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省内动态
2012-06-15 10:35:16  产业经济研究室

边陲金平奏响“甜蜜”曲

盛夏,云南省红河州金平县的田野一派生机,所见之处,均被层层叠叠的翠绿染成了一幅幅迷的美景。在中半山区,水稻开始分蘖、玉米苗已经拔节,其他农作物长势良好,徜徉其中,美丽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在金平县传统种植产业链中,今年新增了甘蔗产业,随着"新成员"的加盟,为金平县的经济发展又添了一道"甜蜜风景线"

科学发展  拓宽农民增收道

金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海拔高差大,,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十分明显,自然条件优越,经过多年的培植发展,香蕉、橡胶、草果等优势产业已成为了农民增收支柱,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可是这些产业均分布在高山区和河谷热区,而中半山区产业尚未形成,这部分地区缺少产业支撑,农民增收困难。

如何加快中部山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步伐,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推进全县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金平县历届县委、政府班子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实现"四个翻番""两个倍增"的目标,为金平跨越发展创造了新机遇,金平县迅速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并明确了"打基础、调结构、育支柱、促跨越"的奋斗目标,调整经济结构、培植新产业,推动产业大发展。

金平县县委书记牛兴发说,要实现省委提出的"四个翻番""两个倍增"的目标,必须加快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步伐,最终实现跨越发展。金平是农业县,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文章,调优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发展。

金平县的中海拔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旱坡地多,具有发展甘蔗的自然条件。该县依托资源优势,把甘蔗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新支柱来培植,使之成为该县继香蕉、橡胶、草果产业之后的又一个支柱产业,让中部山区群众实现增收。

金平县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论证,于今年初与金珂糖业公司达成建日榨8000吨甘蔗制糖厂框架协议,金珂公司将在金平县新建日榨8000吨甘蔗制糖厂,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植甘蔗产业。

2月初,金平县召开有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分管农口工作的领导、技术指导员等参加的甘蔗种植动员大会,意味着甘蔗产业将在这片热土地上扎根。

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进行甘蔗管理技术指导

多措并举 着力培植新产业

金平县甘蔗产业开发工作队常务副队长王江兵介绍,今年,全县计划推广种植1万亩,到2013年力争种植目标可达到10万亩。到2014年开榨期,甘蔗产量预计可达80万吨,预计农业生产总值可达3.3亿元,工业产值可达7亿元,地方财政预计收入可达1亿元左右。

甘蔗产业前景看好,目标已经明确,需要扎实的工作,狠抓落实,稳步推进。为此,金平县层层签订甘蔗种植目标、落实责任,强力推进甘蔗种植产业发展。

县委、政府因势利导,坚持企业自主、群众自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动员群众发展甘蔗种植,推动蔗糖产业的发展。

按照规划布局,金河镇、勐拉、营盘、大寨、铜厂、阿得博、沙依坡等乡镇为甘蔗种植区,为了认真完成今年本乡种植任务,各辖区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和措施,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并与各村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组建工作队分赴村寨,向农户宣传相关政策措施,深入田间落实地块面积,先备耕,后进苗,在种植木薯、玉米较多的地方,鼓励农户大胆改种甘蔗,积极发动农户种植甘蔗种苗。

乡镇机关全体机关干部分阶段、有重点地深入农户,开展有关扶持和奖励政策宣传,组织干部群众召开各种会议,通过算经济账、生态账比较效益,让蔗农吃下了"定心丸",群众由原来的""种甘蔗,开始争相种植甘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金珂糖业公司承诺,做好甘蔗种苗供应,每种植1亩甘蔗免费供应700公斤至1000公斤种苗和1包普钙、1公斤石灰,负责技术培训和指导。与种植户签订种植合同,以每吨不低于420元上车价收购兑现,及时启动建设糖厂工作。

由于持续干旱,甘蔗种植一度受到影响,县委、政府加大了推进力度,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甘蔗种植乡镇督促指导,种植区由乡镇一把手挂帅,抽调精兵强将,与县农业部门的专业科技人员积极配合,引导好群众抓机遇、抢节令,强势推进产业开发。

"前期虽然遇到干旱,甘蔗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近期陆续的降雨,甘蔗长势较快,照常下去,甘蔗产量不会有问题。"王江兵说,目前全县完成种植面积1万多亩,涉及农户3293户,预计今年将会有2000多万的甘蔗收入进入蔗农的腰包里。

科技引擎 甘蔗托起致富希望

王江兵介绍,金平县部分地区原来有种甘蔗的传统,但种植水平低,产量不高,难成规模。现在种植制糖甘蔗从种到收都需要在选种、种植、管理、收获都需要掌握技术,才能种出糖分好,产量高的甘蔗。

科学种蔗,良种先行。该县引进元江县金珂集团糖业有限责任公司试种多个甘蔗新品种,从中选出闽糖69-421品种在金平县推广种植,亩产量可达8吨以上。

针对群众欠缺甘蔗种植知识的问题,金平县加大科技投入,组织干部及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进行了糖料甘蔗现场栽培技术培训,从整地、理墒、株行距标准、蔗种选择和处理到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中耕管理技术,通过细致的讲解和操作示范,让群众掌握和应用新技术,充分调动了蔗区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时下,进入甘蔗中耕管理季节,在金平县甘蔗种植区,随处可见群众给甘蔗除草、追肥、施药的热闹劳动场面。记者来到金河镇黄家寨村委会鱼塘村甘蔗种植基地,整片山坡地被半人多高的甘蔗苗染成绿色。

在村民杨维芬的甘蔗地里,10多个人忙于给甘蔗除草、追肥,县甘蔗产业开发工作队队员李嘉斌在为蔗农作技术指导,边讲解甘蔗中耕管理技术要点,边亲手教会他们施肥、笼墒要领。李嘉斌说,甘蔗中耕管理很重要,关系到产量和质量,管好了,农民增收不成问题。

杨维芬告诉记者,她家种了50亩甘蔗,现在政府出台一系列发展甘蔗种植的优惠政策,加上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还有金珂糖业公司负责收购,我们种植甘蔗信心十足。

甘蔗产业的快速发展,切实让金平县中半山区群众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看到了前景,调动了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可以预见,用不了多久,甘蔗产业将成为一项让农民增收的大产业。王江兵介绍,下一步,计划今年秋季再种甘蔗5000亩,通过逐年发展,建立起高产稳产的甘蔗原料基地,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闯出一条新路。

(云南糖网—滇糖信息)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