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体系建设综合试验站
2012-02-15 17:55:58  产业经济研究室

保山旱灾严重

保山市蔗区从201110月开始至今长时间无雨,造成旱灾,给甘蔗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据统计,截止201229,保山市甘蔗干旱受灾面积超过39.2万亩,其中,绝收面积达4.1万亩,预计全市旱灾造成甘蔗损失17.03万吨,造成直接农业经济损失7152.6万元,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旱情呈不断加重趋势,直接影响来年宿根萌芽和新植甘蔗的种植,给明年的甘蔗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为全力做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加强抗旱技术指导,保山综合试验站特提出甘蔗抗旱应急措施如下:

一、及时抢收受旱甘蔗,保护蔗农利益

1、采用快锄低砍,及时收获受旱甘蔗

采用快锄低砍收获抢收受旱甘蔗,通过低砍收获,降低下季宿根蔗萌芽的位置,促进低位蔗芽的萌发,改善宿根蔗芽萌发的土壤水分环境,提高宿根蔗的抗旱能力。

2、采用蔗叶还田覆盖,减轻蔗田土壤水分蒸发

采用蔗叶还田隔行或全覆盖,并有土壤压实蔗叶,通过利用蔗叶覆盖减轻蔗田土壤水分蒸发,改善宿根萌芽发生及全生长期的土壤水分环境,提高宿根蔗单产和质量。

同时,对实行蔗叶覆盖的蔗区,要注意设置防火隔离带,做好防火宣传工作,防止火灾发生。

二、抢种新植蔗,做好甘蔗原料生产发展

1、抢种水田或水浇地新植蔗

当前正值春植甘蔗下种的最好时机,对水田或水浇地要及时采取措施,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及时抢种,并采用地膜覆盖,争取早出苗早生长,保证为秋植提供种苗或为下一榨季增加甘蔗原料生产。

2、调整旱地甘蔗植期,实行晚春植或夏植

针对当前土壤和大气严重干旱实际,调整旱地甘蔗新植蔗下种期,改早春植为晚春或夏植,新植蔗种苗下种期推迟到3月下旬或4月上旬在开始下种,通过调整植期,使甘蔗种苗下种期尽可能临近雨季或降雨后再种植,保证种苗安全萌发出苗。

3、做好旱地新植甘蔗备耕工作

在当前土壤和大气严重干旱,旱地新植甘蔗不能下种的情况下,要做好新植甘蔗的下种整地开沟备耕,为晚春植或夏植甘蔗种苗下种做好备耕准备工作。

4、采取多种留种措施,保证甘蔗种苗供应

选择具有灌溉条件的水田或水浇地甘蔗集中留种,或采用集中育苗移栽,或采用水田宿根分蔸育苗移栽等多种措施进行留种,保证新植甘蔗种苗供应。

5、采用深沟板土槽植抗旱栽培技术

新植甘蔗下种时,沿等高线开30-50厘米,深达板土层的种植沟,并根据地形每间隔10-20预留一宽20厘米,高30-35厘米的小埂,使每一种植沟形成若干个天然种植槽,有效拦截自然降雨,每一个种植槽形成一个天然的蔗地“小水库”提高旱地的土壤的水分利用率。

甘蔗种苗保留叶鞘下种,每段种苗采用35芽或半茎留种,种苗下种沟底土层上,再用沟底细土覆盖种苗510厘米,然后镇压土壤,使种苗紧贴板土层,充分利用土壤毛细管水,提高甘蔗种苗萌发率,为获取高产稳产奠定基础。

 

                                   保山综合试验站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