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场与信息 > |
2017-07-15 19:59:16 产业经济研究室
一、省内动态信息 (一)本榨季云南产糖187万吨 截至6月底产销率52% 截至6月4日云南58家糖厂全部停榨,2016/17榨季云南省累计入榨甘蔗1478.13万吨(去年同期1535.42万吨);出糖率12.70%(去年同期12.44%),产糖187.79万吨(去年同期191.04万吨)。 从云南省糖业协会获悉,截至6月底云南省累计销糖98.43万吨,销糖率52.42%,低于上年同期(去年同期销糖率60.33%),工业库存食糖89.35万吨,昆明糖价6380--6410元/吨。(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7年7月4日) (二)云南2016/17榨季收榨科技助力高糖率再亮剑 随着滇西耿马孟定糖厂将最后一捆甘蔗送入榨机输送带,2016/2017云南榨季宣告结束。从全省58家糖厂收榨后产量看,今年榨季产糖量略低于上个榨季,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产量减少了3.29万吨。让人格外注意的是,今年种蔗面积、产量虽略低于去年,但出糖率却高于去年。资料显示,去年同期出糖率为12.47%,今年是12.68%,两项相比,今年出糖率在去年基础上提高了0.21%。在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所长张跃彬看来,出糖率的提升,表明云南在糖业发展方面走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科技亮剑 面积减少、产量减少,但出糖率在不断提高,这表明云南糖产业链涉及种蔗品种和产糖机械化注入科技在亮剑、在发力。 英茂糖业等几家糖企高管表示,除云南甘蔗研究所研发的“云遮08—1609”等新品种在多数蔗区广植外,品种的更新也很重要。此外,注入科技含量较高的机械化、现代化产糖设备的引进与安装,为进厂每根甘蔗“榨干吃尽”奠定了基础。对于今年榨季,出糖率为何在去年基础上又提升了0.21%,张跃彬的解读很简单:其一是品种研发与更新,其二是现代化产糖机械设备的跟进。 按省糖业协会秘书长杨运生的理解,两头抓好科技投入,出糖率就会提高。所谓两头,即种和产。对于糖厂产糖,没有科技含量高的设备配合,第一头虽然抓好,但榨不出含量高的糖来。反过来,设备达到了“吃干榨尽”条件,甘蔗品种上、管理上不跟进,也榨不出含量高而多的好糖来。 所以,这“两头”都必须抓好与实施。在杨云生看来,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政策上扶持做强糖产业持乐观态度,还有就是云南在糖产业科技攻关上频频发力,特别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专家研发新品种方面的持续亮剑,为滇糖出糖率不断提升奠定了基础。省农科院提供的资料显示,近两年来,在“蔗糖产业提至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项目支持下,甘蔗所在研发上通过刻苦攻关,利用优异种质资源,经过技术创新,选育和筛选出“云蔗08—1609”“云蔗05—51”“柳城05—136”3个高产高糖新品种。其中,自育新品种“云蔗08—1609”早熟高糖特性突出,平均蔗茎产量每亩达6.5吨至7.3吨,与全国主栽品种“ROC22”相当。云南自主研发的新品种中,“云蔗08—1609”平均蔗糖分达 15.82%,高“ROC22”1.41个百分点。目前“云蔗08—1609”自育新品种因刷新全国种蔗品种中亩产糖分量最高纪录,已开始在全国蔗区推广。在自育品种方面,“云蔗05—51”品种特让张跃彬提高了兴奋感,他表示这个品种是我国首个在国外(美国)登记的甘蔗新品种,此品种2016年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注册权。该品种在云南耿马试种100亩,经专家组现场测产鉴定,旱地百亩连片种植单产达9.2吨,打破了我国无灌溉旱地蔗区的单产纪录。 (2)产业布局 随着国家对蔗糖产业“十三五”规划和商务部、农业部等对糖业“3年行动”的布局与实施,云南蔗糖产业走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于云南蔗糖如何规划与布局,省政府此前结合国家政策发布的两个“3年行动”与发展规划已表明了方向。2016年11月底,云南出台 《关于推进蔗糖产业提质发展3年行动计划的意见》明确,云南蔗糖产业在 3年中不仅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推进蔗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转型升级,还要加大力度实施“高产高糖”基地建设和产业链延伸双轮驱动战略。根据《意见》,规模化、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四化”建设与发展,是从2017年开始实施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德宏州芒市、临沧市耿马等地,随着蔗价提升而整合蔗农耕地或承包山地种蔗的大户也多了起来。 《意见》显示,为蔗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实施“四化”建设,其中良种化推广正逐年加大,而规模化、机械化、水利化这三化需通过大型的实力型企业投资与参与,将蔗农散户蔗地进行统筹整合,这有利于规模化实施与运行。同时,持续鼓励并扶持像刘树芹一样的种植大户,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发展,在蔗地整合成规模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水利化等方面加大扶持投入力度,也能让“四化”建设加快推进。 按规划布局,云南蔗糖产业经过3年左右的发展,到2018年达到“高产高糖”基地建设实现新跨越,甘蔗种植规模化、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取得明显成效,实现甘蔗平均工业单产每亩超过4.5吨,甘蔗平均含糖分14.8%以上的目标将实现。(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7年6月15日) (三)云南糖业第一县-耿马县本榨季入榨蔗181万吨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2016/17榨季于2017年1月4日开榨,2017年6月4日收榨,整个榨季历时152天。共完成入榨甘蔗181.58万吨(境外24.28万吨,国内157.3万吨),比上年增1.03万吨,累计产糖22.23万吨,比上年增0.56万吨,产糖率12.25%,比上年增0.24个百分点。国内工业单产4.17吨,比上年增0.12吨。(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7年7月10日) (四)国家农业部甘蔗机械化发展调研组到云南德宏调研 为统筹加快推进云南德宏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由原农业部农机司副司长、现农业部农业机协会会长刘宪、农业部机械化推进专家区颖则、农业部农机协会秘书长王天辰、办公室主任孙冬组成的国家农业部甘蔗机械化发展调研组到德宏调研适宜甘蔗机械化蔗情况和甘蔗机械化推进发展规划。云南省农科院甘蔗所所长张跃彬、省农机推广站长、州农业局副局长闫和平等领导陪同调研。 2017年6月28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到陇川蔗区实地查看了适宜机械化的蔗区生产条件及当前大面积甘蔗生产情况,下午在陇川县农业局召开了座谈会。德宏州农业局蔗糖产业科、州农机研究所、陇川县农业局、德宏英茂公司、景罕糖厂相关领导及科技人员参加会议,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德宏综合试验站站长、德宏州甘科所所长张永港、副所长杨光琴、农艺研究室主任郭兆建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闫和平副局长汇报了德宏州蔗糖产业发展暨甘蔗生产机械化情况,2016/17榨季,全州甘蔗收获面积85.44万亩,甘蔗农业总产量437.58万吨,平均单产5.08吨,甘蔗含糖分14.85%,生产食糖53.9万吨,产糖率13.12%,甘蔗平均单产、含糖分、产糖率居全省首位,预计实现工农业产值50.85亿元,突破50亿元大关;陇川县汇报了农业机化应用情况;刘宪会长就广西湛江甘蔗机械化推广模式进行了介绍,最后,与会人员相继发言,就目前德宏蔗区甘蔗生产机种机收示范进展情况、引进机型、存在问题等进行了交流,并就如何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进程提出了自已的看法和建议。张跃彬代表云南,恳请调研组把我州蔗区适宜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现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带回去,在项目规划、政策扶持上给予更多、更大的支持,为我州尽早实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给予技术支撑。 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对德宏州蔗糖产业发展及甘蔗生产机械化推进工作和适宜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蔗区条件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下一步如何推进该州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提出了宝贵意见。(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7年7月5日) (五)植保无人机现身甘蔗粘虫灾害区 遏制灾情 近日,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爆发了“十年一遇”的甘蔗粘虫灾害。粘虫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害虫之一,它的繁殖速度快,进食量极大,短短几天内,粘虫已经侵蚀了勐海县2万亩甘蔗地,并迅速蔓延危及周边的几十万亩农田。 粘虫爆发急坏了当地蔗农,虫害很有可能导致甘蔗的减产甚至绝收。甘蔗是勐海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全年蔗糖产量达100万吨左右,可供应1250万中国人食用整整一年。普通打药手段已经杯水车薪,灾区急需无人机喷洒农药遏制灾情。据悉已有数家无人机公司和合作伙伴进驻作业。植保无人机企业在昆明的合作伙伴于6月18日紧急安排4名作业队员、3架极飞P20植保无人机,第一时间赶到勐海县,当晚就开始粘虫防治作业。进行“虫口夺粮”,遏制天灾。 负责人史伟男说:“用极飞P20植保无人机,一个小时能作业60-80亩。因为P20可以全程自主飞行,甘蔗过高遮挡视线也照打不误,而且可以同时操控2-3架飞机作业。” 为了帮助迅速控制灾情,植保队员们晚上也会奋战作业。“白天,粘虫喜欢躲在甘蔗叶下边儿或者土壤里,晚间粘虫活跃,无人机在傍晚之后作业效果最佳,P20之外其他产品不具备夜晚作业能力。”史伟男说。 目前,此次甘蔗粘虫灾害仍较为严峻。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表示,植保无人机的作业效率是人工打药的60倍以上,只有使用植保无人机,才能够有效控制灾情,最大可能挽回农户的经济损失。植保无人机厂商极飞已经联系了在云南地区的合作伙伴,紧急调度更多的P20去勐海县参加统防统治作业。(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7年6月30日) (六)临沧凤庆县营盘镇甘蔗机械作业率达62% 近年来,云南省凤庆县营盘镇着推进甘蔗生产机械化,通过甘蔗种植管理的机械作业,切实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2016年,全镇甘蔗机械作业面积达到5万亩,作业率达62%。 甘蔗是营盘镇的主导产业,全镇甘蔗种植面积8万多亩,产值2.92亿元,当地农民大部分的收入来自甘蔗生产。甘蔗农业机械的推广运用,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农机下田作业,使甘蔗生产管理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助推甘蔗产业发展。到目前为止,全镇农机总动力达到32729.8千瓦,拥有农用拖拉机555 台,耕整地机械2646台,目前还在增加,预计到2020年营盘镇甘蔗机械作业面积将达到7万亩以上,作业率达到90%以上。(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7年6月28日) 二、国内动态信息 (一)截至6月底全国共产糖928.82万吨 销糖率64.94% 2016/17年制糖期食糖生产已全部结束。本制糖期全国共生产食糖928.82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糖870.19万吨),比上一制糖期多产糖58.63万吨,其中,产甘蔗糖824.11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甘蔗糖785.21万吨);产甜菜糖104.71万吨(上制糖期同期产甜菜糖84.98万吨)。 截至2017年6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603.16万吨(上制糖期同期销售食糖538.64万吨),累计销糖率64.94%(上制糖期同期61.9%),其中,销售甘蔗糖521.09万吨(上制糖期同期476.43万吨),销糖率63.23%(上制糖期同期为60.68%),销售甜菜糖82.07万吨(上制糖期同期62.21万吨),销糖率78.38%(上制糖期同期为73.21%)。(广西糖网—国内动态,2017年7月6日) (二)截至6月底全国重点制糖企业集团产销情况 中国糖业协会对全国重点制糖企业(集团)报送的数据统计:2016/17年制糖期截至2017年6月底,重点制糖企业(集团)累计加工糖料6847.59万吨、累计产糖量为787.62万吨。重点制糖企业(集团)累计销售食糖490.15万吨,累计销糖率62.23%(去年同期为59.65%);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737元/吨,其中:甜菜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631元/吨,甘蔗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751元/吨。 重点制糖企业(集团)2017年6月份销售食糖51.66万吨;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6687元/吨,其中:甜菜糖平均销售价格6592元/吨,甘蔗糖平均销售价格6699元/吨。(云南糖网—产销,2017年7月6日) (三)5月份我国进口糖同比增长 1-5月进出口统计 据中国海关统计机构6月23日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5月份中国进口食糖18.68万吨,同比上年5月份增长37.88%,略低于今年4月份的进口量(今年4月份进口19.35万吨,3月份进口30.17万吨,2月份进口18.25万吨,1月份进口40.97万吨)。 由于国际糖价小幅回落,2017年5月份我国食糖平均进口价格为527美元/吨,略低于4月份的平均进口价529美元/吨(今年1月份平均进口价格为499美元/吨,2月份的平均进口价451美元/吨,3月份的平均进口价480美元/吨,4月份我国食糖平均进口价为529.2美元/吨)。 今年1-5月份我国累计进口糖127.42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31.9%。2016年我国累计进口糖306.19万吨。 今年5月份我国食糖进口数量排行前六名的国家分别是:1、古巴进口10.3万吨,同比上年同期增长206%,平均进口价552美元/吨;2、泰国进口6.2万吨,平均进口价472美元/吨;3、韩国进口1.4万吨,平均进口价590美元/吨;4、危地马拉进口0.36万吨,平均进口价515美元/吨;5、阿联酋进口0.15万吨,平均进口价530美元/吨;6、越南进口0.11万吨,平均进口价417美元/吨; 出口方面:云南糖网编辑查阅据海关统计数据,今年5月份我国出口食糖7611吨,高于上个月的出口量(今年4月份我国出口食糖4143吨,3月份出口食糖7611吨,2月份出口食糖3485吨),同比上年同期减少64%,平均出口价格为745美元/吨。2017年1-5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食糖30009吨,同比减少66%。2017年5月份我国食糖主要出口到以下国家或地区:1、蒙古(出口2915吨,平均出口价586美元/吨);2、中国香港(出口2195吨,平均出口价606美元/吨);3、日本(出口725吨,平均出口价962美元/吨);4、美国(出口326吨,平均出口价1000美元/吨);5、马来西亚(出口323吨,平均出口价1304美元/吨)。(云南糖网—进出口,2017年6月24日) (四)广西:6月销糖35.7,同比减少1.3万吨 截至6月30日,广西全区累计入榨甘蔗4300万吨,同比减少132万吨;产混合糖529.5万吨,同比增加18.5万吨;产糖率12.31%,同比提高0.78个百分点;累计销糖345.7万吨,同比增加36.7万吨;产销率65.28%,同比提高4.81个百分点。白砂糖含税平均售价6795元/吨,同比提高1339元/吨。其中6月份单月销糖35.7万吨,同比减少1.3万吨,环比减少2.3万吨。(广西糖网—国内动态,2017年7月5日) (五)广东:6月销糖3.18万吨,少于同期 据广东省糖业协会公布,16/17制糖期截至2017年6月底,累计榨蔗量811.19万吨(去年同期704.62万吨),产糖量77.18万吨(去年同期63.09万吨),出糖率9.51%(去年同期出糖率8.95%)。截止6月底,累计销量57.21万吨(去年同期35.9万吨),工业库存19.97万吨(去年同期27.2万吨),产销率 74.12(去年同期56.9%)。其中6月单月销糖3.18万吨,同比减少1.54万吨。工业库存同比减少7.23万吨。(广西糖网—国内动态,2017年7月4日) (六)农业部:5月国内糖价持平略涨,国际糖价继续下滑 国内糖价持平略涨,国际糖价继续下滑,国内外价差扩大;2017年1-4月我国食糖进口同比大幅增加。预计2017/18榨季国际食糖产大于需。 (1)国内糖价持平略涨。5月份国内食糖月度均价每吨6625元,环比每吨涨5元,涨幅0.1%;同比每吨涨1201元,涨幅22.1%。国内糖价持平略涨的主要原因有: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决定对进口食糖产品实施保障措施;随着夏天的到来和气温的升高,食糖市场步入消费旺季。 (2)国际糖价继续下滑。5月份国际食糖月度均价为每磅15.73美分,环比跌0.61美分,跌幅3.7%,为一年来的新低;同比跌0.91美分,跌幅5.5%。国际糖价下跌主要是受到巴西雷亚尔疲软、食糖生产数据好于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3)国内外食糖价差扩大。5月份,国内糖价持平略涨,国际糖价继续下探,国内外食糖价差进一步扩大。5月份,进口配额内15%关税的巴西食糖到岸税后价每吨4116元,环比跌224元,跌幅5.2%;比国内糖价每吨低2509元,价差比上月扩大229元。进口配额外50%关税的巴西食糖到岸税后价每吨5263元,环比跌292元,跌幅5.3%,比国内糖价每吨低1362元。 (4)1-4月食糖进口大幅增加。2017年1-4月,我国进口食糖108.75万吨,同比增30.9%;进口额5.34亿美元,同比增78%。进口来源国以巴西为主,从巴西进口69.06万吨,占总进口量的63.5%;其次是古巴和泰国,分别进口16.95万吨、8.52万吨,占总进口量的15.6%、7.8%。 (5)2017/18榨季全球食糖产大于需。2016/17榨季国际食糖市场产不足需已成共识,世界主要机构预测2017/18榨季世界食糖产量增加、消费增长乏力,全球食糖市场将结束供应短缺的局面。美国农业部预测2017/18榨季国际食糖产量1.80亿吨,消费量1.72亿吨,产大于需0.08亿吨。Kingsman预计2017/18榨季全球食糖供应过剩313.8万吨。 (6)地方动态。内蒙古甜菜产区机械直播已播种完毕,纸筒育苗移栽正在进行,5月份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雨较少,个别地块出现风灾,但由于补救措施及时,甜菜幼苗未受明显24影响。广西糖料蔗生产全面转入田间管理,春植蔗大部处于分蘖期,5月中下旬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降雨偏多、日照时数偏少,影响糖料蔗生长,具体影响程度需进一步观察。云南食糖生产已基本结束,春植蔗种植接近尾声,受竞争作物、蔗款兑付等因素影响,全省糖料蔗种植情况不平衡。新疆甜菜种植进入中耕田间作业阶段,以做好病虫害预防为主。(广西糖网—国内动态,2017年6月19日) 三、国际动态信息 (一)Sucden预期来年全球食糖生产过剩350万吨 外电综合报道,法国Sucden糖业公司日前表示,估计拟于今年10月份开始的17-18制糖年全球食糖生产过剩量将从之前预期的300万吨增至350万吨。 Sucden认为,尽管17-18制糖年全球的食糖产量可能没有先前预期的那样大,而且全球的食糖消费量将增加250万吨,至1.80亿吨的水平,但本次Sucden依然上调了全球食糖生产过剩量。 估计17-18制糖年澳大利亚的食糖产量较先前的预期减少20万吨,至490万吨;印度的食糖产量较先前的预期减少30万吨,至2,450万吨;巴西中-南部地区的食糖产量较先前的预期也减少30万吨,至3,490万吨。 之所以下调巴西中-南部地区的食糖产量,主要是因为今年4、5月份巴西中-南部地区的雨水较往年多,糖厂停产的时间长于往年的8天,达到了15天。不过,估计18-19制糖年巴西中-南部地区的食糖产量有可能增至3,650万吨的水平。(中国昆商糖网-国际市场,2017年6月15日) (二)17-18制糖年巴西中南部已产糖1105万吨,同比增0.3% 外电综合报道,据巴西圣保罗州蔗产联盟(Unica)日前发布的数据,17-18制糖年(4月-3月)截止2017年6月30日巴西中-南部地区累计收榨甘蔗1.98749亿吨,较16-17制糖年同期2.15591亿吨的收榨量下降7.81%;累计产糖1,104.6万吨,较16-17制糖年同期1,101.6万吨的产量增长0.28%。 截止2017年6月30日巴西中-南部地区累计产酒精76.08亿公升,较16-17制糖年同期88.80亿公升的产量下降14.33%,其中无水酒精32.19亿公升,较16-17制糖年同期34.28亿公升的产量下降6.10%;含水酒精43.89亿公升,较16-17制糖年同期54.53亿公升的产量下降19.50%。 糖厂的制糖用蔗比例从16-17制糖年同期的43.38%升至47.36%;生产酒精的甘蔗比例则从15-16制糖年同期的56.62%降至52.64%。甘蔗产糖量较16-17制糖年同期的123.62公斤/吨下降了0.36%,至123.17公斤/吨。(中国昆商糖网-国际市场,2017年7月14日) (三)ISMA:17-18制糖年印度糖产量或增25%至2510万吨 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度糖厂协会(ISMA)7月11日表示,估计拟于今年10月份开始的17-18制糖年印度的食糖产量将增长近25%,从16-17制糖年的2,030万吨增至2,510万吨。估计17-18制糖年乌塔尔-普拉得什邦(UP邦)仍将保持其头号产糖区的地位,其糖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0%左右。 ISMA理事长Abinash Verma表示,估计17-18制糖年UP邦的食糖产量将达到995万吨,紧随其后的是马哈拉什特拉邦(马邦)和卡纳塔克邦,马邦的食糖产量可望增至740万吨。据追踪到的数据,截止6月30日式印度的食糖库存量1,000万吨左右。 继上个月国内糖价大幅下跌后,为稳定国内外唐家平稳运行,7月11日印度政府已经正式把原白糖进口关税从40%提高到50%。由于预期来年国内食糖大幅增产引发糖厂持续向国内市场大量投放食糖,加上中央政府为保障供给而允许免税进口50万吨原糖,过去数月印度国内糖价一直承受了不小的压力。另外,印度中央政府还把17-18制糖年印度的最低甘蔗收购价上调了10.9%,至255卢比/100公斤。(中国昆商糖网-国际市场,2017年7月12日) (四)泰国5月白糖出口量同比下滑10%,缅甸进口放缓 泰国官方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5月份泰国共计出口糖58.6万吨,其中原糖约32.6万吨,同比基本持平,而白糖出口约26万吨,同比减少约10%。 5月份泰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原糖(22万吨)出口至全球头号进口国印尼,而白糖与精制糖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柬埔寨(7.9万吨)和台湾(6万吨),前期进口量激增的缅甸在5月份仅进口约2.2万吨,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5.3万吨,也少于4月份的2.8万吨。2017年1-5月泰国已累计出口糖约304万吨,同比减少7.6%。(广西糖网-国际糖讯,2017年6月30日) (五)欧盟业界反对增加巴西产糖市场准入 外电综合报道,欧洲甜菜种植者国际联盟(CIBE)日前表示,作为欧盟和南方共同市场(EU-Mercosur)谈判的一部分,欧盟产糖商反对对巴西产糖和酒精的市场准入继续让步。 现阶段巴西已从欧盟减让食糖进口关税中受益。CIBE表示,从2017年10月份开始,巴西以优惠关税率进入欧盟市场的食糖数量将增至70余万吨,相当于欧盟对世界贸易组织(WTO)承诺进口总量的52%。目前巴西食糖和酒精业EU-Mercosur谈判中要求增加巴西产糖的欧盟市场准入数量。欧盟产糖商则表示,巴西的要求只会打破目前公平竞争的环境,因为目前巴西是全球最大的食糖和酒精生产国和出口国,而且巴西食糖和酒精产业受政府的扶持。 眼下欧盟产糖商最关心的是:随着欧盟现行食糖配额体制终结时间的临近,欧盟产糖商的利润可能会受到挤压,而且欧盟成员国的食糖产量也足以满足整个欧盟市场的消费需求。另外,考虑到欧盟打算分阶段退出生物燃料市场的政策前景还不明朗,欧盟酒精产商也反对欧盟做出任何让步。(中国昆商糖网-国际市场,2017年7月6日) (六)美国、墨西哥达成结束食糖贸易纠纷协议 美联社华盛顿消息,日前美国和墨西哥两国终于达成了解决两国间食糖贸易纠纷的协议(下称“协议”)。协议原计划于6月6日向社会宣布。协议旨在阻止墨西哥向美国市场倾销食糖,虽然两国产糖商和炼糖商对两国政府最终签订协议表示欢迎,但经济学家认为协议可能会抬高美国食糖消费价格。 实际上,美国制糖企业一直埋怨墨西哥向美国市场出口低成本的白糖,同时限制向美国市场出口原糖。协议同意提高墨西哥糖厂原白糖的价格,同时要求墨西哥减少向美国出口白糖的数量,美国方面则同意暂停对进口墨西哥产糖征收进口关税。 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发微博表示,签署协议对美国和墨西哥两国都有好处。市场方面认为,如果美国和墨西哥未能签署协议,抑或美国对进口墨西哥产糖征收进口关税,两国间的食糖贸易纠纷有可能会恶化,而两国间的对骂可能会伤及到已经延续了23年之久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云南糖网-国际糖讯,2017年7月5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