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动态 > 省内动态 > |
| 2016-06-10 15:16:05 产业经济研究室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围绕发展好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高原特色农业的决策部署,结合镇康实际,切实加强对甘蔗生产的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服务,采取有效措施推进蔗糖产业发展,不断推进蔗糖产业化进程,全县蔗糖产业呈现出助推群众脱贫的良好发展势头。 2月15日,镇康南华勐堆糖业有限公司2015/2016年榨季甘蔗顺利开榨。据了解,勐堆糖厂是镇康县内蔗糖生产线中最后开榨的一家,南伞糖厂、军赛红糖厂均在春节前顺利开榨。目前,镇康县共有镇康南华南伞糖业有限公司、镇康南华勐堆糖业公司、镇康县军赛南汀河实业有限公司、镇康南华大邦东糖业公司、镇康康丰糖业公司5家公司,已建成勐堆糖厂、南伞糖厂、军赛红糖厂3条生产线,日处理甘蔗10800吨,其中勐堆糖厂日处理甘蔗4000吨,南伞糖厂日处理甘蔗6000吨,军赛红糖厂日处理甘蔗800吨。 “上年入榨甘蔗是26.37万吨,产糖34200吨,产糖率13%,今年预计入榨甘蔗26万吨,按照目前甘蔗长势可能大于这个产量,平均单产达到4.4吨以上,去年平均单产是3.29吨。这也是通过我们的全膜覆盖技术推广应用得到单产的提高,今年产糖率预计 13.14% 。”南华勐堆糖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学良介绍道。 每天早上8点,南伞口岸准时开关,一辆辆载满甘蔗的货车通过边境检查站例行检查之后,顺利进入南伞糖厂入榨。南伞糖厂的各个生产车间内,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甜味,眼前呈现的是一片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据镇康南华南伞糖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南伞糖厂承载着南伞蔗区和缅甸缅北蔗区(境外替代种植)两个蔗区的入榨工作,每年的榨季是糖厂最繁忙的时候,这个时候,除了镇康南华南伞糖业有限公司362名干部职工三班轮流投入生产线以外,糖厂每年还要额外请373名榨季工。每年境外入榨甘蔗占糖厂每年入榨甘蔗的很大一部分比例,2014/2015榨季境外入榨甘蔗26万吨,预计2015/2016榨季境外入榨甘蔗将会达到29万吨。 “去前县里来推广搞全膜覆盖,种出来之后甘蔗长得好,大棵大棵的。”南伞镇白岩村皮匠寨自然村村民杨小三边忙着查看蔗园内宿根覆膜的覆盖情况边说道。 杨小三说她家一共种有30亩甘蔗,每年收入4万多元。去年县里推广全膜覆盖技术,她将自家的2亩甘蔗做了实验,效果不错,今年继续宿根覆膜8亩,按照现在的长势,今年的收入有望突破6万元。杨小三家是皮匠寨自然村种植甘蔗的农户之一,如今的皮匠寨自然村几乎家家户户靠的都是甘蔗产业。 “全膜覆盖之后的甘蔗不仅长得好,而且在管理过程当中节省了不少劳力。”南伞镇白岩村皮匠寨自然村村民宋光成高兴地说道。 在蔗糖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镇康县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扶持政策,帮助群众发展蔗糖产业。2013年,镇康县蔗糖产业办积极引进推广全膜覆盖技术,同时按照每亩蔗园每年补助150元(县里补助100元,涉及的蔗糖产业公司补助50元)的标准补助蔗农,鼓励蔗农开展全膜覆盖,通过与各乡镇联合开展宣传,下田到户指导、发放资料等方法,抓好甘蔗生产技术培训指导,推行科学施肥和科学管理,改变了过去重品种、轻栽培、轻管理和施肥单一的传统种植方式。通过实验对比,全膜覆盖的甘蔗长势好、病虫害少、产量高,且在管理的过程当中更加方便简洁,节省了不少劳力。 “我们家的甘蔗总共种着500多亩,全膜覆盖有100多亩,今年全膜覆盖后产量可能有3000多吨,去年的蔗款收入10多万元。今年我打算全部实行全膜覆盖,还有就是我们县上春节以前甘蔗款已经兑现,领到手了,现在我们就是要认真种好甘蔗。”南伞镇白岩村甘蔗种植大户张龙洲说。 张龙洲本来是云县人,来镇康种植甘蔗已有十多年,刚来的时候只是帮公司、私人管理种植。这些年镇康甘蔗产业发展势头好,蔗款兑现及时到位,张龙洲于是租了500多亩甘蔗地自己种。如今,张龙洲可是白岩村的甘蔗种植大户,更是推广全膜覆盖技术最大的受益者。看到通过全膜覆盖的甘蔗长得这么好,张龙洲今年决定将500多亩的甘蔗都实行全膜覆盖,提高产量、节省劳力。张龙洲说,镇康县各项扶持政策到位,蔗款兑现及时使他更加坚定了发展好甘蔗产业的信心。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镇康县将按照“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继续加强对甘蔗生产的领导,加大扶持力度,调动农民发展甘蔗产业的积极性,把甘蔗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2014/2015榨季甘蔗入榨面积33.08万亩,实现农业产量108.7万吨,工业入榨量89.2435万吨,产糖量11.176万吨,出糖率12.52%,兑付蔗款38099.805万元,完成税收2269.37万元。2015/2016榨季,预计农业产量96.14万吨,工业入榨量90.22万吨,预计产糖量11.84万吨。(李丽君 陈 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