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省内动态
2012-07-31 10:32:37  产业经济研究室

绿色希望 从这里放飞--考察富宁县蔗糖产业发展侧记

6月的富宁大地,群山蜿蜒翠绿,焕发生机与活力!

宽畅的罗富高速两旁,绿油油的甘蔗林随风舞动,青翠欲滴!

这里,有目前云南省最大现代化的制糖企业——日榨12000吨甘蔗制糖生产线的云南富宁永鑫糖业有限公司。

这里,有40万亩的甘蔗种植面积,每年榨蔗量55万吨以上,促进农业增收达3亿元……

201262528日,红河州金平县糖业指挥部组织了以金水河镇为主的沙依坡、金河镇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考察组,到文山州富宁县考察学习蔗糖产业建设。笔者有幸成为考察组一员,一同前往耳闻目睹!

富宁县位于文山州东部,与广西百色地区接壤,蔗糖产业是该县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的重要支撑。20112012榨季,全县总榨蔗量54.97万吨,产糖6.24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47亿元,促农增收3亿元,农民人均增收800余元。

在富宁县归朝镇300亩蔗糖原料生产基地,40余个甘蔗品种的长势各显特色,一目了然。我们的考察组被这片郁郁葱葱的甘蔗种苗基地吸引住了,陪同前往考察的富宁县农业局经作站佟站长向我们介绍说:“这300亩蔗糖原料生产基地的建设,解决了我们县甘蔗生产上品种单一、产量低、糖分低的实际问题,提高了甘蔗种植质量,甘蔗平均单产达8吨以上,每年为全县提供甘蔗良种800余吨,为全县大面积生产基地的建设起好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大面积种植。”

 2008年以前,富宁县每年甘蔗种植面积仅在3万亩左右,所产甘蔗大部分是群众土榨成糖零星销售,处于自产自销的状态。2008年开始,富宁县委、县人民政府通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决心把发展甘蔗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支柱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并引资建设蔗糖加工生产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全力推进甘蔗原料基地建设,使全县甘蔗产业迅猛发展,种植面积从2008年的5万亩猛增至2012年的40万亩,覆盖了全县13个乡镇116个村委会1210个村小组3.6万余农户。

 “我们村共有1601000多人,现在好一点的田地都种甘蔗了,共种植了600多亩,平均亩产量7吨,产出的甘蔗公司全部收购,一点也不用担心。”归朝镇归朝村委会大田坝村民小组长农绍海充满自信地告诉我们。在归朝镇,几乎所有的村委会都这样种植了甘蔗,象农组长这样自信十足的村民也很多。

40万亩!这个不小的数字,绝不是天文。当一浪又一浪的连片甘蔗林大面积地奔入我们眼底时,大家的情绪高涨了,心情激动了。在归朝镇归朝村委会、孟村村委会种植甘蔗的公路沿线,科技直通车还没完全停稳,大家就迫不及待地跳下了车,赶上前去咨询和了解,“现在是第几年甘蔗了”,“第一年每亩产量几吨”,“第二年又是几吨”,“每亩收入多少,”“请人管理怎样分配收入”……一个一个的疑问,在田边地角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们这帮来自边境一线的同胞弟兄瞬息间就对种植甘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向那里的蔗农和管理者们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归朝镇孟村村委会黄支书说:“我们的农田全部已经栽甘蔗了,以前很怀疑到底栽甘蔗给得吃,不敢栽,现在看来确实是得钱了,村里出去打工的人大部份都回来栽甘蔗了。路下面这片地(约200多亩)就是我承包管理的,现在已经是第二年了,亩产量达到7吨,亩收入3500元左右,我不着操心,请零工放点肥,打点药,就等起拿钱了喃。”

黄支书说的很轻松,他请人管理的甘蔗,不用操太多的心,每亩40%的纯利是保证的,这是一个很诱人的百分比数字!确实是,富宁县从2008年开始,才四、五年时间,就培植出了这样一个实实在在的主导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个亿以上,这种推动产业发展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我们在富宁县农业局了解到:该县蔗糖产业的发展,县委政府审时度势,在“超前谋划,高位推动;引进龙头,强力带动;抓好示范,全民发动;落实责任,强化服务;加大投入,破解瓶颈”等一系列推广工作措施中,的确付出了不少的心血。如今,产业有了起色,有了希望,他们最大的体会是:蔗糖产业的发展必须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必须强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必须充分发挥资金投入的保障作用;必须有效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参与热情。正如归朝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罗云堂所说:“我一直参与这个产业的推动和发展,开始之初,难度确实大,我们的工作队员、科技人员起早摸黑,宣传发动,指导服务,很辛苦。但这也确实是一个立竿见影的产业,老百姓看到了效益,接受了,工作就好做了。”

考察结束了,大家的心里暧乎乎的,热血沸腾,信心增强了,各抒己见,纷纷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借鉴和学习富宁县蔗糖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学习富宁县蔗糖产业的发展精神,要结合我县实际,支持农村群众种好甘蔗,壮大蔗糖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一同前往考察的金水河镇党委书记高美琼说:“我们金水河镇有好些老百姓的闲置地很多,但是因为意识淡薄,只会一味的栽木薯栽包谷,没有种植甘蔗的积极性。所以,这次镇党委政府专门组织了各村委会支书、主任及部份村民小组长,走出来考察和学习,让他们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带动村民发展。”难怪在考察期间,她几次把龙骨村委会龙骨二村小组长熊自才拉到身边,亲自问:“给看到别人是怎样栽的了”,“产量都到7吨以上还怀疑什么,”“给相信政府了”......让我们的苗族小组长实实在在的触动!

金水河镇南科村委会拉祜族支书张文忠更是感慨不已:“我和主任这两天已经看准了了解好了,在心里已经打算好了,我们老实商量了,要向镇上报名年底种植1000亩甘蔗任务,主要给哈尼族、苗族、拉祜族栽,莽人也要给栽20亩!”

 “这次考察的效果很好,应该说这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另一种宣传发动方式,通过耳闻目睹达到学习的目的”。县糖料甘蔗产业开发工作队常务副队长王江兵由衷地说。

今年上半年,我县已完成了10834.52亩的春季甘蔗种苗种植任务,目前甘蔗长势喜人,已进入分蘖发展期,全县上下正加强中耕管理工作。日榨8000吨的甘蔗制糖厂正着手规划和建设,土地已征用完毕,这个甜蜜的事业已成雏形,有了可放飞的绿色希望。

县糖料甘蔗生产办公室主任、农业局局长李家南说:“富宁县山区、海拔、气候与我县十分相似,适宜种植甘蔗。通过这次考察对比,两县的发展模式相似。在之前,最担忧的是甘蔗收割运输问题,在实地借鉴了富宁县的经验和做法后,这个问题解决了。我认为,我们县只要糖厂能按期建设投产,蔗糖产业的推进和发展是没有问题的,是很有希望的!”

(云南糖网—滇糖信息)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