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国内动态
2017-04-21 16:07:49  产业经济研究室

广东湛江农垦故事25:打造中国糖业的标杆企业

昆商糖网418日讯  “农垦改革和糖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打造中国糖业的标杆企业。”新榨季结束之际,广东农垦2017年糖业工作会议在湛江垦区召开,各参会代表共商发展大计,抢抓发展机遇,朝着把广垦糖业打造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全产业链经营的现代糖业产业集团的目标,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致力开创垦区糖业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广垦糖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亚彪:

创新经营模式 提升糖业效益

“大力推进企业化改革,整合产业资源,积极切入农业板块;大力发展以物流贸易为主线的第三产业,形成驱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6年,广垦糖业集团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其中,2016/2017年榨季,共完成榨蔗量310多万吨,同比增长7.2%;产糖28万多吨,同比增长16.4%

会上,王亚彪对2016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一是切入农业板块。快速筛选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新品种,促进甘蔗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推广甘蔗全程机械化栽培模式,将自身资源优势和高校科研优势结合起来,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积极推广良种种植,推动无人机在防治病虫害和喷施增糖剂上的应用;携手农场共建基地,目前已有12家农业单位参与甘蔗基地建设。

二是强化内部管理。发挥规模效应,强化对物资采购的管控,做到可溯、可查、可控,总体费用下降20%以上。科学制定经营管理考核方案,从榨蔗、产糖、产品质量、蔗渣销售等九个方面进行奖罚,有效控制了生产经营成本。抓好农务管理,组建25人的农务监察大队,对进厂甘蔗质量进行把关。

三是创新营销模式。利用现代交易方式,做大市场份额,做优贸易业务。2016年,集团本部和物流公司共进口原糖5.7万吨,套期保值价达7050/吨,平均销售价6300/吨,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实施品牌战略,发挥“三环”“蜂泉”和“丰”等中国名牌效应。

省农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湛江农垦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蔡亦农:加快改革发展做大糖业集团

“本次糖业工作会议首次提升到广东农垦的层面召开,充分说明省农垦集团公司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极度关注。”在谈到做强做优做大蔗糖产业时, 蔡亦农认为,一是要做强农业板块,夯实产业基础。加强蔗田水利设施建设,搞好蔗田的连片整合。大力抓好蔗田土壤改良,推行常态化轮作制度落实阶段性、局部性土壤休耕制度。大力推广甘蔗生产良种良法,全面推广甘蔗全程机械化,着力培育适度规模种蔗大户,力争到“十三五”末,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管理和收获,适度规模化种植大户的种蔗面积占甘蔗总面积的80%以上。

二要狠抓经营管理,增强内生动力。支持广垦糖业集团开展制糖新工艺试验,力争做出新产品和新标准;继续开展甘蔗煮糖过程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努力突破技术难关。加快精炼糖和小包装生产线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下放经营权限,压实任务和责任,充分调动广垦糖业集团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加快股份制改造,让条件成熟的企业先纳入上市板块。

三要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糖业走出去。推动广垦糖业集团走出去发展,着力做强做优做大。走出垦区,加强多种形式的垦地合作,示范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甘蔗生产;走出广东,赴广西等高糖区、江苏等销售区寻求合作伙伴,投资建基地和并购糖厂;走出国门,主动搭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快车,争取将垦区制糖的技术优势与海外种植优势结合起来,加快糖业并购步伐。

省农垦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陈少平:

突出效益导向 打造糖业标杆

糖业是广东农垦两大支柱产业之一。2016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大力推动贸易救济,国内糖业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陈少平表示,广垦糖业集团要抢抓机遇,突出效益导向,争做中国糖业的标杆企业。

陈少平认为,一要狠抓成本管理。依靠科技和管理创新,实现甘蔗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提升产业竞争力。开展技术联合攻关,探索适应甘蔗机械化生产特点的经营运作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和提升工艺水平,确保达到国内优级标准。建立产学研联盟实体,形成技术研发、中试、生产的体系,提高制糖装备水平,促进糖业加工科技的持续进步。

二要树立市场导向。着眼市场需求,找准市场定位,研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糖产品,抢占市场竞争制高点。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广垦糖业打造中国糖业标杆企业的重要手段,进一步运用好,发挥出品牌效应。与终端市场对接,扩大产品盈利空间。围绕产业发展继续做好贸易,创造集团新的赢利点。通过电子商务建设,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形成大营销格局。

三要完善体制机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新体制和新机制。发挥考核目标的引领作用,更好地激发糖业集团内部自我加压的内生动力,充分体现经营者的价值。按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开展团队建设、运作机制、人才配备和激励机制的实践探索,推动职业经理人及薪酬市场化改革,积极探索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的新机制。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