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省内动态
2015-02-09 20:19:27  产业经济研究室

红河州4年内4家糖厂关门 蒙自糖厂本榨季后关闭

 

蒙自糖厂41日前结束最后一个榨季将结束榨糖使命
红河州4年内4家糖厂关门


  记者 王宗林
  这是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召开最后一次榨糖工作会议,蒙自南华克林糖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蒙自糖厂)在今年榨季结束后不再进行蔗糖生产。蒙自市副市长许红岗在召开的年度榨糖工作会上惋惜地说。
  由于糖业不景气等多种原因,蒙自糖厂决定停产转型,这也是红河州4年来关闭的第4家糖厂。
  许多种植户将改种其它农产品
  离蒙自市城区20公里外的雨过铺镇,拉甘蔗的车辆排成长龙前往蒙自糖厂。
  驾驶员李志学说,他不光自己种甘蔗,也拉甘蔗赚点钱。不过,这季甘蔗收完后他就不会拉甘蔗到蒙自糖厂了,公司早就给甘蔗种植户打了招呼,榨完这季,公司不再榨糖了。很多种植户将改种其它农产品。李志学也准备改种枇杷。
  在蒙自糖厂的门前,保卫科的工作人员忙着指挥拉甘蔗的车辆。保卫人员缪在祥看着门口拉甘蔗的长龙叹息道:这种景象明年不再有了。
  缪在祥说,蒙自糖厂于1974年创办,属于国有企业。2005年,蒙自糖厂改制成为蒙自南华克林糖业有限公司,由洋浦南华糖业集团接管。但公司的好日子没好过几年。从2010年开始,由于
干旱减产,公司的开榨量不够,虽然糖价好,但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近这两年糖价走低,公司无法经营,这个榨季结束后不再榨糖。

  产量不及设计产能的三分之一
  许红岗说,蒙自市甘蔗种植面积不稳定,生产水平低,管理粗放,精细化管理程度不够;蔗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蔗区道路、水利设施不够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资价格和劳动力工价持续上升,甘蔗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种植甘蔗的比较效益不明显;制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品结构单一、综合利用水平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因素,导致企业连续几年亏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蒙自市蔗糖产业的发展。这是蒙自糖厂关门的原因。
  蒙自市蔗糖办公室负责人说,蒙自糖厂关门不再榨糖的原因还有,按照蒙自糖厂的设计产能,每天可以榨2000吨甘蔗,每个榨季要工作120天,那就是24万吨甘蔗,这样糖厂才能维持生存。蒙自属于坝区,随着社会的发展,栽种其它植物比栽种甘蔗赚钱,很多村民都不愿意种,最近几年的甘蔗产量不及设计产能的三分之一。就在2010年遇到糖高宗,糖价达到7000/吨,但就在这个榨季,只有不到3万吨甘蔗,最多能产3500吨糖,看着糖价一路飙升,公司还是亏损。
  蒙自市蔗糖办公室负责人说,最近4年来,糖厂连续亏损,光是2013年,就亏损3000多万元,再加上甘蔗种植面积不够、原料不足等原因,最终还是走到了头。至于公司260多名工人的去向,该退休的退休,该分流的分流,具体的方案还要等研究。
  两个乡镇的甘蔗由邻县糖厂收购
  许红岗说,本榨季将于41日以前停榨。停榨以后,蒙自市山区乡镇,除水田和冷泉两个乡镇外,全市其他乡镇全部退出甘蔗原料种植。目前,蒙自市与金平县协商好了,以后水田乡、冷泉镇的甘蔗生产由金平县金珂糖业公司扶持发展和收购。
  至此,红河州已有4家糖厂关门。红河州工信委消费品、食品工业科科长普丽华介绍,此前停止榨糖的3家糖厂分别是:云南力量生物制品公司旗下的竹园糖厂、洋浦南华糖业集团开远明威公司、建水东糖糖业公司,加上蒙自糖厂,红河州4年内有4家糖厂关门。
  普丽华说,最近这两年,糖价从7000多元/吨降到最低3800/吨,红河州的甘蔗最低收购价为420/吨,按照10吨甘蔗榨一吨糖来说,糖企亏损很大,根本无法支撑。但蔗糖产业仍旧是红河州的主导产业之一,只是蔗糖产业发展转向南部山区县,山区的坡地无法种植其它收益高的庄稼,而种植甘蔗又比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收益高,百姓的种植积极性还是高的。
  数读
  2000
  蒙自糖厂的设计产能,每天可以榨2000吨甘蔗,每个榨季要工作120天,那就是24万吨甘蔗,这样糖厂才能维持生存

  7000
  最近几年的甘蔗产量不及设计产能的三分之一。就在2010年遇到糖高宗,糖价达到7000/吨,但就在这个榨季,只有不到3万吨甘蔗,最多能产3500吨糖,看着糖价一路飙升,公司还是亏损。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