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r | 2016-07-10 阅读:8597
-------大学生宣讲团在木署村的调研日志
2016年7月4-9日,研究生张俊刚、徐乐、王忠云,本科生邱奇伟、张渝、周政、张雨诗一行7人到学校挂钩扶贫的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进行为期5天的采访调研。
┃2016年7月4日
调研的第一天,早上10点20分,我们调研小队一行7个人,从昆明出发,坐了五个多小时的车终于到达目的地——楚雄州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一个安静却又不失淳朴的地方。村子并不大,来了外人很快就会传遍全村。
下来车,并没看见到处破烂不堪,反而是淳朴的民风和对外来学生的新奇。村民都很健谈,他们会耐心仔细的回答你提出的问题,不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虽然说的都是土话,满口的柴米油盐,但字里行间流露的都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村子周围被大山环绕,只有一条出入村子的山路,绿油油的菜田,远处透着泥土气息的砖瓦房中镶嵌着一座座新盖的小洋楼,到处山清水秀,如果不是偶尔进出的车辆,真可以说是一个世外桃源。夜晚的小村格外安静,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更没有大城市繁华的夜生活。村民在夜幕降临之前就已回家,或者看会电视,或者聊聊家常,再或者早早的进入梦想,不时会听到几声狗叫,这也是小山村夜晚唯一的旋律。
今天是进入村子的第一天,基本上没做什么工作,大半天的时间都是在车上度过。下午向王老师了解了村子的基本情况和我们要访谈的农户情况,确定了小组分工和各组的工作任务,又讨论了一下各小组的工作计划,第一天就此度过。
┃2016年7月5日
调研小组进入村子的第二天,早上八点在村委会吃过早饭,就在郭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正式调研的第一天工作。第一站是木署小学,也是农大资助的扶贫项目之一。接待我们的是小学杨校长。据杨校长介绍,学校学生主要是以村子里的孩子为主,大部分都是寄宿的学生,由于有些村子比较偏远,最远的将近有20公里。
学校环境比较艰苦,总共有六个年级,77个学生,10个教师,除了音体美课程有专门的老师之外,一个教师管理一个年级,包括对数学语文的教学工作。总共有30 多个寄宿学生,宿舍都是由两间教室改装的,简单的上下铺,一间十几平米的小房子要住是几个,除了狭窄的过道以外在没有其他的空间,甚至连个衣柜都摆不下。空间虽然狭窄,但是每个床位都很整洁,被子跌得整整齐齐,卫生也打扫的很干净。我们进去的时候还有几个孩子在打扫卫生,看见我们进来还是满脸害羞胆怯的样子。每个教室都在上课,简单的几张课桌和稀稀落落坐着的十几个学生。杨校长告诉我们,现在七间教室有四间已经配备了LED电子黑板,这是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助项目,还差三间教室没有配备。此外农大还资助了一些课桌椅还有图书。农大资助学校盖起了学生餐厅还有学校围墙。原来学校没有餐厅和围墙,都是露天吃饭,遇到刮风下雨天气碗里饭里都是尘土,没有围墙也很不完全,学生的安全隐患很大。后来农大吴书记来参观之后当场决定要资助学校修建餐厅和围墙,现在餐厅和围墙建设就要完工,即将告别无餐厅无围墙时代。在学校里我们也看到了正在建造的学生餐厅和围墙,虽然还不能和城里的学校相比,但是还算宽敞的学生餐厅已然可以满足当前的学生需求。另外我们还看到了正在建造的新的教师学生宿舍,是新式的带有彝家特色的两层小楼,杨校长告诉我们这是国家扶持的薄弱项目。另外我们还看到了学生们上体育课的操场,几十平米的空地只有简单的两个篮球架,六个年级只有国家配备的七台电脑。我们还去了教师宿舍,四个老师住一间屋子,几张破旧的桌椅,零零散散的几个脸盆,这就是他们的办公和休息的地方。
在对几个学生进行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由于离家比较远,过来上学要步行三个多小时。其中有一个石碓窝村的孩子,家离学校最远,也是农大一个老师资助的一个贫困学生。跟他了解到*老师去他家的时候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好好考试,在问他对*老师的印象的时候,他说*老师是一个善良的人。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是善良两字,却诠释了一个孩子对于恩人的感激之情。几百块钱对于*老师来说可能并不算多,可是对于山村这样一个贫困的孩子来说确是巨大的恩情。
最后杨校长跟我们说学校下一步的期望就是希望农大能给学校资助一些图书、体育设施,还有剩下的三间教室需要配备电子白板。要求并不算高,只是为孩子们谋求一些学习用品和更好的学习环境。我相信这些农大都会满足。
下午我们走访了几家农户,了解了他们的贫困状况。在对农户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们能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对于云南农业大学的感恩,对于脱贫致富的决心,更有对未来的美好希望。
┃2016年7月6日
上午我们完成了对驻村工作对郭老师的采访,从郭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我们能感受到他那内敛腼腆的性格,不爱说话,却是工作踏实,认真苦干。“起初来这里还觉得有些不适应,村子里也对我们有些排斥,觉得我们只是走个形式,但和村子里的人慢慢的接触了解之后,我们确确实实的帮助了他们,村子的环境也比以前好了,村民也就开始支持我们的工作,将心比心嘛。”这是郭老师的原话,一句将心比心,却将我们农大扶贫人的扶贫决心表达了出来。既然来到这里,我就会踏实工作,条件再苦我们也有决心克服。跟郭老师的谈话时间不长,可是他教会我们的东西却会对我们影响深远,既然来到了这里,我就会踏实工作,这是我的工作,更是我的责任。
下午,甚至直到深夜三四点,这是我们这次木署执行面临的最大考验。从下午三点多钟开始,我们就参与到了砍菜的工作当中,可以说这是我们长这么大以来做过的最累最艰苦的工作。
几十亩的蔬菜,要在一夜之间全部砍完,甚至不惜冒着大雨穿着雨衣。起初我们并不理解,收菜不用急在一时,何必冒雨加班。当我们得知这是木署村民在农大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种起来的蔬菜、第二天早上要按时送到农大发给农大老师的时候,我们调研队7个人都没有在说什么,而是都弯下身子,认真的做起自己的工作。普通的收菜,却是反映出了木署村民对农大的感恩,这是要送到农大的菜,这是要送给农大老师们的蔬菜,我们要送最好最干净最新鲜的蔬菜。朴实的语言,却包含了最真挚的感情。
┃2016年7月7日
昨天加班到夜里四点,今天上午我们也没安排采访,都在休息。下午我们对驻村工作队的另外两位老师王老师和赵老师进行了采访。从对他们的采访中我们更了解到我们农大扶贫人的辛勤付出。
王国贤老师是云南农业大学扶贫攻坚项目驻木暑村的工作队队长,长期以来一直扎根于木暑村扶贫第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当地父老乡亲学习,倾听老乡们的困难,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落实着党的扶贫攻坚政策,想方设法地拓展困难群众增收渠道,他时时刻刻不忘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赢得了领导、同事和村民们的交口称赞。今年的端午节,王老师是在田间地头过的,因为要栽好百亩无害化的扶贫菜确保木署村村民们吃上绿色健康的蔬菜,没有享受到节日的气氛,也没有吃上香气浓浓的粽子,但他收到的是同事们和村民们很多带有粽子香味的节日祝福,甚是温暖,因为在王老师看来,眼前田间这片一天天长绿的菜苗,才是自己成就感的所在,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木暑村村民们得到实惠,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正如王老师经常对身边的朋友所说的那样,“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扶贫工作者,我来木暑村的唯一目的就是扶贫,我的快乐同样来自扶贫。”
还有一位刚当爸爸驻村队员,他是赵凯老师,山东小伙,是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蔬菜栽培育种专业的一名老师,他的大学时光同样在云南农业大学度过,他从心底里我已经对云南这片土地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为了回报这个地方,感觉自己还需要为它做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也许正是这种信念促使赵凯老师成为了云南农业大学扶贫攻坚项目驻木暑村的工作组成员,扎根于木暑村扶贫第一线,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刻不忘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实际工作中,严谨求实,兢兢业业,始终如一,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他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领导、同事以及木署村村民的好口碑。
┃2016年7月8日
今天的工作很轻松,对村委会的几位村干部进行采访。村委会周书记是我们最后一位采访对象,也似乎是最忙的一个。语言简短,却道出了扶贫工作的辛酸和艰难。
短短的五天时间,却给我们留下了毕生难忘的印记。我们忘不了木薯村民的朴实,忘不了那渴望脱贫的努力,忘不了所有人的付出,更忘不了我们团队一起冒雨深夜收菜的场景,这是我们的经历,更是属于我们的财富。经历了此次调研,我深刻体会到了扶贫攻坚的艰辛,更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光明。扶贫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句只说不做的假话,你们愿意脱贫,我们就愿意帮扶,你有脱贫的勇气,我就有帮扶的决心。
夜晚的小村格外安静,没有大城市的喧嚣,更没有大城市热闹的夜生活。村民在夜幕降临之前就已回家,或者看会电视,或者聊聊家常,再或者早早的进入梦想,不时会听到几声狗叫,这也成为了小山村夜晚唯一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