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体系建设功能研究室
2013-12-19 16:33:46  产业经济研究室

越南农科院甘蔗研究所科技人员到云南甘蔗所进行技术培训

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ECCAST-GMS)组织下,自2009年开始,云南和越南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开展了人员互访、甘蔗种质交换和技术交流工作。双方共交换甘蔗种质10余份,实现人员技术交流20余人次。促进了双方甘蔗科技进步和技术发展。

越南甘蔗种植面积与云南相当(30万公顷)。其蔗区自然条件非常有利于甘蔗种植,但蔗糖产量相对较低。2012/2013榨季,越南蔗糖产量为151万吨(云南224万吨)。主要原因是其甘蔗产糖率较低,仅为10%(云南12.5%以上)。基础建设投入和技术滞后是制约其蔗糖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为提升越南甘蔗科技水平,应越南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要求,越南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两名科技人员Nguyen Minh HieuLe Ngoc Hai 2013124-19日应邀到云南甘蔗所就行了为期16日的技术培训工作。主要培训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甘蔗茎尖脱毒培养方法。主要是甘蔗的宿根矮化病和甘蔗花叶脱毒技术和方法。

2. 甘蔗宿根矮化病和花叶病的检测技术。包括PCR方法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RT-PCR方法检测甘蔗花叶病。

3. 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和具体操作。包括目的基因引物的设计,目的片段的克隆测序方法,SSR分子标记方法,DNA的提取,转基因甘蔗研究的方法。

4. 实验仪器使用的教学以及具体参数的设置。包括PCR仪,双向电泳仪,杂交仪,真空转印仪等。

5. 甘蔗新品种田间试验技术和筛选方法。

通过技术培训与交流,提升了研究方法和技术水平。因时间关系,越方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加强培训的愿望。培训期间,越南科技人员还就越南甘蔗研究、甘蔗糖业发展及甘蔗科技现状与存在问题与云南甘蔗所科技人员进行了交流。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