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经济动态 > 国内动态 > |
| 2017-10-29 17:15:56 产业经济研究室
贵港市樟木镇显滕乡黄崇明承包的5000亩“双高”基地,采用广西众帮农业有限公司第三方甘蔗托管模式,甘蔗长势喜人。近日,中国糖业协会副理事长、广西糖业协会理事长农光率团前往该基地考察调研。 广西贵港甘化股份有限公司和承包户黄崇明分别向参访者讲解了与众帮第三方托管合作的整个业务流程和取得的成效。当看到蔗地甘蔗长势如此喜人,农光理事长说:“众帮公司选择第三方田间管理服务的模式惠农利农,对降低蔗农生产投入成本和增加收入帮助很大,对调动蔗农种植甘蔗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值得在各糖厂蔗区大力推广。” 据了解,众帮第三方托管创新服务模式有半托和全托模式: 半托模式 半托模式:也叫田间护理环节托管,即蔗农购买服务套餐享受免费田间管理服务。只要连片300亩以上的“双高”基地,按每亩600元的价格从平台购买服务套餐,即可享受田间管理服务,包括打虫、除草、施肥、中耕培土、砍收前测产、监督甘蔗入厂等所有机械、人工及免费耗材费用,农户不再另外支付其它费用,相当于植保托管。双方签约保产量。半托模式降低了种植户的甘蔗生产投入成本,省时省力费用低,深受蔗农欢迎。 全托模式 全托模式:即种植和田间护理环节托管,主要提供机耕翻地、甘蔗种苗、农资肥料、农药、地膜、机械种植、除草、打虫、中耕培土的人工、机械、耗材以及收割前的测产、监督甘蔗入厂等服务。只要连片300亩以上的“双高”基地,蔗农承担土地租金、支付全托套餐费用并自行砍收,即可加入众帮平台的全托模式。年保底产量5吨/亩,低于该数的由平台按当年甘蔗进厂价补足,超出部分由平台与业主按4∶6分成。全托模式负责甘蔗种植和田间护理环节,蔗农只负责砍收和数钱,省时省力又省心。 众帮公司第三方托管服务,打造“互联网+”创新模式,通过整合农资企业、社会劳动力、农户等各方资源,采取O2O(线上线下结合)/B2C(工厂到用户)的形式,把农业企业的利润补贴和免费劳动力直接向用户终端(种植户)传输,从而使种植户在购买同品牌、同款式农资时,享受到“低于市场价格+补贴+免费田间管理”的服务。具体来说,第三方托管创新服务模式为农民利用该平台购买服务,不但可分享农资商的中间利润,同时还可以享受免费的田间管理服务,最终实现“扶贫惠农、合作共赢”的目的,为蔗农和制糖企业实现扭亏为赢提供可能。众帮公司为加强服务,通过平台联系整合广西区内数家农业服务公司,配置无人机、大型农业机械,实施田间管理服务,解决了农业服务公司没有明确服务的问题,而且服务公司通过该平台也解决了资金结算的问题,不赊销不挂数。 据统计,目前接受广西众帮农业有限公司(众帮平台)服务的甘蔗种植户已达1万多户,服务的“双高”基地1万多亩。截至2017年9月,该平台共搭建线下服务网点37个,累计销售额5000万元,累计完成补贴430多万元,线上APP也已上线。据了解,类似这样的第三方托管创新服务模式已经在我区的贵港、崇左、来宾、南宁等地实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农业生产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防、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近日,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对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提出了明确要求。农业部进一步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托管的指导意见》,将蔗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的托管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毋庸置疑,这一系列的政策对指导我区全力推进“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意义重大。 近年来,由于甘蔗生产的资源集约化程度低,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科技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低,专业化服务不足,综合成本居高不下,种植效益连年下降,农民种植甘蔗的意愿明显下降,严重影响了广西的整个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众帮公司第三方托管创新模式在广西甘蔗农业托管领域先人一步,无疑对于促进我区的甘蔗种植、推动我区糖业转型升级,实现降本增效,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和深远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