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省内动态
2012-06-28 11:30:07  产业经济研究室

延伸产业链,临沧云县蔗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蔗糖企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历经50多年培育,终于形成了一个工业与农业紧紧相连的产业链条。作为经济作物,云县蔗农每年可从中获得接近4亿元的现金收入,这是一个农业产业成熟的标志,是短期内其他种植业无法取代的支柱产业。

广种薄收,曾让生态遭破坏

上世纪甘蔗产业发展之初,由于面积小,蔗园基本处于长耕地之中,与生态基本不产生矛盾。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耕地承包到户,山林承包到户,农民种蔗随着市场食糖价格出现大起大落,“大起”的时候,农户拼命毁林种蔗,“大落”的时候翻掉甘蔗种包谷,于是云县地处热区的4个乡镇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低质蔗园,平均单产仅3吨左右。在食糖市场影响下,作为国有企业的糖厂举步维艰,糖厂没有流动资金,农民手中攥着多年兑现不了的蔗款“白条”。由于大面积开荒种蔗,原始的刀耕火种曾在云县大地一度重演,昔日的青山变得沟壑纵横、百孔千疮。面对毁坏的生态,云县在调整产业结构中亡羊补牢,甘蔗下山,恢复植被。

下山进田,前景依然广阔

蔗糖企业改制以后,云县终于找到了“借鸡生蛋”的办法,利用省外资金发展云县糖业,招商引资企业全面承接了原国企的债务,承接了所有原国企工人,以市场化运作模式扶持农民发展甘蔗,政府因势利导鼓励甘蔗从陡坡地转入长耕地,从瘠薄旱地进入水田。此举虽然使甘蔗总面积下降,总产量却大幅攀升。目前,云县甘蔗总面积21万亩,平均单产农业产量84万吨,工业入榨量80万吨,农业产值3.7亿元,工业产值将达到6.4亿元。时下,云县两座糖厂进行大规模技改扩建,扩建后,日处理甘蔗将达到5000吨,两座糖厂一个榨季可处理甘蔗100万吨以上,且榨季可缩短到3个月以内。

综合利用,配套产业顺势而生

传统的甘蔗产业不仅在种植环节上粗放耕作,且对甘蔗的副产品几乎没有利用,大量的蔗稍、蔗叶在蔗园被一把火烧掉。针对这些情况,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顺势而谋,投资6亿元在幸福镇南汀河畔建设上规模的农业经济循环经济园,将大规模利用蔗稍、蔗叶加工粗纤维脱水饲料,云县高原特色农业循环经济园建设项目包括6个子项目,即年产20万吨粗纤维脱水饲料加工厂,年出栏0.5万头优质仔牛繁育中心,年出栏1万头高端肉牛育肥场,年产1万吨牛肉食品加工厂,年产4万吨精饲料加工厂,年产10万吨生物有机肥加工厂。目前,3.7万平方米饲料加工厂标准化厂房基本建成,项目完成投资2.2亿元。据测算,年产20万吨粗纤维脱水饲料项目满负荷生产,可消耗鲜蔗稍40万吨,带包谷的鲜包谷杆和黄竹草40万吨。这一规模可利用全市百万亩甘蔗的大部分蔗稍,而按每吨蔗稍230元的收购价计算,除去运距太长、蔗区路况太差不便运输的部分,每年收购蔗稍35万吨,全市蔗农可增加收入8000万元,相当于农民多种了3万多亩甘蔗。云县蔗农仅蔗稍一项就可以增收1800万元,蔗稍,将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云县蔗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云南糖网—滇糖信息)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