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体系建设功能研究室
2012-03-12 15:11:36  产业经济研究室

省甘蔗体系首席科学家范源洪副院长到红河县、元江调研甘蔗旱灾情况

    云南省遭受了三年连旱,给甘蔗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今年,严重旱灾对甘蔗生产的影响依然非常严重,随着时间推移,旱情将呈不断加重趋势,且对明年新植、宿根甘蔗产量也将产生严重影响。为了全面了解主要旱区的甘蔗受灾情况,312日,省甘蔗体系首席科学家、省农科院副院长范源洪研究员赴红河县、元江县调研甘蔗旱灾情况。甘蔗体系育种、植保岗位专家和院党政办公室人员陪同调研。
  范副院长深入实地详细了解了两县甘蔗生产干旱情况和受灾程度及采取的抗旱措施,检查了甘蔗体系试验站工作开展情况,深入制糖企业了解生产现状,调研了两县甘蔗种植区坡改梯与灌溉设施建设情况,在元江县期间,范副院长接受了元江县电视台的采访,并围绕当前甘蔗旱情提出了选用抗旱甘蔗品种、加强宿根甘蔗管理等建议措施。
  红河县、元江两县,是今年干旱较为严重的蔗区,其中,红河县甘蔗种植面积4.76万亩,受灾4.76万亩,成灾1.8万亩,绝收0.86万亩,损失产量5.8万吨;元江县甘蔗种植面积11.4万亩,30%以上损失受灾7.4万亩,绝收3.45万亩,损失产量超过25万吨。严重干旱,对当地甘蔗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
  范首席要求两县甘蔗区域站站长及其成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与地方政府、甘蔗生产主管部门和企业的沟通和联系,深入生产一线,调查苗情、墒情和旱灾情况,因地制宜,采取技术指导、品种选择、技术讲座、科技培训、实地指导、技术咨询和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指导和科技服务,将抗旱减灾和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落实到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广大蔗农和生产实际中。
  针对当前旱情,范首席提出当前要抓好五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住节令,采取地膜覆盖、深沟板土等多种节水栽培措施,确保新植甘蔗的栽种和管理,并预留后期栽种种苗;二是要把宿根蔗的管理放在突出位置,特别是要采取快锄低砍和地膜覆盖及蔗叶还田等措施,确保宿根甘蔗的出苗率;三是要加强与当地农业部门的配合,对4月底还不能栽种的蔗区,改种生育期较短的玉米、大豆、花生等旱粮作物,并做好旱作种子和农资的准备;四是要重视和加大秋植蔗的规划和栽种面积,确保甘蔗生产总量。五是农科政企等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抓好抗旱工作。各地要加强坡改梯、小水窖等蔗园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改善蔗区生产条件,为应对历年干旱奠定基础;六是要认真做好旱情发展动态的跟踪、数据统计和灾害评估等,为减灾防治和制定扶持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建议政府要把干旱作为种植保险的首要险种,扩大甘蔗种植保险的范围和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确保农民种蔗积极性和蔗糖产业的持续发展。
  调研期间,范首席还检查了区域推广站的工作进展、档案和财务管理情况,并对认真做好2011年度体系考核工作提出了要求。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