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体系建设区域推广站
2017-08-09 23:25:37  产业经济研究室

耿马县全策全力抓好甘蔗粘虫防治工作

马县蔗区于2017615发现甘蔗粘虫零星危害,620日全面爆发,灾情发生后耿马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紧急召开防治会议,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一、高度重视粘虫虫害,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控责任

    粘虫以幼虫咬食寄主的叶片为害,12龄幼虫潜入心叶取食叶肉形成小孔,3龄后由叶边缘咬食形成缺刻,对甘蔗、玉米、水稻等作物危害性极大,严重时常把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可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所以田间防治务必要控制在3龄以前。成虫喜在潮湿、作物生长茂密的地块合田间杂草丛生的地块产卵。因此,在中耕管理不到位,杂草较多的蔗地里粘虫发生较重。职能部门、植蔗乡镇、制糖企业要充分认识粘虫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控工作的艰巨性,要密切关注虫情发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防控责任,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及早部署防治措施,严防暴发成灾。

二、强化虫情监测,及时指导防控

动员县乡村三级一切力量加强虫情巡查,及时掌控虫情发展动态。根据虫情发展及时采取措施,联防联治,力争将虫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三、统一粘虫防治物资调配,确保物资到位

以制糖企业为责任主体单位协调物资采购、统防统治。县糖办、县植保站、乡(镇)等单位积极协调农药、喷雾器等防治物资的调配、发放。

四、严格虫情汇报制度,做好虫害统计

以县蔗糖产业办公室为虫情、虫害监测主体单位,各乡镇、农场管理区,华侨管理区、制糖企业等各明确1名粘虫防治联络员并将联系方式报送县蔗糖产业办公室;联络员负责逐日向县蔗糖办报送当日粘虫为害、成灾情况以及防治进度。

五、抽调技术干部深入全县甘蔗指导化学防治

县蔗糖办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县糖办、甘蔗站14名技术干部为成员的粘虫防治督导组,及时深入四个蔗区,协调、组织、配合制糖企业和植蔗村委,统一对发生粘虫危害田块进行化学防治,做到集中统一联防。

1、物理诱杀成虫

一是针对少部分化蛹蔗地,利用成虫产卵趋黄习性,采取在蔗田插谷草把或稻草把,每亩(667㎡)60100个,每5天更换新草把,把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诱杀虫卵;    

二是利用糖醋盆、黑光灯等诱杀成虫,压低虫口;

2、化学防治16龄幼虫

对田间危害田块统一用以下化学药剂联防联治。

1)用4.5%高效氯氰菊酯500-800倍液喷雾防治。

2)用20%氰戊菊酯(速灭杀丁)10001500倍夜喷雾防治。

3) 用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稀释500800倍液喷雾防治。

截止2017710日,耿马县共发生粘虫危害面积43397.4亩,其中成灾面积9792.6亩。通过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全县完成防治面积49171.3亩(含联防面积),发生粘虫危害面积都得到及时有效地监控防治,粘虫扩张危害的趋势得到全面有效遏制。目前,全县粘虫只有零星发生危害。

 



Copyright © 2010 云南省现代农业甘蔗产业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