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国内动态
2011-10-16 09:28:38  产业经济研究室

棒棒糖业产能过剩 产品异质化大战风云骤起

927日,福建久久王食品位于晋江缺糖工业南区的工厂中,一种全新的棒棒糖——“滴滴棒”正源源不断地下线、装箱,准备运往销售网点。简洁清新的产品包装,加上两个大大的英文单词,在记者看来,这与进口食品并无差异。“十月中旬,消费者就可以在超市买到这款全新的食品了。”久久王食品董事长郑振忠告诉记者,他对这款棒棒糖前景充满期待。

而与郑振忠看法不同的是,“棒棒糖”三个字却让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昌熙颇为不安:今年以来,除了久久王以外,好邻居、康艺等食企都各自采购了一条同类棒棒糖生产线,一场“同质化”大战,或将难以避免。

扎堆采购同类生产线

陈昌熙的不安,还得从进口欧美高端设备说起。“和很多行业不同,食品企业买设备就等于买技术,欧美的食品技术是通过改良设备来完成的。”陈昌熙告诉记者。2008年,趁着金融危机下欧美设备降价之际,晋江市食品行业协会率队前往欧洲团购。据称,企业们豪爽地砸下了2亿重金。“通过设备的更新换代,产品质量确实有很大提高。”

但让陈昌熙意料不到的是,“后遗症”接踵而至。“我们一直鼓励企业购买欧美设备,但没想到大家对欧美设备产生浓厚兴趣后,却表现得有些盲目,在棒棒糖领域尤为明显。”陈昌熙告诉记者,今年各大食企共采购了6条同类生产线,而此前,好邻居和雅客已经各拥有一条同类生产线,不少企业还在计划购进。

急速扩容或致产能过剩

 “一条生产线需要人民币1000多万元,企业扎堆购买说明大家有魄力,但是一些盲目跟进的中小企业,今后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小觑:一方面由于厂房、室温、湿度等达不到要求,设备维护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在其他地方,同样有人购买这类生产线。”陈昌熙认为,目前事态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一台设备1小时就可以生产4万根棒棒糖,仅仅新增的6台每天运转8小时,就能产出近200万根。”有业内人士为企业们算了一笔经济账:每条生产线满负荷的年产值可达1.7亿—1.8亿元,6条线就是10个亿,而中国棒棒糖市场份额目前也不过20多亿元。

研发新品培育新市场

 “如果企业只是一味抢食现有的市场,大家的产品大同小异,自然容易陷入恶性竞争。”业内人士直言,企业要生存必须细分市场,开辟新的增长空间,才有饭吃。

 “随着棒棒糖消费者由儿童向青年人群延伸,产品线日益丰富,市场总量也在以每年30%的速度扩张。”郑振忠告诉记者,阿尔卑斯、箭牌两家外资企业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但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棒棒糖奶味过重且过甜,比较适合小孩,年轻的消费群体期待新的口感。

在郑振忠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据介绍,久久王即将推出的“滴滴棒”走的正是这条路径:融入新鲜水果,推崇低糖、健康,颠覆传统糖果“甜”的理念,市场定位更高端,面向年轻阶层。“我认为它可以成为我们的明星产品。”郑振忠信心满满。

 “运动鞋的市场份额看起来似乎有限,但泉州企业通过不同的营销策略,切分出了娱乐、篮球等众多细分市场。棒棒糖市场也一样,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培育细分市场。”郑振忠说。

实际上,正是通过口味上的改变,目前雅客的“天天棒”已成为国内棒棒糖市场的黑马,而好邻居的生产线即便日夜加班,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云南糖网—产业链)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