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动态 > 国内动态 > |
| 2015-11-27 20:36:55 产业经济研究室
种甘蔗遇上台风?烦恼!遇上暴雨?发愁!遇上冰雹?郁闷!……要是“甜蜜”事业完全依靠天气来主宰,柳城的蔗农也是有想法,“糖价下滑,甘蔗还被自然灾害虐,白种倒不如不种。”该县作为国家糖料蔗生产基地,蔗糖产业的发展对财政收入和农民增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矛盾凸显,党委政府怎么扭转形势,重塑蔗农信心? 36.81万亩甘蔗投保 2013年,我县被列入自治区甘蔗种植保险的试点县之一。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的原则,政策性甘蔗保险投保费用的80%由财政补贴承担,农户自付20%。甘蔗遭遇火灾、风灾、暴雨、洪水、内涝、冻害等6种自然灾害造成直接损失,符合理赔标准的,由保险公司赔付。虽然折算起来,农户只需每亩付出4.8元的费用,但保险工作开展起来还是困难重重。 “农民开始都是观望的态度,愿意掏钱为甘蔗买保险的蔗农比例很小。”该县不少乡镇糖办的工作人员坦言,政策虽惠民,要农户认可不容易。工作陷入僵局,各乡镇的甘蔗投保率数字不乐观。此时,该县立下军令状:各乡镇定下指标,挨家挨户上门宣传解读政策,每天在乡镇公开栏公布工作进度,定期上报完成情况。白天农户不在家,乡镇工作人员就实行“白+黑”工作模式,一家一家为蔗农算清楚明白账;农户觉得没有用,就鼓励他尝试投保小部分种植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农户担心出事了找不到人,村委打包票可以帮联系保险公司,帮助蔗农撑腰……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2014至2015年,我县共签订了政策性甘蔗种植保险36.81万亩,参保率为92%,涉及农户3.03万户。 蔗农获赔712万元 今年国庆节期间,台风“彩虹”来袭,强风导致蔗农种植的甘蔗倒伏严重,带来了不小的损失。好在不少蔗农都为甘蔗买了甘蔗保险,受灾的甘蔗可以得到赔偿,这让蔗农们吃下了“定心丸”。“有保险就好很多,听说最高赔付可以达到每亩650元,我们心里也有底了。”沙埔镇沙埔村潭竹屯的蔗农莫远清为200亩甘蔗买了保险,花费960元。这次,他投保的甘蔗倒伏程度不一,报了保险后,保险公司很快上门理赔,他坐等赔偿款打到卡内。 今年前期雨水较足,甘蔗长势良好,甘蔗要比往年的更高、更壮。眼看甘蔗再过一阵就要砍运进厂了,经这台风一闹腾,甘蔗倒伏后,不仅容易召来鼠患,而且甘蔗长期倒伏,主蔗水分、糖分也会逐渐减少。以前心存侥幸,没有及时购买保险的蔗农很是懊悔。而购买保险了的蔗农则获得了一定的赔偿。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台风致使我县甘蔗受灾面积20余万亩,蔗农共获赔偿款预计超过200万元,预计在11月底前赔付款项能打到蔗农卡上。 据统计,承保以来,我县甘蔗经历了风灾、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各保险公司及时与该县糖业部门就甘蔗损失情况核定蔗农损失。2014年共赔款373.5万元,2015年共赔款338.97万元。甘蔗保险,使蔗农改变了以往望天吃饭的被动,有效减轻了农民负担和心理顾虑。目前,我县2016年甘蔗投保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