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省内动态
2017-04-21 16:13:15  产业经济研究室

云南临沧:民兵预备役火烧甘蔗园里显身手

昆商糖网418日讯  “我们的主要经济收入就靠这棵甘蔗,今年甘蔗价格好,眼看着今年要有一个好的收成,可是被一把大火把我们一家子的丰收希望都烧没了,叫做哭都不出眼泪了”。云南省耿马自治县孟定镇尖坪村南松林自然村村民王小齐欲哭无泪,对到现场组织收砍火烧甘蔗的镇康南华南伞糖业有限公司农务员朱先平如是说。

孟定镇尖坪、尖山村与镇康县白岩村山水相连,土壤类型丰富,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发展甘蔗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自1995年镇康县建立南伞糖厂以来,孟定镇依托糖厂龙头企业,一直把甘蔗产业作为尖山、尖坪村的主导产业,经济支柱,为尖山、尖坪村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多年来,孟定镇在尖坪村、尖山村发展甘蔗种植力度不减,一直与企业同甘苦,共患难,至目前两个村拥有蔗园1.63万亩,是典型的甘蔗种植专业村,甘蔗产业成为这个村经济支柱,建房盖屋都指望着这棵甘蔗。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413日,一把大火烧毁了尖坪村69户蔗农1200多亩蔗园,站在被烧焦的土地上,极目远眺,被大火吞噬的蔗园一片狼藉,这是满载着多少糖业工人及蔗农丰收希望的蔗园,如今就这样说没就没了,看着着实让人心寒。

“群众的事无小事,只要群众有困难,就要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和他们一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南伞糖业公司、孟定镇政府形成共识。公司经营班子心系受灾群众,正视困难,团结带领全体干部员工主动出击,深入一线,走进田间地头,落实受灾面积,指导抗灾自救,成为带领蔗农群众抗击灾害的主心骨,并适时调整生产作业计划,调配2辆服务车及专人跟踪服务,并优先组织车辆拉运砍收的火烧甘蔗进厂入榨。

灾情就是命令,孟定镇、南伞糖业公司急蔗农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难,帮蔗农之所需。政企联合,合力攻坚。为了充分发挥民兵后备役维稳处突、抗洪抢险等突击队作用。孟定镇政府组织尖坪、尖山两个村近200名民兵组成应急分队及医疗卫生安全人员奔赴受灾蔗园,帮助蔗农收砍甘蔗,最大限度降低蔗农损失。

受灾现场,按照企业技术员的要求,大家分工协作,砍蔗组、甘蔗削叶组、甘蔗捆扎组、搬运堆码组、装车组,大家顶着烈日,各环节都精心对待,做得认真,干得卖力,整个支农活动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民兵预备役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应对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得到了根本体现。此次开展民兵支农活动,进一步锤炼了应急民兵战斗意志,有效提高民兵预备役在参与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棵棵甘蔗被砍倒,一片片甘蔗老叶被削掉,一捆捆甘蔗被捆扎好,大家顾不上休息,把捆扎好的甘蔗统一堆码在平坦地方。收砍火烧甘蔗大家都知道,一个个像从灰堆了爬出来似的,一个个变成了“黑人”。有的手磨破了皮,但是,大家都没有叫一声苦,没有喊一声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愿望就是要争取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把甘蔗收砍结束,全部运往糖厂入榨,最大限度地减少蔗农损失。

运蔗车辆来了,有的又放下锄头、镰刀,开始接力装车。一捆甘蔗3050斤,要把甘蔗一捆捆递到2米多高的车厢里,你递我接,一捆接一捆被装上了车厢。装车是一件体力活,一辆车子要装近10吨甘蔗,耗时12个小时,78个人一起努力,汗水湿透了衣襟,他们全然不顾。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看着一捆捆甘蔗往车上装,一车车甘蔗被运往糖厂,大家心里又有些许欣慰。   (穆王成)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