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国内动态
2016-07-03 11:50:32  产业经济研究室

价差缩窄至食糖进口大幅下滑

事件评论

20165,中国进口食糖14万吨,同减38万吨,降幅73.1%,环减9万吨,降幅39.1%;20161~5,累计进口食糖97.1万吨,同减109.9万吨,降幅53.1%;15/16榨季截至5月底,中国进口食糖209.2万吨,同减106.1万吨,降幅33.7%

我们认为,国内外价差缩窄才是进口糖下滑的主要原因,而并非需求下滑。2016年以来,国内外食糖价差总体呈收窄态势,截至620,配额内价差(关税15%,考虑运输、保险、汇率变化等)已缩窄至716/,同减66.1%;配额外价差(关税50%,考虑运输、保险、汇率变化等)已经降至-691/(上年同期为1277 /),因价差缩窄,进口食糖利润被挤压,进口糖出现大幅下滑。20165,中国从巴西、古巴的进口糖分别同减45.7%48.8%6万吨和 3.38万吨,尽管同期巴西糖出口增长25.2%,但因价差缩窄幅度较大,即使巴西糖出口保持增长,国内食糖进口依旧动力不足。需求端,20161~5 ,乳制品和饮料的产量分别累计同增8.71%0.72%(糖的工业消费占比70%,而乳制品和饮料在食糖工业消费中的比重分别为30%21%)。由此可见,糖的终端需求保持平稳增长,食糖进口减少并非因为需求下滑。

我们认为,受极端气候影响,国内外供给将进一步收缩,糖价仍有进一步上涨的动力。具体体现为:(1)国际方面,印度、欧洲、泰国、美国、埃塞俄比亚、澳大利亚相继出现洪灾和旱灾,下榨季上述国家食糖产量未必增长且不排除减产可能,即便考虑巴西增产,16/17榨季全球供需或仍现缺口;(2)国内方面,今年广西等地持续强降雨,导致病虫害多发,甘蔗产糖率和糖分或受影响,食糖产量将受损,加之进口、走私、价差、国储糖等因素的改善,国内食糖仍将处于供给短缺状态。基于供需短缺,我们判断,国内外糖价仍会继续上涨,预计国际糖价涨至25美分/,国内糖价涨至6500/,上涨周期可看2年。

风险提示:糖价上涨不达预期。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