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动态 > 国内动态 > |
| 2015-06-11 21:06:27 产业经济研究室
品种退化产量和价格低迷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糖蔗品种退化、糖蔗和糖价低迷等因素,种植糖蔗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糖蔗面积逐年减少。海南省农业厅近日印发海南省糖蔗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性意见的通知,明确全省糖蔗种植面积计划在三年内调减30万亩,以“调精、调优、调高”为目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糖蔗产业曾经是我省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是地方税收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逐年增加、糖蔗品种退化、糖蔗和糖价低迷等因素,种植糖蔗效益低,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糖蔗面积逐年减少,一些蔗农主动或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改种了其他经济作物。 海南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海南省糖蔗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其中儋州、昌江、临高、白沙等4市县种植面积较大,占83%。据统计,2014年全省糖蔗种植面积为88万亩、同比减3.2万亩,总产量389万吨、同比减29万吨。 据介绍,近年来海南糖蔗品种退化,管理粗放,甘蔗产量和价格低,效益差。2014-2015榨季食糖价格持续下跌,糖蔗收购价格为400元/吨,以平均亩产4.42吨计,亩产值1768元。近年来砍蔗、地租、机耕等成本逐年提高,甘蔗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目前砍蔗成本每吨160元左右,每亩糖蔗生产成本在1500元左右,不计算租地成本,蔗农亩利润在300元左右,若计入地租,每亩亏本200元左右。 蔗糖价格低,制糖企业严重亏损,糖厂拖欠蔗农蔗款严重。目前,原料蔗的收购价、运输生产维修费用、工人工资等费用,每吨糖的生产成本为5300元,加上销售增值税每吨糖销售价为6200元。目前食糖市场价格低迷,4300元/吨,制糖企业严重亏损,糖厂拖欠蔗农蔗款严重,农民缺乏资金投入,加上甘蔗价格低,农民种植糖蔗没有积极性。 糖蔗种植3年调减30万亩 遵循海南省“十三五”农业规划思路,糖蔗种植以“调精、调优、调高”为目标,充分征求农民改种的意见,尊重农民土地自主经营意愿。政府扶持引导,建设改种示范基地,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全省糖蔗种植面积计划在3年内调减30万亩,2015-2017年平均每年调减10万亩。调减糖蔗面积以发展种桑养蚕、热带水果、瓜菜、茶叶、雪茄烟叶、山油茶、淮山、花卉等为主。据调研,种植1亩桑树一年可养蚕5-6张,每张可产鲜茧80-100斤,按目前市场价格,亩产值7200元左右,亩成本约2000元,亩纯利润约5200元。种植淮山和雪茄烟叶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每亩淮山平均产量2000多公斤,按田头收购价5元/公斤计,亩纯利润4000-5000元。引进企业发展雪茄烟叶,能有效解决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如儋州市光村镇雪茄烟草生产基地,吸纳当地近500户农民在基地打工,人均年收入近1.5万元。 海南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要求有关市县要制订促进糖蔗产业结构调整的扶持政策,各级财政要安排糖蔗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在良种良苗、节水设施等方面对改种农户给予扶持,金融部门要安排小额信贷支持等,充分调动农民改种的积极性。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推广集中育苗。引导企业设立改种作物产品收购点,统一收购农民改种作物产品,同时引导部分糖厂转产,更新糖厂设备,改进制糖工艺,实现适度规模加工,降低加工成本,提高糖蔗收购价格。(海口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