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学院 |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
专业负责人 |
和劲松 谷大海 |
批准日期 |
2002年 |
招生日期 |
2003年9月 |
学校可支撑的相关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 |
一、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2003年正式招生,首批招收学生于2007年7月毕业,就业形势良好。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充分贯彻“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按“厚基础、重技能、宽视野、能发展”的原则,构建课程体系;按“立足专业,课程交叉;能力复合,多证多岗”的思路设置课程。目前设有“食品质量与安全”院一级实验室1个,下设6个实验室和系办公室。2011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4年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云南省高校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2019年经云南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云南省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技术研发创新平台”。
专业设置以来,一直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形成一定的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专业。一是积极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中试生产车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二是通过优秀教师开办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多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开阔视野。三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将科研与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科研课题经费的资助使本科生更好的完成了课程实验、毕业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本专业主要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工艺学原理、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检验、食品毒理学、食品分析、现代仪器分析、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食品原料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分析以及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技术和方法,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备较强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及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能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企业,食品与农产品检验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等相关部门从事生产管理、质量与安全控制、分析检测、监督管理、安全评价、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三、教学条件
1.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21人,外聘教师4人。正高5人,副高7人;博士1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6人;海外留学经历6人。其中云岭学者1人,云南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人,省高校卓越青年教师1人。
师资队伍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学历 |
职称 |
毕业学校 |
担任本科生课程 |
1 |
和劲松 |
男 |
1970-02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日本东京农工大学 |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 |
2 |
黄艾祥 |
男 |
1963-08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西南农业大学 |
《食品储藏原理学》、《乳品工艺学》 |
3 |
胡永金 |
男 |
1972-01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江南大学 |
《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质量控制原理与应用》 |
4 |
董文明 |
男 |
1973-04 |
硕士研究生 |
教授 |
云南农业大学 |
《软饮料工艺学》、《食品添加剂》 |
5 |
李凌飞 |
女 |
1979-10 |
博士研究生 |
教授 |
云南大学 |
《食品微生物学》、《水产品安全性》 |
6 |
高 斌 |
男 |
1972-05 |
硕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云南农业大学 |
《食品营养学》、《食品毒理学》 |
7 |
王桂瑛 |
女 |
1979-04 |
硕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云南农业大学 |
《食品营养学》、《食品原料学》 |
8 |
杨振生 |
男 |
1965-06 |
本科 |
高级 实验师 |
云南师范大学 |
《食品添加剂实验课》、《食品工艺学实验课》 |
9 |
付晓萍 |
男 |
1979-06 |
硕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云南农业大学 |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食品化学》 |
10 |
谷大海 |
男 |
1980-02 |
硕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云南农业大学 |
《机械工程基础》、《食品工程原理》、《机械与设备》 |
11 |
梁文娟 |
女 |
1985-04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中国科学院 |
《食品化学》、《食品质量原理与应用》 |
12 |
解静 |
女 |
1988-06 |
博士研究生 |
副教授 |
云南农业大学 |
《食品化学》、《食品质量原理与应用》、《食品新资源开发利用》 |
13 |
史崇颖 |
女 |
1982-06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云南农业大学 |
《食品安全与评价》、《农药兽药残留检测》 |
14 |
包媛媛 |
女 |
1981-02 |
博士研究生 |
讲师 |
云南农业大学 |
《绿色食品概论》、《食品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 |
15 |
李秀芬 |
女 |
1987-12 |
博士研究生 |
讲师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食品毒理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专业英语》 |
16 |
施娅楠 |
女 |
1992-03 |
博士研究生 |
讲师 |
云南农业大学 |
《食品贮藏原理学》 |
17 |
谭超 |
男 |
1985-12 |
博士研究生 |
讲师 |
云南农业大学 |
《食品包装学》、《食品添加剂》 |
18 |
康心蕊 |
女 |
1990-06 |
硕士研究生 |
讲师 |
昆明理工大学 |
《食品包装学》 |
19 |
岳随娟 |
女 |
1987-11 |
博士研究生 |
讲师 |
云南农业大学 |
《食品添加剂》 |
20 |
廖小琳 |
女 |
1979-01 |
硕士研究生 |
实验师 |
云南农业大学 |
《食品市场营销学》、《食品质量与安全试验技术》 |
21 |
马云双 |
男 |
1992-11 |
硕士研究生 |
助教 |
云南农业大学 |
《食品标准与法规》 |
2. 实验条件(实验室情况)
本专业目前设有“食品质量与安全”院一级实验室1个,总面积为2500m2,目前实验室分设:食品分析实验室、食品加工实验室、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室、精密仪器实验室、食品加工准备室、食品分析准备室。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实践平台7个,总面积约5690m2。90%以上的设备正常投入使用,设备运行良好。
3. 实践教学基地(校内、校外)
校外实习基地4个——昆明高上高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华曦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天天向上营养快餐食品有限公司、昆明泊银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参观和生产实习,可为学生学习和了解HACCP等食品质量管理体系,了解从养殖到加工的安全全程控制过程,加深对专业的了解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通过这一过程的学习,了解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校内实习基地——七彩云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昆明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可供学生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课程实验等。这对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有重要作用。同时,将科研与本科生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科研课题经费的资助使本科生更好的完成了课程实验、毕业课题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
四、本专业取得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
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本专业在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开发以及食品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颇具特色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近5年,本专业1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食品原料学》,1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食品微生物学》;建设8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9项思政建设项目课程;校级教改项目4项《新农科及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新工科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建设与研究》《工程素养为导向的《食品化学》一流课程建设》、《基于 OBE 理念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建立食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1个。获各级教学、科研奖励8项,发表专著4部。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SCI或EI收录论文4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1. 课程建设成果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建设类别和级别 |
食品微生物学 |
李凌飞 |
省级一流、校级线下一流课程 |
食品原料学 |
王桂瑛 |
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学 |
史崇颖 |
校级线下一流课程 |
食品毒理学 |
李秀芬 |
校级线下一流课程 |
食品化学 |
梁文娟 |
校级线下一流课程 |
绿色食品概论 |
包媛媛 |
校级线下一流课程 |
食品工程原理 |
谷大海 |
校级线下一流课程 |
食品生物技术 |
龚加顺 |
校级线下一流课程 |
现代仪器分析 |
朱强强 |
校级线下一流课程 |
食品机械与设备 |
谷大海 |
校级线下一流课程 |
2. 教材建设成果
名 称 |
出版单位、时间 |
编者 |
主编、副主编或参编 |
食品微生物学 |
中南大学出版社,2017 |
胡永金 |
主编 |
高级食品微生物学 |
科学出版社,2023 |
胡永金 |
主编 |
食品文化简论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3 |
梁文娟 |
主编 |
食品化学 |
郑州大学出版社,2021 |
梁文娟 |
副主编 |
食品物流学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1 |
梁文娟 |
副主编 |
食品化学 |
中南大学出版社,2017.7.1 |
付晓萍 |
副主编 |
食品化学 |
郑州大学出版社,2021.8.1 |
梁文娟 |
副主编 |
食品安全概论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7.1 |
谷大海 |
副主编 |
食品原料学(第三版)附安全食品原料控制/实验指导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8.1 |
王桂瑛 |
参编 |
食品毒理学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23 |
李秀芬 |
参编 |
食品专业英语 |
科学出版社,2023 |
李秀芬 |
参编 |
3. 教学奖励项目统计表
名 称 |
奖励级别 |
获奖者 |
排序 |
食品原料学 |
云南农业大学第五批一类课程建设优秀奖 |
王桂瑛 |
第一 |
新农科及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背景下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
云南农业大学2020年立项的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 践项目 |
李凌飞 |
第一 |
4. 科研奖励
名 称 |
奖励级别 |
获奖者 |
排序 |
辣木产业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
科学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 |
田洋 |
第二 |
基于微酸性电解水的食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创新与应用 |
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和劲松 |
第一 |
高原特色奶酪、奶渣产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
黄艾祥 |
第一 |
高原特色牛肉系列产品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
云南省科技进步奖 二等奖 |
黄艾祥 |
第一 |
高压诱导食源性蛋白自组织构造形成机理及其功能调控 |
云南省自然科学奖 三等奖 |
和劲松 |
第一 |
普洱茶及寄生螃蟹脚提取物高通量抗菌活性筛选关键核心技术与应用 |
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
胡永金 |
第一 |
5. 发表专著
名 称 |
出版单位、时间 |
编 者 |
主编、副主编或参编 |
云南特色农产品加工应用新技术 |
云南科技出版社,2023 |
胡永金 |
主编 |
Traditional Food(General and Consumer Aspects) ISBN:978-1-4899-7646-8,ISBN 978-1-4899-7648-2
(eBook) DOI 10.1007/978-1-4899-7648-2 |
springer 2017/1/8 |
黄艾祥 |
参编 |
食品安全ABC |
云南出版集团、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7/6/1 |
李永强 |
参编 |
6. 科研项目统计表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起止年限 |
主持、参加 |
云南美丽芍药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作用于褪黑素受体活性成分及构效关系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7.01- 2019.12 |
主持 |
牛干巴热加工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其阻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8.01- 2021.12 |
主持 |
植物乳杆菌ST发酵酸茶促进儿茶素生物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8.01- 2021.12 |
主持 |
并联加工对马铃薯主食产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协同抑制效应及其动力学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9.01-2022.12 |
主持 |
普洱茶茶褐素靶向调节肠道微生物干预大鼠代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9.01- 2022.12 |
主持 |
乳源抗菌肽BCP1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修饰介导的抗菌作用分子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1.01-2024.12 |
主持 |
基于耗散结构的T/P-SAEW并联加工对E.coli协同杀菌效应熵驱动机制的动力学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1.01-2024.12 |
主持 |
纳米纤维素对核桃油凝胶的诱导-调控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2.01-2025.12 |
主持 |
“半胱氨酸-天冬酰胺-葡萄糖”体系对云南小粒咖啡加工中主要类群成分及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22.01-2025.12 |
主持 |
民族特色酸凝类乳制品工业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一级课题 |
2018.01-2020.12 |
主持 |
辣木、澳洲坚果及热带水果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及技术示范 |
农业农村部 |
2019.01-2019.12 |
主持 |
农安县高质量发展创建指导咨询服务 |
农业农村部 |
2019.9.30-2019.12.30 |
主持 |
重要药食兼用资源生物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 |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 |
2020.01-2022.12 |
主持 |
云南特色资源个性化定制食品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 |
2021.01-2023.12 |
主持 |
新资源物种辣木和玛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 |
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 |
2017.01-2020.12 |
主持 |
云南省动物性食品溯源技术风险评估 |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 |
2018.01-2020.12 |
主持 |
特色新型功能及营养健康食品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
云南绿色食品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
2019.01-2021.12 |
主持 |
碳氮比影响高山被孢霉产花生四烯酸(ARA)的分子机制及ARA高产精准调控研究 |
云南省基金重点项目 |
2017.01-2020.12 |
主持 |
贯筋藤酶解水牛乳酪蛋白抗菌肽及其抑菌机制 |
云南省农业联合重点项目 |
2019.01-2022.12 |
主持 |
德宏州肉牛产业化发展加工环节技术支撑研究 |
云南省科技厅 |
2020.01-2021.12 |
主持 |
LC-MS导向云南美丽芍药激动褪黑素受体活性成分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云南省基金面上项目 |
2017.01-2020.12 |
主持 |
基于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核桃油调控血糖稳态的作用机制研究 |
云南省基金面上项目 |
2020. 9.1-2023.8.31 |
主持 |
竹笋膳食纤维通过发酵产物调节脂代谢的机制研究 |
云南省基金面上项目 |
2021.4.1-2024.3.31 |
主持 |
发酵酸笋菌群结构对特征风味物质形成的影响机制研究 |
云南省基金青年项目 |
2020.9.1-2023.8.31 |
主持 |
云南黑松露多糖提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
云南省基金青年项目 |
2020.9.1-2023.8.31 |
主持 |
EGCG靶向Notch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云南省基金青年项目 |
2021.9.1-2024.8.31 |
主持 |
辣木生物碱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
云南省农业联合青年项目 |
2019.01-2021.12 |
主持 |
奶牛产业-加工与质量安全 |
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
2018.01-2018.12 |
主持 |
云南鸡肉抗生素残留风险监测 |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 |
2018.01-2018.12 |
主持 |
食品安全生物传感器研究及智能化监管装备的开发 |
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一级课题 |
2018.01-2020.12 |
主持 |
|