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体系建设功能研究室
2019-01-06 21:39:46  产业经济研究室

甘蔗所植保岗位科学家团队应邀参加临沧南华甘蔗病虫二次联防效果调查验收

为降低暴发流行灾害性甘蔗病虫给蔗农和企业造成的损失,临沧南华糖业公司决定开展20万亩甘蔗病虫二次联防工作,并确定采用植保无人机为主要作业工具,解决高杆作物后期喷施困难、劳动力紧张和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同时探索植保无人机在甘蔗扶贫产业上规模化运用的现代组织模式。此项工作由云南紫辰农业公司负责筛选用药方案、农药采购和组织植保无人机公司开展飞防作业。二次联防工作从5月开始准备,825日无人机正式开机作业,920日野外作业结束,共完成二次联防面积25.05万亩。为切实做好甘蔗病虫二次联防效果评价与经验总结,20181224-30日,临沧南华公司和云南紫辰农业公司邀请云南省农科院甘蔗所、临沧市植保站和临沧市甘蔗站等有关单位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对实施完成的25万亩甘蔗病虫害二次联防进行效果调查验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科学家团队黄应昆研究员、李文凤研究员等一行3人应邀请参加甘蔗病虫二次联防效果调查验收。

二次联防效果调查验收由临沧南华糖业公司和云南紫辰农业发展公司组织并主持,成立了以戴光伟总经理为组长的验收领导小组,并邀请省市县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专家组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科学家黄应昆研究员任组长,临沧市植保站站长杨子林高级农艺师和临沧市甘蔗站副站长董有波高级农艺师任副组长。在验收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下,专家组分3组以面上巡查和定点调查相结合方式分别深入各公司防控区域田间地头,实地查看防控效果,现场精心选取调查点对二次联防整体效果进行细致调查,现场测产测糖,采集联防效果相关数据。在验收领导小组和黄应昆研究员精心组织和指导下,专家组经过8天紧张有序的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病虫二次联防效果实地数据采集及分析评价工作,准确把握了临沧南华糖业公司蔗区病虫害发生危害动态和病虫二次联防整体效果。验收总结会上,黄应昆研究员代表专家组对病虫二次联防验收进行了全面总结,各方对病虫二次联防效果及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认可。专家组认为,临沧南华糖业公司和云南紫辰农业公司采用植保无人机为主要作业工具开展25万亩甘蔗病虫二次联防具有超低量施药、作业效率高等优点,有效解决了甘蔗高杆作物后期喷施困难、劳动力紧张和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成功探索了植保无人机在甘蔗扶贫产业上规模化运用的现代组织模式。在国内甘蔗上首次大面积且成功应用新植保模式无人机飞防,为有效防控甘蔗病虫害成功开辟了一条经济高效、环保安全新途径,切实加快了甘蔗病虫害统防统治进程,对有效降低暴发流行灾害性甘蔗病虫给蔗农和企业造成的损失,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具有极为明显的效果,对实现甘蔗病虫全程精准防控,甘蔗提质增效,保障国家食糖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总结会上各方还对甘蔗病虫二次联防过程中存在问题、植保无人机在甘蔗上的规模化应用和甘蔗病虫全程精准高效绿色防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和深入交流。专家组建议:一对无人机喷施农药防治甘蔗病虫害技术进一步总结提练,使其全程技术系统化、标准化、智能化,为全面推广应用无人机喷施农药防治甘蔗病虫害常态化提供成熟的全程技术支撑;二加大无人机喷施农药防治甘蔗病虫害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充分发挥植保无人机在甘蔗病虫害二次联防优势,扩大应用面,提高甘蔗病虫害整体防控效果,增强减灾防灾能力。

期间,在耿马公司,岗位科学家团队对甘蔗白叶病传播媒介试验测定进行了宿根出苗调查分析。在田间地头,岗位科学家对后期条螟、白螟、梢腐病、褐条病及白叶病等重要病虫诊断识别与精准防控进行现场交流和培训指导5期次,培训农技人员和蔗农100余人次。

李文凤

201911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