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动态 > 省内动态 > |
2011-09-14 20:31:22 产业经济研究室
昆商糖网9月14日讯 嘎娘乡是红河州南岸,元阳县东部的一个山区乡,山高谷深,农业产业小、散、杂,难成规模,而今,甘蔗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 进入嘎娘,放眼望去,谷底碧绿葱郁,绿海一片。山坡上,山谷底,公路旁,村寨边,一片片甘蔗林好像美丽的草原,宁静的村落点缀在绵绵的蔗林中,构成了一幅山村美景图,令人心旷神怡。 转变发展方式 培植支柱产业 长期以来,嘎娘乡农业产业规模小、结构散、品质差、品种杂,由于没有规模的支柱产业,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当地群众增收困难。在10多年前,群众自发种过甘蔗,由于价格低、交通不便、难收甘蔗款等原因,挫伤了蔗农的积极性,甘蔗产业未能得到有效发展。近年来,嘎娘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抓住热区土地资源十分丰富,种植甘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围绕产业发展思路,把甘蔗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决心做大做强甘蔗产业。为了推进甘蔗产业快速发展,嘎娘乡党政领导可谓费尽了心机。该乡成立了甘蔗领导小组,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对土壤、气候、蔗区道路等进行充分论证分析,制定出五年甘蔗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加强领导,实行领导片区责任制,视工作完成情况实行奖惩。乡机关干部和农业技术员分阶段、有重点地深入农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宣传有关扶持和奖励政策,组织群众召开各种会议,通过算经济账比较效益,来说明种植甘蔗效益高,让蔗农吃下定心丸,群众由原来的怕种甘蔗变为争种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今年,全乡新植甘蔗可达2000亩,累计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 加强服务 酿造甘蔗产业 嘎娘乡是一个贫困乡,农户在甘蔗种植过程中会遇到资金困难,对此,该乡制定出甘蔗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向蔗农赊销蔗种和种植必须的化肥、农药等物资,帮助蔗农贷款等方法,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 过去,当地群众发展甘蔗重栽不重管,导致产量低、收入少。针对现状,乡农科员深入蔗区生产第一线,组织农民群众进行科技培训,改变粗放落后的管理方式,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确保农户增产增收。 嘎娘乡山高坡陡,海拔高差大,甘蔗大部分种在坡地里,受交通限制,一些偏远蔗区没有公路,种出甘蔗也愁运输,要用人背马驮到公路才能运走,耗时又费力,砍运成本增加,这样一来,蔗农收入减少。为彻底改变蔗区道路问题,今年,乡党委、政府下决心加强蔗区道路建设,乡党政领导走出去跑资金找项目,争取英茂公司的支持,推挖蔗区道路15.2公里,形成蔗区路网,促进甘蔗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加强与英茂公司的联系,实现“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此来稳定提高蔗农的生产积极性。 产业显成效 农民能致富 种植甘蔗给嘎娘乡农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来自于乡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更来自于广大群众的勤劳和智慧。 甘蔗是短期经济作物,生长周期短,见效快,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甘蔗产业让农民得到了实惠。目前,群众种植甘蔗的积极性非常高,明年计划发展到5000亩,力争五年内全乡甘蔗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实现产值2750万元,使甘蔗产业真正成为嘎娘乡的一项富民强乡的支柱产业。 (昆商糖网—滇糖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