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省内动态
2011-12-10 15:58:37  产业经济研究室

德宏州弄弄甘蔗专业村兴蔗富民建设经验—领导重视 科技支撑 兴蔗富民

2006年英茂公司接管龙江糖厂,第一个榨季甘蔗入榨量22.5万吨,第二榨季24万吨,而龙江糖厂建设规模为 “明三暗五”, 日处理3600吨,每榨季需要40-45万吨甘蔗原料才能吃饱,为了糖厂能更好的生产和发展,市蔗糖办、英茂公司领导十分重视原料甘蔗的发展;龙江糖厂是以旱地蔗为主的蔗区,旱地甘蔗面积占甘蔗种植总面积的75%以上,提高甘蔗单产,提高植蔗效益,稳定水田蔗面积,是提高龙江糖厂蔗区甘蔗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种蔗模式,芒市蔗糖办、英茂公司提出建设甘蔗专业村,经过多方努力,于20071128日与遮放镇遮冒村委会弄弄村民小组签订《甘蔗种植协议》,迈出了弄弄甘蔗专业村建设的第一步。通过四年的努力,弄弄甘蔗专业村四根甘蔗平均单产7吨以上,村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村容村貌明显改变;弄弄甘蔗专业村的建成,兴蔗富民,企业与蔗农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鱼水情。

一、弄弄甘蔗专业村建设基本情况

1、弄弄村基本情况:弄弄村民小组系遮放镇遮冒村委会所辖,有农户92户,人口455人,劳动力380人,其中从事种植业人数332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5.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9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收入为主。居民以傣族为主,村民勤劳善良;耕地面积1180亩,位于遮放河西岸,依山傍水,土地肥沃,适于种植甘蔗。

2、甘蔗种植情况:07/08榨季,弄弄村甘蔗种植面积69亩,甘蔗总产487.81吨,甘蔗平均单产7.06吨,人均甘蔗收入227.82元。甘蔗专业村种植协议签订后的第一个榨季(08/09榨季),种植面积1133.8亩,种植时间为20071126日至2008112日,全村甘蔗总产8605.758吨,平均单产7.59吨,人均甘蔗收入4539.30元。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组织措施:

1)领导重视:市蔗糖办、英茂公司领导对建设弄弄甘蔗专业村十分重视, 20079月,弄弄村水稻未收完前,提前进入村寨,多次召开群众会议,及时宣传政策,加强沟通,正确引导,认真听取群众心声,反复与村民进行磋商,最终形成了共识,为甘蔗专业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签订种植协议:20071128日在芒市糖办、遮放镇人民政府和遮冒村委会的监督下,公司与弄弄村民小组签订《甘蔗种植协议》,协议签订种植甘蔗面积不小于1040亩,当年实际完成种植面积1133.8亩,种植期限2008年(07/08冬春种)至2014年(2014/2015榨季),期限7年。另外,公司与弄弄村蔗农签订《种植管理协议》,英茂公司上至老总、单元厂领导,下至农务科长、技术员、农务员,在与弄弄村甘蔗种管协议上签字,蔗农完成协议要求的种植管理技术后,保证甘蔗单产7吨以上,共同完成弄弄甘蔗专业村甘蔗生产目标。

3)项目扶持:至2011年,英茂龙江糖厂和芒市糖办共投入各种项目、扶持资金173.08万元,其中糖厂投入77.58万元,芒市蔗糖办投入95.5万元,其中2011/2012榨季的66万元田间建设点已通过测量预算,待甘蔗糖料基地项目资金到位即可开始动工修建。

4)主要优惠政策:种植目标完成后,企业一次性给予新农村建设资金10万,支持弄弄村实施村内主干道建设;提前以借支的方式分期预付政策性直补金及机耕费,支持缓解村主干道建设群众集筹困难;种植期间,在享受政策性补助外,每亩增加补助28%的复合肥40公斤。

5)加强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20071218日在弄弄村召开龙江蔗区冬春甘蔗种植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芒市蔗糖办、市甘蔗站、遮放镇、英茂德宏公司、龙江糖厂领导以及遮放镇龙江蔗区所辖村民小组领导、蔗农代表,共200多人,参会领导作动员讲话,技术员详细讲解甘蔗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并现场作种植示范,现场会圆满成功,拉开了龙江蔗区甘蔗专业村建设的序幕,掀起了冬春甘蔗种植的高潮。

为确保甘蔗专业村甘蔗健康发展,在甘蔗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及时召开甘蔗中耕管理、病虫害防治、宿根管理、甘蔗移密补稀等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到目前为止,共召开现场技术培训会10场,培训蔗农1200人次;技术人员随时到蔗田查看甘蔗生长情况,发现有管理不到位、不及时的蔗农,及时指导督促,保证每一块蔗田健壮生长。

2、主要技术措施:

1)种植优良品种:根据土壤肥力情况,确定种植品种为新台糖20号(259.2亩)、粤蔗93/159860.8亩)、盈育91/598亩)、粤糖00/2366亩)。

2)深耕细耙提高种植质量:植蔗田深耕细耙,开沟行距100-110厘米,沟深40-45厘米,沟底宽35-40厘米;亩下种量8000-9000芽;底肥复合肥40公斤/亩,特丁磷3.6公斤;覆土后浇施废醪液,除草剂封草后进行地膜覆盖。

3)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为保证蔗田土壤肥力,延长甘蔗宿根年限,得高宿根产量,每亩追施废醪液6-8吨,新植下种覆土后浇施,宿根甘蔗砍收后进行铲蔸,浇施废醪液,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保证长年连种甘蔗对土壤肥力的需要。

4)快锄低砍:砍收时用锋利的小锄头砍蔗,应根据植蔗沟的深浅,尽可能地低砍,促进低位芽的萌发。高培土的甘蔗要入土3-5cm快锄低砍,避免蔗桩破裂,对培土不高的蔗田,应齐土平砍。

5)宿根铲蔸盖膜:用锋利的锄头把蔗蔸两边培的土铲去5-8厘米,翻向两边行间,在操作上要求,一次到位,避免铲裂蔗头;亩施复合底肥40公斤,加3-5公斤蔗来茎,施肥后进行复土,覆土厚度以盖过肥料为宜;覆土后每亩用40%阿特拉津250-300毫升兑水60公斤封草,然后盖膜。

6)移密补稀保全苗:甘蔗全苗是甘蔗获得高产的基础,移密补稀技术节药成本,经济有效。在甘蔗苗齐后选择阴雨天或晴天傍晚,采用移密补稀的办法补植,选择出苗多、分蘖旺的地段取苗,移苗时尽量多带土,并将蔗叶从肥厚带上2厘米处切除,减少水分蒸发,移栽后用细土压严压实并淋浇定根水。

7)加强病虫害防治:结合施肥培土,根据害虫种类,每亩选用5%蔗来茎4.5公斤或3%呋喃丹5公斤或15%乐斯本2公斤进行防治; 3-6月当甘蔗枯心苗开始出现时,不间断的到蔗田进行枯心苗拔出,用40%.辛拔灌消灭藏在枯心苗内的害虫,每隔10天再进行一次拔灌,连续拔灌5-6次,可有效防治甘蔗螟虫及部份蔗龟成虫;结合追肥采用阿克泰、福戈、康宽、锐胜等新农药防治甘蔗蓟马、绵蚜、叶蝉、介壳虫等害虫。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1、甘蔗产量稳定提高:建立甘蔗专业村后,弄弄村甘蔗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07/08榨季,甘蔗种植面积69亩,甘蔗产量487.813吨,建立甘蔗专业村后的第一榨季,甘蔗单产提高0.53吨,甘蔗总产量增加了17.7倍,人均甘蔗收入增加19.92倍。建立甘蔗专业村后的四年,弄弄村甘蔗平均单产提高0.31吨,人均甘蔗收入5226.99元,蔗农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糖厂平均每榨季有7000多吨原料入榨,可生产白糖900多吨,工业产值600多万元,四个榨季工业产值2400多万元。

2、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甘蔗专业村的建立,大大推动了弄弄村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村内主干道水泥路面顺利建成,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显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的新农村建设新境像。

3、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改善蔗园基础设施,到目前为止,芒市糖办、龙江糖厂共投入173.08万元用于蔗田基础设施建设,新修、维修蔗田机耕路2600米,排灌沟渠3900米,修建桥梁一坐;蔗田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建成路路相连,沟沟相通的局面,蔗田晴能灌,雨能排,大大提高了蔗田抗自然风险能力,为甘蔗持续高产打下基础。

4、弄弄甘蔗专业村成为芒市甘蔗科技示范基地。芒市水田甘蔗面积难以稳定的原因之一就是宿根产量低,宿根年限短,种植成本高,利润低,弄弄甘蔗专业村连续三年宿根甘蔗单产不降低,计划保留五年,成为芒市蔗区宿根甘蔗高产栽培的示范基地。同时也是甘蔗病虫害防治及各种新技术应用的示范基地。甘蔗种植向集约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四、成功经验

1、领导重视,是专业村成功的前提。市糖办、公司领导十分重视弄弄甘蔗专业村建设,亲自参加设计、协调、领导专业村的各项工作。公司上至老总、单元厂领导,下至农务科长、技术员、农务员,在保证专业村平均甘蔗单产7吨以上的协议书上签字,平均单产低于7吨由公司各级领导从工资中拿出钱来补足低于7吨的部分,大大提高了蔗农的积极性;市糖办领导积极组织项目资金,投入蔗园基础设施建设,并安排技术骨干参与甘蔗种植管理过程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正是因为各级领导重视,才能集合各方面的力量,把甘蔗专业村顺利建好。

2、村领导支持配合,是专业村成功的重要条件。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特别是傣族村寨,村领导的作用优为重要,弄弄村村长王四,在甘蔗专业村的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正是因为有王村长的带头支持,专业村才得以顺利进行。专业村各项协议、政策落实、种植砍运协调、种植管理技术的普及督促等工作的顺利进行,都与王村长的支持配合密不可分。技术员到田间查看,有管理不到位的田块,多经王村长通知督促,确保每家每户甘蔗管理到位,高产稳产;对蔗农提出的问题,王村长及时与相关部门勾通协调,配合做好甘蔗专业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科学技术是专业村甘蔗高产稳产的保障。首先在弄弄甘蔗专业村的建设中,保证了种植质量,种植适于当地土壤肥力条件的优良品种,为以后的高产稳产打下了基础;其次,甘蔗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及阿克泰、福戈等新农药的成功应用推广,有效防治了甘蔗病虫草害,提高甘蔗单产;另外,甘蔗快锄低砍、铲蔸盖膜、移密补稀等宿根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延长了宿根年限,稳定宿根蔗产量,降低了种蔗成本,提高了植蔗效益。

五、存在问题和困难:

2011/2012榨季甘蔗收砍后的宿根,是第五季甘蔗,连续五季甘蔗在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1、土壤肥力下降,肥料投入增加:蔗田土壤肥力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而不断下降,要保证甘蔗产量不下降,就必须增加肥料的施用量,同时改变施肥配方,增施有机肥,每亩增加成本150元。

2、甘蔗病虫危害加重:随着连作时间延长,蔗园病虫害增加,害虫抗药性增强,一方面要增加农药施用量,蔗农增加成本30/亩,另一方面要更换使用新农药,新农药的示范推广难度大,需要上级部门给予推广扶持。

3、甘蔗宿根缺塘增加,移密补稀工作量增加:宿根每延长一年,缺塘量增加30%,蔗农补苗劳动增加0.5-1个工。

经过四年的真诚服务、精心管理,弄弄村蔗农科学种蔗水平提高,蔗农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增强,甘蔗种植向集约化、专业化、科学化发展,弄弄甘蔗专业村成为芒市甘蔗高产栽培的示范基地;甘蔗丰收,蔗农生活改善,企业在蔗农心中的信益度提升,蔗农与企业建立深厚的工农鱼水情。弄弄甘蔗专业村的建成,在芒市树立了一个亮点,是甘蔗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典范,值得全市蔗区推广学习。

(云南糖网—滇糖信息)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