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动态 > 国内动态 > | |||||||||||||||||||||||||||||||||
2010-11-04 22:26:16 产业经济研究室
1、中国甘蔗制糖业发展情况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广东及沿海蔗糖业逐步发展,到了40年代以后取代四川发展为中国新的产糖区,一直到1992年六十多年中,广东成为中国的食糖中心,其历史最高产量是1991-1992年榨季曾达到216.35万吨。但从上世纪70年代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由于广东的地理位置和改革开放程度的差异,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壮大,导致整个蔗糖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致使中国的食糖生产向广西、云南转移,从1992-1993年榨季开始到现在广西甘蔗种植面积、蔗糖产量已连续12个榨季居全国第一位。 2、2009-2010年中国甘蔗制糖产业分析 2.1食糖生产投入成本逐年提高 一、进入2010年由于各种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的比价效应,甘蔗自身种植成本的大幅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之后土地扩种面积的有限,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或许今后几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增加的幅度会相对的有限,大幅扩种发生的几率不会很大。无形中推高甘蔗原料的成本。 二、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即使09/10榨季广西的甘蔗收购价出现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农民实际收入增加幅度并不大,而且由于遭遇连续减产,甘蔗量减少,农民增收并不明显,再加上近期糖价暴涨,各地农民对10/11榨季的甘蔗收购价格普遍持较高的预期。 三、加上油、电、煤、运的价格上升,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的负担相应加重,龙头企业的生产成本很难控制到理想状况。就目前现状而言,食糖价格和企业生产成本、原料蔗价格和蔗农收入、种植结构比例等关系难予调整到合适的状态,增大了巩固发展蔗糖产业的难度。 另外,甘蔗种植、管理、砍运成本上升、农资价格上涨以及劳力紧缺也影响蔗糖产业发展壮大。 2.2 甘蔗种植管理粗放,平均单产较低 多半群众受文化层次低等因素的制约,科技种蔗、科技管蔗水平不高,普遍存在着甘蔗下种和中耕管理比较粗放的现象,大部分群众为了完成任务草草下种、重种轻管,特别是中耕管理期间较为明显,多半群众往往不会管理、不愿管理或管理不及时、不到位,投入减少,这是造成甘蔗平均单产较低的主要因素。同时,蔗农的对于甘蔗良种重视度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甘蔗的良种的优良率,导致单产不高效益低,种植面积难于扩大。 群众生产都是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投入人力多,效率低。甘蔗生产也是这样,机械化作业程度很低,既不能降低劳动强度,影响工作效率,又不能提高甘蔗单产。 甘蔗种植品种老化、混杂,新的优良品种引进、示范推广步伐不快,优良品种不多。甘蔗种植品种固定化,且种植比例较大,使得单产和质量双双降低,种蔗效益随之下滑。同时,还普遍存在品种结构不够合理的现象,早熟品种少,中熟品种占比例过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早期开榨生产和科学砍运调配。 2.3 蔗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由于过去资金困难,道路和水利建设质量不高、效益不显,一定程度上制约甘蔗的提质增效。一是水利化程度低。尤其,是2009年的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就对云南地区的旱情,造成异常天气影响较大。 蔗区水利建设因受历史、资金和环境的影响,还没有完全配套到位,蔗区水利化程度不高,水利灌溉面积不多,有收无收,多收少收完全取决于年度间天气的好坏,产业整体抗灾能力弱。二是蔗区道路等级低,路网不健全部分蔗区自然屯较为分散,土地零星小块,加上过去为了稳定粮食生产,充分发展旱地、山坡地种蔗,造成蔗区运距较远、路况较差,除少部分可利用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运输外,60%的道路是制糖企业和群众自己修建、自己维护,投入少,道路维护能力弱,多数路段均为晴通雨阴,在砍运榨期间一遇到降雨就无法运输,导致停榨期推迟,既影响当季效益,还影响下季生产,形成恶性循环。 3、蔗糖工业的横向与纵向发展分析 在食糖产业的发展中,打通产业链上下游,食糖产业发展的初期横向发展,各个企业竞争激烈,但是在产业发展的中后期,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存,尤其是纵向发展占据主要地位,并且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显著作用。 3.1 横向发展 横向发展就是指产业集群的横向形成。 横向形成是指同类型企业的形成:横向形成产业集群之初,企业之间更多的是表现为竞争关系,也就是产品属于同一种类。某个区域产生横向产业集群,第一批企业示范效应作用特别大,从而有更多的企业模仿出现。 依靠政策和科技进步,蔗糖产业、品种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原料基地和企业生产规模配套发展,不断壮大,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M公司近几年来通过生产布局、产业结构的科学及合理调整,将糖厂迁移至更接近原料产地的市郊,并扩大了单个糖厂生产规模,降低了单位食糖生产成本,成功实现了制糖的集约化生产。M公司近年来还不断推行产品结构调整,拓展制糖产业链,提高榨糖副产品的资源利用水平,公司已经形成了制糖—蔗渣浆—造纸的较为成熟并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链,该产业链的形成有利于M公司抵御食糖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当甘蔗产量增长时,食糖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将下跌,而公司造纸的原材料较为充足,造纸原料成本将下降、盈利水平将提高,从而消减糖价下跌对M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而甘蔗减产,糖价上涨,蔗渣浆和纸张的价格也会上涨,销售价格上涨将减轻由于减产对M公司经营业绩造成的压力。但是这种原料波动引起的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的影响仍然有一定的周期性,由于蔗农和市场对价格波动的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价格和产量的变动往往不是同步的,因此对于价格和供求关系会产生“矫枉过正”的情况。就如2004年甘蔗的增产导致食糖价格走低,2005年初大旱,甘蔗大幅减产,而价格上涨到 2005 年下半年才逐步体现,因此2005年食糖出现价低量减,导致公司的盈利大幅下降;2006 年在糖价上涨因素的影响下,甘蔗增产,而涨价的影响从2005年波及到了2006年,因此2006年出现食糖量增价涨,公司盈利大幅增加的情况。从近三年公司盈利的波动就可以看到,在造纸和制浆业务的规模还远不及制糖业的情况下,甘蔗产量和食糖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依然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影响。 3.2纵向发展——不断拓展、延长产业链 广西制糖企业以甘蔗为原料。甘蔗制糖的产品和副产品———糖、蔗渣、滤泥、糖蜜等能够进一步加工制造成更多的产品,如纸、酒精、酵母、味精、柠檬酸、蔗蜡、蔗糖酯、食用色素等。然而,目前多数制糖企业只利用了甘蔗的极少的一部分,比如用甘蔗制糖,生产的部分蔗渣用来造纸和纤维板,这远未充分发挥甘蔗多种资源的作用。 纵向发展是不断拓展制糖产业的产业链,使其发展更加的发散更加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
从表1可以看出,贵糖股份(000833,股吧)的资产负债率基本属于正常水平,南宁糖业(000911,股吧)的资产负债率较高,但是两公司的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大多在95%以上,长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与短期负债的比重严重失调。从表1还可以看出,尽管08年制糖行业糖价大幅下跌,糖市低迷,南宁糖业的资产负债率比2006年、2007年有所提高,而贵糖股份的资产负债率基本属于正常水平。对南宁糖业和贵糖股份两家公司的业务进行对比发现,尽管同为以制糖为主业的公司,却存在不同的业务结构。南宁糖业目前的收入还主要以制糖业为主,而贵糖股份在纵向一体化方面做得优于南宁糖业,其收入结构中机制纸所带来的收入已超越了机制糖收入,分散糖价波动带来的风险的能力较强。 由于制糖产业的周期波动明显,单一的制糖企业在经营环境、市场价格等方面往往面临极大的风险,而容易导致业绩的起伏不定。在加强原料的综合利用,降低吨糖耗蔗、通过发展关联产业扩大经营范围、提高抗风险能力方面,贵糖股份走在了前列。贵糖股份形成了以制糖为核心,甘蔗-制糖-废糖蜜制酒精-酒精废液制复合肥,以及甘蔗-制糖-蔗渣造纸-制浆黑液碱回收两条主线的工业生态链,此外还形成了制糖滤泥-制酒精等副线工业生态链,这些工业生态链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既节约了资源,降低了成本,还治理了工业污染,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但是就目前国内包装纸的市场情况看,市场仍有一定的缺口,需求增长速度也较快,随着公司机制纸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的降低,加上市场开发力度的加大,公司造纸业的盈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糖价波动对于上市公司盈利的影响。 因此,广西制糖企业应积极以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使制糖工业由单一的生产结构转变为资源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不仅是工业反哺农业的需要,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与减少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制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我国蔗糖业发展的三点建议 4、1 搞好协调服务,实行产业集中管理 (1)、高度重视蔗糖产业的发展。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提高对发展蔗糖产业的重要性认识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对蔗糖产业的组织领导,督促检查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协调各部门支持蔗糖产业的发展,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支持蔗糖产业的发展。 (2)、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蔗糖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明确统一蔗糖产业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蔗糖产业管理工作。 (3)、加大对蔗糖产业的扶持力度。蔗糖产业的发展要保持扶持政策的稳定性的连续性。既要鼓励企业继续加大对蔗糖原料生产的扶持力度,同时政府每年也要从财政预算中拨出专款支持蔗糖产业发展。重点在基地建设,良种推广,技术普及方面进行投入。并帮助企业协调好银行贷款,启动小额信贷,完善企业对甘蔗种植的扶持办法,继续对蔗糖产业的发展实行项目配套扶持。 4.2 搞好蔗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坚持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做好产业规划布局,要注意的两个原则是:①从大局规划布局产业,充分考虑各产业之间的关系,既要根据需要、也要切合实际,要按照区域化布局、良种化种植。②要坚持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是要充分考虑产业发展与兼顾蔗农利益的关系。要通过继续扶持种植和实行甘蔗最低保护价收购来,继续提高甘蔗价格保证农民利益,并偿试实行价格联动政策。通过采取糖价与甘蔗收购价挂钩,提高甘蔗比较效益,增强竞争优势。二是改善蔗区生产条件,增强蔗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提高蔗区生产的水利化程度。三是改革耕作制度,要在合理规划布局的前提下,实行作物轮作。避免甘蔗与香料烟种植的矛盾。推行冬玉米套种甘蔗,并逐渐探索一条提高甘蔗种植节令的路子,加大秋植蔗和冬植蔗的种植面积。 4.3 坚持高产栽培,实行集约化经营 要利用成熟的甘蔗生产技术指导大面积生产,改善耕作条件,提高技术标准,实行深耕种植,提高宿根年限;②要完善良种推广体系,搞好良种的引进繁育试验示范和推广。要筛选一批综合性状好,适应大面积推广的高产高糖良种,同时探索相应的栽培配套技术,千方百计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要从面积效益型转移到高产集约型上来,通过加强管理提高甘蔗生产的综合效益。 (云南糖网—热点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