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省内动态
2011-11-15 18:08:36  产业经济研究室

临沧90万蔗农的“甜蜜事业”

临沧90万蔗农拥有“甜蜜事业” 5年来生产甘蔗2869万吨,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

魏老大是组上为数不多的甘蔗种植大户,今年的甘蔗收获季,他请了5个工人,前后忙活了4个月,终将百亩甘蔗全部收完,并以400/吨的价钱卖给了糖厂。和魏老大一样,因为甘蔗带来的可观收益让组上几乎所有人,每家每户都种植了甘蔗。

临沧村里几乎每家都种甘蔗

临沧市的甘蔗产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现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财源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村里几乎每家每户都以种植甘蔗谋生。

临沧市甘蔗站数据显示,全市甘蔗种植由2005年的100.03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147.11万亩,增加147.1%,年均增加9.42万亩。甘蔗入榨产量由2004/2005年榨季的270.98万吨增加到2009/2010年榨季的461.75万吨,增170.4%;食糖产量从35.8万吨提高到60.02万吨,增167.7%。仅“十一五”期间,蔗农种蔗累计收入达9.69亿元。同时,“十一五”以来,全市先后引进新台糖、粤糖、桂糖、云蔗、德蔗系列甘蔗新品种250多个,试验筛选优良品种10多个,建立一级甘蔗良种繁育基地1个,二级甘蔗良种扩繁基地14个近3000亩。

蔗农的“甜蜜事业”

魏老大就是临沧市耿马县水平村回外组的农户,2年前魏老大种植甘蔗的规模还较为常规,随着甘蔗产业的不断发展,近两年甘蔗的价格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胜过一年,这样的局面为种植甘蔗的农户倍添了几分干劲,魏老大也因此租来良田扩大种植规模。

 “唉,对啦对啦!我一共砍了500吨,糖厂以400/吨的价格回收。”聊天中不难感觉到魏老大是一个豪爽之人,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内心那份大丰收的喜悦。他向记者算了算他的成本,去年他一共种植了100多亩的甘蔗,到了年头的收获季,他聘请了5名工人,花了4个月的时间收割到了500吨甘蔗。算下来,每亩地的成本投入最低为1000元,而100亩地则需要投入10万元。而500吨甘蔗以均价400/吨来算,全部售出后共获得20万,除去10万元的成本,魏老大还有10万的盈利。

魏老大告诉记者,回外组每家每户都在种植甘蔗,一共约有34户,而像他这样大规模种植的,仅有两户,其余的32户均为正常种植,种植面积平均为20~50亩。“就是因为甘蔗的行情越来越好,这两年才大量种植的。”

临沧甘蔗产量占全省1/3

云南省农业厅数据显示,临沧市甘蔗种植分布在全市52个乡镇,涉及380多个村委会的近90万蔗农。“十一五”期间,全市甘蔗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106.7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151.8万亩,增幅42.3%5年来,全市累计生产甘蔗2869万吨,占全省甘蔗总产量的32%;累计生产食糖276万吨,占全省食糖总产量的29.4%

“十一五”末,临沧市甘蔗单产近4吨,甘蔗农业总产量达580万吨,农业产值达15.4亿元。同时,甘蔗收购价从2006年的183.2/吨提高到2010年的255.8/吨,增幅达39.6%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达734元,甘蔗种植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十一五”末,全市制糖企业整合为13家,制糖企业生产的废弃物蔗渣、糖蜜、滤泥已全部资源化利用,其中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建设的年产9.5万吨蔗渣纸浆厂,成为我省“十一五”期间建成的最大综合利用项目,这是全市加快制糖业发展促蔗农增收的一个缩影。通过多年的发展,制糖产业已成为全市的第一大农产品加工业,成为节能、清洁的现代产业,也成了临沧市90万蔗农的“甜蜜事业”。

(云南糖网—滇糖信息)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