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产业经济动态国内动态
2017-06-09 11:39:19  产业经济研究室

广西合山市切实抓好第二代甘蔗螟虫等甘蔗病虫害防控工作

昆商糖网68日讯,当前合山市甘蔗生长已进入拔节伸长期,高温高湿天气和甘蔗的迅速生长,各种病虫害将进一步发生流行为害,各镇农技推广部门,要继续加大力度,切实做好甘蔗病虫监测,科学指导蔗农防控工作,确保我市甘蔗安全生产。

一、第二代甘蔗螟虫发生动态及预报

5月下旬初,我市植保站技术人员到北泗、河里、岭南三个镇的部分甘蔗地进行挖取调查甘蔗螟虫。宿根蔗螟害率高15%25%,一般3%6%,加权平均螟害率8.3%,残虫量加权平均62/亩;新植蔗螟害率高8%12%,一般2%3%,加权平均螟害率5.3%,残虫量加权平均38/亩。主要以二点螟、条螟和黄螟为主,根据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结合近期的气象预报和田间甘蔗苗情等进行综合分析,预计我市第二代甘蔗螟虫发生程度呈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发生面积约2.6万亩。螟蛾发生高峰期在5月下旬,螟卵孵化盛期在5月下旬末至6月中旬末,低龄幼虫孵化始盛期和高峰期在6月上旬初至6月中旬,幼虫防治适期在6月上、中旬(即68日—15日)。

二、甘蔗蓟马等病虫发生动态及预报

蔗蓟马:前期由于干旱少雨,极少部分蔗田有蔗蓟马发生,卷叶率高15%20.4%,一般5.5%10.3%;目前每卷叶有虫多的810头,一般的35头。以管理粗放、生长较差的宿根蔗发生较重。为害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

甘蔗黑穗病:部分蔗区田间已出现病苗,发病率平均3%5.5%。预计甘蔗黑穗病将达中等偏轻局部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约0.8万亩,流行盛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

此外,甘蔗绵蚜、蔗龟、蔗根土(锯)天牛、甘蔗赤腐病、甘蔗梢腐病、甘蔗褐条病等病虫害在局部蔗田也将有不同程度发生,影响甘蔗品质和产量。

防控意见

(一)加强田间管理,科学配施药服,适时除草,剥除处理病虫株、叶、枯老叶鞘,发现甘蔗黑穗病病株要立即拔除并集中烧毁,减少病虫源基数。

(二)有条件的地方实施绿色防控,卵期释放赤眼蜂防治蔗螟,应用太阳能或频振式杀虫灯和害虫性诱剂,诱杀蔗螟、蔗龟、蔗根土(锯)天牛等成虫,可大大减少虫源,减少农药使用量。

(三)化学防治:

1、蔗螟:在卵孵化盛期(63日—6日)及低龄幼虫孵化始盛期和高峰期(68日—15日)进行药剂防治,蔗地开始出现新的枯心苗后立即施药,隔5~7天后再施药防治一次。或结合中耕施肥培土撒施药剂。可选用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或1.8%阿维菌素乳油或20%氟虫双酰胺水分散粒剂或5%丁硫克百威或3%辛硫磷或5%毒死蜱或3%呋喃丹或阿维·杀螟松或阿维·三唑磷或阿维·二嗪磷等药剂喷雾。(第二代螟虫于6月上旬初施药,可兼治其他地下害虫)。

2、蔗蓟马: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毒死蜱乳油等在早晨或傍晚对心叶进行喷雾,隔5-7天再喷一次。

3、蔗绵蚜: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喷雾,施药时要将药液喷到蔗苗基部茎杆和心叶部位。

4、蔗龟、蔗根土(锯)天牛的成虫:除应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外,羽化出土期也可用10%毒死蜱颗粒剂拌米糠撒于田间诱杀。

5、防治甘蔗赤腐病、甘蔗梢腐病、甘蔗褐条病、甘蔗黑穗病:高温多雨季节,生长旺盛的蔗地,在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