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省内动态
2012-05-03 18:02:25  产业经济研究室

外国专家在云南 甘蔗地里的洋专家

多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不渝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把吸引海外人才作为一项重大举措来推进。目前在云南工作的外国专家已过千人,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云南与世界的沟通与合作、为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同云南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

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人才是重要支撑。故此,我省近日对10位在铁路建设、生物科技、生物能源、医学、教育等领域为云南繁荣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进行表彰,授予他们2012年度云南“彩云奖”。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追踪他们在云南的足迹,表达我们的敬意。

来自澳大利亚的甘蔗遗传育种博士菲利普·杰克逊在“彩云奖”颁奖仪式的前一天才匆忙到街上购买了西装。像13年来的每一次到访一样,这位喜欢穿着衬衣牛仔裤的知名专家这次来到云南,是准备一头扎进甘蔗地里工作的,以至于忘记了准备正式的服装。

1999年,菲利普在广州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后偶然来到了云南。当时的云南非常渴望高端的甘蔗种植技术,而云南对于甘蔗种植研究的热切以及云南与澳大利亚相似的自然环境,也让菲利普看到了潜力,“中澳双方共同投入,共同受益,在帮助云南提高甘蔗研究和种植水平的同时,发展出来的甘蔗品种也可以引种到澳大利亚去。”菲利普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在接下来的13年里,菲利普16次来到云南,“总是很困难,但也总是很快乐。”菲利普笑着说。这位高大而温和的澳大利亚人在同事的形容中是个工作狂,每天和同事一起在实验室、农田里工作,晚上常常只睡几个小时。语言不通成了菲利普在云南遇到的最大障碍,他说自己研究的领域用英语表述起来也很困难,当双方完全说不同语言时,交流成了一件让人多少有些绝望的事情,但是每天看见工作又推进了不少,菲利普就很高兴。而几年来云南人民的热情也始终感动着他,“即使到一些非常困难的地方,人们也总是很友善。”菲利普说。

陈学宽是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研究员,在他看来,菲利普来到云南的13年,云南的甘蔗研究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和云南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使云南种植的甘蔗品种得到了改良,高产高糖增效技术已经应用于生产,效果明显。他帮助云南引进澳大利亚先进的技术,改善云南甘蔗研究设备。他还帮助引进澳大利亚技术专家到云南进行技术指导,送出云南科技人员到澳大利亚进行培训,为云南乃至中国的甘蔗科技与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菲利普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针对云南的干旱多发,以及甘蔗种植往山地移动的趋势,研究旱地甘蔗品种和栽种技术,“在澳大利亚,已经有了针对一些作物的抗旱措施,我们希望通过研究,把类似的措施应用到甘蔗生产中来。”领奖的第二天,菲利普就赶往开远,在那里的甘蔗地里,正孕育着未来的希望。

(云南糖网—滇糖信息)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