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动态 > 省内动态 > |
| 2014-04-01 16:20:46 产业经济研究室
中新社临沧 控明不到30岁,但他已经在缅甸滚弄与云南临沧市跑运输10来年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的终点不在中缅边境清水河口岸,而是直接进入距离口岸 “今年2月,这个糖厂投产,我就给他们拉甘蔗,一趟下来有600多元人民币,很划算。”控明说,之前,他父母收购玉米给他运输,运至清水河口岸卸货只有300元人民币,但现在多跑10多公里,就可以多赚一倍。 他介绍,甘蔗不但让他可以赚得更多,也在改变着缅甸边境居民的生活状况。“种玉米、水稻的只是糊口,种甘蔗的日子就好过了,有了钱好多人家这两年都买上了摩托车。” 控明笑言:“跑了一个月耿马,最大的感触是当地到处开工建设的工地厂房、路上车辆频繁穿梭,平时中国朋友所说的‘大工地’名不虚传。” 事实上,雇用控明运送甘蔗的企业——孟定南华糖业公司就是云南沿边开发开放“大工地”催生的产物之一。这家还未完全建成的糖厂设计日处理甘蔗1万吨,是耿马县规模最大的糖厂,制糖甘蔗90%以上来自与耿马毗邻的缅甸果敢、滚弄、户板、南邓等地区。 “公司收购甘蔗价格平均在每吨400元人民币,这远高于缅甸国内价格,所以蔗农收入也有很大提高。”孟定南华糖业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大力称,按照每亩5吨产量计算,种5亩甘蔗,收入就在1万元人民币,这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王大力称,该公司计划将境外甘蔗园面积从现在的10万亩,增加到27万亩,每制糖期入甘蔗128万吨,通过发展甘蔗产业促进沿边开发合作。 记者走访云南耿马、镇康县时看到,来自缅甸和中国的运输甘蔗的车辆繁忙穿行于各个口岸。镇康县工业商务和科技信息化局副局长罗顺员介绍,2013年,该县南伞口岸进口货值为2655万美元,进口货物主要为甘蔗、木材、矿产品等。镇康县现有2家糖厂,原料多为境外替代罂粟种植的24万亩甘蔗。 耿马、镇康同为云南沿边市临沧下辖的两个边境县,均与缅甸接壤。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临沧市为边境经济合作区,随着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升温,众多企业看好临沧边贸发展,甘蔗产业迎来新契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