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体系建设综合试验站
2012-08-28 17:06:10  产业经济研究室

临沧综合验站积极行动起来 全力抓好粘虫防治工作

   

进入8月以来,临沧市降雨频繁,气温适宜,特别有利于迁入性粘虫的繁殖和集中危害。据2012824统计,全市共发生粘虫17.14万亩,成灾面积达4.7 万亩,绝收面积0.048万亩。其中:凤庆县发生1万亩,云县0.64万亩,永德县0.512万亩,镇康县11万亩,双江县0.26万亩,耿马县3.73 万亩。是近年来在甘蔗上发生面积最大的年份,据临沧市甘蔗站在部分蔗区调查,虫口密度达30-415/平方米,给甘蔗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此,各县(区)糖办、甘蔗技术推广站、糖业公司应尽快安排技术人员深入蔗区,开展粘虫发生危害情况调查,并积极做好防治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以确保全市甘蔗生产安全。

一、高度重视  及时部署

各县(区)糖办、甘蔗技术推广站、糖业公司务必高度重视粘虫防治工作,及时安排部署,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立即行动起来,做好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力争将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强化监测  准确预报

做好田间发生情况调查,是科学防治的前提条件。为此,各县(区)糖办、甘蔗技术推广站,糖业公司的技术人员要迅速深入田间地头及时开展虫情调查,准确把握本地粘虫发生情况,明确发生分布区域、田间虫口密度和重点防治田块,及时发布虫情信息,指导开展防治。

三、突出重点  集中防控

根据粘虫的发生危害特点,要强调“突出重点,集中防控”。积极组织开展好大面积的联防联治,有效防治低龄幼虫,严格控制重发田幼虫转移危害,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

四、加强宣传  强化指导

针对粘虫发生情况,各县(区)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粘虫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粘虫防治工作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并进而得到社会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要加大技术指导力度,对重点发生区域技术人员要进村入户、包片蹲点,面对面、手把手地帮助农民做好防治工作。

五、采取有效措施  做好防治工作

粘虫属迁飞性、爆发性害虫,繁殖速度快,短期内就会暴发成灾,3龄前虫体小,食量小,容易防治,3龄后虫体增大、食量也大、抗药性明显增强。因此,防治上以采用化学防治为主,特别是要重视在3龄前进行防治。

(一)药剂防治

根据粘虫的生物学特性,主要是在成虫期和幼虫期进行防治。

1. 成虫防治。从我市现有条件出发宜采用糖醋诱杀法和灯光杀虫法。

1)糖醋法。取红糖350、酒150、醋500、水250、再加90%的晶体敌百虫15,制成糖醋诱液,放在蔗田诱杀成虫,以减少成虫产卵量,达到降低虫口密度的目的

2)灯光诱杀法。在成虫交配产卵期,于田间安置杀虫灯,灯间距100,晚8点至早5点开灯,诱杀成虫。

2. 幼虫防治。在幼虫发生初期及时喷药防治,把幼虫消灭在3龄之前。当蔗田虫口密度达每平方米30头以上时,即应用药防治。可选用的农药有50%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20%灭幼脲3号悬浮剂或25%氰辛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5%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5%氰戊菊酯(来福灵)乳油、2.5%溴氰菊酯(敌杀死)等

田间施药注意事项:施药时间应在晴天上午9点以前或下午5点以后,若遇雨天要及时补喷。喷药是要做到喷雾均匀、周到,田间地头、路边的杂草都要喷到。遇虫龄较大时,要适当加大用药量。同时,要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确保喷药人员安全。

3.建封锁带,防止转移。在粘虫发生迁移危害时,可在其转移的道路上撒毒土,进行封锁。

(二)农艺措施

主要抓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清园工作。主要是针对受害蔗园进行中耕除草,包括田边地头,道路两旁的杂草都要铲除干净,减少粘虫的繁殖藏身场所。二是及时对受害甘蔗进行施肥,促进甘蔗生长。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