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体系建设 > 功能研究室 > | ||||||||||||||||||||||||||||||||||||||||||||||||||||||||||||||||||||||||||||||||||||||||||||||||||||||||||||||||||||||||||||||||||||||||||||||||||||||||||||||||||||||||||||||||||||
2010-08-22 11:29:06 产业经济研究室
(产业经济研究室) 摘要:本文拟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相关经济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国际、国内糖业发展形势,根据云南省甘蔗产业的现状和特点,深入分析、归纳、总结云南省甘蔗产业化经营的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并提出通过构建完全的市场竞争环境、转换政府职能与加强综合服务、创新与推广科技成果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创新和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等对策措施,促进云南甘蔗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实现云南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促进蔗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个正式概念和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是山东省在实践中率先总结提出的,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并立即进入了中央决策。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是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农业产业化经营事关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远发展,事关农村改革和发展大局。 目前全球每年食糖消费大约1.24亿t,且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每人年均消费食糖大约20kg,在世界食糖总产量中,蔗糖约占65%。我国人均年消费食糖水平只有8kg,与亚洲平均12kg以及世界平均水平20kg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食品加工业飞速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急剧变化,食糖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内食糖需求潜力大,而且甘蔗作为生产能源燃料乙醇的最佳作物,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国是仅次于巴西、印度的第三大食糖生产国,2009/2010 榨季全国甘蔗播种面积为2257.6 万亩。在全国产糖的18个省区中,云南又是国内仅次广西的第二大产糖省区,2008/2009榨季,全省甘蔗面积457万亩,甘蔗入榨量1742万吨,产糖量223万吨(占全国蔗糖产量的20%),平均产糖率名列全国第一,糖业工农业产值突破120亿元。目前,全省拥有11个糖业集团,47个法人单位(包括87条生产线),拥有产业工人3.3万人,600万蔗农,蔗糖产业是云南省仅次于“两烟”的第二大生物资源产业。 云南糖业的原料全部为甘蔗,自“八五”以来,全省73个贫困县中有24个县的200万贫困人口靠发展甘蔗生产脱贫致富,甘蔗主产县(区)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中,有30-70%来源于蔗糖业,甘蔗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巩固地方政权,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边疆稳定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甘蔗产业作为原料种植与加工销售紧密结合的产业,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市场经济以来,就开始探索运作“公司(糖厂)+农户”的模式,公司与农户建立了产销关系,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基本形成了“政府调控、市场引导、企业带动” 的发展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变化和波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其它新兴产业的发展,云南甘蔗产业化发展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由于甘蔗产业化发展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实践发展,在云南甘蔗产业化的全新发展阶段和现有基础条件下,对于如何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如何优化经营组织结构、如何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选择何种经营系统内联结方式、政府应采取的支持措施和方式等问题,都亟需从理论上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回答。 1.2 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研究动态 1.2.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理论界围绕农业产业化作了广泛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产生、发展的条件和客观必然性;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实质;农业产业化与农村改革、农业发展的关系;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建议等。在上述几个方面中,大家对第一方面有比较一致的认识,但在其它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见分歧。目前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实质的理解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意见的分歧主要是因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造成的,目前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从分析角度看有人侧重从微观进行研究,也有人侧重从宏观进行研究,将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从“产业”这一中观层次研究的较为少见。 有的学者侧重从宏观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角度来研究农业产业化。一般认为农业产业化,与“种养加一条龙”、“农业一体化”等是同层次的概念,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形式。比较强调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促进作用,大多只是提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而较少考虑农民的意愿和创造性,以及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与农户之间利益机制的建立、内部组织结构等问题(张开华,1997)。由于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不一样,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也就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如秦少伟(1997)是从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农业产业化。即农业产业化是种、养殖业与其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关联产业的联合与协作,而不是“质”的归一。对于这种观点来说“农村经济产业化”比“农业产业化”的提法更恰当。陈吉元(1996)是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来认识农业产业化。认为农业由于受自然规律的制约,目前还不太像产业,要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即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的工厂化生产。张慎(1996)是从农业产业的分化和综合来认识农业产业化。即农业不仅包括农林牧渔业,而且包括与农业相关联的服务业和工业,是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领域全部内容的总和”。农业产业化已不仅是农业与其关联产业的协作和联合,而且是它们“质”的归一。 有的学者侧重从微观的产业组织角度来研究农业产业化。他们一般认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一体化”等是同一层次的概念,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简称。认为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为获取某种利益而自发进行的诱致性制度创新;如果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仅通过市场建立商品交换关系就不能称之为农业产业化。牛若峰(1997)提出判断某一经营实体是不是产业化经营的三个标准。学者们大都强调要尊重农民意愿,重视农民的创造性;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提出要对龙头企业与农民间的契约行为进行规范;要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作用(王西玉,1997)。但他们对政府通过制定农业产业化规划和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政府的作用只限于培育市场、提供服务和“当好裁判”(丁力,1997)。他们均强调农民的创造性和农民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的主体地位;但在农业产业化产生的诱因方面却又存在一定的分歧。甘舒宁、钟甫宁(1998)认为 “农业产业化的经济学内涵是外部规模经济”,丁力(1997 )认为“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连接”,是农户为解决家庭经营的外部环境(增强掌握信息的能力,提高谈判地位等)而进行的组织创新。杨旭(1997)则认为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化、社会化和集约化为特征的农业纵向合作化的过程”,“集约化就是要求农业应以适度的资金、土地和技术、管理、劳动的投入,实现高效率的经营”。因此,农户选择农业产业化经营追求的不仅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有内部规模经济。胡定寰(1997)运用产业组织理论来研究农业产业化,并提出了“微观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1.2.2国外研究现状 研究表明国外近现代农业发展中,相继出现的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乃至流通部门的结合、协作,或者农业生产部门与从农业生产领域独立出来的育种、饲料生产、肥料生产等部门的联营、联合,并获得了比较快速的发展和明显高于各自独立经营的效益。农业产业化经营,外国一般称为农工商综合经营(Agribusiness),这个词是由美国的John H Davis提出的。1952年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研究院为了制定一项农业与其它部门相互联系的研究计划,聘请了联邦政府农业部助理部长戴维斯主持这项工作,1955年10月,戴维斯在波士顿宣读了他的论文,最先使用了Agribusiness这个词,这个词是由Agriculture和business两个字组成,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中心,把农业生产同产前部门(农业生产资料的制造和供应)和产后部门(农副产品加工、保鲜、贮存和销售)组成一体,综合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体系。 因为实践条件和经济理念的差异,国外对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是较为单纯的,大都认为农业早就不是单一的生产环节,而是包括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即所谓“从田头到餐桌”,农业的效益来自这个完整的产业体系。所以研究中涉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内涵、特征、实质、产生条件及客观必然性等方面的比较少,这方面认识存在分歧和争论则更少。在研究成果方面,国外单纯理论层面的论证很少,更多的是西方经济原理在农业这个特定产业领域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总体来看,西方理论界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对农业产业化企业及其相关组织机构的组织形态、运行机制、竞争行为、市场绩效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和论证完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对农业产业化的关注和支持,还存在着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对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国家有着非常大的倾斜与扶持。研究中对微观市场主体组织形式、市场行为的重视,以及强调国家在政策、制度等对农业的支持,这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2 农业产业化经营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农业产业化经营概述 农业产业化,顾名思义是指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与企业化运作。就是指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加速农业向产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转变。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分散的小农户生产与国内外市场连接起来,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紧密结合,是我国农业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转变的重要途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加快农业发展,必须用现代产业发展的理念来改造农业,用工业化的方式办农业,用工业组织和工业生产方式改造农业,以工业资金、技术和管理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走工业化的道路,农业产业化应该说是农村工业化的初级实现形式,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向工业转变的必经阶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这种经营方式改变了只从事原料生产的传统农业,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农业整体效益,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其本质就是通过各市场功能主体在相关环节联合,对农业产供销、农工商实行专业分工上的协作经营或合同式经营,形成一个利益共享的经济联动体,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1.2.1生产专业化 围绕主导产品或支柱产业进行专业化生产,把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作为一个系统来运行,做到每个环节的专业化与产业一体化协同相结合。农业生产专业化是农业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农业分工与协作原理来分析,农业专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成因之一,从实践经验角度考察,农业生产专业化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特征之一。由农业专业化带动形成的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群、农产品商品基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2.1.2.2企业规模化 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效率主要是通过大生产的优越性表现出来的,因为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有利于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农产品的批量生产、加工、销售奠定条件。企业规模化虽然包含有生产经营规模扩大意思,但更重要的是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的农户和企业其生产要素的组成比例要匹配,要避免或减少某种生产要素的不足或浪费,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高效运行奠定基础。 2.1.2.3经营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经营的一体化,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而成的“龙”形产业链,同“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式的经营链融为一体,使外部经济内部化,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实现大幅增值,生成市场农业的新的运行机制。不仅从总体上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而且使参与一体化的农户获得合理份额的交易利润,这和实施农业产业经营以前部门的条块分割形成了鲜明对照。 2.1.2.4服务社会化 它一般表现为通过合同稳定内部一系列非市场安排,而且无论是公司还是合作社,都在使农业服务向规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即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服务统一起来,形成综合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农业生产者一般只从事一项或几项农业生产作业,而其他工作均由综合体提供的服务来完成,使得农业的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都得到了提高。 2.2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就是农产品生产者与加工营销商的连接方式。在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般称作农业一体化(Agricultural Integration)。按其联合方向,可分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指农业同其前部门(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与供应等部门)和后部门(包括农产品的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部门)的联合。主要联合方式有:合同制,即农业与其相关部门,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与经济合同为纽带进行的经济联合;股份制,即工商企业与企业相互参股或控股,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方式;公司制,即工业、商业、金融资本直接开办农业公司(称作“公司农场”),进行工厂化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横向一体化是指专业化方向相同的农业企业合作举办农产品加工、储运、销售和其他服务业而进行的经济联合。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按照龙头企业与农户联合的紧密程度,可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三种类型。松散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以市场为纽带建立的相互协作关系。企业按市场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和提供相应的有偿服务,农户独立组织生产和承担风险。这种联合形式利益关联度小,但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起步阶段比较容易推广。半紧密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以经济合同为纽带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协作关系。一般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经济合同,共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负责向农户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其他必要的服务,并按合同约定的价格收购农产品;农户按合同约定的品种、规格、质量和规模生产农产品。这种联合方式,企业和农户都承担了一定市场风险,但同时使双方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都有了较大的保证。紧密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龙头企业与农户以产权为纽带建立的经济联合。企业与农户以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形式组成经济实体,企业负责生产经营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并负责生产资料的供应和产品的加工与销售;农户按企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并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和利润的分配。从总体上看,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般经历由松散型到半紧密型、再到紧密型的逐步发展过程。 农业产业化在我国广大农村的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概括来起来,其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2.1公司企业带动型:公司+基地+农户 公司企业带动型,以公司或集团企业为主导,以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为龙头,重点围绕一种或几种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与生产基地和农户实行有机的联合,进行一体化经营,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这种组织形式是由公司强化农业资源开发,增加产出,并使其增值,统一组织运销,尤其适合在市场风险大、技术水平高、分工细、专业化程度高以及资金技术密集型生产领域中发展。因此,这种类型对公司各方面的要求较高,它应以较充足的资金为基础,以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为先导,具有高效率的管理能力,从而达到产品的高技术含量、高产出、高附加值,在国内外市场顺利畅销。 这种类型主要特点是公司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结成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体系,其最主要和最普遍的联结方式是合同(契约)。公司企业与生产基地、村或农户签订产销合同,规定签约双方的责权利,企业对基地和农户具有明确的扶持政策,提供服务,设立产品最低保护价格并保证优先收购,农户按合同规定,定时、定质、定量向企业交售农产品,由公司企业加工、销售制成品。 2.2.2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农户 以专业市场或专业交易中心为依托,拓宽商品流通渠道,通过市场需求和规模利润来拉动该项农产品的产业化。即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优势,节省交易成本,提高运销效率和经济效益。它是一个具有区域生产优势的经济共同体,核心是直接联系消费群和产业群的农产品专业市场。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或农户直接沟通,引导所在地区的农户,以及市场辐射作用所覆盖地区的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及时提供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农产品。同时,依靠专业批发市场为农户做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包括提供市场信息、优良品种和农用生产资料,做好生产技术服务等。 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专业市场与生产基地或农户直接沟通,以合同形式或联合体形式,将农户纳入市场体系,从而做到一个市场带动一个支柱产业,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千家万户,形成一个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带。 2.2.3主导产业带动型:主导产业+农户 利用当地资源,从发展特色产业和产品入手,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逐渐扩大经营规模,先形成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基地。随着基地规模的扩大,建立市场和龙头企业,提高产品档次,组织产业群、产业链,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名、优、新、特的农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形成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产业化格局,其核心是在大市场中占有份额优势或需求优势的农产品。 2.2.4中介组织带动型:中介组织+农户 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在某一产品的经济再生产全过程各个环节上,实行区域内和跨区域联合经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竞争能力,使生产要素大跨度优化组合,从而极大的提高经济效益。中介组织不仅包括行业协会,还包括近年来各地出现的农民自办或在政府引导下办起的各种专业协会、合作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 这种类型的主要特点是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群众性、专业性、互利性、自制性和民主性的特点。 2.2.5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带动型:开发集团+农户 这是与“龙头”企业带动具有相似性又有区别的,别具特色的一种类型。它是由多家企业、农业生产单位和有关科教机构共同组成开发集团,实行“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综合经营体制,以社会化服务为手段,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辐射带动周边农业生产,把分散的农户和零星的乡村企业组织到社会化大生产中 这种类型的特点是投资大、起点高,集生产、加工、贸易、出口等环节于一体,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集约化经营水平高。 2.3 相关理论概述 交易成本概念是由科斯创立的,他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标志着交易成本范畴的创立和交易成本理论的初步形成。在科斯看来,交易成本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企业组织作为市场的替代同样存在内部“管理费用”。交易成本包括以下三个项目: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其他方面的不利因素。科斯还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产权制度安排对资源配置没有什么影响;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情况下,产权的清晰界定将有助于降低人们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改进经济效率。威廉姆森(1991) 将交易成本作为基本分析单位,任何一个表述为契约的经济组织问题都可以在交易成本的框架下讨论。 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传统农业中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在长期内存在,分工和专业化的水平长期内得不到较大的提高,从家庭经营的外部获得分工的成果的应用受到较大自给自足比例的长期影响,而交易成本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居高不下是分工、专业化水平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客观上降低了农业生产经营的交易成本,经济发展提高了国民收入水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刺激了分工、专业化的发展,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成为单位专业化经营的替代选择,农业生产的中间产品劳动的交易成本小于其产品交易成本,企业组织应运而生。交易成本不仅仅可以用来解释组织的产生,还是制度创新产生的理论基础。 产业组织理论是关于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与垄断的理论。在现实世界中,垄断与竞争作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两个最基本条件,是通过在成千上万市场上的运行来显示市场经济自身的竞争性质的。产业组织理论是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厂商、市场以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市场结构与组织、企业结构与行为、市场与厂商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新兴的应用经济学分支。一方面,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考察研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内部企业之间垄断与竞争,以及规模经济与效率的关系和矛盾,具体分析研究厂商相互间垄断与竞争关系、厂商内部组织以及厂商治理问题。另一方面,研究在一定数量生产要素投入前提下,为优化资源配置,如何既鼓励竞争,使厂商有足够的推动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动力和压力,又要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避免过度竞争带来的低效率问题。其最终目的是,探讨这种产业组织状况及其演变对产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为维持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和市场运行效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2.3.3 区域分工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认为,确定农业活动最佳配置点并不是完全由自然条件决定,而是要把运输因素也考虑进来。农业的布局呈圈层式分布,它是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向心环状分布。从中心向外层,分别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轮作农业圈、谷草农作区、三圃农作区和畜牧业区。生产布局上应该把集约化程度高的农产品生产安排在中心城市的附近,而粗放经营的鞐则可以安排在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地方。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是利用简单的成本比较法,阐明了一个地区或区域所具有的绝对或相对优势问题,正是由于这种优势的存在,使得不同地区生产同一产品的成本不同,由此形成了劳动的地域分工。 俄林是采用供求理论体系,研究多种生产要素的禀赋、组合、替代、及价格联系,他认为地区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三大基本生产要素中,除了土地不能自由流动以外,劳动力和资本都是可以自由流动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生产要素之所以分布不均衡,主要取决于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条件、财产占有情况、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经济和社会的安定程度等因素。因为生产要素分布不均,引起了相对价格差异;由于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又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再加上汇率因素,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会引起商品绝对价格的差异;最后将导致区际和国际贸易的产生,所以说绝对价格差异是贸易的直接原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就会选择利用对于自己有利的生产要素,生产商品进行输出,而输入那些需用本土稀缺的生产要素才能生产的商品。 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①自然因素。在不同的社会发展的阶段,自然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又有所不同,自然因素对区域生产分工也会有着不同的影响;②社会因素。人口数量和素质、经济区位、社会历史因素等对产业布局都会产生很大 的影响。③经济因素。其中经济发展规模、水平、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以及基础条件等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最大。④技术条件。其中自然资源利用的广度、深度以及产业结构状况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尤为显著。 2.3.4 创新理论 熊彼特最先从经济学领域对创新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创新就是指一种生产函数的转移或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的一种重新组合,并把它引入到生产体系中,使得技术体系发生相应的变革,由此获得企业家利润和潜在超额利润的一个过程。熊彼特的创新观认为创新的内容包括新工艺采用、新产品开发、新原料应用、新市场开拓、新的管理形式等等。相对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而言,制度创新最为根本。如果一项制度制定得再完美,但是得不到实施或实施不力,那它也称不上是一种创新,或者至少可以说是制度创新过程还没有完成。诺斯认为,制度创新就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而对现存的制度的变革。戴维斯和诺斯认为,制度创新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为制度创新存在着一定的时滞问题。制度创新的形式按照发起主体在变革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二是诱致性制度变迁。 3 云南省甘蔗产业化发展现状及成效 我国是位居巴西、印度之后的世界上第三大食糖生产国。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面积占我国常年糖料面积的85%以上,产糖量占全国食糖总产的90%以上。2007年以来,国家继续将桂中南、滇西南、粤西区列为我国2008~2015年的甘蔗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加以重点扶持发展,以保障国家食糖安全。在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云南甘蔗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主要发展特点如下: 3.1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北回归线横跨我国境内最长的省份。省内热区面积8.11万平方公里,气温高、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备甘蔗种植的优越条件。适宜种植甘蔗的地区在全省各地都有,目前全省有11个州、市产糖。近年来,云南在甘蔗产业的发展上,注重气候条件、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与糖料基地建设相结合,生产主要布局在滇西、滇西南、滇南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南盘江、元江、大盈江、陇川江、芒市江流域,海拔在500-1300米的河谷盆地,形成了甘蔗生产、加工的七大片区:(1)芒市河、瑞丽江、陇川江、大盈江两岸河谷盆地蔗区,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潞西、瑞丽、陇川、盈江和梁河等县(市);(2)怒江中下游及其支流沿岸低热河谷盆地蔗区,主要分布在保山市的隆阳、施甸、昌宁和临沧地区的耿马、永德、镇康、沧源等县(区);(3)元江流域蔗区,主要分布在玉溪市的新平、元江和红河州的红河、元阳、个旧等县(市);(4)南盘江中域及其支流河谷盆地蔗区,主要分布在红河州的弥勒、开远、蒙自、建水、石屏及玉溪市的华宁等县(市);(5)澜沧江河谷盆地蔗区,主要分布在临沧地区的云县、临沧、双江、思茅地区的景谷、景东和西双版纳州的勐海、景洪、勐腊等县;(6)金沙江河谷蔗区,主要分布在丽江地区的永胜、大理州的鹤庆、宾川、楚雄州的元谋、昭通市的巧家等县;(7)盘龙河两岸盆地蔗区,主要分布在文山州的文山、马关和广南等县。
(资料来源:根据2009/10榨季全省制糖行业工作会议资料整理) 全省甘蔗生产主要分布于临沧、德宏、保山、普洱、红河、玉溪、西双版纳等地,7个地州市的30个县区甘蔗收榨面积、甘蔗入榨量、食糖产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96.09%、94.27%、94.56%。 3.2甘蔗产业稳步发展 “十五”期间,甘蔗糖业通过调整、巩固和提高,甘蔗面积和食糖产量稳居全国第二。近三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蔗糖产业稳步上升(见表2)。2008/2009榨季,甘蔗面积451.53万亩,甘蔗入榨量1742.28万吨,平均产糖率达到12.83%,名列全国第一,产糖量223.53万吨(占全国蔗糖产量的20%),创了历史最高纪录,工农业产值突破120亿元。从蔗农收入看,2008/2009榨季全省平均吨甘蔗收购价为231.15元,比上榨季的213.49元提高了17.66元/吨,全榨季共支付甘蔗款40.2亿元,甘蔗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表2 06/07—08/09云南省甘蔗生产情况
(资料来源:云南糖业统计资料) 3.3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群 近年来,云南省根据入世和蔗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针对云南省蔗糖业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优化资源配置为手段,重点区域和优势企业为切入点,资产为纽带,通过国有资产(国有股)划拨、减持和流动,推进企业间的重组联合、功能互补和实力扩充,加快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群,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同时逐步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和行业运行机制,形成一批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大型制糖龙头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目前,全省有英茂糖业、南华糖业、力量糖业等11个糖业集团,共47个法人单位,拥有产业工人3.3万人,共有87条生产线。其中德宏州有14条生产线,平均日加工甘蔗能力2142吨;保山市有16条生产线,平均日加工甘蔗能力1115吨;临沧地区有14条生产线,平均日加工甘蔗能力2035吨;思茅地区有13条生产线,平均日加工甘蔗能力1384吨;红河州有11条生产线,平均日加工甘蔗能力1522吨;玉溪市8条生产线,平均日加工甘蔗能力1468吨;西双版纳州有6条生产线,平均日加工甘蔗能力1708吨。全省具备了日处理能力14.2万吨,年加工糖料能力2000万吨以上的产业规模,其中:大一型糖厂(5000吨/日及以上)3间,大二型糖厂(4000吨/日-5000吨/日以下)2间,中一型糖厂(2000吨/日-4000吨/日以下)22间,中二型糖厂(1000吨/日-2000吨/日以下)35间,小型糖厂(1000吨/日以下)12间。平均每个糖厂日加工甘蔗能力1900吨。最大糖厂日加工甘蔗能力5500吨,最小糖厂日加工甘蔗能力500吨。 通过蔗糖业的整合优化了资源配置,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密切了各产业间的链条关系,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 3.4甘蔗产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云南作为全国的主要糖料基地,国家和云南省历来重视甘蔗科研、开发与成果推广应用工作。通过多年来发展,云南甘蔗科研已形成了省、地、县和制糖龙头企业相结合,国家(省)的科技部(厅)、农业部(厅)、发改委、农开办等部门及制糖企业等共同支持的科研开发应用体系。 3.4.1科技支撑有力 云南现有省级甘蔗产业研究机构3个,即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所、云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约90余人。州(市)级研究推广机构3个,即德宏州甘蔗科学研究所、保山甘蔗科学研究所、临沧市甘蔗技术推广站,拥有专业技术人员约40余人。全省30个主产县设有糖业生产办公室或甘蔗技术推广站,拥有农技推广人员约400人左右。 其主要任务和研究领域是:根据云南蔗糖生产发展对甘蔗科技的要求,以科研、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为主,重点解决不同发展时期全省甘蔗生产发展中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加快成果转化,为蔗农和制糖企业服务,为蔗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多年发展,云南甘蔗科研与成果转化开发的覆盖面不断增加,初步建立了适应云南蔗糖业科技发展需要的学科研发和推广体系。围绕着云南蔗糖产业规划,以为全省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目标,在甘蔗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甘蔗遗传育种,高产高糖新品种引进、双高甘蔗综合栽培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甘蔗信息技术、蔗糖经济研究等领域开展科技创新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为云南蔗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3.4.2甘蔗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近年来,重点在甘蔗种质资源研究利用、新品种选育、高产高糖可持续综合技术和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建立在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的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育数量已达2212份,为国内外甘蔗育种和生产利用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种质基因源,目前,已开展了资源共享试点建设;在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上,通过光周期诱导开花杂交,开展利用热带种与割手密、蔗茅属种的杂交、回交利用,同时,在斑茅、滇蔗茅、蔗茅的远缘杂交利用上获得了重要突破,获得了一批性状表现较好的创新优良材料,为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断地加快甘蔗高糖高产抗逆新品种选育步伐。一方面增大了亲本选配范围和杂交组合数量,扩大了实生苗规模,加快了甘蔗新品种选育力度;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国内外甘蔗引进,引育并举,以满足蔗糖产业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选育和引进选育了通过国家或省审定甘蔗新品种6个(云蔗94-375、云蔗98-46、云蔗99-596、CP85-1308、FR93-435、Q170),从国内外引进甘蔗新品种近400个,筛选出一批高产高糖材料,为甘蔗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提供了种源贮备。 二是着力推进甘蔗吨糖田和旱地高优蔗园综合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通过国家糖料基地建设、甘蔗农业科技推广专项、省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持,结合水田甘蔗的发展,大力推进吨糖田基地建设,研发和推广“选用良种、提早植期、地膜覆盖、配方施肥、蔗叶还田、化学调节”结合的综合技术。同时,针对云南旱地甘蔗面积占70%以上的情况,以高优新良种为基础,配套秋植、槽植(深沟板土栽培)节水技术,大力示范建设旱地“高优蔗园”,促进了云南蔗糖业的持续发展。 三是研究和推广应用甘蔗高产高糖实用新技术。根据优质高产糖料生产的需要,大力推广了秋植、冬植栽培制度,水田甘蔗高产栽培技术,旱地节水抗旱技术,测土配方及合理施肥技术、甘蔗间套作、病虫害综合防治、中耕管理机械化等技术。 甘蔗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甘蔗品种的高产高糖潜力,使云南甘蔗种植区域不断推大,面积不断增加,甘蔗单产和含糖分逐年提高,蔗糖业与其它作物的比较效益日益显现,保证了蔗糖产业的持续发展。 3.5形成较为系统的甘蔗产业化经营模式 在多年的实践中,云南蔗糖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龙头企业,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建设,基地联结农户的成熟道路。甘蔗产区实行以制糖企业为核心,按经济区域实行划区管理,划定糖料区根据糖料生产者的意愿,并由制糖企业与糖料生产者签订糖料收购合同,大力推行订单农业。这种龙头企业带动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特点就是以“公司+农户”为基本组织模式,以甘蔗原料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通过收购蔗农原料方式结成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甘蔗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施一体化经营。 在蔗糖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很多的制糖企业注重处理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从各自的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探索建立了合同约束、服务合作、利益分配等机制,逐步建立甘蔗价格随甘蔗糖分和糖价的变化而变化的“双联动”机制,推行糖料收购价格与食糖销售价格挂钩联动、糖料款二次结算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糖料生产者与制糖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机制。 3.6甘蔗生产的风险机制开始建立 3.6.1甘蔗保险逐步发展 云南省甘蔗保险的发展起步相对较晚,是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保险业改革发展文件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6〕174号)和《云南省2008年甘蔗保险试点方案》(云财农〔2008〕131号)文件精神,省财政厅、农业厅于2008年12月开始进行甘蔗保险工作试点工作,在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景真糖厂和勐阿糖厂投保19.9万多亩甘蔗、在临沧市凤庆县和云县投保28万亩甘蔗。其具体做法是:①保险期限自甘蔗移栽大田成活或出苗时至保险单约定的甘蔗成熟砍收时止,保险的基本责任范围主要是因火灾、地震、洪水、渍涝、山体滑坡、泥石流、暴风、龙卷风造成的损失,在基本险基础上附加投保霜(冰)冻保险责任和旱灾保险责任,附加保险费另计,附加旱灾保险责任自下田种植即行开始;②每亩基本保险金额为300元、每亩附加霜(冰)冻保险金额300元、每亩附加旱灾保险金额150元,合计每亩750元保险金额;③基本保险责任费率为2%、附加霜(冰)冻责任费率为4%、、附加旱灾责任费率5%,合计每亩保险费25.5元;④保险费由省级财政、州县市财政、制糖企业、蔗农四方按45%、15%、20%、20%的比例承担。 2009年12月德宏州也开始以同样的方法进行甘蔗保险试点,盈江、瑞丽合计投保32万亩,其中盈江县试点24万亩,瑞丽市试点8万亩。全省2009年底共有48万亩甘蔗投保。甘蔗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甘蔗保险是有效降低蔗农损失、保障蔗农收入、促进甘蔗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措施。例如由于2009年以来干旱,临沧凤庆、永德和云县的蔗农获得了人保财险云南临沧分公司150万元政策性甘蔗保险预付赔款,有效地帮助了当地蔗农解决生产和生活的困难。 3.6.2开始推行甘蔗联动价格、二次结算制度 为巩固、保护及发展好蔗糖产业,保护蔗农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近年来德宏、临沧、西双版纳等地开始推行甘蔗联动价格、二次结算制度。下面以2009/2010德宏州为例介绍这项制度措施的具体做法:①甘蔗收购价实行由甘蔗收购最低保护价、优良品种加价、甘蔗联动加价三部分组成的方式;②2009/2010榨季,以白砂糖平均出厂价3900元/吨(含税)为联动基价,超过联动基价部分,按5%的比例结算支付给蔗农,甘蔗联动加价实行两次支付办法;③本榨季蔗农交售甘蔗时,先按照白砂糖平均出厂价4300元/吨(含税 )计算甘蔗联动加价,每吨甘蔗联动加价20元(不含禁种、淘汰品种),由制糖企业提前直接兑付给蔗农;④榨季销售结束后,对白砂糖平均出厂价超过4300元/吨(含税)的部分,再按5%的比例与蔗农进行结算,对低于4300元/吨(含税)的部分不再进行结算,已提前兑付给蔗农的甘蔗联动加价不再扣回;⑤2010年10月10日前,由州发改委牵头,汇同州蔗糖办、州财政局、州国税局、州审计局、州工商局等部门,对各制糖企业2010年9月30日前已销售的白砂糖平均出厂价(含税)进行审核,确定白砂糖平均出厂价格(含税),需再次支付的甘蔗联动加价,制糖企业必须在10月30日前兑付给蔗农,并办理甘蔗联动加价的相关手续。 实践表明,这项制度的实施,让蔗农能够分享到由于糖价上涨带来的利益,极大的调动蔗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甘蔗产业的发展。 4 云南甘蔗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甘蔗产业是典型的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相结合的行业,这种紧密的工农关系使甘蔗产业成为云南省农业产业化较早的行业。但是在多年的甘蔗产业化进程和实践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甘蔗产业化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 4.1市场竞争不充分 由于甘蔗产业的发展对蔗区农民收入、地方财政收入都有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在甘蔗收购价格的形成中缺乏充分的,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封锁问题,制糖企业之间达成一种协议或默契,从不跨各自的蔗区收购甘蔗或发展甘蔗生产,以便维护和稳定各自的经济利益。各地政府对甘蔗收购都进行了控制,表现出来的就是甘蔗的最低保护价格是由政府来确定,其形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制糖企业制定参考价格,由政府在参考甘蔗生产成本、甘蔗品种、制糖企业生产成本、食糖市场价格等因素进行最终定价;一种是由政府在参考甘蔗生产成本、甘蔗品种、制糖企业生产成本、食糖市场价格等因素制定一个价格,征求制糖企业的意见后最终定价。而蔗糖的市场销售价格是地方政府无法控制的,是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政府实际就是在蔗农与企业之间去寻找所谓的利益平衡点,但往往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所制定的价格并非得到利益各方的认同。加之各地蔗农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相对滞后,而且这些组织都是由制企业资助和扶持起来的,其作用主要是协调甘蔗的生产面积的落实、协助企业组织农业技术的推广、协调地方甘蔗的砍收、运输等,无法真正代表蔗农进行收购价格的谈判上,广大蔗农对于甘蔗的价格没有发言权。这种地方垄断一方面造成收购价格偏低,损害了蔗农的利益,影响了甘蔗生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必要的竞争,不利于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等,影响了整个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4.2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全省旱坡地蔗区面积大,依靠自然降雨的旱坡地面积占70%以上,蔗区水利、道路等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蔗区水利化程度低,有效灌溉面积少,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本榨季的大幅减产就是最好的例证;二是蔗区道路等级低,蔗区道路大部分为制糖企业自己修建、自己维护,近年来企业效益不佳,维护能力弱,很多数路段为晴通雨阻,道路交通成为影响正常运榨的瓶颈。例如保山2007年榨季,全市所有糖厂均停榨20天以上,个别糖厂停榨达40多天,导致停榨期推迟,如勐糯糖厂 由于云南省降雨量分布不均,春旱、秋旱现象普遍,加之基础设施薄弱,甘蔗生产旱、寒等自然灾害突出,严重影响蔗农收入和甘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例如云南自2009年入秋以来的特大干旱导致云南省甘蔗354万亩受灾(约占全省当年种蔗面积的80%)。其中:成灾面积295万亩,绝收面积60万亩。预计全年甘蔗减产450万吨,蔗农因灾收入减少12.6亿元,产糖量减少45万吨,糖厂销售收入减少26亿元,因干旱绝收导致全省近百万蔗农陷入困境,全行业经济损失近40亿元。 4.3甘蔗生产比较利益低,蔗农生产积极性不高 由于云南省甘蔗种植保险、糖蔗联动价等发展滞后,蔗农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加上近年来农业劳动力价格大幅上涨,粮食价格普遍回升,热区种植的咖啡、香料烟、冬早蔬菜、热果等农产品价格也在大幅度上升,劳动密集型的甘蔗虽然收购价格近两年来有所提高。但种蔗的比较利益呈下降趋势,甚至不如一般的粮食作物,蔗农积极性受很大影响,部分蔗区甘蔗面积和产量呈现下滑趋势。为详细调查和了解甘蔗种植的经济效益,笔者实地走访调查了孟连县、弥勒县、保山市等地,通过调查发现,如果考虑蔗农的劳动力成本,新植蔗都是属于亏本的,宿根甘蔗能获利,但获利水平很低。如果不考虑劳动力成本,新植蔗、宿根甘蔗都能有所盈余,但总体来看获利水平均较低,加之甘蔗占地时间长、劳动投入大、劳动强度大等因素的影响,甘蔗生产明显缺乏比较优势。 通过对孟连县的调查,笔者了解到了当地甘蔗生产成本的基本情况,具体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孟连县农业局经作站) 依据以上数据对孟连县每亩甘蔗效益分析:①考虑劳动力成本,如果以4年为一轮,4年每亩累计投入2641元成本,4年每亩共产甘蔗16吨,每吨生产成本约165元,则每亩甘蔗每年纯收入为80元;如果以3年为一轮,3年每亩累计投入2137元,3年每亩共产甘蔗12吨,每吨生产成本178元,则每亩甘蔗每年纯收入为28元。②如果蔗农自己投劳,仅算物资投入,第一年每亩投入379元,第2—4年每年每亩投入134元,4年共需投入物资781元,4年亩产甘蔗16吨,每吨甘蔗按185元计,4年每亩产值2960元,扣除物资成本后,每亩纯收入2179元,平均每年每亩纯收入约为545元;若按3年计算每亩产值合计2220元,扣除物资成本后,每亩纯收入1573元,平均每年每亩纯收入约为524元。 通过对弥勒的调查,笔者了解到了当地甘蔗生产成本与收入的基本情况,具体如表4所示: 表4 弥勒县每亩甘蔗种植成本表
(资料来源:根据弥勒县蔗农生产成本调查数据整理) 依据以上数据对弥勒县每亩甘蔗效益分析:①如果考虑劳动力成本则:2007年新植甘蔗每亩平均纯收入为6.46*210-1649=-292.4元 ;2007年一年宿根甘蔗每亩平均纯收入为6.22*210-958.4=348.2元;2008年每新植甘蔗亩平均纯收入为6.52*230-1768=-268.4元 ;2008年一年宿根甘蔗每亩平均纯收入为6.36*230-1044.1=418.7元。 ②如果不考虑劳动力成本则: 2007年新植甘蔗每亩平均纯收入为6.46*210-860.6=496元 ;2007年一年宿根甘蔗每亩平均纯收入为6.22*210-334=972.2元;2008年每新植甘蔗亩平均纯收入为6.52*230-944=555.6元 ;2008年一年宿根甘蔗每亩平均纯收入为6.36*230-370=1092.8元。 另外根据对保山潞江蔗区调查,每亩甘蔗平均每年纯收入为500元左右,而种一季水稻加香料烟的纯收入为1600元左右、种一季冬早蔬菜为4000元左右、种热带水果和咖啡的收益也大大好于甘蔗。所以农民翻蔗改种其他作物的现象普遍存在,2006年与2009年比,潞江镇甘蔗种植面积由4.12万亩降至1.8万亩,产量由16.58万吨降至4.5万吨。 4.4产业化运行机制不完善 4.4.1龙头企业与蔗农的联结较为松散 目前制糖企业都形成了固定的原料基地,但是部分龙头企业没有和农户建立相应的合同契约制联结。这种松散型的“公司+农户”方式,完全靠市场价格来调剂甘蔗生产,当甘蔗价格上涨,比其它作物效益高时,甘蔗大面积增加;甘蔗价格下跌时,甘蔗大面积下降。由于甘蔗价格和食糖价格之间的时差性,往往在食糖价格好的年度,甘蔗原料少,食糖价格高的年度,原料少,食糖少。同时这种松散型的“公司+农户”方式还造成企业原料基地不稳定,政府和企业投资建设的甘蔗生产基地,当甘蔗价格没有吸收力后,农民不再种植甘蔗而改种其它作物。 4.4.2长效的利益分配机制仍未形成 甘蔗的收购价格主要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委托地(市)、县级价格主管部门确定,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虽然价格在制定时也要多方征求有关部门意见。然而,这种一年一定的价格体制,带有相当的随意性和短期行为性,主动权基本掌握在企业方和政府方,各年确定的甘蔗收购价格明显低于其他主产省区,对于从事甘蔗生产的农户来说,基本没有主动权,这种利益地位的不平等,很难在糖料生产者与制糖企业之间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利益共享、风险同担机制。 4.4.3抗御风险的机制还不健全 云南省甘蔗生产政策性保险、蔗糖价格联动等政策存在着起步晚、覆盖面窄等突出问题。2009年末全省实行甘蔗保险的面积仅为48万亩,只占全省甘蔗总面积的10.6%;实行蔗糖价格联动、二次结算的地区只有德宏、临沧、西双版纳、红河。全省大部分蔗区甘蔗生产仍然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严重地影响了甘蔗产业发展和蔗农收入的稳定。 4.5龙头企业科技水平不高 4.5.1加工企业设备利用率和企业综合生产率低 云南有87家糖厂,日处理甘蔗能力14.2万吨,平均每个单元糖厂日处理能力1600吨。而广西95家糖厂,日处理甘蔗能力32万吨(平均单元厂日处理3368吨);同国外相比,差距更大。按企业加工能力分析,云南制糖企业对原料的需求量应为2250万吨左右(按加工天数150计),2005年~2008年,全省甘蔗入榨每年为1500~1780万吨,设备利用率仅为68~80%,全省蔗糖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导致蔗糖加工成本高,劳动生产力低;同时,加工产品单一,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滞后,大多数糖厂企业仍停留在“糖+酒精”的原料型模式上,企业效益不高,市场竞争力弱,资金积累较差,在糖料生产扶持、基地建设、科技推广以及加工工艺、技改以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均显不足。 4.5.2龙头企业与科技部门结合不够紧密 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多年来,云南蔗糖行业在工业科技上均形成了成熟的市场化运作模式,随着蔗糖产业化的发展,糖料基地建设已经由政府扶持和引导转变为龙头企业组织发展为主,企业已经成为原料种植、加工、销售的完全主体,但作为企业的“第一车间”,甘蔗农业科技市场化运作却难以开展。目前大多数制糖企业与甘蔗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合理、稳定、高效的合作机制,企业往往是根据生产上、技术上突发的问题和情况与科研部门进行临时的合作科技。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科技需求单位支持科研单位的机制,一方面导致制糖企业在生产发展上缺少必要的科技贮备,影响到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科研机构因为科研经费来源单一,资金不足的问题难以解决,难以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4.6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薄弱 4.6.1甘蔗科研推广机构不健全,科技人才缺乏 云南省目前存在甘蔗产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稳定支持和基础条件建设,社会化服务手段和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全省很多甘蔗主产县(区)或是从未设立、或是因机构撤并而无独立的甘蔗科研推广机构和专职人员,主产甘蔗的乡镇更是没有专职的科技人员从事甘蔗科技推广。如孟连县自从县糖办十多年前撤销后,农业局甘蔗站并入企业,服务机构和体系基本消失,弱化了政府与企业的协调和沟通,弱化了蔗农的科技培训,甘蔗产业很少有农业科技人员的参与,给当地蔗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4.6.2新技术研发推广与生产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4.6.2.1甘蔗新品种的需求矛盾日益突出,品种更新速度慢 云南甘蔗产区从海拔76米至1800米均有布局,加之云南气候、土壤类型复杂,导致蔗区生态类型多样,这就要求有不同类型的甘蔗品种,才能满足生产需求。目前,甘蔗品种单一(新台糖型品种占近50%的面积),抗旱和广适应性品种缺乏,不同熟性品种的搭配和布局不合理,与甘蔗生产对品种多样性的要求具有较大差距,致使甘蔗单产低,全省平均农业单产为4.2吨左右(在近70%的旱地蔗区平均亩产仅为3.2吨左右),低于广东(5吨/亩)和广西(4.5吨/亩)的水平;甘蔗品种更新步伐不快,平均比广西、广东落后4-5年;品种熟期集中,榨期短,生产上过多地强调早熟,以致加工后期产糖率明显下降;甘蔗生产总量不足,制糖效益欠佳;品种单一,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病虫害)。 4.6.2.2甘蔗先进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程度不高 高产高糖高效的甘蔗生产综合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面积不广,甘蔗种植和生产经营粗放。具体表现在:一是节水抗旱技术研发滞后,旱地甘蔗生产效率低。肥水管理不合理,普遍存在超量施肥、偏施N肥的问题,平均施肥量为世界水平的3倍,直接造成肥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引起土壤酸化、地力退化和环境污染。二是病虫危害严重。甘蔗黑穗病、锈病等主要病害和螟虫等地下害虫危害加剧,每年造成减产20%以上,同时,化学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对环境安全构成威胁;三是蔗区劳动生产率低,单位面积的生产总量低,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低。 4.6.3甘蔗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社会化服务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保证,目前云南甘蔗社会化服务比较单一和薄弱,对甘蔗种植者的服务大多由制糖企业和农技部门提供,主要以预购定金或其他方式向糖料生产者提供购买良种、肥料、农药、机具、农膜等生产物资,扶持资金,对糖料生产者进行种植管理技术的指导和推广等,由于企业基地面积大,蔗农多,这种单一的社会化服务力量很难提供完善的服务,服务质量和水平也不会太高,同时这种方式也直接或间接地加大了龙头企业的负担。 5 提高云南甘蔗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甘蔗产业化发展是增强云南省食糖竞争力的有力措施,蔗糖产业化的发展要在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思想下,重点解决龙头企业的建设和产业化组织形式的选择,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经营及运行机制以及政策机制。 5.1尽快建立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 应加快甘蔗生产、销售的市场化改革,转变政府的职能,打破甘蔗生产经营的地区封锁和垄断,充分利用和发挥市场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重新配置,建设公平、充分的市场环境,利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锻炼和提升相关市场主体的素质,提高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使龙头企业注重和提高生产加工的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的竞争与开拓能力,促进蔗农增加不断增强风险意识、科技意识、市场与商品意识,促进产业链相关主体加强合作与联合,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和营运效率。 5.2提高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创新产业化组织形式 5.2.1加快甘蔗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从现有的甘蔗生产协会、专业合作组织的实践来看,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协助组织技术培训,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协调生产资料的利用,尤其是农业机械的使用;成立由产量相似的几家农户组成糖蔗生产互助组,协调劳动力、生产资料的利用;减少砍工费用,稳定了砍收季节的前中后期砍蔗零工计件价格,协调管理好外来工;保持甘蔗砍收质量,降低扣杂损失,协助维持甘蔗运输秩序,避免运蔗司机坑农;预防火灾,防止原料甘蔗外流和被炒卖等等。甘蔗专业合作组织是蔗农、企业和市场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与甘蔗产业化经营息息相关。云南当前甘蔗生产、服务的合作组织发展仍然缓慢,今后要进一步制定和落实扶持政策,从财政、土地、用电、金融信贷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要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民自愿为前提,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的,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结合甘蔗生产、加工等特点,积极引导制糖企业、种植大户、技术服务部门、各种经济组织和能人举办甘蔗生产协会和甘蔗专业合作组织,为甘蔗生产提供物资供应、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产品收购、加工储运等多种经营服务,提高蔗农组织化程度。 5.2.2不断创新甘蔗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 根据国家《糖料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和建立“公司+农户”的现代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的要求,以合同制为基础的契约化管理模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公司如何连接农户却有很多选择,从过去的实践来看,公司直接连接农户在生产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甘蔗种植科技含量低、蔗区分散、蔗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差、蔗区不稳定、甘蔗生产集约化程度低等问题,即使采用“公司+种植大户”的组织形式也由于土地流转的限制、组织化程度低,种蔗效益差等原因无法维续。经过近几年摸索和实践,在临沧等地探索出“公司+糖料甘蔗专业村+农户”的产业化组织模式,实施效果非常好,值得其他蔗区借鉴。例如永德县的具体做法:先按照全村宜蔗面积中甘蔗的种植面积比例、蔗区种植的集中度、道路条件等选择专业村;然后以村委会为单位,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承包,并由企业根据专业村建设进度逐步配套水利,主道路的砂石、弹石路面铺设等硬件改造。同时对达标后的专业村,统一给予高于非专业村甘蔗5元/吨的价格收购;专业村每入榨一吨甘蔗,给予村委会1.5元/吨的专业村建设费用,其中村委会50%,村民小组50%。实践证明这种组织形式是个多赢的举措:对农民来说,一是获得技术支持的程度提高。由于集中连片种植,改变了以往蔗区小而分散的状况,农民可以获得更完善、更及时的技术辅导和技术支持;二是蔗区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三是收入增加。原料甘蔗价格相比有一定提高,规模效应得以体现。对企业来说,一是原料甘蔗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二是大规模集中连片的甘蔗种植,使得砍、运、榨更具计划性和合理性;三是原料运输距离缩短,大大节约生产成本。对村上来说,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基金,可以用来发展本村的公益事业或用来开发新的产业,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压力。 5.3创新与推广科技成果,提供产业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是推进甘蔗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动力之源。要实现用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必须加速科技创新步伐,改造传统落后的种植技术和生产手段。 5.3.1加快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 2009年9月云南农业厅启动了“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甘蔗产业是全省首批启动的8个项目之一,这为推动云南甘蔗产业技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要依托现有省、州(市)、县科研、技术推广力量等资源,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农业发展目标的甘蔗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通过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品种研究、集成、试验示范和推广;收集、分析产业及其技术发展动态与信息,系统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和研究;最终达到技术集成、资源聚合、效益集聚,提升甘蔗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5.3.2加强科技培训和推广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市、县、乡三级甘蔗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引进充实甘蔗科技人才,不断加大对甘蔗科技推广和服务设施设备的投入。结合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鼓励和支持蔗糖业优势产区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和方式,在稳定现有农技推广队伍的基础上,积极扶持集体、民办等科技服务组织,实行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多元化发展。在甘蔗优势产区重点县创建一批以甘蔗专业农技站、甘蔗科技示范场和专业合作组织结合的“三位一体”农技推广组织,使科研与生产、推广紧密结合,为甘蔗产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加强蔗农科技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其掌握和驾驭科技的本领。 5.3.3加快甘蔗良种及配套技术的推广 甘蔗是制糖工业的原料,世界各蔗糖生产国家都以不断更新甘蔗品种作为持续发展本国蔗糖业的一项战略措施。甘蔗品种的优劣是影响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世界上甘蔗生产先进的国家如美国和澳大利亚,每年都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甘蔗良种的选育研究及更新换代。实践说明,高产、高糖蔗糖良种的推广和使用对蔗农和制糖企业都是有利的,云南甘蔗生产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困难都说明,选育和推广应用高产、高糖、抗逆和广适应性的甘蔗新品种,加快甘蔗品种的更新换代,是我省甘蔗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针对云南蔗区立地条件多样性的实际,最好由政府统一协调,组织科研机构与制糖企业联合开发,培育出适合本地区气候、土壤及栽培条件的甘蔗良种,以避免盲目引种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任何品种都是内在基因与环境条件互相作用的产物,良种需要满足相应的条件才能表现出好的特性,要根据甘蔗品种不同特性尽量满足其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条件,才能实现高产、高糖的目的。推广中要重视现有成熟技术因地制宜的加以配套实施,加大良法推广应用,如:深耕深松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冬植地膜覆盖技术、旱地喷灌和滴灌技术、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等,良种良法配套,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同时大力推广规范化的间套作技术,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综合效益,提高甘蔗生产的比较利益。 5.3.4提高甘蔗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甘蔗生产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生产,所需投入劳动量多、尤其是甘蔗砍收,要求时限短、劳动强度大,多数蔗农均需雇用强劳力,导致砍收费用一再攀升,云南省每吨甘蔗砍收费用,从2006年30-40元上升到2009年的60-80元,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成为影响蔗农收入的重要因素。甘蔗生产机械化是提高产量、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劳动力需求及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现行国家实施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为推动云南甘蔗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后一段时期,云南甘蔗机械化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区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械化深耕深松。长期以来,云南甘蔗生产沿用传统人工操作,耕整地方式方法落后,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且由于耕层浅,其保水能力差,而利用大马力拖拉机耕种,实施蔗地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层,可以达到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保墒能力,为甘蔗的发芽、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使甘蔗萌芽快、苗齐苗壮,在整个生长期中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促进甘蔗获得高产。二是甘蔗收获机械化。收获是整个甘蔗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用工量占整个甘蔗生产过程(整地、种、管、收)的60%以上,在原料蔗入厂成本中,人工砍收劳动成本占整个种植成本的30%左右,而且劳动力价格不断提高,造成其原料蔗生产成本越来越高,甘蔗生产的效益受到了很大影响,甘蔗收获机械化已经成为部分蔗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机械碎叶还田。既节约了处理蔗叶的劳动力,通过蔗叶还田,又实现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的目的。 5.4加强龙头企业建设 龙头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其规模大小,经济实力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业化的效果和水平。发达国家及我国产业化经营成功的实例表明,经济实力和服务手段较强,企业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才能带动基地,联系农户,扩大规模,开拓市场。因此,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必须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素质。 5.4.1加快龙头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 一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明晰、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要求,将企业的改制、改组、改造与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进行认真综合管理。属于体制性问题的,要抓住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属于管理问题的,要尽快改善企业的质量、成本、营销等各项管理;属于设备、技术问题的,要大搞技术改造,积极开发新产品。另一方面,合理制定规划,通过资产重组形式,逐步培养一批跨地区的大型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经济实力,提高企业开拓市场、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动和辐射能力,防止龙头企业在低水平重复建立和在低水平上过度竞争。 5.4.2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科技创新是推动甘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企业要在提高质量和科技进步方面走在前头,要抓标准化生产,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产品质量是竞争力的核心,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龙头企业要高度重视原料蔗加工制成品的质量标准和食品安全,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确保产品的安全卫生。龙头企业要率先执行国家制定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主动把质量及相应的技术规范和农艺要求引入农户,带动农户和基地的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要积极争取通过国际相关组织的质量认证、安全卫生认证,以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格和国外消费者的信任。还要对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和卫生检疫等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一个企业的质量和信誉,要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树立,而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毁于一旦。 要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推广机构的合作,走农科教相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这是提高企业市场开拓能力的关键。企业要不断地健全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逐步发展成为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强的现代企业或企业集团。要加快技术推广步伐,通过多种形式,把各种实用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5.4.3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5.4.3.1明确经营方针 制糖企业要立足甘蔗产业的发展,要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扩展,努力提高加工产品的精度和深度,努力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防止盲目地“多角经营”、上项目、铺摊子。具有比较优势的集团公司,要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通过兼并、联合、联营等方式,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力。 5.4.3.2创造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这一概念所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还是“诚信”两个字。龙头企业要在企业内部创造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要鼓励创新,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同时最关键的还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要遵从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商业伦理,始终把诚信放在突出位置,对蔗民负责,对消费者负责,没有这一条,什么企业文化也不能持久。 5.4.3.3培养高素质的企业家和职工队伍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企业家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龙头企业的经营者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严于律己,开拓迸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企业家要有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应该是懂经营、善管理、办事公平、作风正派的经营管理人才。同时,企业要把培养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放在重要位置,因为即便是进行简单产品的生产,但如果员工素质不行,也做不好,所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员工技能和素质的培训,加强人力资本的管理。 5.4.4创新技术,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利用率 技术创新对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主要有:第一,技术创新是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从云南现有制糖企业看,大都是以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进行生产,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而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是使甘蔗产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蔗糖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发展历史说明,没有创新就没有发达的蔗糖业。技术创新是蔗糖业优化甘蔗品种,节能降耗,治理环境的重要前提。第二,技术创新是蔗糖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技术创新,开发或推广新工艺、新技术,企业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制糖业的技术创新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企业制糖技术(设各、工艺)的创新;二是综合利用(蔗渣、糖蜜)技术的创新;三是废物、废液治理技术的创新。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持续稳定发展,充分利用资源使人们获得现阶段的经济效益,又能使环境不受污染或污染减少,不损害后人的利益。其包括的内容有:制糖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更新,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能耗、物耗,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在市场具有竞争优势;蔗渣、糖蜜综合利用,调整蔗糖业的产品结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食糖业是比较容易进入的产业,虽然前期投资大,但其加工技术比较简单,一旦有相当的利润,大量的企业就会进入,长期在低端产品中竞争是很危险的。因此,必须加快发展蔗糖深加工和糖基化工业,延长产业链,从原来制糖、制酒精等传统产业中开发新产品,进行多元化经营,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生产效益,使企业向农民让利成为可能。甘蔗除大部分蔗糖分被提取出来制各成品糖(自砂糖和赤砂糖)外,有机非糖分大都被转移到糖厂的副产物中。蔗糖工业除食糖和乙醇等主产品外,由其衍生的副产品多达20余个,提高糖厂副产物或废弃物的有效控制和综合利用率是制糖企业减少污染、提高综合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 5.5创新和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 5.5.1完善甘蔗收购价格形成机制 理想的最低保护价的确定方法应该是政府退出,由真正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双方依据市场供需状况共同制定。在价格形成中政府的定位则应该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和推动蔗区蔗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蔗农维护自身权益和价格谈判的能力;二是引导和促进制糖企业与蔗农之间形成紧密型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引导和支持甘蔗产业化经营组织建立市场风险基金制度,实行“以丰补歉”,增强蔗农与龙头企业共同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基金来源可以由企业每年从税后利润中扣拨一定比例计提风险金,也可以由企业与农户共同逐年提取,有条件的也可由地方财政每年拨出一定额度资金与企业共建风险基金。 针对目前甘蔗定价仍然达不到理想状态,需要政府进行直接的干预,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价格的形成机制,在收购价格的形成过程中,不仅有制糖企业的参与,更重要的是也要有蔗农利益代表的参与,多听取蔗农的意见,在充分考虑生产成本、市场价格、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同时,还要考虑甘蔗品种差价、甘蔗与其他农产品的合理比价等因素,合理制定价格,维护各方的利益。 5.5.2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一定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为前提,以保护和获取利益为目的结成的利益联合体。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产业化经营主体在经营环节上实现利益平衡的手段和工具。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多样化,无论哪种利益联结方式,都要坚持农民和企业自愿互利的原则。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要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形成比较稳定的产品购销关系和利益共同体。这样,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结成“互惠互利,配套联动”的经济共同体,二者相互依存,真正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风险共同体,才能有力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协调机制是多形式、多样化的,既可以是经营层面的结合,也可以是产权层面的结合;可以是松散型,也可以是紧密型的。 一是应加快推进甘蔗联动价格、二次结算政策的规范实施。糖价与蔗价联动,实践证明是一个惠及工农的互利共盈的好办法。这项政策广西已推行多年,省内德宏等州市近年来也积极推行。但前因几年糖价在低位运行,虽然有的企业已经在实行糖蔗价格联动试点,但蔗价与糖价无法联动。2009/2010榨季全国食糖市场供求偏紧, 糖价在高位运行,糖价涨幅屡创新高, 制糖企业基本上可以做到减产不减收,有的还会增收,蔗农如果不能分享糖价上涨的利益,显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种蔗积极性。尤其在农民因严重干旱、霜冻灾害损失较大的时候,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种蔗积极性,对于今后甘蔗原料的恢复发展,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当前在全省加快推行糖蔗联动价、二次结算,既有条件、又很迫切。 二是积极推动龙头业的产权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引导和发展股份合作制,建立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将资本联合与劳动联合结合在一起,蔗农既参加劳动,又集资入股,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方式,使企业与农民由各自独立的利益的主体变为统一的利益主体,协同一致地承担风险、化解风险。 三是健全产业化经营的约束机制。通过签订合同,合理确定有关各方的责权利,处理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以及各种服务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要维护生产者的利益,其中包括在系统内部稳定地实行一些“非市场安排”。 5.5.3完善产业化经营的保障机制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检验检测体系、引导龙头企业执行国家农产品质量标准,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推动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二是积极发展甘蔗的政策性保险。鼓励保险机构开办农业保险业务,实行甘蔗农业保险,将自然灾害的风险损失或蔗农独自承担的风险损失,分散到各年和各投保人,从而提高单个蔗农抵御风险的能力,保障蔗农的收入。三是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的功能。龙头业应积极参与和利用期货市场,减少突发性因素干扰,降低生产周期对甘蔗生产的影响,通过期货交易避免蔗糖跌价损失,避免经常出现货款不兑现的“打白条”现象,用契约保证生产者的利益。 5.6强化政府职能,加强综合服务 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市场农业自我积累、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一种基本经营方式,是多元参与者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要求政府在指导和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理念和工作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规划、调控、服务和监督上来,由单纯管理型转变为管理服务型,“走政府支持企业,企业组织生产的路子”。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合理运用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促进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健康发展。 5.6.1增加投入,改善生产基础设施 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加大生产基地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一是可以通过合理、适当增加制糖企业允许计入生产成本的道路、农田水利建设维修费;二是地方财政可按制糖企业对国家上交的税收比例划出专项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加大财政对产业发展的投入;三是调动和整合各种渠道资金投入甘蔗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扶贫资金、水利投入、发改基本建设资金等,不断增加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改善蔗区基础设施条件,夯实发展基础。 5.6.2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创新 依据“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逐步培育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土地利用的规模效益。当前应做好以下工作:①逐步完善农地市场的制度建设。加强农地地籍管理工作,建立农地流转价格评估制度,运用有关地价理论及合理的方法,依据市场供求状况、土地位置、肥力、基础设施状况等指标对农村土地进行价格评估,逐步形成以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及转让价格、土地所有权交易价格为核心的农地流转价格体系,建立和健全包括地价评估、代理、咨询、仲裁等在内的机构及其相关的制度。②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在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农地经营以家庭承包为主,保护农户合法权益下,因地制宜地开展多形式土地流转,通过有偿让渡土地使用权,可实现土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以优化配置。③加强政府对农地市场宏观调控。运用政策、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和法律手段引导、规范农地流转,正确引导土地流转方向。 5.6.3产权制度创新 甘蔗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都是从国有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部分企业大都由于改制不到位,体制和规模己远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迫切需要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进行资产重组和制度创新。但由于涉及国有资产的处置,必须由政府出面实施,这样才能在确保公有资产不受损害的前提下,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和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 5.6.4完善政府的引导和宏观调控机制 政府运用计划、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和其他宏观调控手段等所组成的,对农业产业化经营进行宏观引导和调控的体系,主要包括:①做好甘蔗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规划;②在金融、税收和财政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倾斜扶持产业化经营。在信贷方面,政府主要通过信贷资金的倾斜,支持甘蔗产业,促进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在税收方面,政府通过研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减轻龙头企业负担,对非公有制与公有制龙头企业、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纳税,实行国民待遇。在财政方面,政府建立对农业投入的约束机制,规定财政支农支出增长比例,从而增加财政支农资金总量;③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法律法规建设;④加强协调,理顺管理体制,消除旧体制的障碍等。 [1] 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张群群,黄涛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1999 [3]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出版社,1987 [4]科斯.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5]国鲁来.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促进政策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6) [6]蒋和平.中国现代农业建设成就与模式.《农业展望》,2007(2) [7]唐春根、李鑫.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世界农业,2007(2) [8]薛桂霞.日本新农业经营稳定政策分析.农业展望,2007(3) [9]庞鸿钧、付英.山东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世界农业,2007(4) [10]龙方、任木荣.农业产业化产业组织模式及其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 (4) [11]郭晓鸣、廖祖君、付晓.龙头企业带动型、中介组织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比较——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7 (4) [12]王爱群、夏英、秦颖.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合同违约问题的成因与控制.农业经济问题,2007(6) [13]黄俐晔、张德扬.地方政府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分析——广东的实践.农业经济问题,2007(7); [14]韩淑明.山东省潍坊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考察.中国农村经济,2007(8) [15]柯炳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现代农业中的若干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7(9) [16]卢向虎、秦富.国外“一村一品"运动对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借鉴.世界农业,2007(10) [17]蔡荣、虢佳花、祁春节.农业产业化组织治理机制及其效率特征.农业经济导刊,2007(10) [18]刘海清.我国甘蔗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热带农业,2009(1) [19]李杨瑞、杨丽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甘蔗产业和科技的新发展.西南农业学报,2009(5) [20]张跃彬、吴文才、刘家勇、赵俊.现代甘蔗产业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建议.中国糖料,2008(4) [21] Wade,R.Governing the Market: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 Industrialization,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0 [22]王厚俊,徐妍.农业产业化组织建设问题研究.农村经济,2005(12) [23]黄根喜.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2(3) [24]余英生.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要有新突破.中国农业信息,2005(2) [25]宋先信、骆明惠等.浅谈农业化经营.湖北农业科学,2004(1) [26]王先锋.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运行机制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1(1) [27]张文礼.农业组织制度创新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选择.甘肃社会科学,2000(6) [28]陈跃云南甘蔗农业未来发展的取向及对策.中国作物学会甘蔗协会,2002(8) [29]张跃彬.中国蔗糖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分析.甘蔗糖业,2004年(5) [30]徐封聪.蔗糖产业面临的困难和对策.亚热带农业研究,2005,1 (3) [31]李杨瑞.正在崛起的中国甘蔗糖业.广西农业科学,2005,36(1) [32]王厚俊.市场体系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2) [33]胡小平、孔喜梅.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利益保护.经济学家,2005(6) [34]郝朝晖.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深层思考.农村经济,2005(2) [35]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农业经济问题,2006(3) [36]尹成杰.新阶段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及其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6(3) [37]王学真、高峰、公茂刚.农业国际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6(5) [38]牛若峰,夏英.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9]田永强、董炜娜.关于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