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动态 > 国内动态 > |
2010-11-10 19:19:35 产业经济研究室
一、广西蔗糖业现状 1、植蔗已成当地农民增收重要途径 广西是世界上发展甘蔗糖业最有优势和潜力的地区之一,蔗糖业总体规模从1992年开始至今保持全国第一。近年来,广西的日榨产能从05年的39万提高到目前的63万吨,产糖量从05年的530万提高到09/10榨季的710万,产糖量占全国比重从58%上升到66%,蔗糖生产已成为广西大部分市、县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植蔗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2、产业布局日趋合理,结构调整卓有成效 2003―2007年广西优势产业规划明确提出,要提高蔗糖业生产水平,巩固蔗糖业在全国的生产地位,在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蔗区的扶持力度,抓好蔗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糖料蔗生产效益。近年来,广西通过加大对蔗糖业的引导和支持使原料蔗生产逐步向优势产业带集中,形成了“重点发展崇左市、来宾市、南宁市和柳州市主要蔗区,因地制宜巩固发展百色市、河池市及部分桂东南和沿海蔗区”的产业格局,已经建立起稳固的重点糖料蔗生产基地。 3、糖企集团化凸显规模效益 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企业改制和重组,引进多元投资主体参股改造制糖企业,推动跨地区、跨所有制联合,实施规模制糖战略。比如以南糖、贵糖等糖业集团为基础,分别在南宁、贵港、来宾、柳州、崇左等市及区直农垦系统,通过强强联合组建了5―6家市场竞争力较强、产糖量占全区80%以上的企业集团。截至目前,广西共组建15家大型糖业企业集团,基本形成了跨市、跨县进行糖业种植与加工,实现了粗糖与精糖加工互补,县域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的新局面。总体来看,广西制糖企业的集团化使规模效益进一步凸显,资源、资金更加集中,各个企业对榨季生产成本及糖市价格的控制能力更强,基本形成了“市场化、集团化、联动价”的发展模式。 4、糖业生态产业初现雏形 广西率先在全国形成“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废液―复合肥”和“甘蔗―制糖―蔗渣―制浆造纸”两条综合利用链条,以新型制糖产业、蔗渣制浆造纸产业、生物工程产业、食糖深加工产业、生态农业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兴产业集成的糖业产业集群初步成型,基本形成自我循环的再生链条。目前,广西已能实现一根甘蔗有6个加工点:制糖、养殖、造纸、酒精、肥料及生物化学。据测算,广西一吨甘蔗产生的经济效益为1378元,1元糖的产值可带动社会总产值16.3元。 二、广西蔗糖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1.原料供应环节 由于糖厂销售收入中的70%是付给蔗农的甘蔗收购款,因此原料成本对吨糖成本的高低影响很大。与国际上甘蔗种植发达地区相比,广西甘蔗原料成本相对偏高,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甘蔗生长地理环境先天不足。广西属热带与亚热带高温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雨热同季,干冷同期,虽较适合甘蔗生长,但平地少、山地多,水利设施不足,甘蔗生长大多依赖自然降雨,加上桂北的南岭缺口可以使北方冬季冷空气顺利南下,冬季的寒露风和霜冻对甘蔗产量和含糖量形成了巨大威胁。 与甘蔗生长条件更优越的古巴、巴西、东南亚国家相比,广西甘蔗的生长环境劣势明显。 第二,甘蔗种植相对分散,不成规模。甘蔗种植的生产率和规模会影响糖厂的原料成本。广西甘蔗种植处于零星生产状态,未形成规模生产,而世界主要产糖大国蔗区规模较大,多以农场或糖厂自办基地为主。如美国糖厂的甘蔗原料大部分由自己的农场供给,很少部分靠农场主供给,其拥有的蔗地规模一般有近千英亩,植蔗的单位生产率比我国高4―8倍。另外,种植的分散化不利于水利设施建设,良种与科学种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收获期的统一安排和机械化农作,而且大量蔗农对少量承包蔗地收入的严重依赖会使甘蔗收购价不易调整,导致糖厂的生产经营难以灵活适应市场的供求形势。 2.生产环节 第一,生产方式小而全。在生产模式上,目前世界主要产糖大国多实行原糖、成品糖“二步法”生产模式,食糖生产特点是“季节性生产,全年加工”。广西现有的制糖企业基本上都属于地方所有的耕地糖厂,只能在甘蔗收获期进行生产,尚未按分工协作的方式实现长年均衡生产,是“两糖合一”(原糖和精炼糖)的“一步法”生产体系,食糖生产特点是“季节性生产,常年销售”。采用这种生产模式除造成企业人力物力闲置外,也不易维持糖价的稳定。一般而言,食糖供给在制糖季节中后期货源较为充足,但在下一榨季前货源相对短缺,一年中市场供给的不均衡加大了糖价的波动幅度。同时,当食糖货源供给充裕时,企业却恰好缺乏流动资金,为维持正常运转,一些企业只有以较低价格抛售食糖,这将造成市场上的食糖价格大幅下跌。 第二,制糖生产工艺落后。广西除个别糖厂外,大都采用亚硫酸法生产工艺。而国外糖厂普遍采用碳酸法工艺。碳酸法与亚硫酸法相比,具有很多优点,如耗能低、污染少、产出的糖质量好、售价高,能使砂糖中的含硫量、灰分和浊度达到正常的食品、饮料加工标准。亚硫酸法生产成本虽低,但因成品糖质量无法达到国际通行的食品、饮料加工标准,不适合以砂糖为生产原料的食品出口企业,销售价格较低,相当于变相提高了进入市场的成本,不利于市场竞争。 第三,产品单一,综合利用水平低。广西产糖量虽大,但产品主要是白砂糖和绵白糖,深加工品种不多,无法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在国外糖业发达地区,单一的糖厂已发展成为以甘蔗为原料的综合产品加工企业,很难分辨它们的主产品是糖还是其它副产品,有些糖厂的蔗渣利用率甚至达到100%。相比之下,广西目前除贵糖、南糖等少数大型企业外,甘蔗渣平均利用率还不及16%,糖蜜的利用率虽达到86%以上,但仅有两三个品种,经济效益也不显著。 3.管理环节 广西糖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单一,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广西壮族自治区糖料蔗管理实施细则》中规定制糖企业应与糖料生产者签订收购合同,推行订单农业,实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广西绝大部分地区已实行“公司+农户”模式,但此模式单一,且糖厂与蔗农的依存关系较大,使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一旦市场供求变动较大时,一方遭受损失会使另一方受到牵连。订单农业本是农民和企业为规避市场风险所采取的一种手段,但广西的订单农业却难以有效发展,原因之一是履约率低。近年来,由于糖厂与蔗农之间的信用度低,违约行为屡见不鲜。 当糖价走低时,糖厂不愿独自承受降价的风险,而减少原料蔗收购量;糖价上涨时,蔗农为获取更多利润而隐报产量,将原料蔗卖给出价更高的糖厂。另一个原因是糖厂拖欠农民蔗款,蔗农饱受“白条之苦”,不愿将蔗料卖给糖厂。 三、优化广西蔗糖产业链的建议 1、建立和完善“糖厂+生产基地+中介服务体+蔗农”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 传统的蔗糖生产,由于主体都是分散的蔗农,规模小、信息不畅、抗风险能力低,在价格下跌时容易遭受损失。产业化生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糖厂+生产基地+中介服务体+蔗农”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将甘蔗生产的各个主体紧密联系,通过机构间的协调来提高信息传播效率,从而减少甘蔗种植的盲目性,保障甘蔗生产顺利进行,实现制糖企业与蔗农的共同增收。 具体来看,该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甘蔗生产基地,走集约化道路。目前各地普遍采取的模式是由糖厂直接建立甘蔗生产基地,糖厂把从农民手中租赁或购买的土地进行集中生产,以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公司为单位实行连片开发和机耕种植,并以基地为依托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农户生产种植,实现规模效益。在集约化的过程中,蔗农还可以土地使用权的形式入股基地、合作社,由基地或合作社使用承包地,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并从中获取收益。另一方面,需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来提供全方位服务。服务的种类包括种子服务、农机服务、购销服务、信息服务、科研服务和其他服务。可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各相关组织来扶持和服务蔗农,以保障市场行为的公平合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2、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推广先进工艺技术应用 制糖技术和工艺水平会直接影响蔗糖的产出率和品质,从而对蔗糖生产成本产生重要影响。制糖企业应通过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技术工艺,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提高生产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要实行专业化“两步法”制糖,将原糖和精炼糖的生产分开,以在根本上提高糖加工的规模和质量。就广西地区而言,可将现有95%以上的中小糖厂转变为原糖厂,不用改造现有的设备和工艺就可维持原有生产规模,通过出售原糖获利。为降低甘蔗原料的运输成本和城镇污染,尽量将那些离蔗区较远的原糖厂迁往蔗区中心。原糖的储存条件要求较低,可通过发达的交通运输网集中到贵港、南宁等3―4个糖加工中心进行精炼。可集中财力将原来已采用碳酸法生产工艺并具备发展条件的少数大厂改造为特大型精炼糖厂,使其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糖业战略高地。这些战略高地一旦形成,不仅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大幅度提高,还可以成为新糖料品种、新包装研发和甘蔗综合利用的大型基地,同时也便于集中处理工业废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原来的生产体系相比,“两步法”制糖能满足工业化大生产对规模和均衡性生产的基本要求,还可统一销售,减少市场的盲目竞争,具有明显优势。 其次,要加大对制糖与综合利用互补的研究力度,狠抓附属产品的综合利用,走糖、纸结合的路子,利用蔗渣造纸,以纸补糖。努力开发新产品,抓好原料糖的精加工、深加工,尽可能地增加附加值,广开综合利用渠道,以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制定合理糖料价格政策,切实保障蔗农利益 协调好蔗农、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分配关系,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经营机制。 在制定原料蔗收购价格政策上,应充分明确农民利益的主体地位,发挥价格对农民收益的保护作用。继续完善蔗、糖价格挂钩联动办法,规范利益分配机制。一是进一步提高蔗、糖价格二次结算的透明度,以中立机构(如食糖批发市场)提供的榨季平均销售价为参考依据,通过结合各企业的销售进度形成合理的结算价,确保蔗农利益。二是逐步改革现行的按甘蔗重量计价制度。由按品种优劣计价联动过渡到按甘蔗含糖分计价联动,使蔗农从提高甘蔗含糖分中获益,调动蔗农改良品种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不断提高甘蔗含糖分、降低吨糖耗蔗水平的目的。三是在价格政策上对制糖综合利用效益进行合理分配。适当提高糖料蔗收购价格联动基数,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利益分配,让蔗农在糖业综合利用产生的效益中也能分“一杯羹”。 4、加强和促进金融支持,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第一,银行业应加强信贷支持。通过完善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加大对个体农户的借贷力度,增加对蔗农的资金支持,进而提高蔗农的生产规模。同时,银行业需进一步强化银、企共生的发展理念,对现有甘蔗生产、企业流动资金、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及食糖储备等传统融资需求继续予以信贷支持,并根据宏观调控和糖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信贷方向和规模,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作用。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介入有发展前景的生态农业、新型制糖、综合利用和深加工及现代物流等蔗糖产业集群的各个环节,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创新信贷品种,努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二,利用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甘蔗作为季节性农产品,易遭受自然灾害,难免会产生价格波动,使蔗农和糖厂受到损失。在完善的金融市场中,可有效利用期货市场来指导广西糖业的生产、加工和流通,充分发挥白糖期货的市场功能,从而达到分散风险,促进广西蔗糖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第三,通过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农业风险基金来发挥其对蔗糖生产的保障作用。可建立以政策性糖业保险为导向、以农民合作保险为主要形式、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糖业保险体系,从而提高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中国糖协—糖业要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