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研究报告
2012-03-01 20:03:22  产业经济研究室

2011年云南甘蔗产业经济发展报告

2011年云南甘蔗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产业经济研究室)

一、国际国内蔗糖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国际蔗糖业发展情况

12011国际糖价走势

受供需情况及经济走势影响,2011年国际食糖市场均呈现“两起两落”态势。第一阶段:20111月至2月上旬,受巴西、印度、澳大利亚等主产国自然灾害不利消息的影响,国际糖价持续走高,纽约洲际交易所(ICE)11号原糖期货近交割月合约收盘价突破33美分/磅的历史高位。第二阶段:2月中旬至5月,受大产糖国纷纷大幅上调产量预期以及因日本地震、利比亚和中东动荡等经济下滑因素的影响,国际糖价震荡下行,ICE11号原糖期货一度跌破21美分/磅,跌幅逾36%。第三阶段:6-8月,因第一大产糖国巴西意外下调食糖产量预期以及受中东地区斋月食糖采购量增加及亚洲国家补库采购等因素影响,糖价反弹上扬,国际糖价回升至30美分/磅附近。第四阶段,9-12月,巴西、印度、泰国、欧盟的实际产糖量逐渐明确,加之欧债危机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等因素影响,糖价再度下行探底,国际糖价重回24美分/磅以下。

2.预计2011/2012榨季食糖供需将得到改善

因全球食糖价格的不断上涨,很多生产国都扩大种植面积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北半球国家的食糖产量大都出现增产,尤其是俄罗斯、泰国、印度以及欧盟。俄罗斯农业部数据显示,甜菜产糖量将达到530万吨,远高于上年的270 万吨;而泰国方面虽然近期遭遇的洪涝灾害可能影响到食糖产量,但是仍有望达到创纪录的330 万吨;印度食糖产量可能增加至2430 万吨;欧盟预计新榨季内甜菜糖将可能增产,出口达到220 万吨;巴基斯坦国内食糖增产可以达到无须进口。因此,尽管巴西中南部地区糖产量可能较去年同期减少3%,即减少86.67 万吨,但预计2011/12制糖年全球食糖总产量将增加至1.722亿吨。同时,按近10年来全球食糖消费量2.17%的增长速度测算,预计2011/12制糖年全球食糖消费量约为1.677亿吨。分析表明, 2011/12制糖年全球食糖将由供需平衡将转为盈余,食糖库存量在连续三年的下降后可能首次从赤字转为盈余。

(二)国内蔗糖业发展情况

12010/2011榨季国内食糖产量略有下降

2010/11榨季全国共生产食糖1045.42万吨,比2009/10榨季1073.83万吨略低28.41万吨。其中,生产甘蔗糖966.04万吨,比上一榨季的1073.83万吨减少了47.79万吨;产甜菜糖79.38万吨,比上一榨季的60万吨,增加了19.38万吨。从各主产区来看,北方新疆、黑龙江和内蒙古三大主产区食糖产量为72.07万吨,同比上榨季55.34万吨增长了30.23%;南方广西、云南、广东和海南四大主产区食糖产量为958.78万吨,同比上榨季1004.93万吨下降了4.59%

22011年全国食糖进口量大幅增加,出口量下降

2011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食糖291.94万吨,价值19.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65.3%和1.15倍,量、价均创2000年以来的历史新高。食糖的进口来源地集中在巴西、古巴和泰国等地。进口量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含糖食品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刺激进口增加;二是受异常天气的影响,我国食糖已经连续三年减产,国储糖的库存水平降到了历史低位,由此导致进口需求快速上升。2011年全年我国累计出口5.94万吨,较2010年同期的9.43吨减少了37%

32011年国内食糖市场价始终维持高位

2011年,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关联性增强,国家加大对食糖市场的调控力度,2010/11榨季国家先后9次抛储188万吨,全年食糖进口量达到291.9万吨。国内食糖市场与国外市场一样均呈现“两起两落”态势,国内糖价始终维持高位。1月至2月上旬,国内食糖经历连续两个榨季减产后,国内食糖供给整体偏紧,且市场预计2010/11榨季供给将严重不足,加之随着春节临近,进入食糖备货高峰期,国内糖价快速上涨。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近交割月结算价逼近7500/吨一线的历史高位,CSI(国内食糖现货价格指数)也达到7400/吨左右。2月中旬至5月,随着2010/11新榨季食糖上市量增加,国内食糖供需紧张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国内糖价开始下行,但国内糖价走势强于国际市场,跌幅远小于后者。5月上旬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价跌至6800/吨以下,跌幅超过8%CSI7200/吨以上。6-8月,国内2010/11榨季落下帷幕,食糖连续第三年减产,气温持续攀升使饮料等含糖食品热销,带动了各地的食糖消费,糖价反弹上扬。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价格直逼7900/吨,CSI也达到7900/吨以上。9-12月,中秋、国庆过后,食糖逐渐进入消费淡季,随着国家抛储力度加大及2011/12榨季到来,国内食糖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出现回落。郑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价格跌破6500/吨,CSI1230也降到6680/吨。

4.预计2011/2012榨季糖料种植面积和产量同比将明显上升

由于近三个榨季,我国食糖供给紧缺,食糖价格处于高位,蔗农的种植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国家政策调控, 2011/2012榨季糖料种植面积和产量同比将明显上升。根据中国糖协的预估,2011/2012榨季全国糖料作物播种面积为2716.39 万亩,同比增加7.28%。其中,甘蔗种植面积为2379.32万亩,同比增加6.13%;甜菜种植面积为337.07万亩,同比增加16.11%。国内主要蔗区11/12榨季的糖料种植面积情况如下:广西地区甘蔗种植面积1560万亩,同比增加2.63%;云南种植面积498.71万亩,同比增加13.86%;广东种植面积220万亩,同比增加6.28%;海南种植面积82.95万亩,同比增加37.15%。在产量方面的预计:广西720万吨,云南225万吨,广东105万吨,海南30万吨,福建3万吨,四川2万吨,湖南2万吨,甘蔗其他产区3万吨。北方甜菜糖产量为110万吨左右,其中,新疆53万吨,黑龙江、河北、内蒙产区预计共产糖50万吨,甜菜其他产区3万吨。预计2011/2012年制糖期全国产糖为1200万吨,较上一个榨季增产150余万吨。2011/2012榨季全国预计消费1400万吨左右,考虑194.5万吨进口配额以及国家储备糖等其他可供糖源,预计2011/2012榨季国内食糖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5.截至201112月末本制糖期食糖产销进度

截至201112月末,本制糖期全国已累计产糖300.46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糖294.22万吨),其中,产甘蔗糖226.89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甘蔗糖231.99万吨);产甜菜糖73.57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甜菜糖62.23万吨)。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112.9万吨(上制糖期同期销售食糖169.04万吨),累计销糖率37.58%(上制糖期同期57.45%),其中,销售甘蔗糖82.73万吨(上制糖期同期141.87万吨),销糖率36.46%(上制糖期同期61.15%),销售甜菜糖30.17万吨(上制糖期同期27.17万吨),销糖率41.01%(上制糖期同期43.66%)。

二、2011年云南省蔗糖业发展情况

(一)2010/2011榨季云南省蔗糖业基本情况

云南省2010/2011榨季20111112勐捧糖厂率先开榨至2010530临沧双江南华糖业有限公司收榨,历时200天。该本榨季全省甘蔗种植面积438.19万亩,入榨面积383.22万亩,甘蔗入榨量1412.92万吨,比上年增加近50万吨。境外甘蔗种植面积也有增加,境外甘蔗种植面积比上榨季增加11.1万亩,达到27.7万亩,甘蔗进口量达到83.2万吨。比上榨季增加20.1万吨,增长33.44%,其中:从缅甸进口甘蔗54.4万吨,从老挝进口甘蔗28.8万吨。2010/2011榨季全省产糖176.14万吨,与上个榨季相比产量下降0.57%,产酒精10.69万吨,与上榨季相比下降0.65%,甘蔗含糖分由上个榨季的14.97%下降至14.30%,下降了0.67%,产糖率由上个榨季的12.98%下降至12.47%,下降了0.51%。产糖率下降是食糖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造成产糖率下降的原因则主要是气候因素,一是上个榨季的大旱对宿根甘蔗的影响,灾区宿根甘蔗长势不好,重灾区的宿根甘蔗的单产下降了300-700公斤/亩,其余轻灾区的单产也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二是部分主产区后期雨水偏多,造成含糖分偏低、产糖率偏低;三是文山、红河、临沧、德宏的部分蔗区仍然受到了霜冻的影响。

2010/2011榨季全省平均甘蔗收购价格每吨提高了98.27元,达到373.5/吨,增长35.7%,全省食糖平均销售价格6790.67/吨,全省制糖行业实现工农业销售收入161.63亿元,比上榨季增加45.21亿元。其中:制糖工业销售收入达到108.87亿元,比上榨季增加30.02亿元,增长38.1%;蔗农卖甘蔗的收入达到52.76亿元,比上榨季增收15.7亿元,增长42.4%。全省制糖企业共实现利润20.75亿元,比上榨季增加5.98亿元,增长40.2%;制糖企业上缴税金15.25亿元,比上榨季增加5.45亿元或55.61%

(二)2011年云南糖市运行情况

2011年昆明白糖现货市场价格波动与CSI变动特点一致,同时,因云南作为全国第二大食糖主产区,同期价格略低于CSI1-2月中旬,受甘蔗因灾减产和春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糖价冲高,从1月初的7000/吨,到2月中旬达到阶段糖价最高点7230/吨;2月中旬到5月,随着新榨季食糖上市量增加,市场食糖供需紧张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糖价开始下行,523降至6800/吨;6-8月,因新榨季食糖减产和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扬, 816,大幅上扬到7680/吨的历史最高价;9-12月,食糖逐渐进入消费淡季,加之国家抛储力度加大,市场价格出现回落,1230糖价降至6500/吨。

(三)2011/2012榨季云南省蔗糖业发展情况

1.种植面积有一定的增加,食糖产量有望恢复性增产

上榨季由于制糖企业对糖料种植的工作加强,加上甘蔗收购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些产区的甘蔗种植面积有一定的提高,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到498.71万亩,比上2110/2011榨季的438.19万亩增加了60.52万亩,增长了13.8%,预计2011/2012年榨季全省产糖可能达到210万吨左右。

2.食糖产销状况

2011/2012年榨季云南省糖厂开榨生产时间比上榨季推迟了20天,于2011122在西双版纳州英茂糖业有限公司勐捧糖厂率先开榨生产。受不利天气影响,云南糖厂多数推迟开榨,截止1231,全省有25家糖厂开榨生产,全省累计入榨甘蔗55.71万吨(上年同期入榨甘蔗74.57万吨),产糖5.85万吨(上年同期产糖8.04万吨), 平均产糖率10.5%(上年同期产糖率10.78%),销售食糖2.15万吨(上年同期销售食糖3.45万吨), 食糖产销率36.75% (上年同期食糖产销率42.92%),累计生产酒精1560吨。

三、云南甘蔗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一)蔗区生产条件没有根本改变

全省甘蔗种植75%以上分布在依靠自然降雨的旱坡地,蔗区水利、道路等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加之旱、寒和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甘蔗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2009/2010以来连续三个榨季因旱灾造成了蔗区生产的巨大损失就是最好的例证。同时,蔗区道路等级低,80%的道路在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之外,大多只由制糖企业修建和维护,晴通雨阻,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甘蔗生产与发展。

(二)蔗农收入的增加任重道远

随着原料蔗价格的提高,加之制糖企业采取化肥、机耕等适补助,蔗农毛收入虽有明显提升(增15-25%),但由于农资、农工价格上涨,蔗农种植成本平均上涨20%左右,蔗农净利润增幅较小。目前水田蔗亩平均收益1500元左右,旱地蔗亩平均收益800元左右,远低于香料烟、蔬菜、水果等竞争性作物的效益,种蔗比较效益下降。   

(三)制糖成本的控制难度加大

2010/11年,云南吨糖生产成本5434.8元,对应平均蔗价373.5/吨,为保证食糖的稳定供应和蔗农收入增长,新榨季各省区纷纷提高甘蔗收购价格。2011/12年榨季,云南将实行蔗糖价格联动,平均蔗价预计为440/吨左右,吨糖生产成本预计为6000/吨左右。

(四)甘蔗机械化生产进程缓慢

甘蔗生产劳动强度大,每逢种植和收砍季节,蔗区劳动力不足问题十分突出,且甘蔗种植和收获的劳动费用占甘蔗生产成本的60%以上,手工劳作导致甘蔗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产业提质增效对于机械化推广应用的需求十分迫切。但目前云南甘蔗机械的应用在甘蔗栽种上仍不足1%,而在收获上则几乎为零,甘蔗机械化生产进程十分缓慢。

(五)良种良法的要求更加迫切

目前,云南甘蔗平均亩产为4.2吨左右,工业单产3.6-3.8/亩,在近80%的旱地蔗区平均亩产仅为3吨左右,与广东、广西等省外先进省区相比,平均单产低0.5-0.8吨。要切实提高甘蔗单产,实现产业提质增效,急需甘蔗新品种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加快云南甘蔗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投入,建设高优蔗园

要加大资金筹措和投入力度,开展吨糖田、坡改梯、引水、集雨、节水和蔗区机耕道路建设,提升蔗区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到2015年,全省建设100万亩吨糖田,改造中低产蔗园200万亩,使高优蔗园达到300万亩,对改造后的高稳蔗园确定为永久性基本农田加以保护。

(二)加大高产创建支持力度,促进体系与高产创建的有机结合

建议将甘蔗高产创建纳入云南高产创建内容,并逐年增加省级高创片区数量,扩大新品种、间套种、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新技术集成示范,建议2012在国家甘蔗高产创建片上,增加5个省级高创片;加强体系专家队伍对高产创建的包片指导和技术服务,推进产业体系创新成果与高产创建活动的紧密结合。

(三)开展甘蔗机械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拓展体系建设内容和范围

建议将甘蔗农机和农艺研究纳入甘蔗体系层级建设内容,开展甘蔗全程机械化与配套农艺措施的研究示范。加强甘蔗种植、中耕管理、收获等机械生产、配套农艺措施和技术研究的试验和示范。

(四)加大甘蔗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和示范,探索良种补贴的有效形式

建议将甘蔗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纳入财政预算内容给予支持;加大甘蔗与粮经作物间套种和病虫害防治综合技术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建立健全甘蔗脱毒健康种苗育、繁、推三级扩繁体系,建设甘蔗健康种苗示范区,开展健康种苗扩繁补贴试点,通过试点示范,为探索实施甘蔗良种补贴奠定基础。

(五)充分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发展境外甘蔗生产基地

充分利用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位优势,发挥“桥头堡”的作用,制定“走出去”的优惠政策,鼓励德宏、临沧、西双版纳、普洱州(市)和制糖企业,到缅甸、老挝等国家开展甘蔗种植,发展境外甘蔗原料基地。

(六)加强甘蔗产业发展政策扶持,推进产业持续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甘蔗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全省2510万亩以上的甘蔗重点县,建立和完善甘蔗推广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大力发展甘蔗专业村和甘蔗经济合作组织:在全省建立50个甘蔗产量在10万吨以上的甘蔗专业乡镇,实施定单农业等生产组织方式,实现规模化生产;同时,支持和发展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拓宽生产组织形式和融资渠道,增强蔗农自我组织和发展能力。

三是全面推行甘蔗种植保险:总结和扩大甘蔗种植保险试点工作,将干旱、霜冻、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等纳入保险范围,完善保险实施方案,抓住2012年甘蔗首次被国家纳入农业保险补贴范围的政策机遇,尽快实现全省政策性种植保险全覆盖,有效降低蔗农种植甘蔗的风险。

四是健全和完善甘蔗与糖价格联动机制:健全 “糖蔗联动、二次结算”的甘蔗收购价格联动机制,强化政策的执行与监督,切实提高蔗农种蔗收入。

五是对甘蔗健康种苗实行良种补贴:加快以甘蔗温水脱毒为主的甘蔗良种健康种苗繁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对甘蔗健康种苗实行良种补贴。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