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实用技术栽培技术
2014-03-07 13:26:42  产业经济研究室

旱地甘蔗节水抗旱标准化栽培技术

一、旱地甘蔗“槽植法”节水抗旱栽培技术

“槽植”法即沿等高线开植蔗沟并封闭蔗沟两端,形成一个“槽”,保持水土,减少径流;蔗种置于沟底板土上,覆盖土后加以镇压(压实覆土层),使沟底板土、种苗和覆土层紧密结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利用毛细管水以提高出苗率;充分发挥“槽”的保水、保肥作用,加宽播幅,增加有效茎数,达到增产增糖的目的。

“槽植法”适宜各种不同类型的旱地蔗区推广应用。

1、槽深30厘米,播幅宽30厘米,槽心距90厘米,土壤肥力低行距宜小,肥力高行距宜大,严格要求现挖现栽,开挖深沟、板土下种、闭垄、栽后镇压、覆膜一次完成。

2、槽植栽培操作规程

开沟:植蔗沟必须沿等高线开挖(在开沟犁开沟的基础上,按规格人工捞宽,加深沟底),以利保蓄降水。沟底宽(播幅)要保证,挖到板土上,不留松土。

闭垅成槽:植蔗沟的两端封闭,形成“槽”状。若植蔗沟太长,则可根据地形,隔1020,留下一个20厘米宽,30厘米高的隔埂,形成若干个“槽”,以便于截留保蓄降水,减少地面径流和水土流失。

放种:采用三芽苗或双芽苗,芽朝两边,排放于沟底板土上。

施肥:若有堆厩肥,则每亩施用1000千克,施于种苗之上,然后使用2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钾,50千克普钙,50千克硅钙肥混合施于厩肥之上。若缺乏有机肥,则将化肥(包括硅肥)混合均匀施于种苗两则。

盖土:将下一沟挖起的潮湿细土覆盖上一沟之种苗,覆土厚度4厘米

镇压:覆土后,将覆土层压实(或用锄拍紧)。

化除:在下种覆土后,盖膜前,采用除草剂喷施,一般选择早晚或土壤潮湿情况下,每亩使用莠去津200毫升或阿灭净100,对水60千克,对沟内表土均匀喷施。

盖膜:秋植蔗不需覆膜,冬植蔗则要求覆膜。地膜厚度应选择0.008-0.012毫米,宽度新植蔗40厘米,宿根蔗60厘米,盖膜的墒面要整成板瓦形,盖膜时地膜要拉紧铺平,紧贴墒面,再用细土沿地膜四周边缘压紧、压实,不通风漏气,地膜透光面不少于20厘米。

田间管理:槽植栽培法的田间管理主要是追肥培土、病虫害防治以及地膜覆盖的护膜、揭膜等工作。

追肥覆土:一般在雨季到来的5月份结合培土进行追肥工作,亩使用尿素40千克,普钙20千克,均匀撒施于槽内,然后进行3厘米覆土,避免肥料挥发。在甘蔗后期有脱肥现象的,在8月份中下旬要及时补施壮尾肥,一般以亩20千克速效氮为宜。

病虫害防治:甘蔗在生长过程中,随时要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在白蚁为害严重的旱地蔗上要在甘蔗栽培下种时采用甲基异柳磷、米乐尔、丁硫克百威等药剂防治,甘蔗生长前期注意防治螟虫、金龟子等害虫。

地膜护膜和揭膜:甘蔗盖膜的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检查,发现裂口要及时用细土封口压实,同时,部分出土不能自行破膜的幼苗,要人工破膜辅助出苗,以免造成烧苗。为发挥地膜作用,盖膜时间可适当延长,在云南蔗区,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中旬,随着雨季的来临,结合小培土或施肥时揭膜。

3、槽植栽培法宿根丰产管理

旱地甘蔗槽植栽培通过深耕深种,板土栽培和一系列丰产管理,已为甘蔗根系的生长创造了深、松的土壤环境。槽植栽培不仅根系扎得深,而且伸展的范围大,可以从土壤中吸收到更多的水分和养分,这些都为宿根蔗的后续丰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槽植栽培管理与普通沟植管理有所区别,第一、要坚持适时收获、快锄低砍、蔗叶还田。第二,为充分发挥槽穴植保水保肥抗旱的特点,在宿根施肥覆土上,一定要注意浅覆土,保持槽和穴一定的深度和形状。

适时收砍,保护蔗蔸: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宿根蔗发株重要因素,收获过早因越冬期低温干旱,地下活芽容易干坏闷死,造成发株少,缺塘断垄;过晚又减少翌年宿根蔗生长期。根据云南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要求对留养宿根的蔗地在大寒过后收砍,其中立春前后砍收最好,在大寒(1月中旬)前收砍蔗地要实行宿根蔗地膜覆盖。

坚持快锄低砍:使用小锄低砍,不仅可以增加当年4%的甘蔗产量和提高一定的蔗糖分,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翌年宿根蔗萌发。收砍工具要求锋利,砍时入土3厘米进行,砍面要平,减少病菌感染。

蔗叶还田:甘蔗收砍后,清理田间蔗叶,将蔗叶堆放蔗地行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接受阳光增加地温。

施足基肥:旱地槽植开垅松蔸在晚霜过后即可进行,旱地蔗土壤干旱,要求只开垄不松蔸,并且边开垄边施基肥边闭垄,同时进行。特别干旱蔗地,在有适量降雨时,才能进行开垅施肥,以避免蔗蔸受旱。槽植宿根蔗基肥一般亩施尿素20千克,普钙30千克,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15千克

早施攻茎追肥,后期补施壮尾肥,促进生长,根据宿根蔗早生快发的特点,大伸长期来得早,要及早抓好大伸长期的追肥,攻茎肥以尿素30千克、普钙20千克,同时伸长后期补施壮尾肥,满足甘蔗生长的需肥要求,施肥后进行3厘米覆土。

二、旱地甘蔗“穴植法”节水抗旱栽培技术

“穴植”适宜于坡度较小,土壤质地较好,耕作层较深厚的旱地蔗区推广应用。“穴植”栽培和“槽植”栽培相比,在挖穴栽培上每亩多花工3个,但增产幅度比“槽植”高10%(绝对值)。

穴植法分两种模式,即圆形模式和矩形模式,每种模式又分三种规格。

(一)圆形模式(适合于机械挖穴),分以下三种规格

以上三种规格适用于下等、中等、上等不同肥力的土壤采用。

(二)矩形模式(适用于人工挖穴),分三种规格

1、长120厘米,宽60厘米,深35厘米,穴边距宽行为60厘米,窄行20厘米,每穴下芽32个。每亩396穴,亩下种量12672芽。

2、长140厘米,宽70厘米,深35厘米,穴边距离宽行80厘米,窄行20厘米,每穴下芽45个。每亩277穴,亩下种量12465芽。

3、长150厘米,宽75厘米,深35厘米,穴边距离宽行80厘米,窄行20厘米,每穴下芽50个。每亩244穴,亩下种量12200芽。

这三种规格分别适用于下等、中等、上等肥力的土壤采用。

栽培操作规程

(一)整地:整地是通过深耕、犁耙、使土壤达到深、松、细、平的目的,为甘蔗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保水保肥土壤环境。整地应根据不同土壤地块,因地制宜进行。土壤物理性状较好,土层深厚而疏松,可免耕挖穴。若系宿根蔗翻种,可在人工挖出部分蔗蔸后而进行免耕挖穴。土壤板结,挖穴困难者,应翻犁一次后挖穴。总之,整地应在易于挖穴,便于推土的前提下,结合地块,前作情况,灵活掌握。

(二)挖穴:根据土壤肥力、坡度等因素确定采用的规格后,用煤灰或生石灰划线、将穴的形状勾画出来(大面积生产上,只画出第一排,以后按第一排的规格对照进行)。挖第一排穴时,先将表层熟土堆放在一边,将底层生土放另一边。第一排挖好后,紧接着放种施底肥。之后,开挖第二排,将挖起的表层熟土整细后覆盖第一排之种苗,余此类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边挖、边将挖出的土拍实压板,否则土将难于堆放。

2、穴口与穴底要保持同样长、宽,不能上宽下窄,否则影响土地的有效利用率。

3、穴底要平,不留松土,便于放种。

4、穴与穴要对齐,横成排,直成行,既有利于通风透光,又便于田间管理。

(三)放种:先沿着穴底边线摆种苗,再向穴的中间部分放种,种苗应与穴的长边平行。蔗种在穴内要分布均匀。

(四)放基肥:若有堆厩肥,最好将潮湿堆厩肥均匀放于种苗之上,然后将化肥施于堆厩肥上。若无堆厩肥,则将化肥与熟土拌匀,施于种亩之上。一般中等施肥水平的底肥用量是2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钾、50千克普钙、50千克硅钙肥。各蔗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掌握。

(五)盖土:覆土厚度3厘米为宜,若不盖膜,则覆土适当加厚。

(六)化学除草:在种苗覆土后盖膜前进行蔗田化除,一般选择早晚或土壤潮湿情况下,每亩使用40%莠去津20080%阿灭净100,对水60千克,对穴内表土进行喷施,可有效地防除杂草。

(七)盖膜:秋植蔗可不盖膜,冬春植要求盖膜,地膜厚度应选择0.008-0.012毫米的薄膜,盖膜时地膜要拉紧铺平,紧贴墒面,再用细土沿地膜四周边缘压紧、压实,不能通风漏气,地膜要注意保证有足够的透光面。

(八)田间管理、施肥等管理与槽植法相同。

穴植宿根丰产管理

    穴植的宿根管理原理与槽植宿根基本相同,宿根丰产管理上,不要求开垅松蔸,但在苗期要求追施提苗肥,施肥量尿素15千克、普钙30千克、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15千克,施肥后覆土3厘米,其它管理方法与槽植相同。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