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市场与信息 > |
2017-08-17 15:47:30 产业经济研究室
一、省内动态信息 (一)截至7月底 云南食糖产销情况统计 云南糖网讯 云南省2016/2017榨季累计产糖187.75万吨(去年同期191.04万吨),截至7月31日累计销糖114.24万吨,销糖率60.84.%,低于去年同期销糖率65.90%,工业库存食糖73.54万吨。(云南糖网—热点关注,2017年8月03日) (二)临沧云县:甜蜜事业成就幸福忙卓 仲夏时节,走进云南省临沧市云县茂兰镇忙卓村,漫山遍野的甘蔗在风中翻起绿浪,扑面而来的是蔗叶的清香,一个个错落有致的小村庄坐落在甘蔗林中,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新家园图景。村民李根祥在自家新盖起的楼房前整理着装修材料,家里终于盖起了新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由于身患残疾,李根祥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2013年在政府和蔗糖企业的扶持下,他种了20亩甘蔗,当年就增收3万多元。“现在甘蔗已经发展到30亩,建新房虽然贷了款,靠种甘蔗还款没有问题。”李根祥说。 忙卓村是云县2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属于典型的热区气候,土地广袤,湿热适中。围绕如何破解农民“种什么、养什么,怎样种、怎样养,如何卖、如何卖个好价钱”的思路,茂兰镇结合气候和山地资源优势,把忙卓村甘蔗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打造,科学规划种植地点,高标准、高起点地科学编制项目实施规划,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凤糖集团、农业部门及县糖办相互协调配合,进行统一指导种植管护、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甘蔗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为了促进甘蔗产业提质增效、蔗农增产增收,忙卓村全面推广甘蔗全膜覆盖技术,在糖业龙头企业扶持的基础上,对新植全膜覆盖的蔗农进行每亩500元的补助。全膜覆盖让每亩甘蔗提产了1.5吨,使全村甘蔗亩产平均达4.5吨,最高亩产达8吨,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加快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甘蔗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榨季甘蔗砍运出现“用工荒”、砍运成本高的问题让蔗农头疼不已。于是,忙卓村成立了甘蔗种植合作社,组建了30个甘蔗产业互助组。每当甘蔗种植、砍运大忙时节,互助组互相帮忙,有效地缓解了大忙季节劳动力紧张、大大降低了外请高价劳力的生产成本。甘蔗产业的发展大幅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截至2016年底,忙卓村共种植甘蔗12128亩,共产甘蔗54576吨,实现总收入2314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366元。在收入增加的同时,群众的思想素质、精神风貌也有了很大改变,大量的科学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科技文化意识和产业发展科技含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激发了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形成了“家家户户种甘蔗、小康路上齐步走”的幸福画面。(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7年8月01日) (三)云南第一产区-临沧市甘蔗种植稳步发展 超额完成 云南糖网讯 临沧市是云南省第一大蔗糖产区,2017/2018榨季临沧市全市共完成新植蔗种植39.68万亩,完成计划面积34.7万亩的114.35%,其中:2016年秋植面积1.53万亩、冬植7.12万亩;2017年春植面积31.03万亩。全市甘蔗种植面积达136.71万亩,其中:田蔗31万亩,占种植面积的22.68 %;水浇地蔗3.8万亩,占种植面积的 2.8 %;旱地蔗101.91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4.55 %,全市甘蔗生产呈现稳步发展良好态势。 一是早中晚熟品种搭配逐渐趋于合理化、良种覆盖率持续提高、高优蔗园建设稳步推进。全市17 个蔗区推广应用甘蔗早熟品种61.9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45.32 %;中熟品种57.93万亩,占42.37%;晚熟品种16.83万亩,占12.31%; 早中晚熟品种比例趋于4:4:2。甘蔗良种推广面积123.59 万亩,良种覆盖率达90.41%。在推广应用的前三位甘蔗系列品种中,以新台糖20、22、25号为代表的新台糖系列品种达91.13万亩,位居首位,以粤糖93-159、86-368、83-88、82-882等为代表的粤糖系列品种达31.53万亩,以柳城03-1137、05-136为代表的柳城系列品种达2.94万亩,分别占种植总面积的66.69%、23.06 %、2.15 %,当年新建成高优蔗园39.68亩,占高优蔗园总面积的45.83%;累计建成高优蔗园86.59万亩,占甘蔗种植总面积的63.33%。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和良种的推广应用,为“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生产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2017年全市推广应用甘蔗全膜覆盖47.2万亩,机耕、机种面积17.86万亩,实施配方施肥85.13万亩,蔗区轮作10.14万亩。完成甘蔗松蔸55.71万亩,培土55.71万亩次,追肥81.86万亩次,实施病虫害综合防治42.16万亩次。新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和生产管理的加强,为全市提高甘蔗单产、增加总产提供了保障。(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7年8月07日) (四)国家甘蔗体系岗位科学家到德宏调查甘蔗病害 近日,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甘蔗病虫害防控抗性鉴定岗位科学家、福建农林大学高三基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一行4人,到德宏州甘科所指导甘蔗抗病育种工作并开展甘蔗病害调查。 在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德宏综合试验站站长、德宏州甘科所所长张永港及其品种、植保团队成员的陪同下,高三基一行先后深入甘科所科研试验基地、陇把蔗区、景罕蔗区,就国家甘蔗品种第十一轮区试宿二根试验、第十二轮宿一根试验、第十三轮预繁试验、第五轮集成示范宿根试验、第六轮集成示范新植试验近60个参试品种的梢腐病、锈病、褐条病、花叶病等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就大田生产上锈病发生严重的部份品种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就部分品种的疑似病害鉴别进行了现场技术指导,同时对相关病害样本及根结线虫土样进行了采样。期间,张永港向高三基一行汇报了德宏州蔗糖生产情况、德宏综合试验站体系工作进展情况。高三基一行通过听取汇报和实地查看,对德宏州甘科所体系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双方就今后的甘蔗植保科研工作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参加此次调查,使德宏州甘科所项目团队成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甘蔗病害的调查方法及鉴别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广西糖网—国内新闻,2017年8月11日) (五)白糖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获批 精准帮扶云南蔗农 2016年、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提出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管理市场风险,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从而缓解价格波动和不确定性对农民收入与种植积极性的影响。在此号召下,大有期货与安信农保为践行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功能,深入甘蔗主产区进行调研,结合农作物的产销特性,设计了符合农户需求的白糖“保险+期货”保险方案。目前该方案,已于日前获得郑商所批准支持,这是大有期货在利用“保险+期货”精准扶贫方面做出的再次尝试。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和产糖量均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西,是我国产糖优势区域之一。白糖产业为云南省经济发展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次试点项目区域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文山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在当地,蔗糖产业是重要经济支柱产业,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从2014年开始,由于受糖价下滑的影响,当地经济及蔗农收入受到极大的冲击。工人成本增高,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价格也不断上涨,蔗农种植积极性下降,甘蔗种植面积由2014年的峰值下滑到五十万余亩,产量仅为2014年的70%,严重影响了蔗糖产业发展。此次试点项目将为七千余亩甘蔗提供价格保险,保险期限涵盖甘蔗的种植期以及销售期,旨在保障蔗农的基本收入,增加蔗农的种植积极性,从而为文山州的蔗糖产业恢复发展保驾护航。 大有期货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和发挥期货及衍生品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的工作。下一步大有期货将加大服务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利用成熟的金融衍生品避险技术,通过场外期权的形式,结合贫困县支柱性经济产业特色,提供定制化服务,为其价格风险进行保护,将来自市场的风险重新转移回市场,以增强农户的价格风险对抗能力,积极发挥“保险+期货”服务三农的作用。(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7年7月21日) (六)德宏州完成秋冬春蔗种植28.9万亩 德宏团结报讯 云南省德宏州政府近日组织两个甘蔗种植检查组对全州2016/2017年度秋、冬春甘蔗种植面积进行检查验收。2016/2017年度,全州下达秋、冬春甘蔗种植任务29万亩,其中:秋植蔗2万亩,冬春植蔗27万亩(水田17万亩)。为检查各县市的落实情况,州政府组织了由州农业局、州财政局、人保财险德宏分公司等单位组成的检查验收组,根据州政府抽查验收范围及标准要求,实地抽查核实了全州14个乡镇和陇川农场管委秋、冬春甘蔗种植户659户。核实面积5230.2亩,增加91.9亩,上报面积准确率为98.24%,种植品种均为一、二类甘蔗推广品种,符合州政府规定的验收标准,州检查验收组认可各县市上报2016/2017年度秋、冬春甘蔗种植面积,通过州级验收。据悉,本年度全州完成秋、冬春甘蔗种植面积28.9068万亩,占下达种植任务的99.68%。其中:秋甘蔗种植面积11845亩,占种植任务的59.23%;冬春甘蔗种植面积277223亩,占种植任务的102.68%。验收会上,检查验收组听取了各县市2016/2017年度秋、冬春甘蔗种植、甘蔗中耕管理及政策性甘蔗保险工作汇报,要求各县市要树立发展蔗糖产业的信心,进一步加强对发展蔗糖产业的领导,强化措施,保持政策的持续性,调动蔗农的积极性;科学规划蔗糖产业发展,解决好甘蔗种植和其他产业争地问题;加大蔗糖产业的科技投入,继续推进“良种良法”工作,提高甘蔗单产,加强农业机械化普及力度,提高甘蔗种植、中耕管理、砍收机械化水平,降低甘蔗种植劳动强度,节约劳动力,降低成本,增加蔗农收入,增强蔗糖产业的竞争优势。检查组还对当前中耕管理工作提出了要求。(云南糖网—滇糖信息,2017年8月07日) 二、国内动态信息 (一)截至7月底全国食糖产销情况 云南糖网讯 截至2017年7月底,本制糖期全国累计销售食糖665.19万吨(上制糖期同期600.39万吨),累计销糖率71.62%(上制糖期同期69%),其中,销售甘蔗糖574.41万吨(上制糖期同期534.96万吨),销糖率69.7%(上制糖期同期68.13%),销售甜菜糖90.78万吨(上制糖期同期65.43万吨),销糖率86.7%(上制糖期同期76.99%)。(云南糖网—产销,2017年8月07日) (二)截至7月底全国重点制糖企业集团产销情况 云南糖网讯 2016/17年制糖期截至2017年7月底,全国重点制糖企业(集团)累计加工糖料6847.59万吨,累计产糖量为787.79万吨。重点制糖企业(集团)累计销售食糖532.29万吨(去年同期销糖504.06万吨),累计销糖率67.57%(去年同期累计销糖率67.36%);成品白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721元/吨,其中:甜菜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617元/吨,甘蔗糖累计平均销售价格6734/吨。 重点制糖企业(集团)2017年7月份销售食糖41.28万吨;成品白糖平均销售价格6523元/吨,其中:甜菜糖平均销售价格6622元/吨,甘蔗糖平均销售价格6515元/吨。(云南糖网—产销,2017年8月07日) (三)2017年1~6月,全国累计进口食糖141.37万吨 根据海关统计,2017年1~6月,全国累计进口食糖141.37万吨,其中,一般贸易78.82万吨,来料加工0.58万吨,进料加工4.77万吨,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54.69万吨,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2.51万吨;全国累计出口食糖4.16万吨,其中,一般贸易0.61万吨,来料加工0.58万吨,进料加工0.93万吨,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0.07万吨,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1.97万吨。根据海关统计,2017年6月份全国糖精出口量为1132.06吨,1~6月份全国糖精累计出口量为7228.048吨,糖精成员企业自营出口量累计为4172.395吨,其中:天津北方食品有限公司1124.195吨、天津长捷化工有限公司748.575吨、上海福新化工有限公司571.875吨、平煤集团开封兴化精细化工厂1727.75吨。根据全国糖精协作组统计,2017年1~6月全国三家定点企业累计生产糖精8791.229吨,同比增长21.17%;累计出口6130.541吨,同比增长8.55%;累计内销1421.058吨,同比增长18.47%;期末库存2443.238吨,同比增长87.19%。(广西糖网—糖协简报,2017年8月08日) (四)我国2017/18榨季甘蔗种植面积小幅增加3.22% 经全国甘蔗生产信息监测网调查统计,已完成监测数据填报的26个县区2017/18榨季共种植原料甘蔗838.76万亩,较同区域上年度种植面积812.61万亩增长3.22%。根据上年度监测区域甘蔗种植面积在各省区所占比例以及监测县区2017/18榨季种植情况,测算出2017/18榨季全国甘蔗种植面积实际增加3.4%,种植总面积为1752万亩(含4个主产区省份之外的甘蔗种植面积28.5万亩),较上年增加56万亩。(云南糖网—热点关注,2017年8月08日) (五)广西:7月单月销糖31.3万吨,同比减少15.7万 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截至7月31日,2016/17年榨季广西全区累计入榨甘蔗4300万吨,同比减少132万吨;产混合糖529.5万吨,同比增加18.5万吨;产糖率12.31%,同比提高0.78个百分点;累计销糖377万吨,同比增加21万吨;产销率71.2%,同比提高1.51个百分点;工业库存152.5万吨,同比减少2.5万吨。白砂糖含税平均售价6781元/吨,同比提高1267元/吨。其中,7月份广西单月销糖31.3万吨,同比减少15.7万吨。(昆商糖网—产销数据,2017年8月03日) (六)截止7月底,广东省累计销糖59.41万吨,产销率76.97% 昆商糖网8月3日讯 从广东省糖业协会获悉,2016/17榨季截至7月底,广东省累计榨蔗量811.19万吨(去年同期704.62万吨),产糖量77.18万吨(去年同期63.09万吨),出糖率9.51%(去年同期出糖率8.95%),销糖量59.41万吨(去年同期38.57万吨),库存17.77万吨(24.52万吨),产销率76.97%(去年同期61.13%)。广东省7月单月销糖2.2万吨,同比减少0.47万吨。工业库存同比减少6.75万吨。(昆商糖网—产销数据,2017年8月03日) 三、国际动态信息 (一)美元升值压力下糖价创近7周新低 昆商糖网2017年8月17日讯 综合外电报道,由于美元升值对国际糖市运行形成压力,加上现阶段食糖供给依然充足,8月16日ICE糖市原糖期货价格下滑至近7周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伦敦糖市白糖期货价格也继续收跌。当日1710合约糖价下跌19个点(-1.4%),以12.94美分/磅报收,盘中糖价一度下滑至6月29日以来12.92美分/磅的最低点;1803合约糖价下跌16个点(-1.1%),收于13.79美分/磅。据场内交易商说,最近市场方面对全球经济运行前景感到担忧以及美元升值是导致国际糖价下跌的主因之一。 当然,现阶段市场上原白糖供给依然充足、近月白糖期货价格对远期合约糖价大幅贴水也是原因之一。巴西食糖和酒精厂商Sao Martinho8月15日表示,由于目前国际糖价偏低,该公司已暂停食糖套保业务。有交易商表示,巴西厂家声称其已经做足了食糖套保,而且现阶段糖厂生产酒精的收益高于食糖。另外,8月16日伦敦糖市白糖期货价格也继续下跌,当日1710期约糖价下跌2.10美元/吨(-0.6%),收于361.00美元/吨;1712期约糖价下跌2.00美元/吨(-0.5%),以366.50美元/吨报收。(中国昆商糖网-国际糖讯,2017年8月17日) (二)17-18制糖年巴西中南部已产糖1756万吨,同比增3.5% 昆商糖网2017年8月14日讯 外电综合报道,据巴西圣保罗州蔗产联盟(Unica)日前发布的数据,17-18制糖年(4月-3月)截止2017年7月31日巴西中-南部地区累计收榨甘蔗2.97325亿吨,较16-17制糖年同期3.12104亿吨的收榨量下降4.74%;累计产糖1,756.5万吨,较16-17制糖年同期1,697.4万吨的产量增长3.48%。截止2017年7月31日巴西中-南部地区累计产酒精115.73亿公升,较16-17制糖年同期128.80亿公升的产量下降10.15%,其中无水酒精49.96亿公升,较16-17制糖年同期51.90亿公升的产量下降3.74%;含水酒精65.76亿公升,较16-17制糖年同期76.89亿公升的产量下降14.47%。糖厂的制糖用蔗比例从16-17制糖年同期的44.85%升至48.43%;生产酒精的甘蔗比例则从15-16制糖年同期的55.15%降至51.57%。吨甘蔗产糖量较16-17制糖年同期的127.26公斤/吨增长了0.60%,至128.02公斤/吨。(中国昆商糖网-国际糖讯,2017年8月14日) (三)印度:17-18制糖年马邦糖产量或增至730万吨 昆商糖网2017年7月27日讯 外电综合报道,按照印度马哈拉什特拉邦(马邦)糖管部门和农业部门的预测,估计拟于今年10月份开始的17-18制糖年马邦的甘蔗种植面积将达到90.2万公顷,按出糖率11.3%测算,估计食糖产量将达到730万吨的水平。数据显示,因受干旱天气的影响,16-17制糖年马邦仅种植甘蔗63.3万公顷,约150家糖厂(另外27家糖厂因没有甘蔗原料停产)仅收榨甘蔗3,725.3万吨,出糖率11.24%,产糖418.8万吨,创下10年来最低糖产量。15-16制糖年马邦累计收榨甘蔗7,430万吨,产糖841.5万吨。虽然今年7月份的天气偏干,但基本上没有影响到马邦的甘蔗种植。 据说印度中央政府已经致函马邦地方政府主管和糖管部门,要求糖厂在10月份第一周就开榨。按照马邦联营糖厂协会的预测,估计17-18制糖年马邦的甘蔗收榨量将达到7,250万吨,按平均出糖率11.24%测算,将产糖约720万吨左右,与政府的预期基本吻合。西印度糖厂协会也认为,由于雨水正常使得甘蔗种植面积扩大,估计17-18制糖年马邦的食糖产量将增至700万吨的水平。(中国昆商糖网-国际糖讯,2017年7月27日) (四)泰国产糖破千万吨 明年甘蔗产量高达亿吨水平 泰国中华日报8月8日报道 水灾将为明年甘蔗产量带来积极影响,预计泰国甘蔗总产量有望重回1亿吨水平。2016/2017年度榨季泰国全年甘蔗总产量为9295万吨,产出了1003万吨的白砂糖。泰国糖业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发生在东北部和北部的水灾将能为明年泰国甘蔗产量带来积极的影响,预计产量能够重新回到1亿吨的水平。东北部是泰国甘蔗主要产区之一,刚过去的2016/2017年榨季甘蔗产量约为9295万吨,产糖为1003万吨。 通常情况下,糖产量高低除了与甘蔗产量高低有关外,还与当年甘蔗的水份和含糖量有关。即当前的甘蔗品质要高,太干不容易榨出砂糖,太潮被水稀释带走。至于明年糖价走势方面,他估计可能会迈入下行趋势。因为今年砂糖报价较高,为每磅20美分。而能够鼓励甘蔗种植的报价应该在每磅16-17美分。泰国75%的糖都用于出口,国内消费占比不是很高。 虽然政府多次表示将对泰国食糖市场实施自由浮动定价机制,但截至目前还没有看到官方进一步的信息披露,照此估计砂糖浮动定价可能难以在年内实施。但不管怎样,各方可完全放心,国内将不会出现食糖短缺的问题,价格的波动也不会超出现有的水平。据悉泰国每年食糖消费量大约在250-260万吨左右。他说,相对而言比较担心的是那些规模人比较小的砂糖厂。泰国60%的食糖市场份额掌握在大企业手中,双仪糖业占有率18-20%,泰发展糖业16-18%,KTIS占有率9%,KSL占有率为8%,其他占11-13%。总之,开放市场将让中小糖企面临调整,除了成本控制和规模生产上,还有就是价格竞争力也将能以和大糖厂对抗。(广西糖网-国际糖讯,2017年8月08日) (五)台湾进口增加的背后 根据发运数据显示,二月台湾进口高品质白糖2.72万吨,三月进口量翻番至7.2万吨。此后几个月中,五月份数据略微降至6.2万吨,六月进口达到9.2万吨的记录高位。有贸易商表示,这个记录或很快被打破,七月的进口量预计高达10-11万吨,同时八月上半月的进口量已经轻松达到3-5万吨。近几个月,缅甸的走私速度明显放缓。经海路由台湾发运至中国大陆是否已成为新的走私路径? 今年二季度缅甸进口的高、低品质白糖共计14万吨,同比下降59%,这或许是中缅当局加强边境管制的结果。台湾强劲的进口需求同样对泰国的现货价格产生了影响。8月14号,Platts估测的泰国高品质白糖现货散装发运价格较伦敦10月合约升水36美元,仅较集装箱发运价格升水低8美元,而这两者通常的价差约为12美元。据了解,散装发运量约占总发运量的20%-40%,其中大部分发往台湾。有消息称,自三月起,台湾走私到中国大陆的白糖量逐月上升。以缅甸的物流成本估算,理论上泰国走私至中国的利润空间约为320-350美元/吨。尽管从台湾走私的物流成本有所增加,但是鉴于目前纽约原糖和伦敦白糖期货价格均处于低位,而中国国内价格相对较高,走私回报仍然可观。(广西糖网-国际视点,2017年8月17日) (六)巴基斯坦启动出口30万吨食糖程序 昆商糖网2017年8月15日讯 外电综合报道,根据巴基斯坦商务部7月12日启动出口30万吨食糖程序的要求,日前巴基斯坦国家银行(SBP)已通知授权商家开始加工专供出口市场的食糖。实际上,巴基斯坦糖厂对巴基斯坦内阁经济协调委员会(ECC)只批准万吨食糖并不感到满意,称目前国内食糖泛滥现象很严重,要求政府放宽食糖出口适量的限制。SBP要求授权商家把糖厂的要求转交给巴基斯坦中央银行外汇管理局批准。按要求,食糖出口商需提交不可撤销信用证/预付款凭证之类的单据,方可向银行申请出口贷款,外汇管理局根据先来后到的原则向糖厂发放出口配额。SBP同时明确指出,本次出口食糖政府不提供任何补贴。(昆商糖网-国际糖讯,2017年8月15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