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市场与信息
2021-06-18 01:04:02  产业经济研究室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市场与信息》第一百三十五期

一、省内动态信息

(一)截至5月底云南产糖220万吨 一家糖厂未收榨 本榨季全国产糖1066万吨

云南省2020/2021榨季截至5月31日已有50家糖厂收榨,全省累计入榨甘蔗1692.11万吨,产糖220.62万吨,高于上年同期4.49万吨,产糖率13.04%(去年同期产糖率12.91%),累计销售新糖95.98万吨,销糖率43.50%,同比上年同期下降2.75%(去年同期销糖率46.25%),5月份单月销售食糖24.67万吨(上年同期月销糖23.71万吨)。昆明食糖销售价格5500元/吨,高于上年同期的5290元/吨)。截至5月31日云南尚有一家糖厂未收榨,从4月底起全国就只有云南制糖企业生产,全国其他产区已经停榨,从5月份云南的产量计算,2020/21榨季全国食糖总产量定格为1066万吨。(云南糖网,202162日)

(二)德宏州关于加大对甘蔗跨境农业合作政策的提案进行调研

5月18日12:00时随着全部物料处理完毕,云南英茂糖业景罕糖厂2020/2021榨季顺利收榨。2020/2021榨季历时180天,景罕糖厂累计入榨甘蔗126.95万吨,产白砂糖16.35万吨,产糖率12.88%,优一级品率98.63%,产品合格率100%,生产安全率99.94%,产精制白砂糖0.24万吨。

2020/2021榨季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且极其艰难的榨季。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蔗农的理解配合下,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本榨季景罕糖厂蔗区甘蔗按计划如期有效推进,于4月13日景罕本厂全面砍收结束,但因受疫情影响,相邻的集团所属瑞丽糖厂尚有余蔗不能收榨,为保障蔗农切身利益,景罕厂继续肩负起了相邻糖厂蔗区甘蔗收榨使命任务,从龙江、瑞丽两厂分别调入甘蔗0.26 万吨和8.9万吨,并最终顺利完成各项生产指标任务,圆满收官。

5月19日,德宏州政协013号重点提案《关于加大对甘蔗跨境农业合作政策支持的提案》联合调研组深入景罕糖厂开展督办调研工作。

2021年景罕糖厂境外种植甘蔗面积48781亩,甘蔗农业产量221844吨,甘蔗工业产量213096吨。发展境外甘蔗,既解决了景罕糖厂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又增加了缅甸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收入,符合中缅双方合作共赢的利益需求。甘蔗境外农业合作项目前景广阔。

通过联合调研,全面了解境外甘蔗返销入境情况,查找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共同研究和协商解决问题的对策,着力解决甘蔗跨境农业合作政策支持及返销入境问题。当前,主要制约甘蔗跨境农业合作瓶颈问题:

一是甘蔗通关入境能力不足,通关手续繁杂,通关时间较长,境外运输车辆不能直达生产企业;

二是对甘蔗跨境农业合作政策支持不到位,替代种植配额不足及指标下达时间晚;

三是金融服务能力不足,没有跨境金融结算机制。(云南糖网2021525日)

(三)云南临沧市创新理念打造一流蔗糖产业

2021年1月,云南首个“国家甘蔗工程大数据中心”在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启动建设。项目以构建“国家甘蔗工程大数据平台”为试点示范,从全产业链资源数字化、可视化,拓展延伸到用数字化、工业化、订单式农业理念模式打造智慧、高效、生态的甘蔗产业,使临沧在成为中国第一个甘蔗全产业链加工利用大市步伐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临沧市1956年引进糖料甘蔗种植,1960年第一座机制糖厂(云县糖厂)建成,经过60多年努力,目前,年产甘蔗600万吨、食糖70万吨,全市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居全省第一、全国第四,甘蔗产业已发展成为临沧产业化程度最高、覆盖面最广、关联度最大的产业。至2020年,全市甘蔗种植面积达132万亩,建成国家重要农产品甘蔗生产保护区120万亩,国家糖料蔗核心基地88万亩,产业覆盖全市8县(区)53个乡镇426个村,涉蔗农户23万户90多万人,2019/2020年榨季入榨甘蔗面积119万亩,实现税收5.8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12%。

临沧市抓住国家划定和建设甘蔗生产保护区的机遇,按照“高产、高糖、高效、集约、生态、安全”的思路,稳定市内甘蔗种植面积,发展缅甸北部地区种植,持续改善蔗区条件,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蔗糖产业,力争把临沧打造成为中国第一个甘蔗全产业链加工利用大市、国家重要的食糖保障供应基地,国家级高标准蔗糖产业基地和中缅农业合作先行区。

建设百万亩世界一流的高优蔗园。抓住国家实施“糖料蔗核心基地建设”和划定“糖料蔗生产保护区”机遇,以平坝、丘陵低缓蔗区为重点,按照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要求,开展产业基地宜机化改造,全面建成120万亩以上土地平整、路水配套、产出高效的糖料蔗核心生产基地。

建设国内领先的绿色蔗糖产业园区。加快推进耿马绿色食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全市蔗糖产业资源,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补链扩链强链,推动蔗糖产业全产业链聚集发展。巩固提升制糖主业,按照一棵甘蔗“吃干榨尽”的思路,围绕市场需求,加快推进以蔗糖为原料的高端产品开发。拓展糖业循环经济链,推进蔗稍、蔗渣、糖蜜、滤泥、废醪液等副产品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蔗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加快甘蔗生产科技创新。健全市、县、企业“三级”甘蔗良种引进试验筛选繁育推广体系,加快推进新一轮甘蔗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大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以农业机械化服务合作社、制糖企业为载体,大力推广机械化深耕、机械化植保和机械化收获技术,加快推进全市甘蔗全程机械化生产。

实施甘蔗绿色生产行动。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可降解地膜等绿色农资和低碳绿色生产技术,全面推广“良种+膜+肥+药+农机”集成技术模式,实施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积极探索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蔗农参与”的甘蔗地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机制。支持制糖企业深入实施“质量兴企”战略,研究制定一批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建设一批甘蔗绿色发展标准化示范区。开展有机、绿色糖料蔗基地和产品认证,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缅甸北部地区的土地劳力等要素资源优势,支持制糖企业“走出去”,推进中缅农业合作先行区建设,加强与缅甸在甘蔗种植方面的合作,推进原料在外、加工在内的农业合作模式,扩大境外甘蔗种植面积,拓宽原料发展空间,为保障国家食糖安全作出贡献。

“省委省政府临沧现场办公会提出,临沧要打造全国一流蔗糖产业,建设我国甘蔗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和标杆,这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确定了发展目标、厘清了发展思路、赋予了发展使命。”临沧市甘蔗技术推广站副站长董有波说,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改善蔗区基础设施,加大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做到“藏糖于地”“藏蔗于技”,为国家食糖安全作出积极贡献。(临沧日报2021525日)

(四)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光明糖酒英茂糖业2020/21榨季收官 产糖75万吨

英茂糖业6月1日正式停榨,2020/2021年榨季历时209天,实现入榨甘蔗584万吨,机械收割甘蔗55.5万吨,白砂糖产量75万吨的优异成绩,再创英茂糖业入榨量、机收甘蔗量、产糖量历史新高。

2020/21榨季,英茂糖业通过全力推广甘蔗生产“四项技术”和全程机械化运用,持续推进甘蔗品种结构优化调整和优化砍运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为提高甘蔗入榨量、增加产糖量、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品牌影响力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境内外蔗区涉及面广、跨度大、霜冻灾害、干旱等极端天气和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诸多不利因素,英茂党政班子统筹兼顾,各级管理团队主动作为、通力协作、抗击疫情、抢抓生产,带领广大员工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实际行动抢收每一棵甘蔗,确保疫情防控、榨季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取得了疫情防控、榨季生产双胜利。

境外原料组织

地处国土边境的景罕、瑞丽、龙江、勐捧糖厂,甘蔗原料大部分来自缅甸、老挝,面对边境疫情防控和境外150余万吨甘蔗运输的艰巨任务,各级管理团队始终团结奋战,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跨境甘蔗运输任务。

工业生产组织

英茂糖业通过不断升级产能,完善产能匹配,通过实施低成本战略和精细化管理,切实加强质量、安全、环保以及制糖生产过程管控,生产上高标准、严要求,以指标考核和劳动竞赛为抓手,深挖潜力,充分发挥经济产能条件下的最大效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指标完成最优、降本增效、创新发展。

农业原料发展

英茂糖业各级农务团队,以原料发展目标为己任,脚踏实地、铆足干劲、紧盯目标、加强服务,持续优化蔗区品种结构,完善低产蔗区甘蔗单产提升改造,从源头狠抓甘蔗砍收质量,科学制定榨季甘蔗砍运方案、优化品种砍收计划、完善砍运制度、规范砍运管理、统筹协调砍蔗劳力,为工业生产提供最新鲜的蔗源。为完成年度原料发展目标,各企业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原料发展新方式,通过培养种蔗承包大户、合作社,培育打造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等方式,做好涉农服务工作,加快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全程机械化生产,积极争取政府的配套政策和资金支持,配合政府做好“蓝天保卫战”,保护好绿水青山美丽家园,走绿色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

目前,英茂糖业已全面进入设备解体、清洗和保养阶段,甘蔗种植、中耕管理等农业工作正稳步有序推进。各级管理团队按照集团三年发展规划,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拓展降本增效空间,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创新创效,为实现“十四五”开门红,喜迎建党100周年做出优异成绩。(上海糖酒集团,2021年64日)

(五)国家甘蔗资源库创建及高糖多抗种质创新利用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1年6月8日,2020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结果揭晓。其中,在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家甘蔗资源库创建及高糖多抗种质创新利用项目获得了一等奖。

食糖是我国重要大宗农产品之一,蔗糖占全国食糖总产约90%,云南蔗糖产量占全国约20%,居全国第二位。甘蔗育种和生产一直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遗传基础狭窄、育种亲本单一,育成品种糖分和抗性难有较大突破;二是病虫害和干旱等不断加剧,品种抗病虫抗旱能力弱,导致甘蔗单产长期低位徘徊。

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副院长范源洪研究员,之前任职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及其甘蔗研究所,是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他介绍,项目是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共同完成。项目针对我国甘蔗资源发掘利用存在保存技术落后、糖分供体资源短缺、遗传背景不清、缺乏精准鉴定技术、远缘杂交糖份抗性难以聚合等关键技术问题,历时29年,系统开展了资源考察收集、有效保护、重点创新和高效利用,以高糖多抗为目标,在保存技术、遗传多样性、精准鉴定、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国家甘蔗资源库 收集甘蔗资源3846份

项目提出了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利用新思路,明确了我国资源地理分布与富集程度。探明了甘蔗9个野生种和地方种在22个省区151个县的地理分布、原产地与生境条件、种群分布特点与富集程度,突破了世界甘蔗野生资源分布的北缘(34°08’)和海拔记录(3014米);重点收集了2500米以上高海拔区、纬度北缘地区、6个周边国家地区等特殊生境的特异野生资源68份,并明确了斑茅、滇蔗茅、蔗茅、细茎野生种4个野生种的分布规律、不同地理种群和不同区域气候类型与表型变异的相关性、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与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周边国家的细茎野生种地理类群分布及其相关性等。

同时,研制出资源活体保存与实时监测等有效保护技术,在云南开远创建了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了34个国家和中国22个省区的6个属18个种甘蔗资源3846份,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收集引进稀有珍贵种质,新增种质来源和丰富资源基础,保存资源涵盖了巴西、印度等主要产糖国家及热带种、野生种的起源地及多样性中心。

提出云南南部是甘蔗细茎野生种起源地和多样性中心之一

项目系统阐明了甘蔗及近缘属种的起源演化和亲缘关系,为斑茅和滇蔗茅的分类归属提供了可靠的分子数据支撑,解决了多年国内存在的分类争议问题;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中国甘蔗细茎野生种的分子演化方式,提出云南南部是甘蔗细茎野生种起源地和多样性中心之一,突显了中国细茎野生种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和重要育种利用价值,为深入研究和发掘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国内首次构建了杂交品种、细茎野生种和斑茅3个核心种质库,为优异种质的精准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构建了割手密2个后代群体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为甘蔗重要育种性状的QTL定位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研制出甘蔗表型、染色体、抗病和抗旱鉴定评价技术体系,筛选出高糖多抗优异种质536份,形成优异种质库,用于种质创新和育种利用。

云南甘蔗出糖率由5年前的12.3%提高到2019年的12.8%

项目攻克远缘杂交利用技术症结,实现优异种质创新利用;杂交聚合高糖多抗性状,创制突破性优良种质;育成高糖多抗优良品种,推动育种利用和品种更新。成功聚合了野生种抗旱、抗病与热带种糖份、产量等优良性状,获得高糖多抗创新种质102份,获新品种权4个;育成高糖多抗优良品种6个、优良亲本10个,推动了育种利用和品种更新;2003年以来,针对不同蔗区生态特点和需求,对云蔗、云引和新台糖系列品种,研究形成了“良种+健康种苗繁殖技术+绿色轻简技术”模式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2018-2019年,育成品种累计推广401.84万亩(占同期种植面积的46.6%),新增甘蔗241.1万吨,增糖30. 86万吨,新增产值26. 85亿元,新增利润9亿元,经济效益显著。为云南甘蔗出糖率由5年前的12.3%提高到2019年的12.8%及精准脱贫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云南甘蔗品种改良更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范源洪说:“甘蔗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是甘蔗育种的前提和基础。项目历时29年,先后参加人员近百人,主要完成人33人,30年磨一剑,我们的资源从少到多,研究团队从小到大,研究水平从弱到强,研究服务范围由国内到国内外结合。项目的成功离不开项目组成员的长期坚持与不懈努力,以及上级部门多年的持续支持。未来我们将继续投身云南甘蔗科研事业,不仅要考虑高新技术的研发,而且要考虑技术的先进实用,减小成果应用成本,努力提高农民收入,帮助企业增收,这样才能有效推进蔗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云南糖网2021611日)

(六)云南甘蔗所成功举办2021年全国甘蔗种业创新技术培训会

甘蔗种业是保障我国蔗糖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我国甘蔗新品种选育取得的成效显著,但甘蔗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健全。为拓宽甘蔗领域与其他农作物种质资源、育种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发展经验,加快我国甘蔗种业创新步伐,2021年6月8日至11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下简称“甘蔗所”)在昆明成功举办了2021年全国甘蔗种业创新技术培训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等国内20余家单位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和育种专家、糖企代表及主产蔗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共80余人参会。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糖料专家指导组组长张跃彬研究员,甘蔗所党委书记应雄美副研究员,甘蔗所副所长刘新龙研究员,甘蔗所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评价岗位科学家吴才文研究员等参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张跃彬副院长指出,甘蔗种业是蔗糖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甘蔗新品种选育和甘蔗种业上取得了显著发展,但仍然存在现有品种不适应甘蔗机械化应用,产量、糖分没有重大突破等许多“卡脖子”难题,此次培训会的召开将集各家之所长,共同探讨甘蔗种业创新技术,对我国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品种改良,乃至甘蔗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培训会上,15名农作物种质资源和育种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围绕“资源创新共享与甘蔗种业创新”培训主题,分别就国内外甘蔗、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的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亲本创新、遗传良新方法新思路及其发展趋势等与参训代表进行研讨交流。

期间,应雄美书记指出,此次培训会的成功举办,打破了以往甘蔗领域内部培训的局限,多领域、多学科的学习交流将进一步促进甘蔗种业、种质资源、新技术、新思路的共用、共创和共享,会议将有利于健全我国甘蔗种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对今后适应机械化收获的高产、高糖、高抗甘蔗新品种选育和甘蔗种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2021612日)

二、国内动态信息

(一)截至5月底全国食糖产销率55.28% 同比下降5.36%

2020/21年制糖期全国制糖生产已进入尾声,除云南有1家糖厂生产外,其他省(区)糖厂均已停榨。

截至2021年5月底,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1066.05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糖1040.72万吨),比上制糖期同期多产糖25.33万吨。其中,产甘蔗糖912.79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甘蔗糖901.44万吨);产甜菜糖153.26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甜菜糖139.28万吨)。

截至2021年5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589.26万吨(上制糖期同期631.09万吨),累计销糖率55.28%(上制糖期同期60.64%)。其中,销售甘蔗糖470.26万吨(上制糖期同期535.22万吨),销糖率51.52%(上制糖期同期59.37%),销售甜菜糖119万吨(上制糖期同期95.87万吨),销糖率77.65%(上制糖期同期68.83%)。(中国糖协202164日)

(二)农业农村部:2021年6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食糖)

食糖:2020/21年度中国食糖生产已进入尾声,除云南有一家糖厂未收榨外,其他省(区)糖厂均已收榨。据中国糖业协会统计,截至5月底,2020/21年度全国累计产糖1066万吨,比上年度同期增加25万吨,增幅2.4%;累计销售食糖589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42万吨;累计销糖率55.3%,同比减少5.4个百分点。云南出糖率保持历史高位,甘蔗糖产量好于预期。本月估计,2020/21年度中国食糖产量达1067万吨,比上月调高8万吨。

近期,除云南西部部分地区外,南方大部分甘蔗产区水热条件对春植蔗的出苗、幼苗生长、分蘖和宿根蔗的发株、生长较为有利,后期需密切关注病虫害情况;北方内蒙古甜菜产区前期温度偏低、降水较多,近日气温回升较快,甜菜生长基本正常。6月份,国内食糖市场进入传统消费旺季,终端用糖企业采购积极性影响食糖去库存速度。本月对2021/22年度预测数不进行调整。(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2021610日)

(三)截至5月底广西食糖产销率51% 同比下降10.56% 售价跌331元

2020/21榨季广西全区累计入榨甘蔗4921万吨,产混合糖628.79万吨,同比增加28.79万吨;产糖率12.78%,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截止5月31日,累计销糖325.55万吨,同比减少48.45万吨;产销率51.77%,同比减少10.56个百分点。白砂糖含税平均售价5331元/吨,同比减少331元/吨。其中5月单月销量51.96万吨,同比增加6.96万吨。云南糖网202164日)

(四)糖料蔗订单农业改革 广西2020/21榨季全区蔗款兑付率达99.38%

从广西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获悉,我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推进糖料蔗订单农业改革,蔗款兑付明显加快。2020/2021年榨季,全区入榨原料蔗4921.4万吨,应付蔗款254.6亿元,兑付率99.38%,比改革前的2018/2019年榨季提高21.02个百分点。

2019/2020年榨季开始,全区对糖料蔗购销市场实施规范化订单农业管理,按照订单合同示范文本,由双方签订糖料蔗订单合同,明确糖料蔗价格、收购范围,鼓励糖料蔗按质论价,有效激发制糖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活力。2019/2020年、2020/2021年榨季,全区分别完成糖料蔗购销合同备案44万份、50万份,核准备案面积两个榨季均为1112万亩。各县(市、区)全面建立糖料蔗购销合同纠纷村、乡镇、县级三级调处工作机制,确保糖料蔗按备案合同购销。

据悉,全区各地糖料蔗购销合同签订形式一般为一签3年、一年一签,合同期限由制糖企业和蔗农协商确定。从蔗农角度出发,3年是一个种蔗周期,如果能定3年,蔗价、收购都有保证,蔗农有了“定心丸”,可以放心种甘蔗;从制糖企业角度出发,签订期限为3年,有利于确定生产规模、制定砍运计划,也可以放心对道路、蔗种、化肥等投入扶持。一年一签,则有利于糖企、蔗农在当年有更大空间调整、选择,糖企服务不到位的,蔗农可在新榨季重新与其他糖厂签约,更有利于提升糖企服务质量、扶持意识。

据广西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广西自治区已逐步实现从纸质版订单合同签订到无纸化订单合同签订的转变,目前正积极引导各地、各制糖企业将全区糖料蔗订单合同数据集中至广西订单农业服务云平台进行管理。一旦所有订单合同在同一平台上传、审核、备案,可基本达到“随时查阅、随时统计、动态跟踪、精准管理”目的,这为维护榨季秩序平稳有序、监管订单合同顺利履约打下坚实基础。广西日报202165日)

(五)广西来宾市多措并举构建平安和谐糖业发展 本榨季产值超100亿

2020/2021榨季,全市糖企进厂原料蔗853.5万吨,混合产糖率13.58%,制糖及综合利用产值超100亿元,其中综合利用产值40亿元以上,各项指标均居全区前列,创历史新高,提前3年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糖业降本增效任务。从蔗田到车间,“降本增效”成为来宾市纵深推进糖业改革的主要突破口。

当前,来宾市按照“稳住糖、延伸糖、超越糖、做强糖”的发展思路,在加快糖业转型升级、推动糖业“二次创业”中,全面深化糖业体制机制改革,抓好传统制糖企业升级改造和糖料蔗基地建设,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着力构建平安和谐糖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稳住基本盘 激发新动能

全力推进糖料蔗高产优质高效基地建设,是稳住糖业“第一车间”的重要抓手。截至去年年底,全市累计建设“双高”糖料蔗基地107.5万亩,建成10000亩以上连片的“双高”基地22个、3000亩以上片区49个,平均亩产7.5吨以上,含糖分15.3%以上,比非“双高”基地增产2.5吨以上。

2016年以来,来宾市积极推广应用高产高糖良种、健康种苗,把高产高糖列为甘蔗新良种和主栽品种,全力打造“全国蔗糖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引领区”,高标准建设10000亩一、二、三级糖料蔗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年可供50万亩蔗田用种。

基地建设标准化、品种推广良种化,让甘蔗更甜,也让效益更“甜”。全市糖料蔗进厂量由2016/2017榨季的665万吨增长到2020/2021榨季的853.5万吨,蔗农种蔗直接收入从33.9亿元增长至44.1亿元;甘蔗良种推广基本实现全覆盖,蔗农亩降本增收500元以上,种蔗年总收入达44.11亿元,同比增加6.26亿元,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3500元。

订单手中握 种蔗心不慌

2017/2018榨季以来,来宾市不断加强对糖料蔗购销市场的协调和监管,积极探索推行规范化订单农业,稳定糖料蔗收购价格,推进糖料蔗购销市场化改革。

“手中有粮心不慌”延伸到“订单手中握,种蔗心不慌”。糖料蔗订单合同的签订,让全市蔗农吃上了“定心丸”。2020/2021榨季,全市甘蔗种植面积173.2万亩,签订订单合同69162份、172.71万亩,合同签订率99.72%;核准备案合同69162份,备案面积171.19万亩,占种植面积比例98.84%,全面完成糖料蔗订单合同目标任务。

2017/2018榨季,来宾市在全区率先缩短蔗款兑付期限,由之前糖料蔗进厂3个月兑付完蔗款,缩短为1个月兑付完毕,大幅缩短蔗款兑付期限。《来宾市糖业榨季蔗款兑付管理制度(试行)》出台后,2019/2020榨季,全市13家糖厂在市城区范围内付清蔗农所有欠款,实现了蔗款兑付制度化。

延长产业链 实现新突破

组建创办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提供整地、种植、管理、收割的“一条龙”式机械化作业服务;通过托管模式,真正实现了小农户与现代化大机具的衔接,生产成本每亩下降200元以上……来宾市扶持当地农机合作社发展,全程机械化为蔗糖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引擎。

2020/2021榨季,来宾市共组织甘蔗收获机械150多台(套)投入机收作业,机收进厂原料蔗32.17万吨,同比增加17.17万吨,增长114.5%,全市甘蔗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提高到70%。

此外,蔗渣中90%以上蔗髓回收送锅炉燃烧用于发电;粗蔗渣作为造纸原料;利用甘蔗纤维加工环保餐具;变“废糖蜜”为宝,生产高活性酵母……当前,来宾市初步建成广西乃至全国最完整的糖业循环经济基地,形成了制糖、浆纸一体化、酵母及其抽提物、生物肥等30多个产品的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成效初现。

通过深入推进制糖企业兼并重组,近年来,来宾市形成以东糖、南糖、广糖和湘桂集团为主的糖业集团化发展格局,四大集团占全市食糖产能90%以上,产能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延链补链新突破。(来宾日报2021610日)

(六)截至5月底广东省食糖产销率83%

2020/21制糖期广东省产糖53.98万吨,出糖率9.97%,截至5月底全省累计销糖44.79万吨,产销率82.98%(上年同期产销率为80.24%),库存9.18万吨。5月份单月销糖4.6万吨,同比增加1万吨。广东省糖业协会202163日)

三、国际动态信息

(一)欧盟2021/22榨季年度产糖量预估增至1470万吨

国际糖业组织(ISO)资深经济学家Peter De Klerk周二在行业大会上表示,虽然甜菜种植有所减少,但欧盟2021/22榨季年度产糖量预估将增加80万吨,达到1470万吨。并且,他预计欧盟2021/22年度食糖进口量将降至145万吨,而出口量也将降至70万吨。(综合外电2021519日)

(二)哈萨克斯坦将对白糖和原糖进口实施零关税

哈萨克斯坦农业部日前制定完成《关于白糖和原蔗糖进口若干问题的命令》草案,决定对部分进口到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白糖和原蔗糖免征关税。

根据政府令,为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对进口到哈萨克斯坦境内专门用于含糖食品生产的白糖(欧亚经济联盟海关编码1701 99100),以及用于工业加工的原蔗糖(欧亚经济联盟海关编码1701 13、1701 14)免征关税,上述商品进口总量合计不超过13.44万吨。

正在办理(或已完成)海关申报的上述商品可享受进口免税优惠;对于尚未办理海关申报的此类商品,需在2021年5月15日至9月30日期间向海关部门提交申请,才能享受进口免税优惠。外贸企业自备仓库和临时仓库中的现有此类商品也可享受免税优惠。外贸企业可在2021年6-7月和2021年8-9月两个时间段内,分两次提交进口货物免税申请。(驻哈萨克斯坦使馆经商处2021527日)

(三)截至5月底印度产糖达3057万吨 同比增长13%

一家糖业贸易机构6月1日表示,在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产糖量增加的情况下,印度制糖企业在2020/21榨季的前八个月(10月–5月)产糖量同比增长13%,达到了3057万吨。

印度目前是全球第二大食糖生产国,印度食糖增产可能给国际糖价上涨带来压力。

印度制糖企业协会 (ISMA) 在此前表示,截至5 月底,印度几乎全部糖厂已经停榨。ISMA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第二大食糖生产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在去年10月1日开始的2020/21榨季的前八个月生产了 1063 万吨糖,而去年同期仅为620万吨。

本榨季印度食糖出口增长势头良好,根据糖厂已签署的合同,截至目前印度出口食糖的数量达580万吨。(路透社202162日)

(四)主产糖国产量未明朗 全球糖市变数仍存

 ICE原糖期货在5月12日触及至18.25美分/磅高位后开始回调,巴西4月的减产符合预期,后期新糖供应逐渐增加,宏观面多重利好透支及投机商获利离场引发价格回撤,至当前累计跌幅超10%。不过强劲的原油和乙醇价格仍然对糖价有牢固支撑,糖价预计将在16—18美分/磅区间振荡。国内方面,消费情况不容乐观,4月产销数据与往年同期相比偏差,工业库存位于近几个榨季以来偏高水平,一度拖累内盘价格走势,承压5700元/吨一线。

欧盟、印度和泰国产量增加将弥补巴西减产

2020/2021年度全球糖市供应小幅短缺,2021/2022年度将供应过剩

据国际糖业协会(ISO)预估,2020/2021年度全球食糖产不足需,或短缺350万吨;2020/2021榨季全球糖产量为1.711亿吨,其中泰国预估值为820万吨,印度为3100万吨,欧盟为1630万吨;预计全球食糖消费为1.746亿吨,同比增长2.9%。

咨询公司StoneX预测,2020/2021年度全球糖市缺口为330万吨,期末库存为7400万吨,库存利用率为39.6%。

咨询公司TRS预计,2020/2021年度全球糖市将出现207万吨的缺口(食糖值),2021/2022年度全球糖市将出现供应过剩518万吨,产量将攀升5%至1.9151亿吨,全球糖消费量预计增加1%至1.8633亿吨。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21/2022年度全球糖产量为1.8554亿吨,消费量为1.7441亿吨。其在一份报告中称:“预计全球糖产量将增加600万吨,欧盟、印度和泰国的产量增加将弥补巴西减产。”

巴西2020/2021榨季结束,新榨季进度加快

巴西5月上旬压榨进度加快,产糖率赶超去年。巴西中南部地区糖厂5月上半月压榨甘蔗4106.5万吨,同比减少3.01%;产糖237.6万吨,同比减少4.39%;乙醇产量同比下降0.61%,至18.17亿升。糖厂使用46.15%的甘蔗产糖,上榨季同期为47.01%。巴西甘蔗技术中心(CTC)数据显示,4月,甘蔗单产为每公顷73.22吨,低于2020/2021年度同期的83.96吨,同比下降12.3%。2021/2022榨季截至5月中旬234家工厂开榨(包括玉米乙醇加工厂),同比减少7家。

咨询机构ArcherConsulting表示,在本月开始的巴西中南部2021/2022榨季中,预计该地区产糖量为3505万吨,这将比上—年度减少325万吨。据估计,由于甘蔗生长期间的气候比正常情况下干燥,新榨季的甘蔗总压榨量预计为5.74亿吨,比上年减少4.35%。

巴西2020/2021榨季糖出口继续同比上升。巴西4月出口原糖190.36万吨,去年同期为151.48万吨,同比增幅为26%。今年1月巴西出口原糖210万吨,2月出口185万吨,1—3月累计出口593万吨。资讯机构预估,2021/2022榨季巴西主产区产糖量为3720万吨,而2020/2021榨季为3847万吨。2021/2022榨季巴西原糖总出口量预估2990万吨。

印度出口速度加快,数量或创纪录

数据显示,印度2020/2021榨季截至5月15日累计产糖3036万吨,同比增加382.8万吨,未收榨糖厂为44家,同比减少19家。北方邦西部一些糖厂的粗糖生产由于疫情封锁限制而停止,部分甘蔗转向产糖,因此预计部分糖厂会持续压榨至6月。

印度已完成95%的糖出口目标,本榨季或达到创纪录的650万吨。根据市场报告数据,目前印度已经签订570万吨的食糖出口合同,超过了95%的2020/2021榨季出口配额量。其中今年1—4月实际发运370万吨,预计5月将出口70万—80万吨。另外,印度糖厂已经开始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出售食糖,这将使2020/2021年度的出口量比一年前提高14%,达到创纪录的650万吨。

印度北方邦糖产量达到1100万吨,甘蔗欠款达到1200亿卢比。随着北方邦的糖厂逐渐收榨,该邦的120家糖厂至5月上半月已经生产了1100万吨糖,比去年的1260万吨糖产量减少了大约12%。本榨季,糖厂压榨了10188.2万吨甘蔗,生产了1098.1万吨的糖,支付的2032.4亿卢比略高于甘蔗总费用的63%。值得一提的是,北方邦在历史上一直以高额甘蔗欠款结束糖季。2019—2020年的甘蔗欠款达到了1480亿卢比的历史高点,2018—2019年的甘蔗欠款为1021.388亿卢比,而2017—2018年的甘蔗欠款为1241.963亿卢比。

泰国2020/2021榨季全部收榨,糖产量创11年新低

泰国2020/2021榨季全部收榨,糖产量大幅下滑,。泰国2020/2021榨季于3月31日结束甘蔗压榨,共计压榨甘蔗6665.88万吨,同比减少11%,产糖757万吨,同比下降8.5%,为2009/2010榨季以来最低水平。

下一榨季糖产量或恢复至1060万吨。美国农业部的农业专员预计,泰国2021/2022年度食糖产量将恢复到1060万吨,较2020/2021年度因干旱骤降的产量大幅增加40%。该专员称,泰国国内食糖消费预计将在2021/2022年度小幅回升,至250万吨,出口估计达到约1045万吨。这一增长与2022年全球经济的复苏预期是一致的。尽管甘蔗耕种面积减少了约9%,但由于良好的天气条件提高单产,泰国的甘蔗产量预计将在2021/2022年度增至9000万吨。

国内市场进口量减少使边际压力减轻

国内市场方面,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4月进口食糖18万吨,同比增加6万吨,环比减少2万吨。2021年1—4月中国累计进口食糖143万吨,同比增加91万吨。2020/2021榨季截至4月底,中国累计进口食糖393万吨,同比增加242万吨。

中国3月进口糖浆2.63万吨,1—3月累计进口9.95万吨。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3月,中国进口甘食糖或甜菜糖水溶液(税则号17029011)等三项合计2.63万吨,低于2月的3.29万吨。2021年1—3月国累计进口糖浆合计9.95万吨。

今年进口许可合计大概477万吨(配额内190万吨左右,配额外287万吨左右),同比2020年进口的527万吨有所减少,但是还是处于进口量高位。目前广西榨季基本结束,加工厂库存低位,许可证发放时间节点已到,由于配额外进口糖利润压缩,许可证发放估计主要以清保税区库存为主。

下半年阶段性供应压力或增大

外盘方面,2021/2022榨季显示仍将小幅供应过剩。巴西迎来2021/2022榨季开榨,生产进度加快,但巴西干旱导致甘蔗的损失预计难以弥补,部分机构开始继续下调巴西单产,最新预估将巴西中南部产量下调到3300万吨左右,低于前期市场预计的3400万—3500万吨。

在巴西产量未能明朗之前,糖价或以偏强振荡为主。另外,乙醇价格托底,印度2021/2022榨季的供应过剩量预估一直被下调,印度、欧盟和泰国的增产预期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天气、病虫害)和调整空间,总体来看,糖价重心抬升趋势不变,但是高度取决于后期综合因素。

国内市场方面,国产糖处于收榨尾声。2020/2021榨季截至4月底销售不佳,国产糖工业库存高于去年同期,叠加进口糖库存,国内库存压力不小,基本面对国内糖价没有很强的推动力。仓单方面,处于同期的中性水平,仓单注册逐步开始上升,到达近3年的高位,不过考虑仓单压力为时过早。另外,现货对期货盘面升水,期货存在反弹补基差的需求。外盘高位下跌,价差由负转正,进入下半年阶段性供应压力或增大。(期货日报20216月2日)

(五)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粮价上涨至近十年高点 糖价5月份涨6.8%

数据显示,5月指数比4月上涨4.8%,同比激增近40%,为连续第12个月走高。FAO表示,受到供给中断与需求强劲的双重因素的推升,糖、植物油及谷物的价格在5月创下最大涨幅。

在棕榈油、豆油、菜籽油涨价的带动下,5月植物油价格跃升7.8%。由于东南亚供应迟缓加上市场需求迫切,导致棕榈油价格上涨。最大的糖生产国巴西收成延迟,推升糖价在5月上涨6.8%。肉类和乳品价格5月的增幅较为缓和,分别上涨2.2%和1.8%。

此外,FAO还发布了2021年第一份全球谷物产量预测,预估年产量将逼近28.21亿吨,比去年增加1.9%,主因是玉米全年产量可能增长3.7%;FAO并预估小麦今年产量将增1.4%、大米将增加1%。云南糖网国际糖业专题202164日)

(六)ISMA:国际糖价上涨 印度本榨季食糖出口有望达700万吨

由于国际糖价有利于出口,印度制糖企业有望在9月结束的2020/21榨季再出口100万吨糖,达到700万吨,比去年增加约 18%。这是对印度本榨季600万吨出口目标的锦上添花。

印度制糖企业协会联盟(ISMA) 总干事 Abinash Verma 告诉记者,目前印度在榨季(2020-21)截至 5月底已签订了570万吨的出口合同,上榨季出口了595万吨,现阶段无法估计具体总的出口数量,就在三个月前,没有补贴还无法出口,但考虑到巴西产量意外下降以及泰国产量预期下降,糖价正在上涨,印度糖厂今年有机会向国际市场出口更多的食糖。

根据国际糖业组织(ISO)预估,本榨季年度全球食糖缺口估计为 478 万吨。Abinash Verma表示,由于国际糖价具有吸引力,印度今年的食糖出口量可能比出口配额多出至少100万吨。

他说,尽管本榨季的出口量增加,但印度将在当前年度库存结余会出现880万吨的盈余,到今年9月份,印度国内食糖消费量预计将达到2600万吨,同比去年增长2.8%。根据ISMA的预估数据,2020/21榨季年度印度国内食糖产量为3090万吨,同比上榨季增加12.7%。(德干先驱报2021611日)


下载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市场与信息》第一百三十五期 [13779_2021-06-18010418.doc]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