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市场与信息
2019-12-15 13:10:56  产业经济研究室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市场与信息》第一百一十七期

一、省内动态信息

(一)截至11月底云南已产新糖4783吨 售价5850/

云南省2019/2020榨季1112日英茂勐捧糖厂率先开榨(目前仅此一家开榨),截至1130日,累计入榨蔗4.5万吨,累计产糖4783吨,产糖率10.62%,同比提升0.46%。截至11月底云南累计销售新糖558吨,产销率11.67%,昆明食糖销售价5850/吨,高于上年同期的5100/吨。(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9123日)

(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推进” 甜蜜“云蔗”助农增产增收

甘蔗是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弄璋镇飞勐村的传统优势产业,但品种老化、病虫害多、生产技术落后等问题,却严重制约了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自3年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将飞勐村列入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后,专家团队常驻这里,甘蔗新品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等得到示范推广,飞勐村蔗区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25%,甘蔗生产成本降低30%,甘蔗单产提高12%,增产又增收的蔗农笑逐颜开。

飞勐村的新变化,是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创新机制,探索形成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双推进”模式,助推蔗糖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以科技创新支撑成果转化、以成果转化激励科技创新,“双推进”模式的实践应用,不仅支撑了重大成果的持续产出,还推动了成果快速扩散、流动、应用、共享,造福云岭600万蔗农。

瞄准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选育出早熟高糖品种“云蔗081609”和“云蔗0551”,“云蔗081609”蔗糖分高达20.3%,是我国迄今育成的糖分最高的甘蔗品种,“云蔗0551”创造了我国旱地蔗区百亩连片单产最高纪录;研究形成集药、膜、肥为一体的全膜覆盖轻简栽培生产技术,甘蔗整个生育生长阶段不需要中耕管理,增产21%以上,成为我国甘蔗增产幅度最大的绿色轻简技术,该技术已获国际专利授权;以蔗糖为原料,开发出果糖、葡萄糖、颗粒红糖、速溶糖、甘蔗细胞水等高附加值新产品。

与此同时,成果的转化支撑了产业发展。通过每年举办中国(云南)甘蔗科技成果推介会,这些成果向南方甘蔗产业界的50余个企业和生产一线推广。在景谷、耿马、勐海、盈江、澜沧、西盟,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建立6个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点,示范点甘蔗单产达7.5吨以上。其中,在耿马的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建设示范点,采用“科技+推广部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实现旱地百亩连片新品种示范区单产9.2吨,创造了我国旱地蔗区百亩连片单产最高纪录,示范点化肥农药减施25%,成本降低25%,亩增产1.5吨以上;在西盟的扶贫和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应用“云蔗081609”“云蔗0551”配套全膜覆盖轻简栽培生产技术,实现示范点亩均增产2.1吨,较好带动了全县甘蔗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据了解,仅去年省农科院甘蔗领域科研成果就在云南蔗区应用148万亩,增产甘蔗118万吨。(新浪财经-期货,20191213日)

(三)“十三五”临沧市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蔗糖是我国食糖消费的主体,云南是我国最大的糖料蔗生产基地之一,糖业也是临沧市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受生产条件差,良种研发滞后、品种单一、机械化推进缓慢,人工成本增加较快以及国内外价格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糖料蔗种植效益下滑,市场竞争力下降,糖业发展和蔗农增收受到影响。为进一步支持糖料蔗主产区改善生产条件,加快良种培育,推进全程机械化,辐射带动其他区域发展,不断提升糖料蔗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国内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蔗农增收。2015520日,国家糖料蔗主产区生产发展规划(2015-2020年)发布实施。规划目标为:糖料蔗生产核心基地单产水平达到 6 吨以上;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商品化供种水平提高到85%;灌溉率达到 39%。技术路线是:依靠提高单产实现增产增收;依靠机械化替代,实现节本增效;依靠组织创新,实现蔗农和糖企互利互惠。生产主攻方向:以坡改梯和中低产蔗田改造为重点,因地制宜的发展“五小水利”工程,加强蔗田基础设施建设。

2015-2020年省级划定临沧市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面积为88万亩,主要分布凤庆县(5万亩)、云县(10万亩)、永德县(20万亩)、镇康县(13万亩)、双江县(10万亩)、耿马县(20万亩)、沧源县(10万亩)7个县。

2015-2019年,国家共下达6批中央资金用于糖料蔗核心基地项目建设。我市2015年第一批下达4250万元(7.08万亩)、第二批5890万元(9.82万亩),20164550万元(7.58万亩),20173700万元(6.17万亩),20186900万元(11.5万亩),2019-202027300万元(45.5万亩),累计到位52590万元(实施87.65万亩)。累计建设面积占规划目标的99.6%。亩均投资3600元,其中中央投资补助600元、地方整合3000元以上,资金整合占比达83%

截至目前,7个项目县2015-2017年项目已竣工,2018年进入扫尾阶段,2019-2020年项目实施方案待批及开工。工程实施以来,7个项目县糖料生产能力较2015年亩产平均水平稳定增加1吨以上,按430/吨市场平均收购价格测算,每年在收购环节上可实现新增糖料产值3.25亿元以上,种蔗效益明显提升,蔗农收入明显增加,蔗区基础设施显著提高,土地平整、保土保肥对生态的保护有积极作用,项目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明显。(云南糖网-滇糖,20191119日)

(四)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甘蔗机械装备研发中心成立

2019124日,甘蔗研究所甘蔗机械装备研发中心完成厂房改扩建和设备购置工作,正式成立并投入使用。甘蔗机械装备研发中心位于甘蔗研究所所区,占地650平方米,拥有数控车床、万能铣床、液压板料折弯机、等离子切割机等十余台机械加工设备,能够满足甘蔗机械装备的研发、试制、改造、生产等多种需求,是我省第一个集科研、生产于一体的甘蔗机械研发共享平台。

甘蔗研究所现代农业装备与工程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以推动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出发点,针对丘陵山地甘蔗产业的特殊生产条件,致力于甘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究和甘蔗中小型农机研发,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研发成果被广泛推广应用。甘蔗机械装备研发中心的成立满足了中心甘蔗农机自主研发需求,搭建了甘蔗机械化产学研结合研究平台,对推动我省甘蔗全程机械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云南省甘科所,20191210日)

(五)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冰糖等4批次食品不合格

20191213日,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9年第49期》。据通告,近期,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任务252批次,涉及茶叶及相关制品、食糖等2大类产品,抽检项目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等指标。其中合格样品248批次,不合格样品4批次,检出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问题。

  1.重金属污染问题

迪庆州宏鑫商业贸易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标称安宁一品香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糯米香沱茶,铅(以Pb计)超标。检验机构为云南同创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问题

西盟乐购生活超市销售的、标称云南鑫芽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甘草片,二氧化硫超标。检验机构为云南同创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弥勒市嘉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冰红糖,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检验机构为云南三正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弥勒星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冰红糖,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检验机构为云南三正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责成企业所在地监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责令生产经营企业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进一步调查处理,查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和成因,制定整改措施。(中国质量新闻网,20191213日)

(六)云南省保山市召开糖业工作会 为蔗糖产业做优做强“把脉开方”

为加快蔗糖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助推保山市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1115日,云南省保山市召开全市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会议认真分析当前蔗糖产业发展的形势、策略与机遇,为推进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了合作交流平台。保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军,云南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祖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保山市副市长杜春强主持会议。

云南作为全国第二大蔗糖基地,肩负着国家食糖供给安全的重要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11月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要把云南垦区建设成为国家天然橡胶和糖料基地。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云南蔗糖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已成为综合效益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促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地方财政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山是云南蔗糖产业发展较早的州市,也是云南优质糖料基地发展的重点区域。

保山市市长杨军从国家、省、市层面上深入剖析了蔗糖发展历史、政策、存在问题以及蔗糖行业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他指出,当前,国际、国内市场糖价均呈现回升趋势,正是发展蔗糖产业的大好时机,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将蔗糖产业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重点发展,为发展蔗糖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目前,保山市正在打造“绿色食品牌”,形成“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杨军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坚定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加强与省属农业龙头企业云南农垦集团的交流合作,着力在“加强产业扶持、提高种植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加大品牌建设、强化生产组织”上狠下功夫,切实做到“组织领导、榨前准备、宣传服务、督查考核”四个到位,全力推进保山市蔗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杨军对保山市与农垦集团的互惠合作表示坚定支持并寄予厚望,他说,希望保山市与云南农垦集团和兴农康丰公司的合作,能开启保山市蔗糖产业发展的新起点,实现更多农特产品“走出去”,使农垦集团、地方发展和当地人民实现三方共赢,让蔗糖产业真正成为新时期的“甜蜜事业”。

保山市副市长杜春强强调,蔗糖产业是产业扶贫的有效抓手。本次会议是15年来保山市召开的最高规格的蔗糖产业会议,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产业发展统一到保山市委、市政府和本次会议的精神要求上来;要将重视落实到行动上,将本次会议布置的工作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机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保证政策落地实施,保障蔗农稳定增收。

会上,云南农垦集团陈祖军介绍了集团战略规划2.0情况以及康丰糖业公司与保山市合作发展蔗糖产业情况。他指出,自2016年农垦集团与保山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搭建了良好的合作平台,形成了有效的合作机制,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在推动蔗糖、电力、咖啡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保山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农业农村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各园区管委会分管负责人,4县区12个重点植蔗乡、镇党委或政府的主要负责人,4个糖业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及分管原料发展的负责人,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的市直单位及兴农康丰公司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云南糖网-滇糖,20191116日)

二、国内动态信息

(一)11月底全国开榨糖厂86家 产糖127万吨 产销率45%

2019/20年制糖期截至201911月底,北方甜菜糖厂已有3家收榨,南方甘蔗糖厂相继开机生产。全国已经开工生产的糖厂有86家,比上制糖期同期多开工35家。

截至201911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产糖127.26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糖72.68万吨)。其中,产甘蔗糖37.5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甘蔗糖5.28万吨);产甜菜糖89.76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甜菜糖67.4万吨)。

截至201911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56.85万吨(上制糖期同期32.12万吨),累计销糖率44.67%(上制糖期同期44.19%),其中,销售甘蔗糖21.62万吨(上制糖期同期4.01万吨),销糖率57.65%(上制糖期同期75.95%);销售甜菜糖35.23万吨(上制糖期同期28.11万吨),销糖率39.25%(上制糖期同期41.71%)。(中国糖业协会2019125日)

(二)截至11月底全国重点制糖企业集团产销情况

中国糖业协会对全国重点制糖企业(集团)报送的数据统计:截至201911月底,本制糖期累计加工糖料774.8万吨,累计产糖量为87.25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为45.54万吨);累计销售食糖38.55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为14.51万吨),累计销糖率44.18%(上制糖期同期为31.86%);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5651/吨(上制糖期同期为5174/吨),其中:甜菜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5461/吨(上制糖期同期为5140/吨),甘蔗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5816/吨(上制糖期同期为5249/吨)。

进入12月份,甘蔗糖厂将全面开榨,全国食糖生产将进入旺季。希望制糖企业切记安全生产,注重产品质量。同时,要积极组织好生产经营,顺价销售,及时兑付农民糖料款,确保产业稳定。(中国糖业协会,2019125日)

(三)截至11月底广西已产新糖35.53万吨 产销率57%

2019/20年榨季广西预计开榨糖厂83家,截至1130日已有51家糖厂开榨,同比增加32家;累计入榨甘蔗338.92万吨,产混合糖35.53万吨,同比增加31.75万吨;混合产糖率10.48%,同比提高2.19个百分点;累计销糖20.17万吨,同比增加17.06万吨;产销率56.78%,同比下降25.51个百分点。白砂糖含税平均售价5808/吨,同比提高549/吨。(云南糖网-广西频道,2019124日)

(四)截至11月底内蒙古12家甜菜糖厂已产糖44万吨

20191015日内蒙古12家甜菜糖厂全部开榨,截止1130日累计产糖44万吨,同比增加13万吨;已销糖19.4万吨,同比增加4.4万吨;产销率44.09%,同比下降4.3%;工业库存24.6万吨,同比增加8.6万吨。

内蒙古目前已经是国内最大的甜菜糖产区,2019/20年榨季内蒙甜菜糖产量预计将达 68-70万吨。(云南糖网-内蒙古频道,2019124日)

(五)截止11月底广东2家糖厂开榨 产糖1.49万吨

 2019/20榨季截至11月底广东省已有2家糖厂开榨,累计产糖1.49万吨(去年同期0.9万吨),累计销糖1.39万吨(去年同期0.9万吨),产销率93.76%。(云南糖网-广东频道,2019124日)

(六)截至11月底海南省工业库存食糖1.49万吨 出厂价5076-6100/

海南省2018/19年蔗糖榨季机制糖厂共榨甘蔗136.36万吨,比上榨季的143.20万吨减少6.84万吨;产糖17.02万吨,比上榨季的17.22万吨减少0.20万吨;混合产糖率12.48%,比上榨季的12.03%提高0.45%;一级品率82.96%,比上榨季的85.08%下降2.12%。(另外,估计本榨季全省土糖寮收购甘蔗约18万吨,生产土红糖1.8万吨)

20191130日止,已销售糖15.53万吨,比上榨季同期的13.97万吨增加1.56万吨;产销率91.25%,比上榨季同期的80.99%提高10.26%;库存食糖1.49万吨,比上榨季同期的3.28万吨减少1.79万吨。白砂糖价含税出厂价5076-6100/吨之间(上榨季同期为3950-5500/吨之间)。其中11月单月销糖1.55万吨,同比减少0.47万吨。(云南糖网—海南频道,2019123日)

三、国际动态信息

(一)全球食糖供应缺口预估从此前476万吨上调至612万吨。

国际糖业组织ISO 1126日表示,将2019/20榨季全球食糖供应缺口预估从此前476万吨上调至612万吨。(沐甜科技-机构观点,20191127日)

(二)遥感监测:2019/20榨季中国、印度、泰国、澳大利亚蔗糖将减产 巴西持平

泰国和澳大利亚受长时间干旱天气影响,面积减少,单产降低,印度主要蔗区受洪涝灾害及制糖比例降低等不利影响,本榨季上述三国蔗糖产量将减少。巴西气象条件较好、单产提高,种植面积略减,蔗糖产量持平。预计2019/2020榨季,泰国、澳大利亚和印度蔗糖产量分别为12504552750万吨,比上榨季分别减少14.3%3.7%19.9%;巴西蔗糖产量为2950万吨,与上年持平。

1.预计2019/2020榨季中国蔗糖产量与上年比减少

中国蔗糖主要产自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等地,其中广西蔗糖产量约占全国蔗糖总产量的三分之二。11月上旬以来,中国各蔗区甘蔗陆续进入成熟砍收期,部分糖厂已开榨,本榨季将持续至20204月。

20192-9月广西蔗区光温水条件匹配较好,大部时段内气象条件利于甘蔗出苗生长、茎伸长和糖分积累。但10月至今广西大部蔗区降雨量偏少,出现的阶段性干旱天气对甘蔗生长不利,10月之后气温日较差较大,利于未受旱甘蔗的蔗糖分积累。目前甘蔗总体长势中等稍偏差为主,种植面积基本持平,预计广西蔗糖产量与上榨季同比减少。

20192-10月云南蔗区光温条件较好,但降雨严重不足,不利于甘蔗播种、出苗、茎伸长和糖分转化;特别是9-10月云南近一半蔗区出现中度及以上干旱,对甘蔗生长以及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目前甘蔗总体长势中等偏差,种植面积略减,预计蔗糖产量与上榨季同比明显减少。

20192-10月,广东、海南蔗区大部光温条件良好,但降水量偏少,特别是海南大部蔗区2-5月降水量持续偏少,影响甘蔗播种和出苗;6-9月茎伸长期,受台风“木恩”、“韦帕”、“白鹿”和“杨柳”等影响,海南、广东部分蔗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和大风天气,部分蔗区受灾;进入10月后降水再次偏少,旱象再现,影响甘蔗正常生长。遥感监测显示甘蔗长势以中等偏差为主,受产业政策调整影响,种植面积减少,预计蔗糖产量与上榨季同比明显减少。

卫星遥感长势监测结果显示,10月下旬我国大部蔗区甘蔗长势同比以中等偏差为主;田间调查发现,后期干旱导致部分蔗区蔗茎出现蒲化、红心现象,长势较差,与卫星遥感监测结果一致。

综合分析2019年我国甘蔗种植以来气温、光照、降水等农业气象条件以及卫星遥感监测、实地调查和产量预报模型预报结果,预计2019/20榨季我国甘蔗单产比上年度减少5.1%,种植面积减少1.9%,总产减少6.9%;全国蔗糖产量约为885万吨,比上年度减少约60万吨,降幅为6.3%

2.预计2019/2020榨季印度、泰国、澳大利亚将减少,巴西蔗糖产量持平

巴西、印度、泰国和澳大利亚是世界重要的蔗糖生产国,其中巴西、泰国和澳大利亚三国蔗糖出口量占据世界前三位。巴西、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目前甘蔗收获和压榨趋于结束;印度、泰国进入收获和压榨期,与中国基本同步。

巴西蔗糖产量持平。巴西甘蔗主要种植于中南部(全国总产量85%以上),每年2-3月播种,次年6-10月收获。20186-9月,巴西中南部大部蔗区晴雨相间,降水量比常年同期略偏少,对甘蔗茎伸长略有不利;20192-3月的季节性强降水过程缓解了201812月至20191月的旱情,4月份的持续降水和5-6月的阵性降水为甘蔗生长补充了水分,6月后总体干燥的气候条件利于甘蔗的收榨工作。受国际糖价持续走低影响,甘蔗制糖比例低于去年。预计2019年巴西甘蔗单产比上年度增加3.7%,种植面积下降1.3%,总产略增2.4%;蔗糖产量为2950万吨,与上年度(2950万吨)持平。

印度蔗糖产量大减。2019年印度季风降水有所推迟,5-7月总体气象条件良好,利于甘蔗的播种、出苗和正常生长,8-10月约占全印蔗糖产量80%的北方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纳塔克邦三邦降水异常偏多,导致洪水泛滥,蔗田大面积受损,各邦甘蔗可收获面积均大幅减少。且印度政府批准提高乙醇汽油的采购价格,促使更多的甘蔗用于乙醇生产,蔗糖产量进一步减少。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印度北方邦10月下旬甘蔗长势同比以中等稍偏差为主,其中18.5%的甘蔗长势好于去年,55.3%与去年持平,26.2%不如去年。预计2019/20榨季印度甘蔗单产比上年度减少2.7%,面积减少16.2%,总产减少18.5%;蔗糖产量2750万吨,比上年度(3430万吨)减少19.9%

泰国蔗糖产量大减。20191-3月泰国大部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偏少4-7成,影响甘蔗的播种和出苗;5-7月东北部和中部主要蔗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4成,持续的干旱天气将导致甘蔗产量降低。受干旱天气和国际糖价低迷影响,甘蔗种植面积较去年减少一成左右。预计本榨季泰国蔗糖产量将减少。卫星遥感监测显示,泰国201910月下旬甘蔗长势同比以中等偏差为主。其中2.5%的甘蔗长势好于去年,57.0%与去年持平,40.5%不如去年。预计2019/20榨季泰国甘蔗单产比上年减少5.4%,面积减少9.9%,总产减少14.8%;蔗糖总产1250万吨,比上年度(1458万吨)减少14.3%

澳大利亚蔗糖产量减少。澳大利亚甘蔗主要种植于昆士兰州东部和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沿海地区,每年10-11月播种,次年6-11月收获。201810月至20195月期间,大部时段光、温、水条件总体利于甘蔗分蘖、生长、茎伸长及后期糖分转化、积累。其中20193月季风带来的强降水过程缓解了甘蔗主产区1-2月因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造成的旱情;但进入4月后降水持续偏少,旱象又生,特别是7-9月甘蔗主产区大部的降水不足常年平均的25%,严重地影响了甘蔗最终产量。目前澳大利亚甘蔗收获已进入尾声。预计2019年澳大利亚甘蔗单产将比上年度减少3.3%,种植面积减少1.3%,总产减少4.6%;蔗糖产量455万吨,比上年度(472.5万吨)减少3.7%。(中国天气网广西站,2019125日)

(三)印度:截至1115日开榨糖厂同比减少210,糖产量骤降近三分之二

2019/20榨季截至1115日,印度仅100家糖厂开榨,而去年同期已有310家糖厂开榨。

截至1115日糖厂累计产糖48.5万吨,去年同期为133.8万吨。

糖产量同比下降主要因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糖厂仍未开榨,而去年同期该邦已有149家糖厂开榨,并且产糖63.1万吨。

卡纳塔克邦已有18家糖厂开榨,产糖14.3万吨,而去年同期有53家糖厂开榨,产量为36万吨。

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纳塔克邦去年遭遇干旱,导致甘蔗种植面积同比减少了约30%。降雨量和水库蓄水量减少或导致甘蔗单产和出糖率下降。另外,最近的洪水及过量降雨亦对作物造成进一步影响,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现已决定于1122日正式开榨。

北方邦已有69家糖厂开榨,截至1115日产糖29.3万吨。去年同期开榨糖厂数相当,但仅产糖17.6万吨。

至于其他产区,北阿坎德邦和比哈尔邦各有2家糖厂开榨、哈里亚纳邦为1家,古吉拉特邦为3家,泰米尔纳德邦有5家糖厂开榨,这些地区糖厂合计已产糖4.9万吨。

根据贸易和港口消息,约有20万吨已发运出口。从市场来源和糖厂提供的资料得知,另有120万吨糖出口合约已经签订。(沐甜科技-国际信息,20191120日)

(四)泰国明天迎来2019/20新榨季 产糖量下调至1200万吨

泰国明天迎来新榨季,据悉泰国首家糖厂将于121日开榨,正式开启2019/20榨季生产。

在遭受持续干旱天气后,业内消息人士预计泰国2019/20榨季甘蔗产量将降至1.1亿吨,同比下降16.03%,糖产量预计将降至1200万吨或更少。据泰国糖厂协会数据显示,2019/20榨季泰国将有57家糖厂开榨,比2018/19榨季多1家。

本月初,泰国糖业公司(TSMC)总干事表示,泰国2019/2020榨季食糖产量预估下调,因泰国国内甘蔗总产量预计低于1.1亿吨,泰国2019/20榨季产糖量将低于1200万吨,低于2018/2019榨季的泰国产糖量1450万吨。(综合外电,20191130日)

(五)德国2019/20甜菜糖产量预估下调至420万吨

德国制糖企业协会发布消息,德国2019/20榨季甜菜糖产量预估进一步下调,较上一次预估再度下调2.7万吨,至420.2万吨,甜菜收割量预估略上调至2610万吨,但由于近期降雨过多,甜菜含糖量预估下调0.3个百分点至18.1%(综合外电,20191117日)

(六)欧盟:18/19榨季糖出口量为160.8万吨

20199月份欧盟糖出口量为6.7万吨,2018/19榨季,截至9月份累计糖出口量为160.8万吨,同比下降52.04%

欧盟9月份糖进口量为16.6万吨,2018/19榨季截至9月份累计糖进口量为191.5万吨,同比增加46.4%。(沐甜科技-国际新闻,2019125日)

 


下载 《云南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市场与信息》(第一百一十七期) [13271_2019-12-15132919.doc]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