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动态 > 国内动态 > |
| 2019-01-09 10:22:32 产业经济研究室
1月16日海南日报和国际旅游岛商报分别以《海南正式试行甘蔗收获机械化》《海南正式试行甘蔗收获机械化 每小时可收割甘蔗6-9吨》为题,报道我省试行甘蔗收获机械化情况。(海南新闻中心、椰网、农产品期货网、新浪网、中国机械机经网、搜狐网、慧聪机械工业网、农机360网、头条新闻网、中国轻工业网及各糖业网站等转发报道) 1月30日,省糖协给全省制糖企业发《关于尽快回复<制糖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9-2008)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1月:中国糖业杂志(第47期)发表省糖协理事长许南春就《糖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下称《行动计划》)的发布与落实等问题,接受中国糖业杂志的专访的文章。称:海南糖业将主要探索农工协同发展的新模式,使蔗农与制糖企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引进专业大户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扶持有条件的生产者整合土地资源,用现代化的理念建设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种、管、收基本实现机械操作的甘蔗生产基地或甘蔗生产合作社。这样,制糖企业的原料供给才有保障,甘蔗生产的降本增效才有保障。在此方面,制糖企业应该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并主动寻求当地各级政府及基层组织和主管部门的支持。海南糖业转型升级首先还是要千方百计把生产基地搞上去,促使甘蔗生产能够形成稳定、可靠的高效农业。其次,要大胆探索利用海南甘蔗品质风味好、土壤富硒等优势,研发富硒红糖和系列化的功能食糖等精优产品,并利用日益壮大的电子商务打通国内外市场。 中国糖业杂志(第47期)同期发表了南华糖业集团董事长冯小华的文章,题目是《认真落实糖业五年行动计划 提高我国糖业综合竞争力》。 2月8日,省糖业协会、省甘蔗学会于以琼糖协[2018]1号《海南省糖业协会 海南省甘蔗学会关于印发<关于抓住机遇促进我省甘蔗产业恢复发展的意见>的函》,要求全省同仁切实把握好当前国家对糖业高度重视,特别是对进口食糖采取保障措施的机遇,振兴我省的甘蔗糖业,实现产业精准扶贫、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助力蔗区乡村小康社会建设《意见》称:一、认清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糖业形势,抓住和利用好糖业发展机遇期;二、宣传《糖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落实《关于贯彻<糖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的意见》;三、把发展甘蔗生产当作工业反哺农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四、探索糖料甘蔗发展新模式,理顺制糖企业与甘蔗生产者的关系;五、以现代甘蔗产业发展理念,促进甘蔗生产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和高效化;六、普及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幅度降低甘蔗生产成本;七、推广甘蔗生产良种良法,不断提高甘蔗单产、糖分和产业综合效益。(各糖网转载报道) 2月8日,省糖协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民政厅作《关于对《海南省行业协会商会综合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的反馈》。 2月8日,省糖协给全省糖业阵线广大干部职工发出春节慰问信。 4月9日,商报全媒体-椰网以《全省全榨季甘蔗工业总产量约158万吨,食糖总产量约19万吨》为题,报道我省甘蔗糖业情况。(新浪、华储网、凤凰网、中国食品产业网、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及各糖网转载报道) 4月10日,海南日报以《全省制糖企业产量比上榨季增14.92万吨》为题,报道我省甘蔗糖业情况。(海南新闻、食品商务网资讯、食品伙伴网、中华食品质量网等转发报道) 4月16日,省糖协以琼糖协[2018]3号给协会全体会员及会员单位、全省各制糖企业发出《关于转发<海南省农业厅 海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海南省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的通知》。指出,我省甘蔗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是解决甘蔗生产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过高的关键措施。我协会全体会员及会员单位、全省各制糖企业务必按照省农业、工信部门和协会的要求,迅速推动我省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进程。要广泛宣传贯彻琼农字〔2018〕43号文件,及时联系并争取本市县相关部门的支持,引导帮助甘蔗合作社、专业大户(公司)用足、用好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购置先进适用的甘蔗生产机械。 4月25-27日,省甘蔗学会理事长杨本鹏、常务副理事长李京参加在南宁举行的第二届全国甘蔗种业科技交流会,杨本鹏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 6月6日,省糖协秘书处向省工信厅提供海南年鉴资料,报告海南省2017年制糖业情况: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制糖企业11家(同比增加2家),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35亿元,同比增加1.39亿元,增长13.43%。2016/2017榨季共加工甘蔗128.28万吨,同比增加5.11万吨,增长4.15%;产成品糖15.27万吨,同比增加0.18万吨,增长1.19%;甘蔗混合产糖率11.90%,同比下降0.36%。主要产品为国家标准一级白砂糖,另外有少量的二级白砂糖、赤砂糖。 6月21日,各糖网以《海南召开甘蔗中耕管理现场观摩会》为题,报道省甘蔗学会、省糖业协会会同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儋州综合试验站在临高县皇桐镇热科院甘蔗试验基地召开“甘蔗中期管理现场观摩会”的情况。称:现场会重点观摩适宜机械化耕作的甘蔗新品种、种植新模式、中耕培土新技术等,各甘蔗主产市县农技部门、制糖企业和部分甘蔗种植大户等共50多人参加了会议。(国际旅游岛商报、东方头条、果乐头条、大糖粮网等转载报道) 7月10日-13日,由国际糖业科技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甘蔗学会主办的“发展中国家甘蔗科技创新国际研讨会暨广西甘蔗学会2018年年会”在三亚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等国和国内甘蔗行业资深专家作了主题报告和学术交流,并作现场考察观摩等。省甘蔗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李京和副秘书长王俊刚博士参加了会议。 7月18日,省糖协以琼糖协[2018]5号向全省各制糖企业、协会各理事发出《关于以通讯形式召开2017/18年榨季蔗糖产销总结会议的通知》。称:2017/18年榨季的基本特点是:蔗、糖产量继续回升;甘蔗单产、收购价和蔗农收益持续增加;蔗糖分、产糖率等主要指标均有提高;糖价连续严重下跌导致制糖效益不保;去冬今春甘蔗种植形势稳中向好。本榨季全省机制糖厂入榨甘蔗量143.20万吨,比上榨季的128.28万吨增加14.92万吨,增长11.63%;产糖量17.25万吨,比上榨季的15.27万吨增加1.98万吨,增长12.97%。糖产品中白砂糖17.16万吨,占比99.48%,所占比例与上榨季的99.28%略有增加。 7月20日,海南糖业简报第69期以《甘蔗单产大幅提高,蔗农收入持续增加——海南省2017/18年榨季蔗糖产销概况》报道我省2017/18年蔗糖榨季产销有关情况。称:全省本榨季原料甘蔗田头收购价加权平均531.38元/吨,同比提高3.60元/吨;蔗农甘蔗销售总收入7.77亿元,同比增加1.00亿元。参与甘蔗生产的约8万农户平均每户:收获甘蔗4.51亩,同比减少0.20亩;销售甘蔗18.27吨,同比增加2.23吨;蔗款收入0.97万元,同比增加0.12万元。2017/18年榨季蔗糖产销工作主要成绩与问题:(一)提高认识,切实把蔗区扶贫工作当作企业责无旁贷的任务;(二)巩固甘蔗生产,提高甘蔗单产,增加蔗、糖总产;(三)再次提高甘蔗收购价,助力蔗农增收;(四)维护《生产公约》,确保榨季砍运榨工作有序进行;(五)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促进主要技术指标有较大的提高;(六)试行甘蔗机械收获,引导甘蔗生产逐步走向全程机械化;(七)协会努力克服不利影响,切实担负行业管理服务职能;(八)食糖销售价低量少,制糖生产面临亏损;(九)蔗糖产业可助农民脱贫,甘蔗生产盼望政府支持。(搜狐网及各糖网等转载报道) 7月20日,中国网-中国财经以《海南2018/19年榨季 甘蔗生产形势喜人》为题,报道我省蔗糖生产情况(海南新闻、无线海口、中国网等转发报道) 8月1日,省糖协秘书处通过中糖协向农业部提交《海南的甘蔗糖业应该调整、提高,而非取消、退出》的报告。提出:一、甘蔗产业年均比较效益高,完全可以成为海南西部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好项目;二、甘蔗多种植于山坡地,并不影响政府主导的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三、甘蔗糖业属于龙头型产业,在海南贫困地区经济建议中的综合效益不应漠视;四、制糖企业与蔗农相互依存,向来主动支持蔗区乡村道路建设和其他基本建设;五、海南的甘蔗质优味好,且有大片富硒土壤,将来可以发展优质功能红糖和其他精制食糖。综上所述,可以肯定,甘蔗糖业在海南是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生命力强劲、产业链完整、涉及面广的传统大产业(这在全省所有农产品及加工业中都是绝无仅有的),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于一体的高效农业。这个产业,广东湛江尚且不放弃,发达国家尚且不放弃,海南有什么理由轻易放弃?一旦放弃了甘蔗产业,琼西传统蔗区的几十万农民(现下多是老弱病残者)怎么办?海南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又如何解决?精准扶贫、产业扶贫战略又如何落到实处? 8月8日,中国扶贫网以《“甜蜜”担当,勇做精准扶贫的践行者——记南华糖业董事长冯小华》为题,报道冯小华带领南华糖业集团在海南、广西、云南等地践行甘蔗产业扶贫的情况。 2018年8月13日,省糖协秘书长李京参加省农业厅召开的海南——广西甘蔗农机座谈会,就恢复发展海南甘蔗产业及甘蔗农机应用的问题发表了意见。 8月13日,海南糖业简报第70期以《我省甘蔗糖业持续恢复增长为产业扶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报道我省制糖企业产业扶贫有关情况。称:全行业为海南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产业扶贫事业做出了应有的重大的贡献。我省的甘蔗与食糖产量(不含土红糖),已经从2015/16年榨季底谷时的123.14万吨和15.09万吨,持续回升至2017/18年榨季的143.20万吨和17.25万吨。预计2018/19年榨季蔗、糖总产更有望恢复至160万吨和20万吨以上,将连续三个榨季呈现恢复性的增长。全省原料甘蔗销售收入2015/16年榨季仅5.51亿元,2017/18年榨季已恢复至7.77亿元,现有参与甘蔗生产的约6万农户平均每户蔗款收入2015/16年榨季仅9183元,2017/18年榨季已达到12950元,甘蔗销售总收入和户均收入均增长了41.02%。这样大的增长幅度在全省各大宗农作物中是不多见的。(农村致富网、华储网等及各糖网转载报道) 8月14日,海南日报以《海南蔗糖生产连续三个榨季保持恢复性增长》为题,报道我省蔗糖生产情况。(农村致富网、华储网等转载报道) 8月14日,海南日报以《海南多措并举助推食糖行业可持续发展》为题,报道我省蔗糖生产情况。(农村致富网等及各糖网转载报道) 8月16日,海口日报以《制糖企业调高甘蔗收购价 我省蔗农收入大增》为题,报道我省蔗糖生产情况。 8月17日,椰网-商报全媒体以《喜人!海南甘蔗糖业连续三个榨季呈现恢复性增长 蔗农收入增加》为题,报道我省蔗糖生产情况。 9月8日,《海南制糖企业2017跨2018年榨季生产自律公约》被收录入百度文库。 9月10日,法制网以《海南昌江县检察院帮贫困户追缴拖欠甘蔗款3362万》为题,报道我省蔗糖有关情况。 9月25日,省糖协秘书处向全省制糖企业公布《海南省制糖企业2017/18年制糖期主要绩效指标全国同业对标结果》。在2017/18年制糖期全国单项绩效标杆企业及标杆指标评比中,我省有三家企业成为标杆企业:1.甘蔗糖厂甘蔗蔗糖分标杆企业及标杆指标,儋州市海头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以15.30%名列第七;2.甘蔗糖厂糖分总收回率标杆企业及标杆指标,海南东方糖业有限公司以89.74%名列第二;3 甘蔗糖厂吨糖COD排放量标杆企业及标杆指标,海南春江糖业有限公司以0.015千克名列第七。 10月底,省糖协秘书处为省工信厅参加18/19制糖期全国产销会议和工信部2018制糖座谈会提供了素材。 11月2日,省糖协秘书长李京参加工信部2018年度(海口)制糖座谈会,在口头发言之后并提交了《海南省2018/19年榨季制糖生产形势、所面临的问题及意见建议》的书面汇报材料。特别提出:我们认为海南恢复、发展甘蔗糖业的理由是非常充分的:一是甘蔗生产年均比较效益高,完全可以成为海南西部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的好项目。二是甘蔗多种植于山坡地,不影响政府主导的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是甘蔗糖业有较大的规模,有完善的产业链条,有南华和热科院的强力支持。四是甘蔗糖业属于龙头型产业,在琼西贫困地区经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及综合效益不应漠视,在解决就业、保障民生、稳定社会等方面的贡献不应漠视。五是甘蔗糖业可以与旅游业相辅相成。 11月1-2日,2018/19年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销工作会议暨全国食糖、糖蜜酒精订货会在海口召开,省糖协理事长许南春、秘书长李京参加。省糖协和南华集团为全体代表举行欢迎晚宴。 11月3日,海南日报《工信部有关领导在临高考察海南蔗糖科研工作相关情况》的报道称:11月1日,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高延敏司长一行在海南省工信厅廖强巡视员、杨兴旺调研员以及相关糖业企业负责人的陪同下,到位于临高县皇桐镇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海南甘蔗试验基地对甘蔗糖业科研工作进行考察调研。热科院研究员就海南和全国甘蔗产业发展方向、技术研发应用现状,以及甘蔗产业多元化发展,富硒红糖等海南地方特优产品的研发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并就相关技术问题作了解答。高延敏司长一行对热科院在甘蔗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体系研发与应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希望继续努力,培育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甘蔗新良种,大力推广机械化种植管理模式,利用海南当地优势研发甘蔗制糖业产品,延长产业链,增加产业经济效益,推进甘蔗糖业转型升级。廖强巡视员希望热科院专家加大甘蔗产业扶贫、甘蔗新品种和农机农艺技术的宣传与指导的力度,促进海南甘蔗种植面积逐步恢复。(同日的椰网和6日的海南糖业简报第71期及各糖网也作出报道) 12月4日,椰网-商报全媒体以《2018/19年制糖期全国食糖产销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对海口糖会作了报道。 12月5日,省糖协秘书处给省民政厅回复《社会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统计表》中称:我协会未直接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但所属各制糖企业历年来都参与面对广大蔗农甘蔗生产的扶贫工作(直接受益人数约25万人),全省各制糖企业直接投入资金(不含人力、物力)2016/17年榨季为2627.99万元(其中:无偿1985.44万元,贴息642.55万元);2017/18年榨季为3385.90万元(其中:无偿1882.07万元,贴息1503.83万元),比上个榨季增加757.91万元,增长幅度28.84%。 12月14日,全省2018/19年榨季蔗糖产销工作会议(理事年会)在海口市学院路4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甘蔗研究中心)召开(与省甘蔗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合并)。 12月17日,省糖协以琼糖协[2018]10号向全省制糖企业发出《关于贯彻<2018跨2019年榨季生产自律公约>的通知》(各糖网转载报道) 12月18日,海南糖业简报第72期《海南省甘蔗学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报道称:省甘蔗学会于本月14日在海口市召开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来自全省甘蔗产业界的会员代表包括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和海南大学等科教单位、省和产糖市县农技部门、全省制糖企业及有关种业农资农机企业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上,学会理事长杨本鹏作了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由30人组成的第二届理事会和由5人组成的监事会,以及由11人组成的常务理事会。杨本鹏连任理事长,李京连任常务副理事长,陈永刚、张坚、蔡文伟任副理事长,蔡文伟兼任秘书长;许南春受聘担任名誉理事长;伍苏然、王俊刚、吴乾、曹峥英任副秘书长;王永壮被选为监事长。会议最后通过了决议。决议指出,虽然当前我省甘蔗产业的发展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但是,它在海南仍然具有生命力,仍然是琼西地区部分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学会全体成员要对海南的蔗糖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未来五年,重点要加强适宜机收品种的培育,快速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的试验示范,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拓展甘蔗产业链,增加甘蔗产业的附加值;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实现甘蔗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海南蔗糖产业恢复性发展。 同期的海南糖业简报题为《海南省2018/19年榨季会议召开蔗、糖产量有望继续出现恢复性增长》的报道称:即将开始的2018/19年榨季,我省甘蔗的种植面积继续有所回升,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许多农产品严重滞销而使得甘蔗年均比较效益相对较高,加之通过普及生产全程机械化和良种良法来实现降本增效已经成为触手可及的希望,广大蔗农种植甘蔗的积极性较高。预计本榨季原料甘蔗工业总产量156.76万吨,同比增加13.56万吨;预计产糖量18.80万吨,同比增加1.56万吨。(各糖网转载报道) 12月18日,海南日报分别以《海南制糖企业不得变相抬价或变相压价收购甘蔗 违者可举报》《甘蔗种植户收好这份公约!制糖企业收购甘蔗标准全在这里》为题,报道我省修订《海南省制糖企业2018跨2019年榨季生产自律公约》的情况。(各糖网转载报道) 12月19日,海口日报以《2018/19年榨季开始 全省9家糖厂将投产》报道我省蔗糖生产情况。(人民网海南频道、海南农业品牌网、新浪新闻等转载报道) 12月26日,各糖网以《海南:热科院甘蔗研究中心取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为题,报道我省甘蔗科研情况。(新浪财经、农产品期货网、慧博资讯等转载报道) 12月27日,海口日报以《中国热科院选育 5个甘蔗新品种》报道我省甘蔗科研情况。(中国财经、中国农科新闻网、新浪网、东方财富网、_中国水果蔬菜网、廊坊网、东方头条、富农网等转载报道) 12月31日,海南糖业简报在本年度编发了五期,总计约2万字。 12月31日,糖协秘书处编发的《琼糖资讯》共出22期,计约70万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