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国内动态
2017-03-11 15:48:52  产业经济研究室

农垦糖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广西农垦糖业现状调查

三年守候,五载等待,糖市并没有由熊市转为牛市,疲软市场,考验着制糖公司的自信,磨砺每一位员工的耐心,糖业的春天在哪里?而今“熊”途渐渐出现坡丘,新糖供应缺口略微打开,糖价筑底已成,从去产能到去库存,在整体消费保持稳定的情势下,糖业走出大幅亏损的低迷态势将是大概率事件。然而,目前我国糖市供给侧压力很大,对于糖业而言,一方面甘蔗种植面积下降可能使糖厂面临“吃不饱”的困境,另一方面糖厂加工能力的快速膨胀使得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形势依然严峻,挑战与机遇并存。

坚持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管理引向深入,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在确立了建设“精细管理工程”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就是结合各制糖公司(糖厂)的现状,按照“精细”的思路,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每阶段性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完善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整合全部体系,实现精细管理工程在企业发展中的功能、效果、作用。狠抓现场管理,推进标准化、规范化进程;狠抓绩效考核,提高企业目标管理水平;狠抓绩效考核,提高糖厂目标管理水平;狠抓成本控制,强化非生产性格开支管控等等。尤其指出:对于制糖而言,产糖率是榨季生产中“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性因素。面对产糖率下降、偏低的现实,各制糖公司要认真贯彻落实精细化管理各项要求,切实从管理上找问题。在“第一车间”上,狠抓砍运质量,推行报运派车一体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强化信息化建设,大幅提升工作效率,确保原料蔗砍后48小时内新鲜入场,努力提高产糖率。

坚持以成本控制为核心。控制成本,科学的组织管理,将成本管理项目内在化,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实施成本控制必须依靠科学、严格的管理。

首先是确定先进合理的成本控制标准。成本标准是成本控制的准绳,是糖厂在成本控制操作时的有力依据。从完成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经过综合平衡对比、综合分析,运用计划指标分解法、预算法、定额法等方法,对各项费用开支和各种资源消耗所规定的数量界限,并在制定过程中,把成本发生的实际情况与成本控制标准进行对比,对发现的偏差及时纠正,从而建立目标成本指标体系。

其次是避免无效成本的发生。强化监督职能,设技术“监督”由质检等部门负责,经济“监督”则由财务部门来负责,而纪律“监督”则由监察部门来完成,各负其职,分工明确。加强物资管理,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各车间物资管理及仓库保管工作进行检查、整改,并定期盘点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做到证、账、物三对口,避免物资流失。同时,监督物资用向,推行限额领料制度,剩余材料及时退库,以防丢、毁、损等现象的发生。特殊物资管理要责任到人,避免挪作他用而造成浪费。充分利用资源创造条件,合理规划库存量。

最后监督成本的形成。根据控制标准,对成本形成的各个专案,经常地进行检查、评比和监督。不仅要检查指标本身的执行情况,而且要检查和监督影响指标的各项条件,如设备、工艺、工具、工人技术水平、工作环境等。坚持以品牌战略为导向。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明确说明: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实践证明,良好品牌是企业核心价值的体现,是产品质量和信誉的保证,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有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 , 是农垦糖业实现“二次创业”的重要手段。打造广西农垦糖业品牌:

(一) 建设中国糖业文化产业园(广西)是实现农垦糖业品牌战略的总抓手。贯彻落实《广西糖业二次创业总体方案(2015-2020年)》,推进糖业转型升级,加快编制中国糖业文化产业园(广西)规划,将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糖业综合产业发展平台和全国性糖业文化展示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糖业科技研发基地和糖业总部基地。使之成为农垦糖业一体化的产业聚集平台和有效的宣传推广载体。

(二) 构建多元化产业并延长糖业产业链是实现农垦糖业品牌战略的的有效途径。建设文化展示、技术研发、农业服务、工业生产、市场服务、总部基地和公共配套七大板块规划建设中国糖业博物馆、朗姆酒文化中心、糖业硅谷、糖品交易与展览中心、糖品精深加工中心、糖品物流配送中心、中国糖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等23个项目,实现农垦糖业多元化。其中朗姆酒文化中心是农垦糖业延长产业链的典范。农垦糖业利用甘蔗生产朗姆酒属于国内首创,是糖业市场上闪亮的一颗星,引领农垦糖业品牌战略。特别是在糖业发展存在周期性波动的条件下,朗姆酒项目的实施对蔗糖企业规避市场风险、度过发展难关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与知名企业牵手是实现农垦糖业品牌战略的加速渠道。与以成名品牌百事可乐、康师傅、统一、哇哈哈、皇氏乳业合作,成为其合格、知名供应商,借名扬名、借名传名打造农垦糖业原糖供应牌子,可谓“各美其美”。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