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动态 > 省内动态 > |
| 2013-06-24 21:52:06 产业经济研究室
甘蔗是云南省景东县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是景东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项传统支柱产业,全县甘蔗生产,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政府通过对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引进外企(恒东恒漫制糖有限公司),加大扶持力度、鼓励甘蔗下田,优化布局,采取有效措施,把甘蔗生产作为一个大支柱产业来重点培育,使蔗糖产业得到稳健发展。 1、各级部门尤其县农科局积极组织人员深入蔗区多渠道开展各种甘蔗新技术宣传、培训, 2013年分别到锦屏、文井、大街、花山、太忠、漫湾、林街组织村组干部、蔗农进行甘蔗高产栽培及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宿根蔗退化综合防治、甘蔗间套种等技术培训214期20186人次。 2、加大良种推广。从2012年起,恒东恒漫制糖有限公司每年按工业入榨量每吨提取1元,在榨季结束兑现(4月30日前)农业和科学技术局作为甘蔗良种引进、试验示范、新技术推广费。甘蔗技术人员加强对甘蔗产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提高蔗农综合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3、公司提供贴息贷款。一是对连片种植规模在20亩以上的农户提供租地费,标准为:山地250元/亩,沙坝地、水田550元/亩。二是种苗贴息贷款。三是每亩预供100公斤的甘蔗专用肥料,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肥料价格不高于市场价。以上三项贴息贷款在当年甘蔗款中扣回。 4、提取甘蔗原料发展工作经费。从2011/2012年榨季开始,按工业入榨量每吨3元提取甘蔗原料发展工作经费,由企业在当年榨季结束后第二月,按0.8:1:1.2的比例在乡(镇)、村、组中进行分配。 5、扶持种植大户。对连片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的农户,除扶持租地费外 (租地费按每年每亩500元计,还本不支付利息,并在第二年从蔗款中扣回本金),在技术等其他服务上给予更多的扶持帮助。 6、统一认识,加强领导。蔗糖产业是我县的传统支柱产业,是蔗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为蔗区农民实现脱贫解困、财政增长、农村社会稳定做出过贡献。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调整充实了县蔗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站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以实现景东率先跨越发展为目标,进一步统一认识,树立信心,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巩固蔗糖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7、提高种蔗科技含量,促进蔗糖产业健康发展。推广良种良法,提高良种覆盖率。大力推广以新台糖系列、粤糖系列、闽糖系列、云蔗系列为主的高产抗旱新品种,按照甘蔗标准化生产技术科学种植,到2015年末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大力推广甘蔗间套马铃薯、玉米、大豆、蔬菜等模式,实现蔗粮双丰收。 8、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努力在甘蔗单产、含糖分、出糖率和企业产品质量,以及安全生产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甘蔗平均单产5吨,力争达到5.5吨以上;含糖分提高到14.5%以上;出糖率达13%以上;安全生产率达到99%以上。 9、蔗区道路的维护。企业应预留蔗区道路维护资金,纳入企业核算,并按实际需要,对蔗区道路进行维护,确保运蔗通畅。 10、实行优质优价。甘蔗现金收购,优质优价原则,优良品种450元/吨,普通品种420/吨;工业入榨量1000-1500吨村民小组企业奖励1000元,1500-2000吨奖1500元,2000吨以上奖2000元,10000吨以上奖6000元等。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2012/2013榨季全县甘蔗种植面积完成 5.171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0.6686万亩,增长14.85%,其中新植2.0051万亩,宿根3.166万亩,农业总产量21.9322万吨,农业平均单产4.24吨,工业入20.1915榨量万吨,产糖2.34万吨,甘蔗出糖率11.47%,农业总产值达9340.8万元,工业总产值达1.287亿元(以目前糖价5500元/吨计算,不含酒精产值)。 2013/2014榨季全县截止5月30日,甘蔗种植面积完成 5.3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0.1288万亩,增长2.43%,其中新植1.07万亩,宿根4.23万亩,预计农业产量可达23.32万吨,农业产值达1.0亿元,工业入榨量20万吨,产糖2.44万吨,工业产值达1.46亿元, 产糖率达12.2%,农业平均单产达4.4吨/亩。蔗糖产业呈稳健发展。 (云南糖网—滇糖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