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动态 > 国内动态 > |
| 2014-11-17 20:55:19 产业经济研究室
新疆绿华糖业制糖车间拥有员工152人,加上生产期招收的季节工,车间人员多达200多人,具有人员多、工艺流程长,机械设备多的特点,为了提高产品质量,车间加强现场管理重落实,使产品质量稳步有升。 加强现场管理——牢固树立员工的质量意识 针对具体情况车间采取了利用学习、板报等多种宣传形式,营造出“质量在我心中,成本在我手中”的管理理念。让每一位员工走进车间,走上工作岗位,就能以此督促自己的操作行为,工作态度。使质量意识牢固树立在每个人的心中,并付诸于实际工作中。今年榨期,车间对成品工段的罐箱、槽体用砂纸打磨,用面粘等方法多次进行彻底除锈,降低不合格品罐数。生产期,对出现影响产品质量现象,车间员工无不关心这一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提出热主灰加灰,提高糖汁热稳定性建议等等好的合理化建议。许多合理化建议经采纳并在实际生产中对提高产品质量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加强现场管理——规范操作,实行指标化管理 近年来,由于不同团场、不同片区甜菜品质的差异给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车间实行指标化管理,工艺管理人员根据甜菜品质的变化,制定出相应合理的工艺技术指标,操作指标下达后,岗位操作工必须严格按指标范围进行规范操作。由于制糖生产线较长,岗位多,大多数岗位是人工操作,所以要抓好指标化管理。首先强调均衡化生产,要求制糖化验室配合工艺管理人员要经常的随机抽查岗位操作情,确保指标的合理性和随时了解操作指标的完成情况。其次采取指标合格率和奖金挂钩的激励机制,以督促岗位操作工提高指标的合格率,同时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今年生产期,车间连浸组操作工李爱梅下班后不顾疲劳,向指标完成较好的班次同事虚心学习。初到饱和岗位的张新玲等员工,为提高指标合格率,,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由于大家把每一组工序都想象成用户,规范操作,糖水质量得到层层把关,环环相扣,保证了均衡生产,提高稳定产品质量。 加强现场管理——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 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车间始终把完成生产任务和保证员工安全与健康统一起来,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安全工作纳入班组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首先积极配合公司每年对接触成品糖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其次各项工作的现场必须有2人以上。为做好安全工作,生产期中每班有专人进行所属设备的巡回检查,从“看、闻、听、摸”四个方面进行检查,做到事故隐患及时发现并排除,防患于未然。为防止事故的发生,增加对单机和重点设备的检查次数。做好交接班工作,并做好设备运转的详细记录,一方面确保设备高效安全运转保证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为检修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加强现场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现场质量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车间各项工作的展开都围绕这个中心进行,通过采取以上措施进行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走出了加工低品质甜菜对产品质量影响的误区,产品质量逐年提高。 实践证明,现场管理,是产品质量的保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