榨时间,减少糖分损失;5、《生产公约》基本得以守护,榨季甘蔗砍运基本做到有序开展;6、协会努力克服不利影响,切实担负行业管理服务职能;7、制糖技术指标完成得不够好,产品质量普遍偏低;8、由于前几年蔗农收入明显偏低,甘蔗生产缺乏政府的支持。

秘书长的报告称,2017/18年榨季预计全省甘蔗收获面积40.33万亩,比上榨季的37.64万亩增加2.69万亩;预计工业总产量165万吨,比上榨季的128万吨增加37万吨;预计甘蔗工业亩产4.1吨,比上榨季的3.4吨增加0.7吨;预计产糖量20万吨,比上榨季的15万吨增加5万吨。另外,预计全省土糖区甘蔗收获面积4万亩,甘蔗总产量16万吨,可产红糖1.5万吨(全省甘蔗工业总产量共约180万吨,产糖量约21万吨,分别比上榨季增加40万吨和4.5万吨)。

 

 

另外,近年来,分布在琼北和琼西等地的不少土糖寮卷土重来。预计本榨季各地土糖寮收购甘蔗13万吨,生产土红糖1.3万吨。加上土红糖,本榨季全省甘蔗工业总产量为141.28万吨,总产糖量为16.57万吨,全省甘蔗糖业所创造的工、农业总产值合计约18.39亿元,比上榨季的14.25亿元增加4.14亿元,增幅29.05%

本榨季全省制糖企业投入支农资金2627.99万元,同比增加1184.60万元,增长82.07%。其中无偿补贴1985.44万元,同比增加1448.97万元;贴息支持642.55万元,同比减少264.37万元。

 

省工信厅消费品处领导杨兴旺调研员在会上介绍了今年11月初参加工信部“2017年制糖行业工作座谈会”和“2017中国糖业博览会”的情况,并结合我省的实际,谈了对糖业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他说,在扶贫工作中、在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中,全国各糖业主产区贡献巨大。这次糖业博览会内容很丰富,糖业的产品和综合利用的副产品也很多,呈现了中国糖业这几年发展的丰硕成果。中国糖业在遭受国际市场冲击连续几年严重亏损的情况下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令人钦佩。这几年,我省蔗糖产业发展逐步向好,较好地保障了蔗区老百姓生活,助力了扶贫工作。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建立现代经济体系,工农业都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糖业要主动融入,加紧行动,跟上步伐,实现更好发展。

他认为,我省2016/17年榨季这几个特点是值得关注的:一是甘蔗收获面积减少但产量增加,二是总面积减少但新种植甘蔗面积增加,三是面积减少但蔗农收入增加,还有就是食糖财税收入虽然不多但也有所增加。制糖企业在这几年经济发展比较低迷的景况下,仍然为蔗区农村扶贫工作做出了贡献,且整个榨季生产行业运行也都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安全生产事故,这是与市县工信部门的服务保障,省糖协的组织协调、以及制糖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自觉的责任担当是分不开的。

他强调,在新的榨季生产中,全省制糖企业的同志们,一要学习贯彻好十九大精神,正确认识形势和任务,克服困难,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二要注意配合省和市县政府的行动,坚持产业扶贫,把广大蔗农当做自己的产业工人来对待,继续及时兑付甘蔗款,让蔗农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要以高效农业的标准来帮助蔗农提高蔗田经济效益;三要切实落实中国糖业的《行动计划》,抓住机遇,苦练内功,降本增效,推进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逐步向国际化迈进。

中国热科院生物所党委书记马子龙同志也在会上作了发言。他说,甘蔗不是很高效的农业,但它是很稳定的农业,多年以来它在老少边穷地区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海南的甘蔗糖业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这几年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坚守住,并且已经开始有了恢复性的发展。忧的是海南甘蔗的单产水平还是很低,经济效益增长不快。作为科研单位,我们很关心蔗糖产业的发展,正在按照农业部的部署积极开展甘蔗科研活动。我们甘蔗研究中心近年来队伍不断壮大,投入不断增加,研究成果也不断有新的突破,并在广西、云南等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们希望今后加强与海南各制糖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力普及各种甘蔗生产科学技术,促进海南的甘蔗单产及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省甘蔗学会理事长、热科院甘蔗研究中心主任杨本鹏教授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他对农业部近期有关甘蔗生产、科研等方面所作部署的一些认识。他说,甘蔗生产产业化已经是国家战略。现代甘蔗产业,包括规模化、专业化、良种化、水利化、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首先是必须通过专业大户和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小块并大块。农业生产种苗的产业化已经是必然趋势,甘蔗的良种化要以脱毒种苗为基础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同时品种要早、中、晚搭配,良种的推广靠企业。机械化的问题,我们也必须加大投入,大胆试验、引进中小型机械,实现从“耕”到“耕、种、管”再到“耕、种、管、收”的跨越。甘蔗的砍收,云南推行的入土低砍,既增加蔗量又便于盖膜,值得推广。此外,在甘蔗综合利用方面,叶鞘粉碎、进行发酵处理后可以成为很好的饲料,对牛、猪等养殖业的发展促进效果也很好,应该重视。我们海南,只要肯下功夫,甘蔗单产的提高比别的省区容易得多。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这三年保护期,围绕着“高产、高糖、降本、增效”这八个字去开展各项工作。

会议讨论并全票通过了《海南省制糖企业20172018年榨季生产自律公约》。《公约》规定:全省制糖企业要合理确定并互相通报开榨时间;妥善制定并切实执行原料甘蔗的收购价格;加强蔗区建设和蔗源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原料甘蔗的砍运管理工作;统一原料甘蔗的外观质量标准与扣杂规定;切实扶持本企业蔗区的甘蔗生产;按时报送食糖产销进度和有关报表;自觉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

《公约》规定:“甘蔗收购价格一经公布,制糖企业和各有关方面都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共同维护甘蔗价格政策的严肃性;必须自觉、切实加强价格自律,不得变相抬价或变相压价收购甘蔗。”“制糖企业必须保证收购本企业蔗区内的每一条原料甘蔗,取信于民;制糖企业不得擅自跨越本企业蔗区收购甘蔗。”“制糖企业不得超标准扣杂,损害甘蔗生产者利益。”

省糖业协会理事长许南春同志在会上发表了讲话。讲话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正确认清当前形势,坦然面对问题与困难。要了解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的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与措施。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将食糖与粮、棉、油并列为重要大宗农产品,并明确了糖料生产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商务部2017年第26号公告决定自2017522日起对进口食糖产品实施为期三年的保障措施;公安部、海关总署及海警部队等在打击食糖走私方面的举措。也要明白海南的甘蔗糖业当前仍然处于深水区,坦然面对问题与困难,并积极克服。

第二、深刻领会十九大和2017/18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销工作会议精神,树立自我发展的意识。特别是要深刻领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在会议上所提出的“全行业要重点加强五方面工作:一要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建立全产业链利益均衡的行业发展模式;二要提升发展质量,抓住当前实施食糖保障措施的有利时机,降本增效,转型升级;三要用好已有政策,积极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四要加大力度打击食糖走私,维护糖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五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凝聚行业发展动力。”

第三、认真贯彻中糖协的《行动计划》,苦练“降本增效”内功。中糖协的《糖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至2022年全国制糖行业实现在不提升糖料价格基础上,糖农每亩增收300元,制糖企业吨糖生产成本降低300元。我们要通过引进专业大户和资金、技术等扶持有条件的生产者用现代化的理念建设起一批上规模的甘蔗生产基地或甘蔗生产合作社,并发挥他们的龙头带动作用,把蔗田经济效益搞上去,促使甘蔗生产成为稳定、可靠的高效农业。同时,要努力通过加强企业管理和技术进步来大幅度降低制糖生产成本。要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积极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大胆探索利用我省甘蔗品质风味好、土壤富硒等优势,因地制宜研发优质的食糖新产品,并利用电子商务打进国内外市场,力争在这三年的贸易保护期内在行业转型升级方面有实质的突破。

第四、主动配合地方政府,实现产业精准扶贫。工信厅领导希望我们制糖企业继续把扶持蔗农群众发展高产高效甘蔗生产作为“产业精准扶贫”工作来抓。为此,我们要更加主动地配合政府开展扶贫攻坚,促进蔗区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同时,要针对“蔗农与制糖企业利益脱钩”的问题,研究探索糖业农工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使之形成能够真正长期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

第五、全力抓好榨季生产,维持蔗农和行业利益。(一)严格遵守国家四部委的《糖料管理暂行办法》和我省制糖企业共同制订的《榨季生产自律公约》;(二)切实加强企业的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确保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做好环保及节能减排工作;(三)切实做到榨、种两不误,积极普及甘蔗良种良法。同时,要特别重视用好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积极推进以收获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甘蔗生产基地现代化建设,大幅度的减少劳动负担,增加蔗农收入。

第六、继续支持、配合糖协工作,共同做好行业的管理与服务。要及时、认真做好各种资料报表的统计上报及其他各项相关工作,配合中糖协做好食糖目标价格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