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国内动态
2016-11-22 09:14:29  产业经济研究室

广西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为贯彻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国家农业部和中国保监会的支持下,广西2015/2016榨季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工作于20161月正式启动。该项试点工作综合运用“保险+期货”的金融工具分散风险,探索建立了糖料蔗市场化定价机制,保障了蔗农种植意愿及收益,夯实了广西糖料蔗产业的健康发展的基础。

广西2015/2016榨季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工作在自治区农垦、扶绥县、武鸣区、武宣县、鹿寨县、融水县开展,累计为1.13万户蔗农种植的40.44万亩双高基地糖料蔗提供了9亿元的价格保险保障。

截至930日,保险责任期结束,根据保险合同约定,保险公司将履行每亩赔付蔗农30元的赔偿责任,赔款总额将达1213.15万元。目前,具体负责试点保险承办的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已启动理赔工作,将按照试点工作方案要求,及时向投保蔗农支付保险赔款,参加本次保险试点的蔗农将首次享受到政策性价格指数保险带来的收益。

1 多方努力,齐心合力共创保险新模式

广西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属于新型保险机制,试点工作方案经自治区相关政府部门多次会议商讨、修改完善后实施。国家农业部将该试点列入创新项目,给予了创新资金支持,自治区财政对农户保费进行了补贴,自治区物价局也为试点工作提供了专项资金,有效减轻了农户保费压力,强力助推保险试点的破冰启动。

中国太平洋保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作为广西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的主承办企业,在试点方案设计及试点工作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专业保险公司的技术优势和服务优势。

一是成立了专业化的研发团队。联合在国内指数保险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安信农业保险股份公司,组成了广西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研发团队,深入糖厂、甘蔗产区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糖价及糖料蔗种植成本数据,提出了白糖销售价格与糖料蔗收购价联动,既保障农户受益也确保糖厂收购成本的试点方案;

二是提供了专业化的保险服务。发挥服务网点覆盖率高及员工队伍专业性强的优势,在试点地区各级地方政府及各共保保险公司的支持和协助下,稳步推进新型指数保险的宣传及承保发动工作,提高广大蔗农对利用新型保险工具化解市场波动风险,保障种植收益的认识。通过不足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完成试点承保工作任务。

2 积极探索,形成糖料蔗市场化定价的新机制

我区现行的糖料蔗定价模式在保障蔗农种植收益、促进行业平稳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近年糖价的大幅波动,寻求科学合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成为保障广西糖业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精神,各地政府都在积极寻求新的定价机制,开展目标价格补贴和目标价格保险的试点,以期寻求到更优做法。广西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在采用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分散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为糖料蔗价格市场化改革提供了重要实践经验。

3 保险保价格,体现“黄箱”转“绿箱”政策的新机制

根据WTO规定,为了提高农产品出口优势,国际上农业发达国家不断降低农产品直补力度,甚至取消农业直补,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为确保我国基础农产品自给安全,维护农户种植积极性,以农业保险为代表的间接补贴方式将成为农业补贴政策的重要方向。按照“绿箱政策”的要求,政府可以在不扭曲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前提下,通过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以补贴农民购买保险的形式补偿农民收入。广西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通过设置合理的糖料蔗收购目标价,可以保障蔗农基本的种植收益,从而保障蔗农的种植积极性,维护整个产业的平稳发展,是一种新的“黄箱”政策向“绿箱”政策转移机制。

4 保障农户收益,构建蔗农稳收增收的新机制

目前,“三农”政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帮助农民实现稳收增收,而产品价格是影响农民收入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相较于传统农业保险,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是农业保险的高级形式,更有利于农民稳收增收。

以此次试点的情况为例,参加保险试点的蔗农,在政府确定糖料蔗收购价的基础上,还可以享受到6/吨的保险赔款,按照大户种植50-80亩测算,每户可增加净收益1500-2400元,按2015年广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467元、户均3人计算,可提高5%-10%的家庭纯收入。该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切实提高了蔗农的种植积极性、实现了稳收增收的“三农”政策目的。

广西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的试点通过初步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试点基础上所形成的更为完善的保障方案将进一步促进广西蔗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保障广大蔗农稳定增收。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