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体系建设综合试验站
2014-01-07 16:17:39  产业经济研究室

云南省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到临沧市指导甘蔗防冻减灾工作

1225-27日,云南省甘蔗产业技术体系育种与繁育研究室岗位专家、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陈学宽研究员、育种室主任刘家勇副研究员等一行4人到临沧市指导甘蔗防冻减灾工作,在临沧市甘蔗站周中站长、董有波副站长等陪同下,深入临沧市甘蔗站云县幸福试验基地和百亩核心示范区检查指导体系试验示范工作,实地检查了试验基地“云南省第十二轮甘蔗新品种区试(新植和宿根试验)”、“云南省第十三轮甘蔗新品种区试预试”、“云南省第三轮生态育种扩繁试验”、“云南省第四轮生态育种试验”等课题实施情况,听取了技术人员课题实施进展情况汇报,对各品种材料田间农艺性状进行观测和评判;查看了百亩核心示范区展示的云蔗05-51、云蔗01-1413、云蔗05-197VMC88-354、德蔗03-83、桂糖02-901、柳城03-1137、柳城05-136、福农38号等甘蔗新品种田间表现,对综合性状表现相对较好的云蔗05-51、德蔗03-83、桂糖02-901、柳城05-136等品种,建议提供到示范县不同海拔区域、不同光热土壤条件作进一步试验示范种植,并做好跟踪调查,为加大推广应用完成甘蔗良种种源储备;就实施好体系试验示范工作与我站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并对2014年体系工作进初步安排和指导。同时,陈学宽研究员一行在董有波副站长、耿马县糖办董大荣主任、耿马区域推广站杨绍聪站长、镇康县甘蔗站王顺有站长等陪同下,深入受灾较重的耿马县勐撒镇、四排山乡、镇康县勐堆乡等查看甘蔗受冻情况,对县乡科技人员、糖厂农务员和蔗农进行现场指导培训,提出防冻减灾技术措施:一是及时科学组织抢收入榨,减少甘蔗产量和糖分损失。要求选择晴天收获,并采用快锄低砍,对土壤湿度较大的田块,要求采用干石灰消毒处理宿根蔗桩伤口;二是及时施肥覆盖,保护下季宿根蔗蔸。在前植蔗收后,及时增施肥料,每亩施尿素15-20千克,普钙30-40千克、钾肥10-15千克,施肥后采用地膜全覆盖,提高甘蔗抗寒能力;三是新植甘蔗种苗留种,要求选择无受灾或轻度受灾的田块留种,若需要选择受灾田块留种,在采种时要进行种苗发芽培养试验;四是由于甘蔗受霜冻后蔗叶干枯,易引起火灾,引导蔗农做好火灾防控工作,杜绝甘蔗火灾发生;五是针对云南蔗区正处于一年中气温最低时期,极可能再次发生严重霜冻,提醒全省蔗区农业部门和甘蔗制糖企业密切注意当地气象预报,积极做好防控应对措施,加大防范霜冻灾害技术措施的宣传、指导与培训。至1227,临沧甘蔗受灾面积达29.5万亩,成灾12.5万亩,绝收3.5万亩,产量损失25万吨,经济损失10750万元。由于目前全市16户糖业企业只有永德糖业集团永康糖厂、临沧南华糖业公司南伞糖厂2户开榨,甘蔗受冻产量损失还在蔓延。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